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夏代是杜撰的吗(殷墟甲骨没有提到过夏朝吗) -- 黄金狮子

共:💬42 🌺1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夏代是杜撰的吗(殷墟甲骨没有提到过夏朝吗)

    夏王朝是否存在,过去由于史书和田野考古证据较少曾经被一些学者所怀疑。但是,随着大陆田野考古不断取得进展,绝大多数国内学者对夏王朝的存在已不表怀疑,然仍有部分外国学者出于种种原因,捡拾过去学者的论点而对夏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也有少数国内学者采取转述国外学者有关批评的方法并基本站在他们的立场上。

    关于夏朝的存在,这是个老问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疑古”学派兴盛就已开始了,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疑古”派学者都怀疑夏朝的存在;当时的极端怀疑主义学者的典型有两位,一位是杨宽,他的看法“夏史大部为周人依据东西神话辗转演述而成者”;另一位是陈梦家“夏史乃全从商史中分出”;但是“疑古”学派的核心顾颉刚却跟他们看法不同:“按商之于夏,时代若是其近,顾甲骨文发得若干万片,始终未见有关夏代之记载,则二先生之疑诚不为无理。惟《周书·召诰》等篇屡称‘有夏’,或古代确有夏之一族,吾人虽无确据以证夏代之必有,似亦未易断言其必无也。”另外一些“疑古”派学者则认为:“至启以下的夏史,神话传说的成分也是很重,但比较接近于历史了”。

    时间到了现在,随着大陆田野考古的发现(二里头遗址等),实际上学界的主流已经对夏朝的存在的已经不表怀疑(也不需要再多的证据了,如果再有一些证据那当然更好。)。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外国学者(主流)对夏代的存在仍然持根本否定的态度。这个也不奇怪,他们不熟悉我国的历史文献,也不了解这些文献的历史;他们也不愿意去认真了解在对夏的探索中有了哪些值得重视的新材料和新论点;他们(包括国内的少数人)之所以否定夏的存在,其理由仍基本停留在过去杨、陈所持的那些理由上。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些将国内学者对夏的历史的探究探究归结为政治行为或道德观念的驱动,这就是很意识形态,很不科学了。

    一、古史的可靠性

    现存的古史中,提到了夏朝的存在,而又不被国内外的“疑古”学派怀疑其可靠性的,首推距今3000年前的文献《尚书·周书》,它里面的《召诰》、《多士》、《多方》、《立政》等篇不止一处都提到了历史上的“有夏”或“夏”,即夏王朝。这些篇目《召诰》、《多士》、《多方》、《立政》学者们都认可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其中所记录的基本都是第一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的各种讲话,周公在这里称“有夏”(或“夏”)为“先民”、“古之人”,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统治的年头不短)”,但由于他们的后人表现不好,“不敬厥德”,结果被商朝统治者革去了他们的“命”,这就是历史上的“殷革夏命”。周朝人从殷商那里接受了很多文书和档案,即“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他讲这个话的时代,离夏王朝的灭亡也不过就五六百年光景,也不会闹什么笑话的!

    有一种说法,《史记》记载商朝的开国之君是汤(汤武王),可是在殷墟的甲骨里,商人称汤武王是一个“发扬光大”的中兴之君;《史记》与殷墟的甲骨有冲突,所以《史记》等史书的可靠性值得怀疑。狮子不由莞尔一笑,因为狮子从没见过那个正规的学术刊物提到这种说法。实际上,如果不这么记载那才出问题了!

    商部族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可以追寻到“契始封商”;从契到了武王时期(汤武王),商人已经迁移了八次,最终取代了夏的“大命”。汤践天子位的时候,也没有废除夏的宗庙(社),没有让禹断了祭祀。所以,汤实在是“中兴之君”。此外,周人的祖先是古公檀父;周人和商人祭祀的时候,当然会祭祀契和古公檀父;对他们而言,汤武王和周武王难道不分别是周部族和商部族的“中兴之君”吗?

    商人在记载自己的历史的时候,或者向祖宗报祭的时候(甲骨文就是祭祀占卜的产物),一定会从契(有名望、有贡献的明君)开始,这也是毫无质疑的。商的世袭从这时开始算,到了有“大命”的时候,可不是一千几百年吗?祭祀的时候称赞这些以前的祖宗,难道还要“直呼名讳”吗!在祭祀的时候,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说这些祖宗臣服过被取代“大命”的夏。实际上,夏如同后来的殷商一样,也是有一个统治范围的;脱离了这个范围,也是有很多部族(酋邦)不肯承认夏(或商)的统治的。(商纣王伐东夷)

    既然不肯承认《史记》的可靠性,还要从《史记·夏本纪》的篇幅来推测夏的不存在。这里从哪个角度都有点荒唐,也不会是学者的观点!在殷墟甲骨已经印证了《史记》中商王世袭记载正确的同时,还要用殷墟甲骨的“另类”解读来说明《史记》的不靠谱,这个实在是有点选择性倾向了!

    那么殷墟甲骨有没有提到过夏朝呢?

    二、殷墟甲骨与夏的存在

    断定殷墟甲骨没有提到夏的存在,这实在是一个武断的说法!

    首先,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发现于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迄今为止,共出土了154600余片,就字数而言,约有4600多个单字,经考释而公认的有1700个左右,仍有2900来个单字不识,这之中有两千多个单字是祭祀专用的。甲骨文记载了商代从盘庚迁殷到商纣王灭亡200多年的史实,它的发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甲骨文本身只是占卜活动的卜辞,虽然反映了很多有关商代的情况,但是它毕竟不是历史文献,反映的情况也具体在某些领域。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甲骨并没得到破译,谁也不能推断说甲骨上不会出现夏的字样。

    其实,国内的学者还真是推断出某个甲骨文文字可能是“夏”字,台北出版的李孝定先生《甲骨文字集释》一书提到了,“夏”字在甲骨文中指蝉(知了),象形,又指事。他还提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名称都来源于虫名,以四季的虫来指代季节;除夏之外,按照同样原则的春、秋、冬对应的甲骨文已经公认了。当然,对这个“夏”字,我们还没有和西史学界以及国内的反对派达成共识,但是这不说明存在着这个可能性吗?

    此外,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经解读高祖夒的夒字很可能其实就是夏之本字。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古史(包括《史记》)中记载的禹,在殷墟甲骨已经得到确认。那么殷墟甲骨真的没有夏存在的丝毫踪迹吗?

    近年的研究表明,甲骨卜辞中并非没有丝毫夏存在的踪迹,这个踪迹,就是作为夏后氏直系后裔的杞人在商代活动的事迹。杞为夏后氏的直系后裔在大量先秦文献中言之凿凿,如《国语·周语》称:“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管子·大匡》记齐桓公语:“夫杞,明王之后 也”;《世本·王侯》:“殷汤封夏后于杞,周又封之”;《大戴礼记·少间》:“成汤卒受大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左传》僖公三十一 年记“(卫成)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郑子大叔之语,称杞为“夏肄(余)”……等等。那个时候的杞人,大概也像被灭亡了的商人的后裔宋人一样,不仅仍以夏人自称,社会上其他各阶层及各国之人亦皆称之为“夏”。如《逸周书·王会》就称前 来参与周朝廷聚会的杞国君主为“夏公”,而称宋国之君为“殷公”。《论语·八佾》记孔子之语“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也是以杞与夏,宋与殷相提并论。(这么多材料实在是不好一下子否决掉!

    以上所举,皆周代的文献,尚不足以说明杞在商代的存在,说明“殷汤封夏后于杞”的事实。幸好,我们还可以在甲骨卜辞找到证据。

    目前所见有破译(包括西史学界也不表怀疑的)关杞的甲骨卜辞至少有以下几则:

    1.丁酉卜,殼贞,杞侯炬弗其祸,有疾。(《合集》13890)

    2.癸巳卜,令登赉杞。(《合集》22214)

    3.己卯卜行贞,王其田亡灾,在杞。

    庚辰卜行贞,王其步自杞,亡灾。(《合集》24473)

    4.庚寅卜在女香贞,王步于杞,亡灾。

    壬辰卜,在杞贞,王步于意,亡灾。(《合集》36751)

    这里的《合集》指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甲骨文合集》,共收录甲骨41956号;1978至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十三册,前十二册为拓本,第十三册为摹本。

    以上第1、2例属于武丁卜辞,第3例为祖庚、祖甲卜辞,第4例为帝乙、帝辛卜辞。这些卜辞的内容,学者间多有阐释,狮子就不多说了;但是仅仅根据这些卜辞的年代,就可以知道商代的杞国至少在武丁时期即已存立于世,而且一直存在到殷商末叶,正好与周代的杞国一脉相承。此外,这也印证了《史记》中记载的武王汤代夏以后,没有废除夏的宗社,还让夏的后人为侯(“杞侯”)守禹的祭祀。那么,卜辞中的这个杞国是否就是作为夏后裔的杞呢?

    了解卜辞内容的人们都知道,上引《合集》第36751号属于人们常常提到的商末征人方卜辞。已有不少学者结合征人方所经其他地名(方国名),对这里面的杞国族的地望进行过考察,结论有两个:一认为其与文献所记周所封杞国的地望一致,一认为其与杞后来迁居所至鲁东的位置,即今山东新泰一带相当。还有一种说法:新泰一带原本就是杞未受周封前居住的地方。无论如何,这条卜辞中的杞就是文献记载的周所封夏后氏的后裔杞,或者说是它的前身;否则,它们的地望不会那么前后相一致。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商朝青铜器铭文上找到杞属于夏后氏后裔的证据。

    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商朝的青铜器,名为《杞妇卣》(《三代》12·60·2);这上面有四个字的铭文说:“亚醜杞妇”。学者解读铭中的“杞妇”当是杞国嫁与亚醜氏族的妇人。此外,学者发现诸亚醜铜器中有一件“亚醜者女司以大子尊彝”的青铜罍(《三代》 11·42·1),上面的“者女司”二字为“诸姒”,谓即其时诸国姒姓女子嫁与亚丑族人为妻者。诸国族为古东夷地区的古老国族,至春秋时期灭于鲁,地在今山东诸城,与亚醜铜器出土地点山东益都苏埠屯及甲骨卜辞所示杞国所在的位置今山东新泰皆不甚远,来往密切应属自然。诸国族既为姒姓,则同样嫁女与亚醜氏族联为婚姻的杞国族亦当属于姒姓,即夏后氏的族姓。如此,商代杞国族为夏后氏后裔,又得到青铜器铭文暨姓氏学的证明。以上介绍的商代甲骨卜辞及青铜器铭文也都没有“夏”的字样,然而谁能说它们与夏无关呢?

    三、“从商朝人的观点看,夏朝并不存在”这个说法

    “从商朝人的观点看,夏朝并不存在”这个说法,实际上经不起推敲,许多地方自相矛盾。比如,这观点建立在这几个基础上:殷墟甲骨文没有“夏”的踪迹、《史记》是不可靠的;周人的文献不可靠等等。

    首先,关于商人是否曾经臣服于夏朝。狮子豪不怀疑商人在某些时间段内,不曾服于夏朝,夏朝实际控制的地方也有限(武王汤代夏而有“大命”之前,商部族曾经八迁)。商人也不曾灭亡夏人。但是,商人取代夏人而有“大命”,这实际上真正反映了朝代的更替,也反映了诸侯(方国、部族)的态度;这个在殷墟甲骨文中有所反映;譬如,河友张四维曾讲过,在某些甲骨中,商人认为武王汤是中兴之主;为什么呀?因为武王汤取代了夏桀的“大命”,这个才是华夏(诸夏)的正统史观。河友张四维曾分析,周人曾经在夏的朝廷为官,对夏有感情;这难道不对吗?不也反映了夏有“天命”,得到了诸侯(最起码是周人)的公认。这种思潮实际上是在现在的“中华文明多元论”的变种,也没有真正的否认夏朝的存在。

    《史记》是否可靠,狮子也不能保证司马迁写《史记》时,他自己的看法和引用材料的完全正确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史记》记载的许多史实已经被许多考古发现(包括殷墟甲骨文在内)所证实;至于怀疑《史记》有关夏朝记载的正确性,实际上是一些错误的或者是另样的解读。如果这种解读有其正确性并得到了考古和历史文献的支持,那么这种解读就不会只流传于少数老先生私下的聊天,而不为我们所知了(未见诸文字材料的争论)。况且,有关夏代的文献还不止《史记》一个;除了历史文献之外,还有其它的方面可以佐证,如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这个立法与商朝的历法不同,记载了夏时的一些天象和物候,这是那一段时间独有的;到了殷商时代,随着物候的变化,商人又建立了自己的历法。为什么改历法呀,“大命”变了。

    关于周人的文献不可靠实际上是关于统治正统性的问题(夏人有“大命”?商人有“大命”?什么时候有“大命”?)。这个毫不影响夏的真实存在。

    推断夏的存在,不是某一或者某几个材料;也不是只用到了史学文献,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否定它的存在也不是只言片语的推测就可以的。把上述这些事实对照起来,相信夏朝的存在,不是比相信夏朝并不存在更合理、更科学吗?狮子阐述自己的看法时,引用了一些学者的看法和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关键词(Tags): #夏朝元宝推荐:萨苏,王外马甲,水风,范适安, 通宝推:王树,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炸了,证明我对夏朝的态度。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萨娘讲过金属学

      教案里曾经有一把水果刀的照片,说是夏朝文物的复制品,无论王朝是否存在,看来那个时代已经进入金属文明了。

    • 家园 兄弟认为现在世界对夏的研究不存在是否村在的研究,

      而是夏是什么性质的时代的研究,包括外国的学者都是认为夏时候是存在的,现在的争议不是夏是不是一个朝代的问题,而是是不是文明时代的问题,确实夏时代现在没有发现可信的属于夏时代的文字,这在某些史学家在文明的认识上的争论的问题.

      我觉得夏是真实的,只是现在对夏的认识只确立在极少的文字资料了.而这些后世写下的夏朝有争论那不奇怪,但田野考古已经证实记录是基本准确的.但还是有人就夏朝是否存在的争论那就好象忽视了考古遗存了.

      今天大家对夏的看法主流的倾向于他存在,而疑古派就对他存在的形式有看法.但现在已经没多少人说夏是一贯不存在的时代了.

      我看呀.夏的文明是相对高的文明.而不是一般学者说的文明几个特征中文字的执着.我是相信夏时代是有文字的.

      还是那个看法.夏时代留下的东西太少了.但不能否认夏的存在.

      关于是不是文明的看法兄弟认为文明的一个重要的东西是历法.历法要相当的科学知识积累才会出现的.而历法的使用就一定要有文字.

      夏时代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时代那应该讨论,但彻底否定那就不对!

    • 家园 好文,花之。否定周史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

      夏之前还有虞。虞、夏、殷、周,在周人的观念里,这四个王朝是有连贯的继承性。

      在出土的楚简里,有虞氏也被认为是正统王朝。夏后氏继承了有虞氏的天命。

    • 家园 老外里面承认夏的也有一些。

      大名鼎鼎的Impressions公司开发过《凯撒大帝》、《法老王》等著名历史模拟经营类的游戏,前几年出的以中国为背景的《龙之崛起》,里面就是从夏开始的。他们在开发游戏的时候,肯定会参考不少历史学家的看法,如果根本找不到多少肯定夏的历史书籍和文章,应该不会这样设定的。(随便说一下,《龙之崛起》并不是特别耐玩,但里面在发生战斗时的背景音乐中,那段京剧用的真是精彩)。

      对于夏,国外的多数确实是不承认的,也有一些承认的。比如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在谈到世界最早的文明社会时便明确指出:“大约公元前2000年,中国的文明在新石器文化出现的地方发展起来,夏及后来商的统治者在黄河流域建立了王国,在那里他们建造了规模相当的灌溉工程。”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第142页,董建中、王大庆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

      历史考证,中国跟老外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老外考证自己的历史,很多时候都是在发现历史,而中国很多时候是在印证历史。

    • 家园 杞国和夏历的记载是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 家园 其实还有一些不牵扯到周人如何看夏人、商人的证据

        譬如,大伙都熟悉的,夏禹时代曾经“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很显然,大伙承认了夏禹的地位,进贡了“金”铸鼎);这个鼎实际象征着夏禹统治的“天命”(建立了宗番、朝贡制度)。

        这个鼎的存在并不是一个神话,实际上商汤从夏桀那里抢到了手;很显然,也因为此(“天命”),这个鼎在以后的五六百年内被商王室小心的保存着;后来,武王伐纣,象征“天命”的鼎被周王室得到了。

        公元前606年(鲁宣公三年),非“三皇五帝”体系的祝融氏苗裔楚庄王挥师北上争霸中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问,而楚庄王却趁机向王孙满询问这九个鼎的大小轻重。(《左传》)

        后来,跟这个鼎有关的著名人物还有秦武王、秦昭王,可以肯定的是这九个鼎并没有入秦,而是消失在那个年代前后了。

        • 家园 请教一个关于九鼎的问题

          九鼎是九个鼎还是一个鼎?有说一个的,名字叫做“九鼎”,也有说是九个的。《史记》的说法模棱两可。说“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这可以理解为九个,也可以理解为一个。

          《史记》里又说“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颂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吴不骜,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报祠大享。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见於祖祢,藏於帝廷,以合明应。”

          按这个“一统”、“三才”、“九牧”的排比,应该是九个。

        • 家园 好象史书上有记载过河时掉河里了.

          哪天黄河道清理时说不定会挖出来

        • 家园 千古之谜

          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说没有就没有了。

          我猜测在西周的某个年代,九鼎要么丢失要么破损了。

          好像有人说禹时代中国还没有很强的青铜技术,可能根本没有。本来是石鼎、陶鼎也有可能。所以要么这金铸九鼎是后人附会,要么很不壮丽,在后世的青铜时代里,实在让人觉得跌份。

          庄王八成是疑古派。

          • 家园 “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说没有就没有了。”

            其一,西周变成东周的时候,丢了,后来有“楚庄王却趁机向王孙满询问这九个鼎的大小轻重”,还好王孙满反应快,告诉南蛮子说这事问不得,其实是老早丢了,谁也不知道。(玩笑的,别当真)

            其二,进入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皇五帝”的世代更替了,而是天下逐鹿了,这么个象征“三皇五帝”正统性的东西,肯定会被悄没声息地毁掉的。

          • 家园 陶鼎也不简单啊

            看这个

            外链出处

    • 家园 嘻!好运气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恭喜!!撞大运了!!此帖在您这里成为【西西河名帖】!

      推荐成功!

    • 家园 好文,分析透彻,补充一下

      在下以前曾经说过所谓“夏”可能并不是其自称。我个人认为“夏”是存在的,但是其自称并不是“夏”。这个名称是周边诸国或后人给的。就好比“爱斯基摩人”这个称呼虽然是约定俗成。但是不同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对自己有不同的称呼。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因纽皮特人”,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因纽特人”,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 “卡拉特里特”,意思都是“人”。而“爱斯基摩”这个称呼本身却是来自印第安方言,本意为“吃生肉者”。而所谓的“印第安”人也不过是哥伦布搞错了地方,以为自己到了印度而以讹传讹罢了。

      又例如“商”是现在对这个朝代的通称。但问题是这个朝代也是一国多名可以叫做“商”、也可以叫做“殷”、有些人两个称呼连读为“殷商”也没错。而在某些先秦文献中却叫做“大邑”。那么哪个才是“商”的真正自称?

      如果后代的人望文生义,会不会认为这是三个国家?甚至“殷商”是两个朝代?

      三代的“天命始终”和秦之后的朝代更迭不同。三代的嬗变并不绝人社稷。商灭夏,仍留“杞”。周灭商,仍留“宋”。

      总的来说,更类似于谁成了“霸主”的情况。好比英国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大,二战后就换成美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