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观视频年终秀 -- 胡里糊涂

共:💬271 🌺2314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吐槽我国的半导体产业?你来晚了

吐槽并不借用宁南山的观点。

在河里,我也许是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最不乐观的。

在2017年3月,我就担心到华为会被美国的半导体设备掐脖子,你能找到更早预感到这一点的吗?

华为设计的芯片,在谁家的设备上流片?

即使NB如华为,能不能扛住也还难说。别的不说,就算华为可以做到不用美国芯片,它总得用到台积电中芯国际,芯片制造用的半导体设备几乎全部是美国日本荷兰的,如果美国真的不让台积电给华为供货,华为能怎么应对?

我也不相信国内那些项目、厂家宣称达到的XX指标:

退一步,国产厂家声称的那些指标,是存在于政府项目验收报告,还是已获得工业级广泛应用?

就算是跟这产业离得很远,完全不了解,下面的基本常识也可以帮助你:

一,国产设备占全球市场份额不到2%,还集中在低端,这意味着没有存在感,还有大量的半导体生产环节没有对应的国产设备;

二,对半导体这样长期落后国家又投钱很多的重要领域,不要过于相信媒体宣传,不要过于相信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宣传,大家都要跟国家要钱,花了钱就多少要有个交代。只有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才是真实的,只有花钱买产品的客户和市场竞争对手的反击才是真实的。别听见风就是雨,前些年国产半导体界太浮夸太高调了,在半导体界,千万别相信厉害我的国之类的宣传,我觉得他们太需要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拿市场份额来说话了

而且,我也分析了为什么半导体产业追赶起来格外艰难:

结果就是,国产设备不能与半导体产业一起从低端发展到高端,没有开发、应用、发现解决问题、改进产品、累积经验和技术、获取收益并继续投入下一代产品开发的正向迭代过程,不能随着产业一起成长。

而经过二三十年快速的技术积累、用户积累、收益积累,国外厂家已经成长为行业巨人,它给后来者设置了大量的IP障碍,它积累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比80年代初中国放弃时的优势,要大得多得多得多,以至于让后来者有无计可施的感觉。1岁孩子与2岁孩子的竞争,和5岁孩子与25岁汉子的竞争,哪个难度更大,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供应军民两用的电子器件,事实上也抑制了中国相关基础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因为市场被国外更先进、更成熟的产品拿走,另一方面因为并不是在战争状态,中国相关产业还要受到知识产权的限制。

qq97:没到极端状态吧

qq97:老兄恐怕乐观了一些

qq97:你多少先去了解一下半导体设备市场再来发帖吧

qq97:主观未必买办,但结果是买办的

--------------------------

回到讨论的起点,小猪和陈经的观点之争。

我认为半导体产业的“一触即溃”,正是“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紧跟美国分工的国际大循环”产业政策的结果,八十年代以来半导体产业的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正说明了小猪观点的正确。小猪唯一的错误也许是他出现的太晚了。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产业被清零了。

现在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产业,是2003年前后从零开始起步的,正伴随这小猪、路风等学者的呼吁和大讨论,创新型国家转型。

现在的几个代表型企业,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上海微电子,都是2003年前后成立的,到现在也不敢说发展成功,还需要观察。

以北方华创为例,是在北京酒仙桥7字头电子厂的尸骸上成立的,最近几年发展还行,每年增长20%左右。北方华创与世界排名第一的半导体设备厂家美国AMAT对标,2006年销售额是AMAT的0.8%,2010年是1.3%,2015年是1.9%,现在最新的数据是4.7%。但北方华创的体量还太小了,我觉得如果它的年销售额能上200亿,基本上就算能立住了。

半导体设备产业,目前仍然尚不能乐观,但在这两届政府治下,总算是起步了,有了观察和成长的苗子;

而在“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紧跟美国分工”的八九十年代,则连可观察的苗子都没有,完全是绝望。

通宝推:阴霾信仰,破鱼,愚弟,acton,陈王奋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