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书评讨论】【原创】心平气和得评价一次<<窃明>> -- 任爱杰

共:💬121 🌺1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书评讨论】【原创】心平气和得评价一次<<窃明>>

    鉴于河里的几位老友都劝我火气不要太大,所以这里心平气和得评价一次<<窃明>>。

    <<窃明>>这篇小说,从题材上来说并不新鲜。放到二十来年前是新鲜的。放到现在“全民上网写小说”的年代就不新鲜了。这个“某某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故事其实早在马克.吐温的<<亚瑟王朝的康涅迪格州人>>就写过了。而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古代也是<<亚瑟王朝的康涅迪格州人>>中的亮点。“权力斗争”也在<<亚瑟王朝的康涅迪格州人>>完全找得到。所以这篇小说是现代的无数穿越小说的鼻祖。

    当然,<<亚瑟王朝的康涅迪格州人>>是外国小说。对外国历史和神话传说不熟的读者估计对其兴趣也不大。

    自从黄易写了<<寻秦记>>之后,中国的穿越小说才热闹起来。而单从故事情节来说,<<窃明>>不过是<<大汉龙腾>>的又一翻版。

    而从历史考据的详尽,文笔的生动来说,<<新宋>>远远超过<<窃明>>这篇小说。而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的今天,以一场历史上的著名改革为题材的<<新宋>>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新宋>>比其他穿越小说高明的地方在于<<新宋>>并没有简单得将北宋的党争简化为“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争执。而是巧妙得叙述了王安石改革中的种种问题,列出双方的理由和优劣,然后让主人公做出作者认为最优的选择。对照现实改革中的种种类似问题,自然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而<<新宋>>作者给出的答案,毫无疑问的也比历史上的举措更为高明。

    <<窃明>>中却看不到这一点。

    <<窃明>>中的主人公黄石的原型,很明显参照了篡晋的刘裕。当然,刘裕不会有黄石那么多现代知识。刘裕在历史上以军功起家。黄石在小说里也以军功起家。刘裕在历史上以其军队几乎重新统一中国。<<窃明>>的作者也肯定会让黄石在小说里统一中国的。

    但是,是否统一中国就应该是小说的卖点呢?如果是这样的话,统一宇宙,成仙成神的穿越小说多的是。甚至统一了一个宇宙还不够,还要统一其他宇宙写了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也多如牛毛呢。<<窃明>>又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有人说<<窃明>>的人物塑造生动,没有脸谱化。我却看到一堆的脸谱人物:毛文龙是赤胆忠心的红脸老将,熊庭弼是受了冤屈的脾气古怪的老头,贺定远是个读过几天书的粗人,洪安通是个称职的保镖,皇太极是个过度自信的聪明人(或曰自作聪明),。。。。。。(另外,赵慢熊和金求德之间真有什么差异?把两人的对白换过来也没多大问题吧。) 而碰到袁崇焕和辽西将领基本就是一个词“丑角”。

    有人也许会说,这就是人物刻划的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呵呵,其实说这话的人不懂,这就叫做“脸谱化”。一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形像如果一成不变还不是脸谱化?

    当然,写小说主要是写主人公,配角一般都是脸谱化的,是为了突出主角而设的。但是黄石的性格很突出吗?我倒也没有觉得。除了黄石和所有穿越小说的主角一样先知先觉并拥有无敌金手指外,又有那一样是其鲜明的个性呢?

    好吧,这个问题涉及到各人的鉴赏喜好,并无多大标准。我也不想在这里多争辩。但其他小说中类似的人物描写也非常之多。<<窃明>>又凭什么能出人头地呢?

    要独树一帜,自然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而<<窃明>>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别人在穿越小说里伪造一段历史,那是明明白白得告诉读者说“这段历史是假的。”而<<窃明>>却每隔一段就告诉读者说“真正的历史上”如何如何。

    那么“真正的历史上”的确就是<<窃明>>中写的那样吗?很显然不是。天启并非厚道的明君,魏忠贤也不是忧国忧民的老总管,毛文龙也不是不贪污,孔有德和尚可喜最后投降了满清,袁崇焕更加不是满清的奸细或卖国贼。

    一篇好的穿越小说并不是靠“翻案”就行的。而<<窃明>>写到后来就是“翻案”二字。“东江军”的案要翻,“天启是昏君”的案要翻,“阉党”的案要翻,袁崇焕必须成为卖国贼。作者为了翻案,不惜化几万字的章节来给自己的描写寻找“历史依据”。这样的一篇小说,到最后成了历史论坛上的口水帖。

    如果作者真的认为自己在作品里的翻案就是“真正的历史上”,那么不妨写几篇严肃的历史论文。但是我并没有看到作者这样做。而是在不断地在小说里“教导”读者他写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历史上”的东西。

    <<新宋>>对于北宋改革面对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窃明>>对于明末的问题,除了归结于大汉族主义的“野蛮人造成文明倒退”就说出一个“小冰河时期造成灾荒”,最后最多加上一个“袁崇焕卖国”。于是给出的结论仍然是组织一支“现代军队”打败了“野蛮人”就行了,除掉了卖国贼就万事大吉了。

    这种答案,实际上是流于表象的。可以说,历代农民起义的头头们大多都有这个见识。而这些人即使成功得改朝换代,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而<<窃明>>中黄石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明朝的财政会那么糟糕。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你的结论,作者可没这么写。

    那么,请问<<窃明>>中的黄石是依靠什么阶层的力量呢?又给哪些人带来了实际利益呢?

    要夺取天下,必然要依靠某个阶级/集团,代表某个阶级/集团的利益。黄石的长生岛上人不少,尽管作者一再说不要封建化,事实上所有的军户都是黄石的私产。而黄石除此之外并无有力的支持者:

    “天启”对他是信任。但是“天启”并不会希望改朝换代。

    黄石卑躬屈膝得拍文官集团的马屁。但是文官集团并不信任他,反而对其制肘。

    黄石似乎搞到了一批商人的赞助。但是商人重利,给朝廷命官黄石赞助没关系。跟黄石造反,可就会要求更大的回报了。

    黄石似乎让长生军把老红军每到一地为老百姓挑水劈柴学了个十足。但是他忘了一点,红军以至后来的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并不仅仅是军纪好,学雷锋,而是为老百姓带来了实际的好处,“减租减息”,“分田分地”。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当然,既然是写小说,作者尽可以开金手指。连“穿越”这种高难度的事情都实现了,没有支持者而取得天下也不稀奇。毕竟这是“窃明”而不是“灭明”。

    历史上篡位的人多得很。但是开国皇帝是从前朝篡位而来的,国祚一般都不怎样。从曹丕篡位开始的魏晋南北朝基本要么是短命王朝,要么是割据一地。宋篡了后周,也不能统一天下。最后只好偏安江南。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这就是分配制度,和依靠那个阶层的力量的问题。篡位的权臣和武将依靠的是自己的势力和士族地主的支持。这种支持必然是以不触动士族地主中的大多数的利益为前提的。这样,皇帝从一开始就被架空了。又怎能进行进一步的改革甚至革命?

    而对于明末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土地问题。不解决土地问题,黄石上台一样收不上税来。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预先解决经济基础,黄石上台也不过是无根之萍罢了。

    当然,<<窃明>>把什么都归结为“小冰河”,“建奴作乱”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阶级分析。

    所以<<窃明>>最后也就只能靠作者开金手指了。

    关键词(Tags): #黄石(当生)#刘裕(当生)#窃明
    • 家园 &lt;&lt;窃明&gt;&gt;故事倒还在其次,主要是人物与心理描写的好

      文字也还不错,情节控制很能抓人的.至于有关袁崇焕,反抗满清等,当故事看就得了,现在80后,90后,你给他们讲这些,他们当打电子游戏没两样,争谁忠心谁叛国,都当故事听,"哇","喔","耶"之后,一乐子而已.这里如果有什么反案风,现在人也没人放在心上了.

      文艺作品都是瞎吹罢了,高低就在谁编得让人听着象真的,也就是了,更别提这是穿越了,连演义都不能算,谁还会当真捏.

    • 家园 &lt;&lt;窃明&gt;&gt;没有许诺给中国一个贞观之治

      作者的观点是明朝的制度和思想都比清人先进。 明朝文人已经对西方的天文,医学有所涉及。 只要文明不倒退,中华文人在和西方文明继续接触下,也逐渐会出各种科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黄石没办法从世家大地主手中夺利, 但是东南沿海新兴的资本主义作坊和海上扩张可以吸收失地贫民。 内部矛盾无法解决时, 向外扩张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当然过程会多半会充满血和汉。但欧洲哪一国不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 只要黄石的军队在北方抵住落后游牧民族的侵略, 在东南沿海维持海岸开放, 中华民族就能在17,18世纪的海洋大角逐中分到大大地一杯羹。 东南亚不必说, 就是美洲西岸也伦不到白人的西部大开发了。

      资本主义初期的血腥积累和移民的辛酸, 比起满清的屠城算是小事。南部的工商业发展和海外扩张肯定会削弱中央极权。但黄石的使命不是重建一个强大的封建极权政府, 他的使命是保护和推动中华文明。 书中多次流露出他对中华文明的感情。小说开始的时候他想窃明,但到后来,他只想保护中华先进的文明不被落后的游牧文化压制,个人得失反而不重要了。至于他后来怎么当了皇帝,这不是小说的重点。小说有提及后世历史记载, 江南庄氏出版的明史骂黄石是篡位之贼, 然朝有不因言获罪之策,故众皇子空愤恨,黄石见书而泣,曰“我辈之志,汝等小儿岂懂”。 黄石的目标不过是保护文化经济发展自由。 至于怎么发展,怎么强盛,就不是靠作者的金手指,而是中华子民的智慧和勤奋了。

      其实此书不过一大意淫。 而且是好多中国人喜欢的意淫: 假如我们没有在300年前闭关锁国, 华人的历史将如何改写。<<窃明>>得我喜欢在于它意淫得比较脚踏实地。 没有像很多穿越小说写的那样十年翻天覆地打造新社会。 作者也没有把黄石意淫成种马。黄石自己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娶妻要娶聪明女子,而不是看见漂亮的就喜欢 (所以看不上赵家大姑娘,二姑娘他看上了可惜人家看不上他,可见姑娘们也不是人人爱主角)。黄石的军队也不是百战百胜 (在福建败了又建,建了又败,建了4次还是5次舰队?)作者一次写得太不现实的一段是在南方弄的证券市场。 共产党都不敢一下子全面开发股票市场,黄石居然做了。简直是搞泡沫经济, 肯定要崩溃。不过作者用金手指让它不崩溃,连通货膨胀都没有。

      此书有好多不足之处,如楼主所说的的人物脸谱化。 辽东武将个个勇猛能战,爱国不怕死,辽西武将和文臣集团个个为私利废大义。 决对是此书的大缺点。 不过人物不脸谱化的好看历史小说还真不多。人们总是爱分忠奸。 作者不少历史观点有待考证。 不过可以引起读者去调查思考一些问题(是否真的如金庸所说,清皇好过明皇)。 作者并没有说太监清廉爱国的(忠君到是的), 作者是说东林党不见得比阉党廉洁。 把小说作者的历史观点不通过查证就全盘接受的读者,被误导是活该。 总之,在一片歌颂清廷盛治的辫子戏中, <<窃明>>非常赏心悦目。

      新宋的文笔比窃明好, 但在细节的推敲上比不上窃明。首先,石越赖以成名立身的新学在当时是经不起推敲的。 他开创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只凭他提出的论点(地园说, 原子说,进化论),没有论据,根本无法让当时的人接受。 达尔文在荒岛上采集了多少年的证据,用科学论文的形式推出进化论,还被当时的很多人嘲笑。 炼金术士捣古了几百年,在近代化学才从炼金术中脱出来成为一门科学。 在宋代,测试火药是工匠的事,没有理论基础,化学根本不能成为一门学术。 物理更是不知多少代人的研究成果才被接受。地园说是欧洲教堂用多年研究天文的资料论证才被广泛接受的。 平白无据地和宋人说地是园的, 人是猴子变的, 不被以妖言惑众的理由关起来就是好运了。 钟表制造和零件统一化都是需要技术基础的东西,不是书里说得那么容易。

      • 家园 窃明比新宋好

        的一点原因是,窃明的主人公只有一条路走,所以当时的中国存亡继绝也只有一条路,但其中还是有很多的偶然性,即便这样的艰难,作者还是在点出造成内乱的原因后有意无意的回避了内乱。历史的残酷非常到位,作者对历史的理解也非常到位。

    • 家园 看了第二段第一句就没多大兴趣仔细读了。

      <<窃明>>这篇小说,从题材上来说并不新鲜。放到二十来年前是新鲜的。放到现在“全民上网写小说”的年代就不新鲜了。

      连这样的理由都可以成为你对该书的指责。。

      任老师啊,如果你第一篇驳文还是学术争论的话,

      现在这篇心平气和评价可真只是怄气了。

      不要太那个书生气了,心胸,也可以再大点。

      有时候看问题不要太快把自己给角色进去,窃明的作

      者又不认识你,这何必呢?

    • 家园 不敢勾同

      我喜欢看窃明,只不过作者廓清了那段历史而已。不是去看主角有多高明。

      我想熊猫的目的也主要在这里。其他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描写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根本谈不上高明不高明。

      这本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张廷玉主编的《明史》不可靠,并且作者也对这些做了必要的论证,并且能够自圆其说。

      这也是这本书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 家园 哈,那么说看来作者得被授予明清史学家的称号了,而且是最权威的。

        呵呵呵。。。。。比较搞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