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怕富不怕穷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7 🌺363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加强版:为什么说老庄孔孟是超级人才

估计有人实在无法理解、无法想象“思维严密、应变极快”意味着什么。那我就展开说说。

将“思维严密、应变极快”形象化,就是一个圆。圆不是西方人所说的完美,而是不多、不少、恰如其分。一个人的思维达到了圆级,说明一切在他面前都是透明的,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吗?

我本人,在自然学科领域,只是小学生,没有发言权。但是据一些人透露,确实是如此。“人学”学到一定程度,确实有利于搞科学探索。我只能借由“推理分析”来理解这一点:

不妨将自然想象成一个人,这个人非常沉默。他不主动说话,从不。将这个场景转换到人类社会内部问题,你是不是觉得他就高深莫测,你不敢轻易去碰他?

那么这个人,他是不是完全不说话呢?说话。他往往是被 动说话。比如你观察到的一些自然现象,其实可以理解为他是被动说话。为什么说是被动呢?因为需要真正的人观察到,留心,对吗?这不类似于你问,他答吗?只要他说话,就能了解他。所以叫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于人类而言,难道不是觉得自然这个人是个大骗子吗?总是上当吗?说明什么呢?说明研究者的修养不够高,“人学”距离圆级尚远。

所以,说老庄孔孟,他们“思维严密、应变极快”,故洞悉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宇宙,是站得住脚的。其实,案例并不少,比如微积分的创建者之一莱布尼茨,据说就是从易经中得到巨大启发。有的人,他自己学识太浅,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民族主义者在想方设法的吹嘘自己,把子虚乌有的事说得跟真的一般。这些人能力太低,会这么想,其实是“合理”的。我们中国一些搞基础数学研究的,也屡次提到,中国古人的思想,是巨大的宝库。难道也是民族情怀的表现?

要知道,老庄孔孟,也只是学生而已经,我们中国人公认的祖师爷,是河图洛书或者太极图。正如我前面所言,水平越高,废话越少,字数越少。这就是明证。就三幅图。你看不懂,不是他没有营养。

估计是有人不服的?“我看不懂,是我水平低?哦,你看得懂。”《子非鱼》你看懂了吗?别说你能看懂在这么几句话里就实际上已经暗藏杀机了——夺取主动权,你能看懂其中的逻辑问题吗?不要怪我“打击”人呐!

按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难道不应该是这样:惠子晚上回到家中,回忆起白天与庄子的对话,他辗转反侧,焦躁不安。突然间,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居然在初春的晚上,从额头上滴下了豆大的汗珠。惠子越来越清醒,也越来越紧张,他已经明白,庄子要取他的项上人头,易如反掌。

估计有人会说:“就算你说的有理,与我何干?”

怎么会“与你何干”呢?你不是人?你是人,你就有义务,你就有责任。你的义务和责任是“水涨船高”,21世纪的你,不是混个肚圆这么个简单要求,你培养孩子,也不是只要一个肚圆。正因为你有这样的义务,有这样的责任,你必须学,你必须朝着圆级前进。否则……

看看我们人类的历史进程吧,还没有注意到两个显著的趋势吗?

一、脑力工作者越来越多

二、寿命在增长

这两条结合起来,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人类,极有可能部分的解决老化问题,同时,有相当部分的执行工作会交给机器人。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未来,一个80岁的“老人”,其思维活跃程度,远远超过今天20岁的人,他,有大用。

“什么?80岁,比20岁还活跃?”

准确的说,是厉害。两院院士采访没看过吗?都是80、90岁的人,哪里有一点迟钝?今天一些20、30的人,比得了吗?为什么说,不是活跃这么简单呢,为什么说是厉害呢?机器人这一块忘了?外骨骼呢?肌肉老化部分的解决了呢?

所以说,在未来,80岁,从哪个方面,都会把今天20岁的人,按在地板上搓,只需搓一下,就成了肉泥。

为什么会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因为“人学”的学习成本非常高。就这么简单。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学做人,就是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七十年磨一剑,一旦磨成,砍瓜切菜。

我们如今搞的教育,是速成教育,是快速养鸡、养猪,它终究会翻篇的,我们一定会重回“人学”之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