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新式”翻译和日常英语(兼求教) -- 齐眉

共:💬64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新式”翻译和日常英语(兼求教)

    并非新或旧之说,这里所谓“新式”翻译指的是新加坡式的英翻中。盖因新加坡人口构成中有3/4的人是华人,不可避免的使华语成为英语之外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虽然腔调和普通话有些不同,但也只能算是有口音的普通话,公平的说新加坡人的华语(mandarin,知道新加坡人怎么讲这个英语单词吗?呵呵,卖个关子先)还是相当不错的,这和新加坡政府的推广可能有一定关系。我有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朋友,在来新之前只会说福建话,后来靠看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学会了普通话。有次问到为什么他LD会说华语时,他理所当然地回答我‘因为她是新加坡人啊’。。。],所以当地华文报纸、华文电视还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而如何将第一语言英语翻译成(简体)中文,相比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新加坡还是多少有一点自己的特色。

    先说人名的翻译,最近国际政治中比较炙手的缅甸民主人士昂山素姬,刚刚去世的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夫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新式”翻译为翁山淑枝、贝娜姬和希拉莉。我并无意比较中新译法的优劣,只是似乎新加坡人在翻译时更突出了这三位的女性特质,而我们似乎则更愿意强调她们的政治家职业(一家之言,不必较真)。再看看新加坡地铁站的几个译名,chinese garden为“裕华园”,dover为“多佛”(这种音译似乎略有几分解放前的气息,联想到前人把佛罗伦萨译为‘翡冷翠’),chinatown为“牛车水”(这个名字的出处据说是新加坡当年饮用水井不多,每天清晨华人习惯赶着牛去取水,所以这个‘车’字似乎应该是动词,呵呵),punggol为“榜鹅”(我觉得如果改为“傍鹅”更佳,当地似乎正在营造人造湿地,环境是相当不错,整日与水禽为伴心情也会变好一些吧),marina bay为“滨海湾”。来新时间不久,所见尚少,例子暂时也就这么多,感觉虽然普通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中国文化已经所知甚少,但是从这些译法看来还是有部分新加坡人还是有一定中文能力的。

    另外不得不承认新加坡人的英语着实了得,不愧是第一语言,虽然发音在我听来颇为怪异(比如说three非要发tree的音),但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用英语描述表述还是很让我这个英语二把刀感叹的。而使用英语地道与否我认为其实并不在于发音如何字正腔圆,而在于一些“细小”的词的使用,好像使用频率和出错频率都颇高的介词,又比如说去邮局取回当时没有收到的挂号信,要是我一定用get back,可是通知函上写的是collect,“小心玻璃”也没有出现类似careful的字样,而是beware of glass,U盘是thumbdrive,同样是等车的地方,地铁站是station,汽车站是stop,出租车站就变成了stand,颇为形象。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地铁上要下车的老auntie,第一句是“excuse me”,意思是大家注意了啊,老人家要下车了,腿脚不利索刮到碰到算您倒霉啊,别怪我没提醒您,第二句就是“sorry”了,那意思就变成看见没,已经有那不识相被踩着了,前边的您还不快点闪?

    每次因为一个或几个词用的不准确而面红耳赤的想尽办法解释却看到对方愈加疑惑的表情总是很无奈,心里暗想着等你说中文的那天。英文,真是让人既爱又恨。中文,爱之尚且不足啊。

    各位旅居海外多年的XDJM,如果在生活中留意到有那些与中文说法或习惯思维不大一样的英语表述,烦劳您写出来让像我一样英语说不利索的多学点,小弟现在此先谢过了,呵呵。

    • 家园 那三位女政治家似乎和台湾的译法相同

      不知是否是受了台湾影响。

    • 家园 Thumbdrive是新加坡公司Trek 2000的产品,号称

      世界第一个USB flash drive,当然这个世界第一好几个公司都在抢,至少在新加坡让Trek 2000打赢了官司。

      USB flash drive技术上应是正规叫法?Thumbdrive简短易叫,一般人也不会去研究它的由来,自从它的面世,就这样叫开了

    • 家园 U盘就是thumbdrive

      在U盘刚出来时,标准的叫法就是thumbdrive.我刚来星加坡时到电脑城去问,还没人知道什么是thumbdrive.因为,那是新加坡都用zip drive

      • 家园 新加坡人造字的本事不能小觑

        手机就被写成“handphone”,还看到回收手机的地方贴着斗大的四个汉字“回收手鸡”!#¥%……

        • 家园 您到新加坡多久了?

          我十年了。以前都是叫“手提电话”,“手机”好像是中国传来的叫法。后来为了规范,就用了更简洁的“手机”。

          英文方面,印象里以前好像一直都是用“handphone”的为多,这几年,叫“mobile”的也较普遍。就如我,以前叫handphone现在也叫mobile了。叫“cell”的还是不多。

          • 家园 我来了还不满一年,您是老前辈阿

            当初手机的名字也是千奇百怪,“手提电话”、“行动电话”、“蜂窝电话”、“大哥大”,现在这东西成了日常用品,名字倒也统一了。

            cellphone的说法好像还是美国那边用的比较多。

        • 家园 这个公司蛮搞笑的。估计一开始的时候,传单上是印错了

          在报章上招来了一片批评,看来那公司老板受不了这个气,也不认错,后来传单上就变成了“回收手‘鸡’”!

          在新加坡,是很有一些公司或是政府部门不怎么注重翻译工作,有时候一些中文不灵光的上司直接叫一个他认为懂得中英文的下属去翻译宣传文稿。那下属的中文可能和他一样烂,没有专人负责,也不去审查翻译后的文稿,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文字就出炉了。

        • 家园 handphone那个不算是造字吧

          相反,手机这个词应该是从handphone翻译过来的。

    • 家园 提起新加坡就会想起

      马六甲海峡,简体中文,李光耀,星光部队,史上最强女秘书......

      当然,还有下面所要提到的南洋理工大学。

      为什么提到它呢?

      不是为那部有名的3gp,而是南洋理工的前身是南洋大学。

      南洋大学第一任校长是林语堂。

      林语堂写过一本英文书“Moment In Peking”(俗称《京华烟云》啦),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好了,为了防止您被我绕糊涂,那就来回顾一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大学--->林语堂--->英文

      --------------------------------------------

      其实呢,当我看到singapore的时候,就构造了一个18+词汇:singapore--->saga-porn。以后再见到新加坡,总让人回味无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