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上世纪八十年代气功热之由来 -- 张新泉

共:💬201 🌺561 🌵2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钱学森及厉绥之侄儿回忆

钱学森始终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在研究气功,那些乱象根本与他无关。但是真相在有些人眼里是不重要的,极少人去了解他为何如此推崇气功背后的原因。

答案是钱学森自19岁起就坚持每天练气功,因为当时气功根治了他的病。

《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第37页(马德秀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详细记载了这段轶事:

1930年春夏之际,……钱学森……暑假结束前几天正准备从杭州家中返校时,……经医生诊断得了伤寒,并且来势汹汹,……向交大办了为期一年的休学手续。……(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求助于中医,一位中医给钱学森开了一个偏方,即每日吃三顿豆腐卤加稀饭。钱学森遵医嘱连吃了三个月,伤寒居然大好了。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我在上海读书时患了伤寒,请一位中医看,命是保住了,但是却留下了病根。那位中医没有办法去根,就介绍我去找铁路上的一个气功师调理,结果除了病根。练气功在屋里可以进行,很适合我。所以在美国时也没有中断。”这位中医名叫厉绥之,……和钱均夫是刎颈之交。1947年钱学森回国省亲,拜过高堂之后,第一个拜见的人就是厉绥之。钱学森后来对中医和气功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初就始于这场伤寒症,直至晚年仍坚持每天练气功。

厉绥之的侄子厉声教写作《听父辈谈钱均夫钱学森父子逸事》一文,载于《钟山风雨》2013年第三期,也提及了此事。

真的气功,应该说真的可以治病。

这里确实有钱学森本人认证的中医偏方+气功治伤寒病,且钱学森因此相信气功长期坚持的详细始末由来经过。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伤寒、偏方、病根……这些名词,确实很有些"主观"。

而且,更有意思的事情来了。

厉绥之是第一代西医,并非什么老中医,家族也并非什么中医世家。他学医,还是听从了那时尚还最厌恶中医的鲁迅所引导劝说。

厉绥之,名家福,1885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国第一代西医,浙江医科大学前身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创始人之一,曾为慈禧太后看过病。厉绥之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厉鹗的后人,晚清知名篆刻家厉良玉的长子,中国资深外交官厉声教的大伯父,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挚友。

厉绥之14岁入浙江大学堂(浙江大学前身),三年后经国家选拔考试,赴日本游学八载,先后毕业于东京宏文学院、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金泽医科大学前身)和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1][2]

厉绥之与鲁迅、钱均夫是刎颈之交。[3]他们三人1902年同赴日本游学,最初曾在东京弘文学院一同学习日语,同班同寝室。[1]1904年学毕日语后,厉绥之接受鲁迅的意见,一起学医。[1]

厉绥之学成回国,于1909年考取了“医科举人”,并于1910年参加了末代清帝的“保和殿复试”,以“殿试一等”的成绩当即被授予医学部主事的头衔。1911年辛亥革命后,厉绥之曾担任浙江陆军医院院长,后又在沈钧儒的支持下,于1912年与韩清泉等共同创办了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医科大学前身)并任首任校长。[1]该校是中国国人自己筹资创办的最早的医学专门学校。[1]

留洋归国后的厉绥之曾名噪一时,因有他那般资历的医生当年在国内较少见,多有达官显要邀他为其医病诊治,其中甚至包括慈禧太后。[1]据《杭州日报》载,厉绥之曾为慈禧太后看过病——从前进宫给女眷看病,都是“牵线搭脉”的,但厉绥之说,非得肌肤相触,才能精辨脉象,还得宽衣解带用西医的听筒,不然无法确诊。出人意料的是,慈禧太后竟然破例,一一答应了。

厉绥之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厉鹗的后人,晚清知名篆刻家厉良玉的长子;[1][4]两个弟弟分别是民国高级将领厉尔康和近代教育家厉麟似;[1]女儿和女婿分别是中国儿科医学开拓者厉矞华和杭州市原副市长、医学家陈礼节;侄子是中国资深外交官、双语作家厉声教[1]。

所以,钱学森之本人亲历与言之凿凿讲述回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复次,伤寒病,用寒凉之豆腐制品一日三餐,其机理符合《伤寒杂病论》之基本原则吗?(这个我这种读过几遍医书的人发言权并不多,还须请教老中医们)。

看起来反而似乎有一种故意隐藏一两个大破绽(西医说成老中医、伤寒病违机理用寒凉药),其实是在告诉世人:这段话是有问题的乃至是编造的。

钱学森先生历来政治上的表现,都是始终与历届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坛有一些文章讲述钱先生在改开之前的经历,尤其是他与张爱萍将军在文革时及气功问题上的互动,可以参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