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40军在朝鲜 -- 小成

共:💬490 🌺3460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40军

      98年那次是挺惨的,不过怎么说也是大局需要现在也是不错的里面的坦克旅也是拳头部队不是平常说得挺惨。其他的不多说了,裁军功勋部队裁的不少老将们哪个不心疼

      • 40军
        家园 zsgs 能不能多谈谈98年的裁军

         我就知道40军师改旅了了,但详细情况一点也不了解,27军改遍时关注的人多,连保留的是哪个连网上都能查到,40军的介绍就一点也没有,只要不违反保密规定,知情的同志们能不能谈一谈

      • 40军
        家园 和38、39军比较

        40军是唯一参加了韩战全部战斗的中共部队,战绩骄人。但回国后好像不似38、39军那样受重视。39军的战绩的确没得说,38军则总让人觉得: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东北大决战它是预备队,打四平受挫,入朝第一仗挨骂,南线阻击战时牢骚满腹。好容易在打天津时表现一把又被刘司令和39军把功劳夺走一大半。真正出彩的就是彭老总表演的那一回了。可谁知道是不是彭老总想弥补一下骂梁大牙而引起的抵触情绪?

        • 家园 错喽。

          真正出彩的就是彭老总表演的那一回了。可谁知道是不是彭老总想弥补一下骂梁大牙而引起的抵触情绪?

          你是否知道38军军歌的歌词,“平江起义上井岗,铁流向北方”说出它与彭老总的渊源。梁大牙挨骂那是因为他让老彭创建的老部队出了洋相,表现好受特殊表扬也很正常(起家的部队给自己涨脸,老彭难免过于激动)。

          不过38军不只是在2次战役出彩(能攻),4次战役时打的也不错(能守)。当时它和50军在汉江南岸把美军堵了数天后全身而退,对比同时期的砥坪里失利,还是很给彭老总涨脸。

    • 家园 四野的牛叉部队一抓一大把,101就是101。
      • 家园 您也别忘了

        当初山东、晋察冀等地都是抽调精锐配备得力干部出关的啊,就跟考清华北大的都是全国的尖子,毕业的时候比别人强本来就正常

        • 家园 抬一杠。

          当初山东、晋察冀等地都是抽调精锐配备得力干部出关的啊,

          问题是这些人基本出身于115师。晋察冀是原115师的政委聂荣臻领着一批115师官兵开辟的,山东是原115师的罗荣桓开辟的,新四军3师是黄克诚(原红三军团的,红三军团抗战时被编为115师的一个旅)带的。

          玩笑一下,其实都是共产党的军队嘛。一个好汉三个帮。林彪在东北的战绩也有陈云罗荣桓刘亚楼等人的功劳。115师的前身红一方面军,是毛主席等人缔造的嘛。

        • 家园 是啊,我家叔爷爷、姑奶奶就是跟着部队去了东北
        • 家园 是,俺只是说四野兵强马壮,林彪战功卓著,丝毫没有贬低其他老帅,将

          是,俺只是说四野兵强马壮,林彪战功卓著,丝毫没有贬低其他老帅,将领的意思。

    • 家园 俺老家起家的部队,支持一下

      估计没有38,39出名只是宣传的因素了。

    • 家园 学习了,送花.
    • 家园 【原创】40军在朝鲜 二.政委与打仗

      二.政委与打仗

      应该说作为一支军队,40军是幸运的,不仅完整的参加了朝鲜战争的五次运动战,而且更因为打响了朝鲜战争的第一枪而永载史册。118师在温井的那场伏击战规模虽不大,但意义重大,因此书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有些细节很值得谈谈。

      慎重初战是解放军多年以来的传统,记得六十年代对印反击战打响前,为了确保首战必胜,对于究竟先歼灭阿三一个旅还是一个营争论了好久,官司最后打到毛主席那才了结。原以为朝鲜战争是解放军第一次出国作战,首战一定是慎之又慎的,看了这本书我才最终相信,因为当时情况混乱,情报不明,志愿军各级指挥官均未料到会很快与联合国军遭遇。1950年10月25日的清晨,当最前沿的40军118师354团发现南朝鲜军已经迫近时,他们已经无法向上级请示了,因为为了保密,各级电台均实施无线电静默。整个战斗都是354团自己指挥与实施的,不知道这些年轻的军官日后回忆起这次战斗,会不会和我的那些参与别克门事件的同学一样,产生创造历史的豪情。

      这还不算完,俗话说:福不双降,祸不单行,大战在即,354团政委陈耶发现他们居然把团长丢了。书中说“陈政委本来是个慢性子,此刻却急得团团转”,是啊,谁能不急啊,三个步兵营的电话都打了,都说没看到团长,再向师里请示,电台呼叫不通。这是出国第一战啊,我要是陈政委,撞墙的心都有。好在人家不象小成这么没出息,马上组织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及几个股长开会研究战斗部署。大家一合计,都主张冒点风险把敌人放进来打歼灭战,于是就这么定了,具体战斗由参谋长指挥。不过谢天谢地,战斗打响前团长找到了,原来他也没想到会这么快遭遇敌人,还在四连检查工作呢,听政委讲完战斗部署,完全同意,战前部署就这么结束了。

      看到这,我想起了西西河晨老大写过的一篇文章《政委不能不懂打仗》,对于政委要懂打仗,我是坚决赞成的,但是要懂到什么程度,就不太好说了。比如说354团的陈耶政委吧,我想他是懂打仗的,书中提到两个细节,一个是战前军事会议上他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一个是堵住敌人一个是放进来打,二是团长不仅同意陈耶的战斗部署,还建议政委和参谋长去指挥2营截断敌人退路,“扎口袋嘴”。不知道要是《突出重围》里的那个A师打起仗来,师长范英明敢不敢让A师的那位号称军区第一笔的政委也去指挥一个团扎“口袋嘴”。不过陈政委似乎对打仗也不是特别懂,决策时他也是听从了大多数人的意见,战斗指挥,也是交给了团参谋长刘玉珠。他更多的起到了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有没有更懂打仗的政委呢,有啊,40军就有,不过那是解放战争时期,40军当时的番号是东野3纵,司令员是战将韩先楚,政委是罗舜初。对于罗舜初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张正隆的《雪白血红》是这样介绍他的:“罗舜初曾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到东北后曾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戎马一生,主要是担任军事干部,打过许多好仗,深得部队信赖”。建国后罗政委的职务是海军副司令而不是海军副政委,看来大家对他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1947年10月,三纵受命歼灭国军53军116师,一个军打一个师并不难打,主要的困难是当时53军三个师相距不远,互为犄角,战前3纵出现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罗舜初提出的,主张集中兵力先歼敌一部,再向纵深发展,第二套方案是韩先楚提出的,主张长途奔袭,直接打掉驻扎在威远堡门的116师师部,趁敌混乱中将其各个击破。两套方案各有利弊,司令政委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其他干部倒是比较倾向政委的方案,最后都下半夜了,官司打到了101那去了,101很快回电,就6个字:按先楚意见办。这才结束了争论,战斗的结果呢,就11个字:“同韩先楚的预想一模一样”。不过事后双方的表现都堪称大将风度,罗舜初说:司令员指挥打仗,不拘一格,有正有奇,有独到之处,我们大家都要好好向他学习。罗舜初讲完后,韩先楚说:政委的打法也有道理。威远堡门要是打胶着了,那可就不好办了。别看我一口咬定就那么打,仗没打完,这颗心也是吊在嗓子眼上呀!

      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

      真的皆大欢喜吗?一个战斗方案司令政委争论这么久,好在时间不紧迫,要是温井伏击战前陈耶也和团长的意见相持不下呢?军事首长当然有最后决定权,但他的内心就不动摇吗?韩先楚是百战名将,面对当过八路军作战科长的罗舜初也能坚持己见,要是换个能力或资历不如罗舜初的军事干部又会如何?韩先楚说“仗没打完,这颗心也是吊在嗓子眼上”,他这么紧张,除了担心战斗发展,不知他有没有想过万一战斗失败后他自己的尴尬处境,军事首长居然没政治首长会打仗,他以后在3纵还怎么呆?把他换走了,又该调谁来,或者说谁还愿意来或敢来?让罗舜初当司令?可以啊,可是谁当政委啊?不懂打仗的政委一大把,懂打仗的政委又能有多少?55年授衔,元帅将军一千多,又有多少能军政一肩挑,恐怕更多的还只是单纯的军事干部或政工干部吧。这还是战争年代,和平年代呢?

      我感觉,政委懂打仗,想法很好,但操作起来确实有困难。

      第一,怎么才能培养出懂打仗的政委呢?战争年代好办,部队天天打仗,政委不用专门学习,看都能看个大概,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亮剑》里赵刚跟着李云龙混几年,打起仗来指挥的也象模象样了,和平年代怎么办,晨老大主张“从基层开始,军官就应该在政工链和指挥链中交替晋升,没有指挥经验就不能在政工链里继续晋升;同样,没有政工经验就不能在指挥链里继续晋升”。这么操作倒好办,问题是政工干部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军事技能啊,你就是让他当军事干部他也不懂啊,尤其是现代战争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让这帮秀才带兵,平时组织个日常训练啥的倒不困难,万一打起仗来怎么办?临阵换将?这不说明他们还是不懂打仗吗?赶鸭子上架?估计还不开打部队就造反了,看看《兄弟连》里面E连士兵是怎么看待索贝尔的,开战前杀了他的心都有,别忘索连长还是个军事干部。所以说啊,让军事干部当政委好象问题还不大,让政治干部当军事干部问题就大了。

      第二,政委懂打仗了真的就没副作用吗?军队是要流血牺牲的,在战场上指挥官的权威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军队里核心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我想这也是世界大多数军队只设一个军事首长的原因吧。苏联红军是世界第一个设军政双首长的军队,苏军内部对此争论也是很激烈的,苏军曾经三次废除政委又三次恢复。但苏军的政委地位并不高,往往比军事首长军衔要低很多,比如卫国战争期间赫鲁晓夫就当过方面军的政委,不过军衔只是中将,而司令员军衔是元帅,因此,并不会形成对军事首长权威的挑战。解放军则不同,我们的政委和军事首长是平级的,甚至红军时期很多部队政委有最后决策权的,因此红军时代政委误事的情况反复出现,最终才形成今天这种权力分配,即平时军政双方权力平等,战时军事干部在指挥上有最终决定权。这种权力均衡的形成是很不容易的,同时又是很容易打破的,如果一个部队有两个平级的军事权威该怎么办,我想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政委克制,放手支持对方指挥,战争时期这种情况是很多的,《40军在朝鲜》对很多军政双优的干部的这种表现专门给予赞扬,二是双方互不相让,不团结,这种情况也是很有可能的,毕竟能力强的人个性都强,而中国人之间的人事关系又特别复杂,军政不和,平时还好办,战时就严重了,三是政委事实上军政一肩挑,军事首长当小媳妇,要是到了这一步,我也就无语了。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战争年代有那么多的军政双优的干部,不也很少出现咱们担心的情况吗?我的回答是,那个年代的确如此,但谁能保证那个年代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把希望寄托在个人的高尚道德上是不行的,制度设计时应该多把人往坏了想不是?

      第三,政委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和晨老大一样,我也觉得现在解放军的政委制度是有问题的,但最大的问题不是政委不懂打仗,而是工作方法没能与时俱进,不少人还抱着以前的老一套。

      晨老大认为政委的职责有三:

      1、 保证部队的在政治上对党、对国家的忠诚,在战斗中贯彻统帅部的意志

      2、 保证部队的士气

      3、 协调部队的人际关系

      这种观点我是赞成的,现在的政委最大的困难是如何保证部队的士气。以前的政委好办,平时讲讲阶级仇民族恨,战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就行了,毕竟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客观条件很恶劣,但在意识形态上我们是有优势的,广大士兵是真心拥护党中央毛主席的,是真心相信我们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是有理想主义信念支撑的。现在呢,单纯的意识形态说教已经很难打动人了,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不可能不影响军人的心态。另一方面,时代发展了,新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已经和传统的士兵完全不同了,以前听人说,连队里有个80后的新战士生病了,指导员还端着卧着荷包蛋的面条慰问人家呢,弄的战士哭笑不得的。政治工作应该适应时代变化。美国军队没有政委,但他们的政治教育一点也不差,有人说美军是美国政府花着大把美圆雇来的,我觉得也对也不对。看看《拯救大兵瑞恩》,挣了票房不说,对外宣传的美军,对内鼓舞了士气。咱们呢,拍了那么多的主旋律,钱花了不少,有几个收到效果了?还有,我觉得很多人存在着轻视政治工作的现象。现在打仗不如以前那么简单了,政治工作也一样,是有很多东西要学的,最起码不懂心理学是肯定不行的。前段时间伤残军人丁小兵的在电视上说,他当指导员时,有个战士心理有些问题,但他不懂心理学,还找了很多别的战士去和他谈,结果反而加重了那个战士的心理负担,最后那个战士自杀了,这让丁小兵痛悔不已。所以我觉得政委该不该懂军事呢,是应该懂的,但政委不是军事干部,与其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军事上,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现代管理方法上,首先在新形势下把政委工作干好了再说。

      小成嘴拙笔钝,写了一大堆也不知道自己把观点说明白没,小成新兵一个,河里高手多,欢迎多多批评指教。

      关键词(Tags): #40军(当生)#朝鲜(当生)#抗美援朝(当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