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8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就想你的高产田是啥种子?恰好我查到了一些资料

一群皮肤黝黑的农业科学家——记浙江嘉兴农科院南繁育种团队的五十年、四代人

news.12371.cn 1971年12月3

姚海根在南繁基地稻田里选种。记者 叶辉 摄

杨尧城在南繁基地稻田里选种。记者 叶辉 摄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

4月28日下午,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溜坡村,嘉兴农科院南繁水稻育种基地,育种专家姚海根将收获的稻种做上标签,逐一登记,直忙到6点,换了一件干净衣服匆匆赶到三亚机场。

像往常一样,他利用晚上时间赶路。

4月29日,浙江省科学大会在杭州召开,作为获得这次大会最高奖——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中的3位科学家之一,姚海根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大会一结束,他又赶到机场,乘晚上的航班赶回南繁基地。

姚海根是嘉兴农科院水稻育种团队中的一个杰出代表。50年来,这个中国革命红船首航地的育种团队,候鸟般迁徙到天涯海角南繁育种,他们离别家人,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蚊虫叮、蚂蟥咬,四代育种人年复一年,创造了一个地区农科院在中国水稻育种史上的奇迹。

为追寻这个团队的足迹,记者4月25日赴嘉兴农科院采访,却扑了个空,6个水稻育种课题组全部去了南繁基地。

4月26日,记者辗转三亚赶赴陵水采访……

一群皮肤黝黑的准农民,却有着硕士、博士学历或中高级职称,四代人50年间创造了中国水稻育种史上的奇迹

26日下午6点,记者走进嘉兴农科院南繁基地。

院子里一片忙碌,在椰树、芒果树的遮蔽下,到处堆着刚收获来的水稻种子。光膀的,穿短袖的,赤脚的,忙碌着的汉子们皮肤一式发散着“农民色”。他们正在给稻种脱粒、装袋、贴标签。

“农民色”掩盖不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都是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或中高级职称的嘉兴农科院农业科技专家。

所谓“南繁”,就是冬季利用海南独特温暖的气候条件加种一季作物,一年内南方、北方交替种植,以此加速繁殖,加快品种培育速度。

姚海根是第一代南繁成员的领军人物、中国水稻育种界赫赫有名的“江南水稻育种大王”。

6点30分,一壮汉骑一辆“电驴子”直冲到房前猛地停下,但见他敦实,健旺,皮肤黝黑,一头浓密的头发已斑白,灰色衬衣,迷彩裤,光脚板蹬着一双凉鞋,裤腿上沾着泥巴。

“姚老师!”几个声音同时响起。

姚海根!活脱脱一个农民!

他的同事报料说,一次他从田头直接去市政府开会,背一旧帆布包,胡子拉碴,脚蹬拖鞋,腿上沾泥,在市政府门口被门卫拦下。

“我是来开会的!”他说。

开会?门卫满脸疑云,怎么也不让进,直到他从帆布袋里掏出全国人大代表证。

姚海根,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常规水稻首席专家,曾任嘉兴市农科院院长、嘉兴市政协副主席。

“半个多月了,白天下田选种,晚上整理登记,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70岁的人啊!”姚海根妻子陈胜利直摇头。

南繁除收获季节外,水稻抽穗后的去雄阶段也非常紧张。第二代育种专家李金军说,水稻花期短,样本量大,必须赶在父母本植株盛花期内完成人工辅助授粉。因水稻是雌雄同花,去雄就是将雄花去掉,这一工作必须赶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扬花时进行,这正是海南阳光最厉害的时候,育种人要把每个稻粒剪开,用镊子把雄花夹出来,还不能伤到雌花,再用牛皮纸袋将去雄后的稻穗套住防止其他花粉侵入,次日再把需要杂交的稻穗剪来,拿掉牛皮纸袋撒上雄花粉。一个手脚麻利的人,一天也只能做三四十个稻穗,中饭往往要延至下午两点以后才能吃。

傍晚7点,这群黝黑的“农民”赤膊上阵开始吃饭。人群中有一个显得稍白,他就是杨尧城。

“从年轻到现在,怎么晒都晒不黑,哈!”70岁的杨尧城笑着解释。

“他是男人中的优良品种!”有人调侃。

确实,杨尧城的“优良”不仅表现在晒不黑上,他的育种成就同样骄人:他已育出30多个新品种。

记者在嘉兴农科院见到院长程旺大,他介绍这个团队时说,该院进行南繁始于1965年,是浙江省最早开启南繁的单位。50年间,形成了以姚海根、杨尧城为第一代,以李金军为第二代,以富昊伟、黄海祥、姚坚为第三代,以蔡之军、蔡金洋、李友发等为第四代,齐齐整整的四代育种人。这个团队在全国水稻育种界很有影响,育成的杂交水稻水平全国一流,常规稻在中国粳稻区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籼稻两次突破了长江流域纪录,共培育出140多个水稻新种,累计播种面积6亿亩,增产90多亿公斤,这样的业绩堪比国家级科技机构,为全国地区级农科院所罕见。

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院士曾经为南繁题词:“传承南繁精神,再铸育种辉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词:“培育良种,服务三农”。

小育种迷给大科学家童第周写信请教得到回复;一个讲座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这些被梦想燃烧的育种人像候鸟一样迁徙,工蜂一样忙碌

晚饭后,基地灯火通明,走廊上,一张50厘米高的特制工作台,姚海根坐在一把矮凳子上开始工作,一台外表斑驳的MP3正在播放程琳的《风雨兼程》:“今天你又去远行/正是风雨浓/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

“这是我最喜欢的歌,就像是为我们育种人写的。”姚海根说。

姚海根的育种梦与饥饿有关。1944年出生在浙江嘉善一农民家庭的他,从小就经受过挨饿的滋味。上高中时遇到大饥荒,是班上非农户口的女同学省下口粮接济了他。缺粮的切身感受使他刻骨铭心,梦魇般的饥饿也成了他日后育种的巨大动力。

1965年,姚海根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农科院从事水稻育种研究,因夫妻两地分居,1973年调回嘉兴。

离京时,导师鲍文奎临别赠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学习,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育种人的责任;一个育种人光有为农民做事的心愿不够,还得有技术;别看现在知识无用,今后国家发展还是要靠知识。

鲍文奎是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响应祖国的号召,与钱学森、赵忠尧等科学家冲破阻力从美国回来。导师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深深影响着他。

嘉兴是浙江的粮仓,农田面积不到全省14%,粮食产量却占全省总量的48%。“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可见嘉兴粮仓地位的重要。

“文革”期间,鱼米之乡的百姓却吃不饱饭,这让姚海根忧心忡忡。他在深入农村调查中发现,江南稻瘟病严重,水稻品种抗病性差,一旦染上稻瘟病便会枯死,甚至绝收。他育种的目标便锁定在培育抗稻瘟病新种上。

1974年,他首次踏上了南繁之旅,此后40年从未停过。

1978年,嘉兴农校二年级学生李金军收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亲笔信。原来,李金军写信向童第周请教如何才能将野稗和水稻杂交以达到增产。此事在学校引起轰动。

李金军195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农村,初二就追随邻村一个痴迷育种的土专家学育种,并自学育种知识和英语。1977年,仅初中学历的他考入嘉兴农校。

对一个青年育种迷的狂想,大科学家报以善意的鼓励。童第周在信中说,他提出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世界上所有难题都值得科技工作者去攻克,希望他能在科技路上不断探索,取得成功。

童第周的回信更坚定了李金军的育种梦。1981年,他毕业后来到嘉兴农科所,正式开始育种生涯。

黄海祥是第三代育种专家。他的育种梦始于一场演讲。1987年,嘉兴农校举办讲座,主讲人就是姚海根。其时姚海根已是育种界的一颗新星,他1979年通过审定的“秀水48”成功制服稻瘟病,引发了早稻种植的一场革命;1987年的双季稻新品种亩产突破400公斤,再次引起轰动。

当时国人追星追的是科学家。在黄海祥眼里,姚海根是一座山,是他人生的坐标高度。一场讲座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89年毕业分配留校,他谢绝了,毅然投奔姚海根,成了南繁育种人。同学笑他是“少了一个教授,多了一个农民”。直到今天,这个“农民”仍干得如火如荼,毫无悔意。

70岁的杨尧城与姚海根同年且同学,不过他高考时的梦想是当医生,却意外被浙江农业大学录取。对这一代人来说,服从是天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不成医生,就当中国的米丘林吧,杨尧城坦然接受了“被选择”的事实。

嘉兴农科院6个水稻育种课题组共30人,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28岁。他们的梦各有不同,目标却一致,年年候鸟一样迁徙,工蜂一样忙碌,却人人甘之如饴,乐在其中。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明天我也要登程。”歌声在基地回荡。

乘火车睡座位下臭味扑鼻,住田头守夜寂寞难忍,然而有理想,地狱也是天堂;有希望,痛苦也是欢乐;心不累,身累也轻松

4月27日下午2点多,灼人的阳光白晃晃的,记者来到溜坡村九田冻,在椰林和槟榔林的包围中,一方田垄稻香浓郁,姚海根头戴草帽,赤足在稻田里选种,选中稻穗便用镰刀割下,用稻秆缠住扎紧,交给身边的科辅工何淑琴,然后从何手中拿过一本绿色封面的记录本一一记下。

4月底的海南陵水已是夏季,姚海根的衬衣早就湿透。

姚海根说,南繁之苦,开头尤甚,当时交通条件差,火车很挤,一票难求,上下客不得不爬窗户,车上厕所里都挤满了人无法使用,虽天热口渴,他们却连水都不敢喝;吃的是炒米粉就榨菜。从嘉兴到广州,火车、轮船、汽车来回倒,行程最快要7天,慢的时候要10多天。

旅途的艰苦,李金军深有体会。1981年首次南繁,他没买到座位票,只能站着,太累,就钻到座位下面想躺一会,谁知一股浓烈的尿骚味扑鼻而来,厕所无法用,乘客只能在车厢就地解决。不过对育种人来说,这尿骚味却别有一种亲切感,尿是好肥料啊,育种人能从尿骚味里闻出稻香,他便常在这“稻香”中安然睡去。

南繁基地没房子,只能租农民的,甚至租的是牛棚,填点沙土就成了居所,自己垒灶做饭,吃的是咸菜,点的是煤油灯。这种状况直到2008年基地建了新房才得以改善。

杨尧城的首次南繁是1971年12月3日,3天前他儿子刚满月,妻子依依不舍,他还是硬着心肠上路。当时陵水落后荒凉,条件恶劣,“海南十八怪,三只老鼠一麻袋,三个蚊子一盘菜,一条蚂蟥当腰带”,猪牛是放养的,唯一的一条街上常常可见猪牛旁若无人地漫步,满大街都是猪粪牛屎;蚊子肆虐,老鼠横行,蚂蟥成群,更可怕的是还有钩端螺旋体,一旦沾上便会传染。

一次因蚂蟥叮咬引起感染,杨尧城发高烧不得不去住院。一个人躺在医院里寂寞难忍,还不敢跟妻子说,怕她担心。他南繁的第一个春节便是在凄苦寂寞中度过的。

那时通讯很落后,只能靠写信。育种人一旦接到家书犹如节日,一封信翻来覆去不知要读多少遍,真是“家书抵万金”啊!姚海根南繁40年,有20多个春节是在海南过的,他至今还保留着女儿5岁时写给他的信:“亲爱的爸爸,你在海南,我想你……”

虽然老一代经历的那种恶劣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但寂寞对今天的80后青年仍然还是一种煎熬。

4月28日下午7点30分,育种基地武仙坡。夜幕初垂,疏星高悬,田野里一片蛙虫的鼓鸣。一块十多亩的稻田,一木棚孤悬于稻浪中,几块石棉瓦作盖,几块木板搭成床,昏灯如豆,28岁的李鹏正在守夜。

“这是我们与中国农科院李家洋院士合作培育的品种,可不能出问题!”李鹏说。

李鹏是南繁团队最年轻的成员。他告诉记者,值班是为防范猪狗捣乱。因为当地的猪习惯放养,鲜嫩的秧苗和青青的禾苗成了猪的最爱。

海南的狗也比别的地方多司一职——捉老鼠。“三只老鼠一麻袋”的海南,老鼠多而大,狗常在夜间到稻田里追耗子,乐此不疲。一条狗一晚上可以毁掉一片田。

猪狗自由,育种人便不得自由。无奈,只好守夜。

姚海根说,田头守夜,草棚里一住半个月,稀松平常。

然而,这“稀松平常”的事对今天的年轻人却很残酷,尤其是像李鹏一样与新婚妻子离别后的守夜。

夜已深,野更静,无边的寂寞将李鹏包围,他拨通了妻的电话:“王曼,听到吗,这里的天籁声!”他将手机对着田野。

“听取蛙声一片”,古人的浪漫,对这对新婚夫妻却是无边的孤独与寂寞。

“这些育种人,干的活比农民累,生活比当地最底层的农民还苦。”中国农科院南繁办主任谭兴良对记者说。

第四代育种人蔡金洋没想到,育种的工作量会这么大,任务会这么重,生活会这么辛苦。他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嘉兴,正是双抢季节,报到的次日就下田了,此后两个月没休息一天,身上被晒脱了两层皮。

看着这些育种人如此辛苦,跟随姚海根35年的科辅工何淑琴是当地人,她感叹:“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还要干这么苦的活,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心疼流泪的。”

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使有泪,也往心底流。

如此辛苦为何能坚持?答案几乎都是:为了理想与希望。是啊,有理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心不累,身最累也感到轻松!

几公里外的家,十八年来每年回不了十次;亲人去世或患病不能侍奉,育种人忠孝难两全

接到助手姚坚的电话,姚海根哭了。

母亲的突然离世让姚海根痛不欲生。

2008年3月17日,姚海根赴陵水南繁。18日晨,人们发现他母亲躺在地上,已因高血压突发未被发现而离世,临终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这种刻骨铭心的痛,姚海根已经历过一次,没想到,老天爷还要让他经历第二次!

姚海根1993年担任院长后,工作更忙,他干脆搬到单位住。从此,10公里外的家很少回了,其妻陈胜利说,当了18年院长,每年回家不超过10次,实在想外孙女了,就回一次家,饭后马上让女儿把他送回单位。

姚海根是孝子,为照顾双亲,1998年,他租了单位的房,把父母从农村接过来同住。谁知仅过了3年,父亲便患癌症宣告不治,他只好把父亲从医院接回家静养。

那天他去杭州出差,临别见父亲胡子已长,遂亲自给父亲刮,剃刀从父亲瘦削的面庞刮过,悲伤已从心头涌起,患病后父亲急剧消瘦,风烛残年的父亲已来日无多,父亲为子女一生辛劳,自己却很少能尽孝于老人家膝前。他暗暗发誓,回来后一定要多陪陪父亲。

然而他已没有机会,此去竟成永别。

“务农一生,勤俭本分”,父亲的墓碑上留下他的题词,这是他对父亲的评价,这也是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

“两个老人去世我都不在身边,不孝,不孝啊……”谈及双亲的离去,泪水在他眼眶里打转。

农科院副院长顾掌根说,姚海根爱育种胜过爱家,把育种看成人生的全部,嘉兴商场大门朝哪边开他都不知道,父母去世不在身边,女儿没照顾好未考上大学,工作又不理想,有人多次主动为他女儿换工作,他却拒绝了。不谋私是他的底线,为了事业,他牺牲了家庭。

陈胜利说,老姚患有高血压、低血糖、颈椎病和严重的鼻炎,工作忙,他不顾身体。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农科院给他送来体检表,他却没时间去。

因心疼丈夫,陈胜利48岁就提前退休,也搬到单位,以便照顾。

然而,本该照顾的是丈夫生活,结果却成了丈夫的助手。记者采访她时,她正忙于将选好的种子装入牛皮纸袋中并写上编号。

“今年光是育种袋就给他缝了6万多个。”陈胜利说。这些牛皮纸袋是用缝纫机缝的,中间还扎着成排的针眼,为了透气。

从此,他南繁她也随同迁徙,他忙碌她也跟着忙碌,这个助手越当越称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对老候鸟,夫唱妇随,鹣鲽情深,共同为育种忙碌着。

而今候鸟已老,快飞不动了啊!

飞不动还得飞,还在飞!

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表一篇《谁来养活中国?》一文,文章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耕地面积锐减,势必造成粮食大幅度减少,中国人难以养活自己,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进口国,这将引起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世界因此将进入粮食短缺时代。布朗预言,中国粮价上涨将引起世界经济崩溃,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动乱,因此,“谁来养活中国”的背后将是“一个养活不了自己的中国将如何危害世界”的问题。

文章在世界引起强烈震撼,国际媒体纷纷转载或报道。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直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骄傲!而今中国竟然不能养活自己?

“布朗低估了科技进步对提高生产力的巨大潜力,更低估了中国育种人的爱国热情。”追忆这场引发世界关注的争论时杨尧城说。“布朗只看到粮食消费,没看到科技对粮食的贡献率。”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何为国家粮食安全?姚海根认为,一个国家,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得到、买得起可以放心食用的粮食。总书记说得太好了!粮食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吃饭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科技进步。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要发展民族种业,种子技术绝不能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只有把种业牢牢控制在中国人手里,中国人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身处江湖,心怀庙堂;身在田头,心雄天下!这些育种人是战略家啊!浩瀚的心胸中激荡着的是对国家的责任!

南繁基地贴着一条姚海根写的标语:“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为了这粒种子,四代育种人已坚持了50年。这种坚持,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对国家的责任。

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育种人孜孜矻矻履行着自己的责任。

50年来,姚海根已培育出水稻新品种89个,促成浙江等地晚粳稻主栽品种5次更新,他选育的“祥湖84”“秀水11”“秀水63”是国家南方晚粳稻区连续三代对照品种,这些品种已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累计推广种植3.2亿亩,新增稻谷54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94亿元。

45岁的黄海祥是南繁团队的中坚力量。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育种人有责任满足人们的这一追求。

为了这一责任,黄海祥1997年开始独立育种确定的目标就是:培育水稻里的“高富帅”——优质米。

一粒良种,要从几千甚至上万个材料中进行筛选,要经历成千上万次失败。黄海祥育种旗开未能得胜,一次次南繁,结果却都不理想。春去秋来,南繁北育,失败一次次光顾,而成功却像梦中的情人一样难以企及。

失败面前,黄海祥不气馁,不停步,顽强地坚持着,艰难地将研究一步步推进,2004年,成功姗姗来迟,“嘉禾212”通过审定,这一水稻中的“高富帅”成为浙江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长粒型优质晚粳新品种,被称为粳稻种的泰国香米,最高价卖到98元一公斤,被列为国家计委优质水稻品种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重点开发品种,并先后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

此后,“嘉禾218”“嘉禾555”相继通过审定。今年,“嘉禾218”已推广100万亩。

谈起失败,富昊伟深有感触。2001年,他的杂交中籼稻“嘉优99”参加浙江省区试因纯度不够未能通过审定,这意味着他多年的努力没有结果。浙江大学农学系舒庆尧教授提议通过辐射诱变改良育性,按照这一路径,富昊伟带着经诱变的种子再次赶赴陵水进行新的南繁。

寒暑数度,失败频至,屡败屡战。在经过成千上万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株突变体,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嘉优99”2012年在江西与福建同时通过审定,这一新品种从立项到通过审定先后竟达15年!

李金军的育种生涯已逾40年,近几年进入成果喷发期,浙江省每年推广10个水稻示范方,2012年他独占7个,2014年他独占5个。2012年,他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受到总理温家宝接见;今年他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成就引起隆平高科的关注,该公司多次希望他加盟。但他谢绝了。作为第二代育种人硕果仅存的一员,他担心这个团队人才断层。

36岁的蔡之军属第四代育种人,课题还刚起步,每年南繁,因科研经费少乘不起飞机,只能乘火车;请不起科辅工,田里的农活只好自己干;33岁的蔡金洋日子也不好过,为照顾幼子已辞去工作的妻子又患病须手术,事业家庭难以兼顾,他只好让妻子回娘家手术。

谈及到70岁为何还不退休,姚海根和杨尧城都回答,希望能培养出新一代领军人物再交班。在他们看来,工作与生活,生活与工作已难以分清,生活中不能没有育种。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民的欢笑,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姚海根说。

杨振玉逝世,水稻界的“南袁北杨”都走了……

环球时报

2022-12-11 19:30

北京

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消息,著名水稻专家、杂交粳稻奠基人杨振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8日5时09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5岁。

杨振玉1927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丰城,1949年9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51年1月从上海复旦大学参军,先后在杭州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预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航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空军任战士、学员和无线电员。1954年8月至1957年12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

杨振玉1958年1月毕业后一直在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杂交粳稻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国家“863”课题主持人、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水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杂交稻育种研究室主任,兼任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辽宁省第六届政协委员、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政府科学顾问等职,2000年11月退休。

上世纪七十年代,杨振玉首创“籼粳架桥”技术,将部分籼稻遗传成分导入粳稻品种中,成功选育了世界第一个“人工制恢”粳型恢复系C57,丰富了粳型恢复系资源,率先攻克了品种间杂种优势不强的世界性难题,并在我国北方实现了杂交粳稻的大面积种植,开杂交粳稻利用之先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的国家,为世界稻作文化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1978年杨振玉先生作为先进典型参加了首次全国科学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1年,“粳型恢复系C57及其杂交组合黎优57”荣获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奖、第一届国家发明三等奖、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杂交粳稻以技术专利方式转让美国、日本等14个国家,杨振玉随后多次被邀请赴日本、菲律宾、朝鲜、美国等国家进行杂交粳稻的考察、技术指导和合作交流,使中国先进的杂交粳稻技术走向世界,为世界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稻界有“南袁北杨”之说,北杨指的是杨振玉先生,南袁指的是袁隆平先生。

种业巾帼”两系杂交稻奠基人李成荃逝世,享年89岁!

农财宝典

2017-09-10 23:11

+ 订阅

惊闻我国南方杂交粳稻、两系水稻育种奠基人之一,农业部水稻专家顾问、研究员,安徽省著名水稻育种家,原安徽省农科院院长,原荃银高科联合创始人,李成荃女士,北京时间2017年9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89岁。

李成荃,水稻遗传育种学家,我国南方杂交粳稻主要奠基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安徽省试种推广杂交籼稻起了关键作用。提出用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在国内较早开展南方三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研究,选育 “当选晚2号A”等一批BT型粳稻不育系和“7001S”等一批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恢复系,为生产培育强优势的杂交水稻组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做出了贡献。

李成荃,1929年3月10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早期严格教育为日后成材奠定了扎实基础。1948年考入安徽大学农艺系,后遵父命改读园艺,但为农艺献身之志未移。1949年8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被选为安徽省芜湖市学生联合会主席,1952年后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及共青团芜湖地工委办公室副主任,任团干6年期间自修完农学专业课,1956年如愿归队从事水稻科研工作。从归队至文革结束的20年中,一半岁月在农村度过,对农业、农村、农民从知情到知心,积极参与3次水稻新品种更新活动,试验推广良种近30个,面积近千万亩;并研究推广了单季改双季稻,冬沤改冬种,低产稻田种绿肥、以磷增氮,早稻适期早播保温育秧等单项技术,改进了传统农业种植方法,促进住点乡村水稻产量翻番。

20世纪80年代前后,三系杂交籼稻配套成功,她全力配合安徽省农业厅在全省试种推广,承担组合的引种鉴定示范、组织南繁、制种、栽培技术研制、技术培训、资料编撰等工作,使安徽省杂交籼稻从1976年试种133.3公顷发展到1979年10.4万公顷,90年代至今发展到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余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

1977年又将水稻杂种优势在籼稻上的成功经验和关键基因引入三系杂交粳稻育种,实现粳三系配套并成功应用于生产,有4个粳杂优质米组合由美国园环公司和中国种子公司组织在意大利和日本试种成功,使成果走出国门挣取了外汇。她也于1988年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和南方杂交粳稻科研推广协作组副组长,在更大区域内推进杂交水稻新成果转化为生产服务。

1979年受刘来福《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一文的启发,她和徐静斐共同主持研究“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预测杂种优势上的应用”,并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用多元分析法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空白。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发现,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发展两系法提供了可能。她于1984年冬引进,带领课题组选育了一批光敏核不育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其中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选育与应用研究居国内领先,已被诸多省份引进作基础研究与配组利用。为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的国际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为此,她于1993年获“863”先进个人奖,1994年被选聘为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项目专家。

李成荃历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安徽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还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及省“三八”红旗手、中组部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

近40年来,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3个重要的时期:即地方品种整理和评选利用,矮化育种和杂交稻育种。我国的矮化育种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育成一批半矮秆高产品种,基本上解决了由于密植、中肥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倒伏减产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品种的增产潜力,使我国水稻育种从此进入新纪元。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培育成功三系杂交稻,有效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创举。她在这3次水稻品种更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验推广良种近30个,面积近千万亩;在淠史杭灌溉区住点期间,研究推广了单季改双季稻,冬沤改冬种,低产稻田种绿肥、以磷增氮,早稻适期早播薄膜保温育秧等单项技术,改进了传统农业种植技术,促进住点乡村水稻产量翻番。

1956—1959年

任原安徽省科研所(原中科院安徽分院)农业生物室水稻技术员

1959—1977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水稻研究室主任

1978—1983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1979晋升助理研究员、主持省杂交稻育种攻关项目

1983—1986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继续主持省上述攻关项目

粳稻种植江苏近九成 安徽不到四分之一

生意社 2015年10月12日 11:13

生意社10月12日讯

粳稻在皖缘何唱不了“主角”

江苏与安徽同处相近的水稻种植区域,但在水稻种植品种选择上,两省差别却很大。近年(至2015年)来,江苏已成为南方常规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反观安徽省,水稻主产区的农户基本上仍以杂交籼稻为主要品种。品种的差异,给稻农带来的是大不一样的回报。

江苏粳稻“一统天下”

早在1992年,江苏省就提出了发展粳稻生产的方针,目前(至10月中旬)江苏已成为南方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该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的杨洪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江苏和安徽一样,农户以种植杂交籼稻为主,粳稻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加大了对粳稻种植的扶持力度,粳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近5年来,江苏省粳稻种植面积已基本稳定在290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88%。杂交籼稻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与安徽相邻的局部区域,种植面积约400多万亩。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采取以项目经费带动的形式,促进粳稻发展。杨洪建告诉记者,在全省610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中,江苏省在中央财政每万亩补贴15万元的基础上,再配套支持25万元,也就是说,粳稻种植户每亩可获得40元的扶持资金。从1998年开始,江苏省就启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农业“三新工程”,省财政当年就安排1000万元,先期实施农业品种更新工程。此后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目前用于基层农技部门推广粳稻种植的扶持资金就超过1亿元。

江苏省各类农科院所也加大对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选育力度。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自2006年以来,共选育了19个水稻新品种,其中粳稻品种17个。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研发出武运粳系列品种40多个,种植区域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安徽杂交稻仍占“大头”

与江苏粳稻种植“一统天下”不同,安徽省大多数农户仍以种植杂交籼稻为主。记者从省农委了解到,在安徽省约3400万亩水稻中,粳稻面积只有800万亩左右。据省农科院水稻所许有尊博士介绍,在2600多万亩一季中稻中,中粳稻只有300万亩,中籼稻则高达2300万亩。

随着粳稻面积的不断扩增,江苏农户粳稻种植收益也水涨船高。杨洪建说,江苏农户粳稻平均亩产已达600公斤,籼稻平均亩产在460—500公斤之间。由于粳稻亩产较籼稻具有明显的优势,加之粳稻的收购价格也比籼稻高。因此,粳稻的总产值明显高于籼稻。粳稻的每亩净利润比籼稻高出71.38元。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王水寨村罗桥组居民董守权说:“水稻生产是我家大田粮食作物的主要经济来源。往年主要种植杂交籼稻品种,但由于稻米品质较差,市场价格低,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高。从2003年开始在信阳市农科所科技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尝试改种粳稻,获得了较好的收成。2006年种植粳稻新品种郑稻18和武粳15共计7亩,平均亩产稻谷630公斤,比当地杂交籼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而且稻谷非常好卖,我种的7亩粳稻多收入2000多元。现在,我们村的许多农户都开始种植粳稻品种。一些大米加工厂也因为粳米好销、利润较高,与我们联系,想签订稻谷收购合同实行订单生产。”

诚如董守权所言,籼改粳能带来一连串的经济效益。

首先是价格优势。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提供,2005年前9个月,全国粮食主产区水稻收购和销售情况表明:按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计,早籼稻73.94元,晚籼稻76.55元,粳稻90.58元,粳稻同比溢价分别为22.5%和18.3%;同期销售价早籼稻76.27元,晚籼稻78.75元,粳稻94.45元,粳稻同比溢价分别为23.8%和19.8%。在信阳市场,优质粳米每公斤价格比籼米高0.5至1.2元。

其次是耕作制度的变革趋于有利。宋世枝介绍说,“稻—麦(油)两熟”是豫南稻区的基本耕作制度,籼改粳有助于早春作物的茬口安排,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豫南稻区约有100多万亩山冲田、丘冲田,这类田地常年不断浸水,被称为冷浸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最适宜种植较耐寒的粳稻。

籼改粳还有助于加快机械化收割普及进程。籼稻落粒性强,易脱粒,由于交通不便,有些农民仍采用人工收割脱粒办法,劳动生产率很低。粳稻一般落粒性差,脱粒困难,必须采用机械脱粒,籼改粳后将会加快道路和农田改造,推进机械收割进程。

虽然粳米价格较高,然而城市居民日渐趋向喜食粳米。根据中国水稻所对浙江省农村稻米需求调查结果,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提高1.0%,粳米消费量增加0.14%,而籼米需求量下降0.12%。

纵观周边地区与邻国粳稻与籼稻生产演变,我国台湾、江苏历史上都以种植籼稻、吃籼米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都以种植粳稻吃粳米为主;韩国由粳改籼近年来又由籼改粳;日本则一直以优势粳米著称于世。发展粳稻生产对于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稻米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比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系列难题在待破之中

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南稻区,水稻年种植面积42万公顷。自1956年开始,豫南稻区籼改粳经历了三起三落,目前粳稻面积仍不足5%。

上世纪50年代中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