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统治阶级禁止民间研究天文,是否就是中国无法产生科学的原因? -- 绝对不是白领

共:💬98 🌺501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更路簿》航线就是针路

几百年来海南渔民和太平洋岛民是到某处纬度往精度上凑找点吗?《更路簿》源头就是郑和下西洋。那样几艘小船甚至独木舟怎么定位不大的暗沙区,怎么避免方向搞错飘越南或菲律宾去

《更路簿》是个总称,实际上有几十种。《更路簿》的内容繁多,例如记载各地的水文、地貌、物产等等。但碰到航线还是用的传统针路。如下面几个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例如这句:

自红草门上双帆,用乾巽,二更收。向东南。

翻译

从 红草门 出发去 高尖石,航向 乾巽 (罗盘角度),航行4.8小时(二更)后收帆,转向东南。

这就是传统针路,前面已经解释过原理,这里不重复。

较传统针路有发展的,是罗盘度数分的更细。把原来二十四等分的罗盘增加十倍到二百四十等分。加了“线针”的概念,一线相当于现代罗盘的1.5° 。

至于怎么防止漂到越南或菲律宾去。老实说,无法防止。当时的解决办法就是你看到的针路法,一站一站的过去。每站的距离都相对较小。这样就可以减少误差。例如上面从 红草门 出发去 高尖石仅仅航行 4.8小时(二更)。假设巡航速度是每小时5节(9公里),也就43.2公里。如果当中被风暴吹离了航线。只能先定纬度。如果在该纬度上有较近的已知港口,就顺着纬度去那个港口。如果没有,那就看最近的港口在哪个纬度上,航行到那个纬度后再顺着纬度找。

但如果被吹到完全陌生的海域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好在南中国海被陆地四面包围,即使被吹离航线,最多也就是被吹到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或者菲律宾,真不是什么大事。真给吹过去了,《更路簿》上加一笔,就多了一条航线。😁

顺便再说一句,经度计算问题没有解决前,即使是西方的海军一旦偏离航线也是听天由命,沿着纬度航行以期找到陆地。

例如

1741英国军舰「百夫长」号,驶过南美洲最顶端的合恩角时,遇到了风暴。连续58天的狂风暴雨把他们彻底吹离了航道,舰队的其它5艘战舰也和「百夫长」号失散了。等到雨停了之后,舰长安森完全判断不出自己到底在哪里。此时船上的给养快用光了,不少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必须立刻上岸补充淡水和食品,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安森知道南美洲太平洋一侧的外海有一个名叫费尔南德斯的小岛,位于南纬35度的地方。可安森不知道自己的经度,只能先向北驶到南纬35度,然后沿着纬度线航行。但是,到底向东还是向西走呢?安森决定向西。这是个错误的决定。走了4天都没有见到大陆,船上每天都要死掉6-10个人。于是掉头往东。两天之后他们就看到了陆地。谁知走近一看,却发现这是西班牙占领的智利,海岸边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无法登陆!没办法,他又只好再一次掉转船头。事实上,安森后来承认,当时「百夫长」号距离费尔南德斯只有几个小时的航程了,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发现海岛。因为测不出经度,「百夫长」号在海上耽误了2个星期,多赔进去80条生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