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怕富不怕穷 -- 给我打钱87405
很难说自己能讲清。姑且侃侃。
印欧语系是对象逻辑、强调形式,事物的指称包含了对本质的规定(一物之所是)。而汉语更多是一种指示,为意义的构建提供方向(意之所在)。同样的表达会有大量预设,需要对整个语境进行把握,不需要在形式上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汉语会分析形式上没有提供的逻辑前提。意义是这些前提规定的,而不是由形式及其本质规定决定的。这就导致,汉语思维不是印欧语系那样,用「是」描述对象,而是用「若-是」。
比如,不是「他是个胖子」,而是「若他两百斤,那他是胖子」。也就是将陈述级别降回最低。这样就不再是对本体的规定,而只是一种意向的阐发。只是这个过程往往被忽略了。
说的有些混乱,看上去这种表达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回到本题,差距就大了。因为这就等于,一切都是假设。不再是「玄奘是这么想的」而是「如果玄奘是这样的话,那么玄奘是这么想的」。
理解这点非常关键,古代文本尤为突出。个人最喜欢的例子是公孙龙子的「通变论」,如果不被译注所干扰,你会发现他说的「变」并没有改变陈述级别和指向对象,真正变化的是现象学所说的「意义层」。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把现象和前提当成一回事。 3 月之回忆 字2541 2021-08-06 14:44:21
🙂几句闲侃,权当笑话 给我打钱87405 字5853 2021-08-07 03:11:37
🙂此处需大力握爪 1 给我打钱87405 字5944 2021-08-06 22:06:21
🙂这是最基本的语言问题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 给我打钱87405 字1297 2021-08-07 04:45:55
🙂科学上是优势,人文上是劣势 月之回忆 字1162 2021-08-11 05:51:47
🙂我女儿的案例 3 给我打钱87405 字1714 2021-08-06 23:11:56
🙂附:几个案例 4 给我打钱87405 字5587 2021-08-05 09: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