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封建(分封)到大一统 -- ziyun2015
1、专制与暴力
假如采用更精准的说法:“帝国是一个没有精神层面正当性的、膨胀了的国。”结合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也必然是专制和暴力的。因为不管是春秋五霸,还是秦的统一,本质上都属于“任力”,而不符合这个时期所涌现的精神秩序。
这里的真正问题是,“专制”、“暴力”实际上是一些严格限定前提的概念。而一般描述中(包括史书),被赋予了太多情感色彩。有必要明白“专制”和“暴力”所对应的实在究竟是什么。上古时期的专制和中古以后的是一回事吗?中国的皇权符合一般而言政体上的专制吗?即便是孟德斯鸠的“专制”,其内涵也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谈及法律“中国的情况与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相同”。
更进一步,这实际上不是以上概念的问题,而是“任力”的整体内涵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含义,或者说,用于解读这个概念的文化背景已经不复存在。进而,我们只能选择近似的补充物来替代。这件事从民国就开始了,无非是用现代概念解构而已。
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解读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滥用概念、错乱学问。
2、止戈为武
止为足,止戈即拿起武器去战斗,故武。但是“止戈为武”的说法至少在战国就已经成型了,说起来问题也不大。
3、仁
仁本来就是内在精神的体现,就和“德”一样。德实际上可以是棍棒。
并不是直接和行为、形式挂钩的。其实就是形式和目的,或者说程序和实质。
4、儒自法出
法家不是从儒家分出来的,某种角度讲道法家(黄老、刑名)可能比儒法家更早。应该说法家有多种起源,儒家只是其中一种。
5、换层统一
郡县制度的实现值得商榷,汉朝直到文帝才算初步实现,而且并不彻底。观念上甚至到了东汉末期才成为现实。
6、地主阶级
引用一段比较直接
其实就是说汉唐间贵族势力的衰退和地主阶级的兴起是一体两面。直接跳到宋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这是出于前文“底层自耕农+地主”的判断,也许有所误会。
这篇话题还是太大,能力有限,很难做出什么有价值的评判。
但有一点可以说说:文中隐形的因果表述太多。比如法家的出现、私学的兴起、弱于秦的原因、换层完成统一等等,不免有线性史观的成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春秋时期是大争之世的酝酿阶段 3 回车 字1424 2021-05-25 23:52:14
🙂这个提法好 海上金流彩云乱 字31 2021-05-26 00:19:32
🙂2、“春秋战国时代,诸侯(states)彼此征战 6 ziyun2015 字5741 2020-06-15 20:19:49
🙂【讨论】胡扯一番
🙂月兄高见。之所以‘简约’、不严格概念,是因为: 2 ziyun2015 字1902 2021-05-24 22:58:02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复,实行也。 3 桥上 字5523 2020-06-16 01:15:34
🙂谢桥兄指正,不过“复”当“恢复讲更符合 1 ziyun2015 字582 2020-06-16 01:37:43
🙂那时的社会和后来的社会大不相同, 1 桥上 字156 2020-06-16 0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