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讲物,不要讲钱。 -- 审度
深以为然,作者是江晓原。
波普尔关于“证伪”的学说流传甚广,他认为那些无法被证伪的学说(比如“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这样的理论),无论是否正确,都没有资格被称为科学理论。由于这个说法广为人知,结果在公众中形成了一个误解:以为当今大家公认的科学理论,都必然是具有“可证伪性”的。而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在今天的科学殿堂中,就有不少并不真正具有“可证伪性”的学问,正端坐在崇高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具有“可证伪性”并不总是进入科学殿堂的必要条件。宇宙学就是一门这样的学问。
按照今天科学殿堂的入选规则,宇宙学当然毫无疑问拥有“科学”资格,但是由于迄今为止的一切宇宙模型,都具有明显的建构性质,“大爆炸宇宙模型”也不例外,所以除了“三大验证”所涉及的有限的观测事实之外,关于宇宙模型的许多问题,都还远远没有得到证实。
更为重要的是,从“证伪主义”的角度来看,宇宙学中的许多论断(其实是假说)从根本上排除了被证伪的一切可能性。
例如,常见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所建构的宇宙从诞生开始演化的“大事年表”(这本书的附录C就是这种年表),其中开头几项,经常以“宇宙的最初三分钟”之类的名称,在一些科普著作中被津津乐道。但是只要对照波普尔的“证伪”学说,想一想“宇宙的最初三分钟”能被证伪吗?我们能回到最初三分钟的宇宙吗?我们便会发现,即使有幻想中的时间机器,让我们得以“穿越”到最初三分钟的宇宙,也只能是自寻死路,因为在那样高能量、高密度的环境中不可能有任何生物生存。
又如,即使是“三大验证”,本身是观测事实,但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宇宙微波背景,在“大爆炸宇宙模型”中被认为是大爆炸留下的痕迹。可是,既然我们不可能回到最初三分钟的宇宙,这一点又如何证伪或证实呢?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更多。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宇宙学为我们描绘的宇宙图景,是一种即使在现有科学的最大展望中,也无法验证的图景。
即便如此,我仍然同意这样一个说法——宇宙学是一门科学。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我一点误导或引战的意思都没有 1 由理得 字193 2025-01-06 21:59:00
🙂白马不是马,数学不是科学 2 贼不走空 字705 2025-01-06 23:25:59
🙂以我浅见 1 由理得 字433 2025-01-07 14:56:47
🙂刚好今天要还的一本书推荐序有一段相关论述
🙂并不是只有回到“最初三分钟的宇宙”才能证伪 4 假设 字1927 2025-01-10 03:00:37
🙂我觉得你并不了解当前科学对于宇宙诞生3分钟的内容 2 透明 字1315 2025-01-10 04:23:16
🙂您到底想说什么呢? 4 假设 字5359 2025-01-11 01:36:10
🙂给一个江晓原对立面的看法吧 懒厨 字172 2025-01-05 0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