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向河友们求助:什么是效率? -- 审度

共:💬168 🌺5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很期待你的证据

虽然我有自主定价的证据,但我并不同意你的这个观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标志是交易方都是平等的交易主体,各方各自按照自己的自主意志达成交易,而不是被交易各方的某个上级所命令或者胁迫。

这个是你的定义,我不会跟你争,我想强调的是,计划内的自主交易,只有交易数量的不同,不存在市场价格,由于缺少了价格信号的指引,一般的看法不会认为这是市场经济。

当然,如果你有很强烈的证据证明,当年允许下游企业竞价,从而形成了市场价格,这个有另说。

想当然的是你啊,被八十年代宣传洗脑并固化思维至今。

是不是洗脑,我倒是可以说说我的分析,道理很简单:当年为啥会有走资派的说法?加价把产品卖出去,明显就是要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企业的领导岂不是就变成了走资派?不就是被专政的对象吗?

所以,我希望你的证据能够有计委的文件摆出来,说明允许各生产企业讨价还价。

你的这个归纳是不对的,这封信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表明这55位厂长代表了福建所有的企业,它最多代表了福建相当一部分的企业,

逻辑上讲,我认为你是对的,55位厂长确实不可能代表了福建所有的企业。

那如何判断代表了多少企业呢?最简单的办法那就要看政策了。如果政策允许他们“高进高出,低进低出”,这一条就不会出现在福建日报的头版,这个逻辑没错吧?

既然当时的政策不允许他们“高进高出,低进低出”,那么就可以问一下,这个政策是不是改开前就存在的?如果是,这就说明当年确实不算市场经济,因为企业连自主定价权都没有。当然,你可以修改市场经济的定义。

所以,我真的期待看到你的证据,希望不是个例,而是政策文件那种,以及能够解释清楚这么做,不会被视为走资派被打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