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金克木:《天竺旧事》佛涅槃地的现代鸟巢禅师 -- 抱朴仙人

共:💬34 🌺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手打文摘】《天竺旧事》一、不可接触者

四十几年以前,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条狭窄的小街上有一所简陋的平房。这虽然差不多也在市中心附近,那时却还保留着大概十九世纪的风貌。

有一天,我正在这所房里同两三个朋友坐着闲谈。我刚到这天竺古国不久,脑中储存的有关资料同眼前出现的真实“信息”还不大对得上号。我见到的仅仅是“西天”的类似那时香港的一个小小角落。因此,听人谈话很觉得新鲜有趣。

忽然房门前出现了一个影子。接着,几乎是贴着门框进来一个人。他紧贴着墙,低着头,弯着腰,右手向上举到额际,做出行礼的姿势,一直不放下来,左手拿着一块布样的东西靠紧臀部,仿佛是藏着什么宝物,生怕被我们看见。整个的人也是缩得小而又小,惟恐被发现似的,偷偷摸摸地钻进来。进来了,他就象飞一般地飘忽而过,完全同墙上附着的一个暗淡的小影子一样,一瞥间就顺着墙一路转弯溜进了后面的厕所。厕所的门一开一关,影子不见了。

尽管是一瞥即逝,我却注意看了他的身形。室内光很弱,下午开着电灯也不亮。我只是当他沿墙走到距离我最近的一点时才看得稍为清楚。原来这是一个极其瘦弱的老人。头上的短发全白了,胸口凹进去,手臂和腿上好像根本没有肌肉,真是一层皮包着骨头。全身光着,只在下身腰部和两腿间缠着一块不白的白布。

朋友们似乎根本没有看见这位倏忽来去的人。

我禁不住问了一声:“这是什么人?”

“阿丘特。”(不可接触者)

我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印度字,瞪着眼。

朋友明白了,用英语的译词又讲一遍,随即继续原来的话题谈。我感觉到好像是连语言中接触一下也不方便一样,便不再问下去了。

我们谈话很热烈,我沉溺在中间,竟没有再见到这飘忽进来的身影怎么飘忽出去的。

忽然外面院中传来一阵印度话,口气显然是训斥什么人。我向门口一望,才见到刚才那个身影,腰弯得更厉害,右手仍然举在额边,飞跑似地出了大门。

“他不该在这个时候来。”一位朋友说。

“他知道这里是中国人住,他才敢来。”另一位朋友说。

“那么他在大街上怎么办呢?”我的问题暴露出我对当时当地现实生活的无知。

“哈哈,哈哈!”朋友们一齐笑起来。

没有答复。

后来我才知道甘地把这些人叫做“哈利真”,意思是“神之子”,而且甘地的一身也是按照这种人的形象打扮的,只在下半身裹一块布。

再后来我才知道,英国统治者把这类人算做“表列种姓”。在印度总督的行政会议中有位大臣就是出身于这一“种姓”。印度独立时,他是制定宪法的重要人物。印度宪法中否定了种姓制度,取消了这所谓“表列种姓”。这位大人物就是安倍德卡博士。我在报上见过他的照片。他穿着西装,同他所代表的人打扮得完全不一样。

再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所谓“表列种姓”,所谓“不可接触者”,也不是单纯的一个所谓“种姓”。这是古代社会的产物。象晋朝法显去印度时看见的那样,他们上街要敲木头让别人回避不碰见他们。在现代城市的大街上,这类人已经化为各种各样。我所见的是地道的一种。不地道的,化为可以“接触”的也有。住久了,接触到的各种人多了,对印度人的姓名的各种各样的来源和叫法了解多一点,加上中国古代社会的背景知识,我才略略得到对各种人物真实身份的“第六感觉”。这应当说是从见到那位弯腰曲背不断行礼的老人开始的。

可是在院中的那一场训斥以后,我再也没有看见他了。真象一瞥而过的一个影子,然而是鲜明的影子。

在我的心中,这类人的代表是他,而不是安培德卡博士。

印度独立后实行宪法几十年了。这种人的情况应当改变了吧?他应当是过去的人物了,我想。

关键词(Tags): #金克木#天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