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革后到底是不是“经济濒于崩溃”? -- flyingcatgm

共:💬120 🌺9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77年涨工资?又拿少数人说事,工资普遍改革是79-80后

                                                更何况多印钞票的后果就是80年代中的高速通货膨胀……

                                                万里从80年起主持全面的农业,80到84,中国农业大增长是世人皆知的,您阁下用安徽一省来论证全国经济,也够能绕别人的了……

                                                • 家园 77年涨工资有三千多万人受惠呢

                                                  我国那时候职工总数也就是八、九千万人吧,得好处的不能算少数。

                                                  80年代的通货膨胀,是前三十年压缩生活搞建设政策的必然结果,票证繁多,其实就是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80年代只不过把这个盖子揭开了而已。

                                                  你用一省经济来说明崩溃边缘,我当然也可以用一省经济来反驳,大家半斤八两。

                                                  80年代农业大发展,是国民经济大调整的结果,万里主持农业有功,说明不了76年就是边缘哪。

                                                  • 家园 给个百分比么,什么叫不在少数?

                                                    家父母的单位是w人级别的大兵工厂,几乎没有人说77年涨工资,说的是80年……

                                                    拿印钞票说不是边缘,太忽悠了吧……

                                                    工业计划大起大落,在您看来是正常无比的?

                                                    • 家园 比例难道你自己不会算?

                                                      全国一共就八、九千万职工,三千多万人受益,数字我又没藏着。

                                                      不在崩溃边缘就一定是正常无比,这就是你的逻辑。难道经济就这两种状态?

                                                      在崩溃边缘的国家再加印钞票,就是经济崩溃,国家财政破产,这世界上有过例外么?我国经济什么时候崩溃过?总不能77年印的钞票导致60年经济崩溃吧。

                                                      • 家园 又是汇编的数字?

                                                        按你的说法,30%在77年有加工资,怎么我知道的几个加起来有几万人的大兵工厂,就几乎没有呢?

                                                        85前后的涨价风抢购风,对于你来说,大概是太小没印象了,这个就是印钞票的后果……

                                                        • 家园 你不知道不等于没有啊

                                                          有中共中央的文件和各地的地方志为证。你除了你自己的感受之外,还有什么硬统计数据么?

                                                          80年代抢购风怎么了,你绕来绕去,哪点证明了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了。

                                                          • 家园 苏联,85年以后硬投资给了甲类工业【重化工】维持增长

                                                            钱花完就完蛋了……

                                                            中国也是走不下去了,压缩重化工投资,改为改善生活水平,才能维持下去,所以说是“边缘”,没有过红线……

                                                            昨天,特地电话父母,他们说77年,北京部里机关有涨,人不多,下面的厂里是79年有文件,评议了很久,正式涨是80年,但从79年9月补发了……

                                        • 家园 概念是有点问题

                                          大面积饿死人当然是"经济崩溃".

                                          可问题是正史里,包括邓掌权后的文献中,也没有说那几年是经济崩溃,那为什么又说76年是“崩溃的边缘”呢? 双重标准嘛! 背后想说明什么问题,谁还不清楚.

                                          • 家园 我又看了葡萄的引文,发现我自己也有失误

                                            1,那个概念应该是指工业计划的混乱,毕竟计划经济很看重计划的制定与实现,当时: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二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

                                            1971年增幅是7%,但1972年的社会生产总值增幅又骤降到2.9%,1974年下降到1.9%,到了1975年增幅又骤升到11.5%,而1976年增幅又骤降到1.4%,其中工业净产值下降5.3%。

                                            ——这么大起大落,还是很有问题的……

                                            2,当时农业还主要处于自然经济阶段,没有大面积饿死人,就糊弄的过去……不应该用农村的情况来说事

                                            • 家园 看看你自己的引文:

                                              1971年增幅是7%,但1972年的社会生产总值增幅又骤降到2.9%,1974年下降到1.9%,到了1975年增幅又骤升到11.5%,而1976年增幅又骤降到1.4%,其中工业净产值下降5.3%。

                                                这里面都是增幅在起落,没看到一个绝对的降幅

                                                这要算“濒于崩溃”那前些年日本经济是不是“濒于崩溃”了?美国也有几年增幅维持在3-4%左右,美国也是“濒于崩溃”?

                                                关于长工资,七七年我就长了七元,是在铁路上,具体比例记不清了,因为评比时我回家结婚了,工班里七一年以前(等于是文革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基本上都长了。你没听说不等于没有,第二次是在七九年底或八零年,比例差不多,但这次是实打实的一级工资,不象七七年是不到一级。

                                                实际上收入提高不光是这两次长工资,主要是七一年以后大批招工,有知青回城,也有招的农民,城镇居民也在大批招,这也不光是刚毕业的青年,许多三、四十岁原来没固定工作的也招了,原来是临时工的多数也转成正式工。平均工资在七七年以前没长,但家里工作的人多了,家庭总收入也就提高了,这个提高比长一级工资还多。

                                                另外,其他地区不清楚,江苏南部(包括江北的一些地方)乡镇企业也是那时发展起来的,

                                              • 家园 76年“其中工业净产值下降5.3%”

                                                而1976年增幅又骤降到1.4%,其中工业净产值下降5.3%。

                                                要分析这种数字,首先要考虑计划经济的特殊性

                                                这种增长是硬投资拉动,如此波动,还不说明问题么?

                                                人口在不断增长,经济总量不增加,那就是要饿死人的啊,没饿死人,就是边缘,还没崩溃,不是么?

                                                比如苏联,在85年以后,因为油价过低,苏联为了保持4-5%的增长,几乎花完储备,然后就垮台了……现在无数人指责戈花完储备,但是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固有问题却又不提了……

                                                拿美日做例子,只能说:wrong idea

                                              • 家园 确实是增幅在起落

                                                但增幅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这么抽风似的大起大落,当然是很危险的

                              • 家园 呵呵,这话在理

                                中央盛传“要吃米,找万里”

                                安徽人民自己说:“万里不滚蛋,安徽人民吃不上饭”

                                • 家园 要吃米,找万里;

                                  要吃粮,找紫阳。

                                  这两句话,我还是刚进大学时听一云南同学说了才知道,于是就向安徽、四川的同学求证,他们跟我一样听着新鲜,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 家园 这两句话讲的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

                                    赵紫阳和万里算是带头的,做的试点。

                                    你找年轻人去问,能有几个人知道这句话的?要问了解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人。

                                    80年代初的大学生肯定都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不知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