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破局与征服——当代《隆中对》 -- 拜吨

共:💬88 🌺13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破局与征服——当代《隆中对》

之前发了个帖子这个锚没什么价值,惊觉自己有些观点已经贴近了MMT“邪说”,于是这几天有空的时候,就在脑袋里推演了一下,看看是我年纪不大就昏聩了,还是看法有什么改变。最终我得到了一些观点,在此记录并展示给大家。

本文尝试“以问题为导向”,最终尽量得到一个能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案和结论,并把其中的风险标注出来。

文章标题是标题党,不喜随便喷。

开搞!

-

一、最大的危机——债务

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债务。

如果现在没有这么高的政府债、公司债、居民债,很多问题不会如此进退两难,内需和内循环也会有更大操作空间。

债务之所以成为问题,最大的原因在于,它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从一届政府延续到另一届政府的包袱——这也是为什么新中国建立后,直接拒绝承认前朝的债务。

从个体的角度看,你今年买一套房子,背上30年的贷款,如果没有碰上好时代、工资大幅上涨,那么你30年的消费力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有理由认为,现代这种基于长期债务的金融体系,无论是国家发钱,还是老百姓的消费,是有一定的“自我毁灭性”的。

这其中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美国。美元在一套负债发钱的逻辑下,即使是世界第一强国,即使有世界储备货币,最终依然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以往我对美国教训的总结,就是政府还是要在财政上更负责,不要透支——但当我们开始发50年国债了、当我们开始政府买房了,谈这个也就没意义了。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我们的负债也绝对不可能还清,也要借新债还旧债、也要一大笔财政收入拿去付利息,今后也不可能有新的财政盈余来还这个钱——那不就是在用更快的速度走美国人的老路吗?

因此,在政府放弃花销管控的前提下,为了避免负债给今后政府滚起无法承受的大雪球包袱,那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放弃与国债挂钩,直接印钱。

二、中外的区别、政府的责任、水量控制

直接印钱,可以说就是MMT,我不是反对MMT吗?是不是在自相矛盾?

没错。MMT的背景,以及其之所以可以走入主流,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政府,给自己毫无节制地乱花钱,找的一个理由。我支持一个在账本上负责任的政府,那我肯定反对他们这么做。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年捅出来的篓子,用传统方式去应对,要么是过苦日子,要么就走美国人老路。凭我们现在这届政客们的操守,承担责任、过苦日子是不要想了;而就这么走美国人的老路,则是直接跌入“历史周期律”,所以作为一个爱国者,我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MMT的最大危害,是恶性通胀,毕竟政府花钱不用负责任了,那岂不是洪水滔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靠“税收”。

有人会问:政府都随便印钱了,那还收税干什么?作用就在这里。

现在政府的税收,是供政府花销的,收多少用多少,还不够,还得再借点。但在MMT体系下的税收,在经济好的时候,收上来的税,很大一部分要直接“销毁”,这就相当于从整个经济体系里“抽水”,以平衡无锚印钱带来的通胀。

这一点,其实也是我国和外国的微妙差异,也是为什么美国这样的国家,其实并不适合MMT,而我国或许还能有一丝机会——因为我国有巨大的工业生产力作为后盾。

也就是说,美国印钱是真的“无锚”,我们印钱,如果操作得好,还可以说是“以中国的工业产能为锚”。

再换句话说,美国这样的国家去搞MMT,我依然是反对的。

三、钱怎么花?特殊的征服策略

从短期来看,这钱都得用来补亏空。现在的债务问题不止是燃眉之急,而且非常严重——如果一下印出把所有账都平了的钱,那很可能导致严重通胀。

现在的化债方式,本质上是债务的转移,难以解决债务对经济拖累的根本问题,也根本没“化掉”债务,属于典型的自欺欺人,还要不停付利息。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今后的世界经济,极大可能不会再有过去几十年的繁荣了,这些债务就会像房贷一样——一个人如果在工资5万一个月的时候背上一个月4万的房贷,日子可能还没问题,可一旦工资不断下跌,生活马上就会变得艰难起来

也就是说,真正清掉债务,在一个经济下行的时期里,有着高过一切的重要性。

那等债务清掉之后呢?印钱的目的还有什么?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清债务可能要很多很多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今后还有医保、养老这些,本质上也是负债。

等这一切都搞定了,也就别想着花钱了,在经济回归平淡的日子里,印钱的多少应该主要为货币价值稳定服务,而不是想方设法刺激经济。

说白了,“刺激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加杠杆,或许只应该存在于过去这几十年,人类历史上最特殊的“经济黄金时代”。

但是………………

对于我国来说,有一个额外的方式可以花钱。

假设我们已经把债务问题解决了,也没有恶性通胀,这时候我们可以印一点钱,用“郑和下西洋”的方式,搞一出新的“征服策略”。

具体来说,就是随着现代工业的日益复杂,我国的“产业链集群”优势是非常非常难以被取代的。如果我们对全世界保持一个高顺差,那么长此以往,会出现很糟糕的问题:无论是美元还是货物,很多国家终将拿不出东西来和我们交易。

这个现象,又会导致很多问题:

比如人民币难以成为储备货币

比如世界各国开始防备我国,美国可以控诉我们搞“债务陷阱”、还能拉起所谓的“产业链替代”圈子

比如我国自己陷入产业内卷等。

因此,一种潜在的花钱方式,就是赤裸裸的“撒币”。而且这种发钱方式,最好不要只有对政府借贷,最好是能通过数字人民币等方式,直接向对方老百姓发钱。

从一个更长线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就和古代的“天朝上国”区别不大了;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么做,也相当于为了压制对方发展生产力的意图,而进行的“补贴”。

如果操作得好,把大家伙都弄高兴了,这样做是可能发展出一种“非军事扩张”的,也就是一种全新的征服策略。

当然,信不信这一点,取决于你的世界观,比如你是否认为地球以后真的还会有国家之间的吞并,是否真的会有“世界人民大团结”。

四、风险、危害

上面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好话,世界上真有免费的午餐?

当然没有。

最大的风险,就是对统治阶级的能力、操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过去这几年上面浪费钱的各种大项目,以后是绝对不能再搞了。在不能随便印钱的时候,我们10年滚出了这么多的债务,可想而知如果政府能印钱,会导致多大的问题?

这套体系的核心议题,不是在于花钱,而是分配。说白了,就是通过给政府纸面上“无限”的花钱能力,解决了政府的“长期风险”,同时让政府通过花钱和税收,来维持信用、货币价值,控制贫富差距。

在一个优秀的领导集体手中,这套体系可以始终让国家在健康的经济形势下运转,并且始终动态地调整贫富差距,让社会可以不要进入规则漏洞下的“死胡同”。

掌握这套体系的重点,在于体制机制的设计,制衡与平衡,以后可以择机再说些我的观点,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像“集权式反腐”这种靠人力去制衡体系的东西,是绝对不行的。

总体来说,这套体系上限高,下限低,对我们体制选拔能人的要求,非常高。

-

我话说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