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浙江小老板的创业发家史(三) -- 月色溶溶

共:💬68 🌺1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2)
                  家园 这就牵涉到大资本还是小资本才是现代经济的动力的问题了

                  大资本的目标大,人人看得见。在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大资本的作用是显然的,富可敌国的结果就是富可使国。在需要大量资本的“老”产业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规律是不是依然适用,个人认为值得商榷。Amazon、eBay、Google、PayPal甚至早期的Microsoft,都不是资本堆出来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要走过大资本、大产业的阶段,但要是停留在那里,或者一味追求beat the enemy at his own court,那就错失时机了。因此,精干、实干、敢干的浙江模式应该是值得很多中国人效仿的。遍地开花的Google比一两个丰田、本田对中国更为重要。退一步说吧,打造出来的航空母舰是不经打的,成长出来的才是。从哪里成长出来呢?从大量的成功和不成功的鱼雷艇、护卫舰和驱逐舰里成长。中国乒乓队、美国篮球队、巴西足球队为什么长盛不衰?就因为群众基础。中国经济的航空母舰也需要一个群众基础。这群观众基础哪里来?只有遍地开花的“群众经济”那里来。

                  • 家园 (3)完

                    先给您一个链接,下面写话其实也是最近关于浙商的话有感而发,涉及一些敏感话题也言尽本贴不再回复,还请晨兄谅解.

                    链接出处

                    这里说的是第三层意思,也是我要说的话最后一层意思:国家转型期间市场领道企业决策及可预计的前途.所谓国家转型期间的认识,无非牵涉如下内容:

                    1.国家的前途走向

                    2.国家基本价值观的取向

                    3.对国家控制力及其控制意图下基本取舍的认识

                    4.作为领头羊企业转型的利弊

                    5.面对转型,对领头羊企业的各种博弈结果的基本判断

                    结论:是集合众弊以收最小损失,还是集合众优以获最大收益,这是个问题.

                    实在在2战之后,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实际从以往的警察型政府向社会型政府转变,社会型政府的特征表现在政府对社会事物尤其是经济性事物的干预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这实际意味着,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试图做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经济人在大环境中不现实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纯粹意义上的独立经济人也是从来没有在现实历史上出现过,如果不在这个认识上讨论问题,我想讨论实际已经结束了.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种不断试错的尝试过程,包括粤商\浙商在内的许多商业资本可以说实际都是走在边缘状态通过顽强努力与坚韧的生命力求存萌发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除了一个开放的政策什么都没有给,实际也给不了.甚至很多政策都是走在实践之后,也就是说改革是不断踏着红线向前闯的一个过程,对企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来说改革就是闯红灯的历史.这个就是粤商\浙商子弟常常自诩的灵活性与生命力.

                    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走完了近三十年的路.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大家河里讨论的很多,我就不多说了.现在看激昂与动荡的股市楼市,我们在为中国投资市场是否有热钱而争论着.看人民币汇率,中国人被节节攀升的物价拷问着.在这些年里,反应的客观问题尤其是实际现实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象山西黑窑工这样的问题,三大改革里不断刺激多数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问题,都不得不使我们需要对这个国家的发展方略做一定的调整.不调整不行,这个就是国家的转型.不改就没出路.

                    面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如何一步步实施对国家也好对企业也好都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昨天和伙伴讨论,今后的一些决策问题的时候,朋友一句话说的清晰:胡总这一届是可以断代的.也是因为他的话,我想起了去年的讨论才有了上面连接里的文字.

                    下面说的话是很实际的一些敏感话题,先说月MM质疑我的问题:浙商现在是不是被中央看做尾大不掉.我回答不是,但是浙商以及其他一些省籍商人和那些尾大不掉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很坦率的说,前年房地产调控中浙江和广东的地产商人带头顶,而且聚集在一起和国家较过劲.浙商中某些是在上海左近的,上海巡抚大人的事情不过是本轮博弈的一个缩影,面对转型,何去何从对浙商还有原本那些在改革之后那些一路闯红灯踏红线闯过来踏过来的广东商人 山东 商人还有江苏商人何去何从?

                    在我说的(2)里我说的很明白,很多中国经济的实际问题实际都是资本本质上追逐利润最大化产生的实际问题.上面说的国家与企业在地产调控问题上博弈是两种逻辑思维以及行为模式种无可避免的碰撞,也是这些企业在改革几十年中积累的经验与习惯的一种行为惯性的使然.在我上面那连接里,说的那三个企业的面对的关口就是现在中国市场领头羊企业的关口,是转折点.我说的这些,时间做检验,也是需要各个企业自己做判断与选择的问题,而这样的选择对多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两难的,但是选择始终还是要做的.

                    我在第一层意思里说过,我接触的浙商子弟往往不是沉湎在逸乐中享受生活,就是在模仿父辈们的老路.在我看,如果在这个关口浙商团体还有其他在改革中崛起的商团财团发生判断失误,他们的前途反而还不如那些沉湎在逸乐中享受生活的浙商子弟.其实为什么我要拿浙商说事,其实以今天浙商在中国大陆商界的地位,只有粤商可以一较高下.我可以多说句的是,两广整顿现在还不是时候,只是还不到时候.

                    其实,在讨论里很多人可以看见,浙江子弟那份除了浙江还有谁的那份自信.但是我要说,你们的成功固然和你们的刻苦你们的灵活你们重商精神分不开.但是那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同样具有吃苦耐劳特制的有两广子弟,有长江黄河南北两岸的子弟,有白山黑水的子弟.有西南西北诸省的子弟.改革开放造就的是举国上下的重商主义,现在沿海商团所依仗的是先发积累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与市场份额的垄断优势.只要客观环境不发生变化,只要游戏规则不发生本质改变,浙商和粤商以及沿海诸省崛起的商团的领导地位的确不会被动摇.但是那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的不可动摇.

                    最近说起台湾那边,那边人大体分两类,1.大陆要发展所以台湾要独立大陆就不敢打;2.美日全力支持台湾,因此大陆也不敢打.反正就一句话,无论台湾做什么即使台湾现在就宣布独立,大陆都会忍.就是这样的心态,眼下一些事情的变数,已经到很微妙的关头.假使,台海发生非和平的事件.自信满满的浙商,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可以支持多久,可以忍耐多久.这是一个关口,拷问每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企业的关口.也许非关存亡,但是肯定事关兴衰.是集合众弊以收最小损失,还是集合众优以获最大收益,这是个问题.但无论如何,到那时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选择的时候.

                    以历史看中国各个商团兴衰,都不可避免的和国家命运前途息息相关.在我曾经,写过的<当丰饶之角吹不响的时候>系列里曾经为法国篇(没发表)准备的材料是,当年一法国强人曾经在印度殖民地几乎把英国人赶尽杀绝,但是七年战争之败使法国把次大陆霸权拱手相让,实际那也是让出了一个英国的世界霸权.再向上说,就要说到荷兰,荷兰在鼎盛时期是法国和英国的最大债权国.但是,就是这些债务国(荷兰购买的两国公债超过两国公债的70%),通过对荷兰不断的战争把荷兰从经济霸主地位拖了下来从此一蹶不振.在这里我想说还是那句话,一个国家的商业命运与商业竞争地位始终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尤其是在国家和国家之间角逐的时候,大国的兴衰往往就是一个国家商团兴衰的转折.眼下明白的人都不难看出中国就处在这样的关口,龙要动了,就在此时,信不信在各人,怎么选也在各人,我能多说句的就是:在中国不存在少了什么人就不行的问题.中国这个国家始终是在向前飞奔的,有的时候一犹豫错过的就是一个时代,大体如此了.

                    • (3)完
                      家园 我想我们说的是两回事,但并不矛盾

                      老兄的见解是浙商(或者浙商所代表的经济势力)依靠机缘和闯红线抢先完成资本积累,用老兄另一贴里的例子,这就是东印度公司。这是有道理的。但浙商所代表的另一方面,也就是我所推崇的方面,则是不唯上、不唯书、不信邪、敢想敢干的精神。这种can do spirit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根本。18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都是这么一个can do spirit,不光敢想敢干,而且对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才是美国梦的根本。这才是浙商值得效法的地方。事实上,没有浙商和粤商和其他人的闯红线,根本没有改革开放这一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只是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那哪是过河啊,根本就是在涨潮中的礁石中向大海里摸出一条路来。谁摸的?正是这些闯红线的人。再用老兄的例子,现在的中国已经是皮特时代了吗?不知道,感觉上好像还刚过特拉法尔加一样。

                      • 家园 呵呵

                        大皮特提携了纳尔逊,而在特拉法加之后拿破仑迅速调兵西进赢得了平生最得意的三皇会战.小皮特也因此忧愤而死.

                        我其实很明白您还有其他浙江子弟说的事情,那些事情我都认可.不过,他们的心态在20多年前我在港商10多年都清晰的看见过,当时他们也是风头一时无二.在我看,只要是自由竞争凭本事吃饭,谁当头谁争先我都无所谓.只是,现在中国在风口浪尖上,有不少人为了自己和所谓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走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对立面,前面你在一些人在我那连接的回复里有人说的很明白:A公司还有得手,鹿死谁手,又有未知;对此我只多说一句:国朝恩怨分明.历史上,经济势力的盛极而衰往往伴随着激烈政治斗争,而那些真正长久生存的企业都是在自己领域做大做强并不断保持创新精神与进取精神的企业,草根和强龙谁更优质其实我是不关心的.我只关心什么是符合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尽管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利益取舍的标准很不一样,但是只要是中国的国家实力与影响力在不断上升,走到和这个国家与民族对立面国内利益集团的收场不过是历史又一个轮回.很多事情是先礼后兵的,很多事情也快到定性的时候了,还是那句话,不怕做错事,就怕站错队,不过此时的一念之间.

                        • 呵呵
                          家园 呵呵,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

                          “我只关心什么是符合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

                          走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反面的势力,不管曾经有过多少积极作用,都是要制止的。

                  • 家园 事情有轻重缓急

                    随后说点要挨骂的话,挨这里人的话挨朋友那里骂的话,说完了您在和我们另一版块讨论的问题捏一起看看,您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您始终要要把中国问题放在中国实际环境里来看.美国肯拆大企业为的是保证自由竞争,但是那是美国的环境.

                    浙商的问题还有南方几个富裕省市的问题,变故就在眼前了,所以我说的话纯粹是吃力不讨好的两头挨骂的事情,我只是尽人事,至于其他我说完了事,不管了也不说了.

        • 家园 葡萄看见的东西总是比较奇怪.

          我本人就是教育局工作的,我晚上还教书,(教什么为什么教看这儿就知道:链接出处)我能不知道浙江人有多重视教育?再提个旁证,那可不是我说的,是"四处晃荡"网友说的":链接出处.

          教育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浙江家庭的头等大事,这从每年的高考成绩也可以看出来,从不断涌现的年轻的一代代新浙商可以看出来.张五常怎么说的来着:杭州有一群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企业家.好像是这么个意思,具体记不清了,葡萄想看全文我可以去找.

          浙商的第二代我怎么看见不少成器的呢?比如方太厨具知道吧?儿子就比老子还要强,还有那些做红木家具生意的,我看太多了.怎么就不是跟葡萄看见的一样呢?至于说清华毕业就是特例,那就说明我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了,我看到的是浙江人怎么发掘找机会,而且我还没写小许就此成功了.你看到的只是那个清华怪人.每个地方都有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孩子,不爱读书的在浙江也有机会成小老板,这是事实,爱读书的呢?说不定就成丁磊马云陈天桥去了.

          对了,葡萄对江苏这么熟这么感兴趣,是不是江苏人啊?

          • 家园 还有我始终有一个观点作为你我分歧的补充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成熟而自成体系的技术.有天分的人可以通过市场的锤炼,与经验的积累来摸索出一个成功的路,可是这是多数人比例里的小部分.浙江人敢闯和肯吃苦,尽管造就了一代浙商.但是,浙江商人经营的领域缺少真正强有力的真正竞争对手也是他们有今天成就的一个关键.今后的市场环境里,竞争不仅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规范,如果不对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有自己的认识以及随时保持知识更新的适应能力,被淘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做企业始终要明白一点,过去的经验与成绩仅仅属于过去,明天总是新的一天.

          • 家园 说清华是特例,因为清华本身特殊

            清华之所以是清华,那是因为他求实务实,所以才有能苦干巧干的清华人.也许你不明白模具对制造业意味着什么,我告诉你那是制造业的钥匙,是制造业的根.没有良好的功底和长期的实践经验,读几年大学就可以搞模具的话那中国早就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了,那和重视不重视读书是两回事情.我想说的是,黄老板的技术是清华给的扎实基础,有的事情不是吃苦耐劳就能做的.清华人不怪,只是他们对自己苛刻,尤其是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我说这个话是我从父亲身上看到的东西,就是这样的东西让一群博士硕士的海归几年攻克不下的项目我父亲1年里完成.如果还不能理解,有机会自己做一把榔头,车一个螺丝钉,你多少会理解.

            关于浙江商人接班人我说的问题,还不仅仅是浙江一地,广东山东也有这样的情况.这个前段时间,朋友搞中国家族企业研究调查的时候就分析过.在我身边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家境越好的浙江同学读书越不认真.前面我说的谁的圈子不读书的圈子,那里面有娃哈哈的接班人在里面,那不是一个个案.还有就是,家境不算好(和优越的比)的学生读书也不认真,他们就想着撬课去做生意,其中一个这样做同学以勤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是几乎不去上课.要知道我们的学校也是在所谓中国四大名之列,尽管这四大名校里我只推崇清华学风,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学校是学的到真正的知识与培养好的学习方法的地方.那些知识与学习方法,我看我有的同学很难真正的掌握.在我看那是一种态度,有句话说的不完全对但是也说明一定的规律,这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在我看,决定性格的是态度.对学习的态度,是对生活对事业的态度,也是对自己明天的基本判断.至于谁错谁对,路遥知马力.

            还有我是广东籍,住上海.如果说,我看中什么的地方去投资,我就一句话北地龙兴.我说的也很明确,苏北是中国沿海最后一块没有开发的土地,大有前景,但是那是一种长期开发与投入的项目不是我现在可以操作的.所以我才说,那里不是中国新一轮开发规划里的基干,那是要精耕细作的地方,现在我没有能力,但是不等于我对此不关心.就办厂而言,无论在苏南还是浙江沿海价格都偏高,所以我很关心苏通大桥的实际效率.还有,我真正熟悉的是珠三角上海本地和西南省市和最近关心的重点渤海湾.我也是和人分析京沪东线对渤海湾经济区的影响,才联系上苏北的.有兴趣是真,熟不敢.起码泰州盐城就很不熟悉,如果不是朋友在连云港和南通开始铺光缆对那里的近况也是很不熟悉的,毕竟那里不是我近几年的重点.

            • 家园 有见地,

              苏北是中国沿海最后一块没有开发的土地,大有前景,

              个人认为沿海有两块地方是潜力股,苏北和广西沿海。苏北的发展,除了跟苏南、上海要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连接设施以外,更关键的是要有好的港口,苏北有很多地方具备做良港的条件,但是港口建设、开发不够,很多出口货物都得通过上海出口,限制了苏北出口经济的发展。

              • 家园 这里说的更多

                http://www.cchere.net/article/1110975

                那下面还有一篇续,您看看就是了.

            • 家园 看来我们是在摸象.

              我自己看到身边的事,和你看到的圈子里的事,真的很不一样.但我相信,浙江经济不是靠那几个不读书的富家子弟。即使他们真如你预期的会不行,还会有其它的浙江人顶上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