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说我知道的浙江人做生意的事 -- 橡树村

共:💬65 🌺10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说说我知道的浙江人做生意的事

    在南非的浙江人不少,而且口碑还不错,骗子似乎不多。

    不过浙江人之间互相压价可是有名的。

    我经历过这么个故事。

    一个朋友做帽子生意的。自己从国内进了一款帽子,算了算,成本差不多要六块钱一顶,批发十二块。款式好,销量不错。

    朋友是做小生意的,南非当时的帽子基本上是三个浙江人控制的,三家还都是一个镇子的,自己有工厂,厂子也都相距不远。

    这款帽子好卖,浙江人自然也都要自己进货。实际上人家才是销量大头。

    一开始只有一家进这款,批发价还是12块。

    然后又有一家也进这款,批发价就成了10块。朋友量小,只能跟着降价。第一家也跟着降价。

    然后第三家这款帽子也到货了,开价就只要8块。于是大家跟着降价。

    然后,三家就开始互相压价,7块,6块,很快就降到了4块。朋友一看,比自己成本低,总不能赔钱卖,就不再卖了。但是这款帽子走的的确好,于是开始收购。

    不到两周,市面上就没这款帽子了。只有朋友那里有货,于是还是12块一顶,连自己原来的货加上后来收进来的都卖出去了,小赚了一笔。

    畅销货,何苦呢?大家都赚钱不好么?

    • 家园 这个好玩

      唉,你说这三人,还都是老乡,怎么就不想想可以联手把价格给抬上去呢

    • 家园 想起听客户说起过的东北啤酒大战

      青岛直捣华润的老营,营销大战就此拉开,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最后华润开始在市场收购酒瓶,以此打压青岛的市场份额,青岛挺身接招,于是酒瓶身价飞涨,开始是1毛一个,然后互相竞价,最后竟涨到5毛一个!

      此时,华润将收购的酒瓶全部出手,反正占有主场之利,不在乎这个,而且卖酒瓶的钱都高过啤酒本身的利润;

      结果青岛因此流动资金紧张,率先退出战场。

      这位老兄的策略有些类似了。

    • 家园 觉得习近平有点真本事,

      因为近几年浙江人在我们这儿口碑变好了,讲诚信。

      • 家园 哈哈哈,这个太搞笑乐

        习近平是个什么货色,浙江人从来都不知道。

        至于诚信,生意人都要讲的,和浙江不浙江关系并不大。以前口碑不好,估计是河南人假冒的吧,嘿嘿。

        • 家园 这样说话不太好吧

          牛皮纸皮鞋不是温州人先搞出来的?

          稍微多说一句,地域歧视不好

          • 家园 俺只想说明信用和生意有关,和族群无关,

            到哪儿还不都能遇上骗子?至于河南人,只是引用网上流行的另一个概念。

            至于温州假皮鞋,您亲身经历了吗?这里面误解不少。

            • 家园 温州假皮鞋现在非洲还能见到!

              在南非有人问怎么你们中国的产品都这么差?皮鞋穿几天就完蛋了?

              我说我们把好东西留下了,不好的都运来了。

              便宜没好货么,好的你们买不起,运来干什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老大,一分钱一分货。

                非洲兄弟咋就不明白这个理呢?

                再说,如果那几个生意人,整天卖假货,还能在南非混下去?

                您提到的

                温州假皮鞋

                到底指的是是别人假冒温州产的皮鞋,还是温州产的假皮的鞋子,或者是历史上的一个概念呢?

                • 家园 温州商人进口的假皮鞋

                  基本上帽子鞋靴子之类的,都是温州商人垄断的。

                  不管是哪里生产的,愿意把这个东西拿来卖的,的确是温州人。

                  这个是没错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