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共:💬692 🌺2359 🌵73新 💬48 🌺4 待认可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种的可能性很大

能在建国初期就读上大学的,在建国前多为富裕家庭,能比普通百姓更知道多读书的好处(不是指读大学的好处)。

有朋友给我讲了他邻居四代人的故事:

第一代,是方圆百里的首富之家,那周边几县的粮行、中药行、布行中做的最大的都是他家的。对长工们一向都不错,其中有两家长工的孩子会读书,全他供养,都送到北京读大学。一个成了1.29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一个后面转读保定军校,又读黄埔军校,成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自家的孩子资质平平,也读了大学,只是本省的而已。

解放初期,第一代将所有的粮行、中药行、布行捐给国家,并且将自己的一个大宅子献给了当时没有办公地点的县法院,成为建国初的爱国绅士,后面还做了县政协副主席。

第二代,解放后,四个儿子全去做了老师,据说当时选择了不要工资,支援革命建设,所以年纪到了,全是“老革命”,享受公务员退休待遇(记不起来是按科级算,还是按股级算。按科级的可能性更大点)。

第三代,就跟懶厨的爸妈差不多的了。男孩子都是名牌大学(第三代中最小的,是唯一读书时跨了文革,等文革恢复后第一批大学生),多数是在不同的大城市里的研究所做研究员。

从建国到文革这期间,第一代人供养的长工的儿子,那个1.29运动的领导人,就成了他们家的保护伞了,任何运动都没波及到他们家。而且他们家原来的长工里有很多成了县革委会的干部或领导,也都是他们家在当地的政治靠山,所以家人都过着“平淡安宁”的生活。

第三代人里,那个最小的,就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的这个。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家乡小县城,性格随和,做个普通的公务员。娶了个老婆,他老婆上进心很强,在他家的人脉支持下,由一个普通老师,最后做到了这个县的县委常委退休。

第四代人里,其他的孩子怎么样,我朋友不知道了。只知道这县委常委的儿子,从小是调皮不读书(对学校里的教材不感兴趣),但人聪明,知识面广,高中没毕业就在县里做生意(常委当时还只是县里某个局的副职领导,对他生意帮助不大),做的是风生水起,四五年内就成了县里的首富。

这轮回。是命运呢,还是这家的家风传承,很难说清。或许二者都有,二者都很重要。这一家四代,在该拥有实业时(建国前的兵荒马乱时期)有实业、有产业;在该舍弃财产保命时,能舍弃财产,将大部分财产捐献出去(建国初私有化改制期);在社会以荣誉为先时,有荣誉(文革前捞了个县政协副主席,第二代做老师);在思想混乱时期,守住读书人的本份(第二代和第三代都读书);在崇尚官位时,家中能出官员;在全民向钱看时,家中能出首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