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 -- 阅读者

共:💬42 🌺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喜欢。推荐最近的两篇文章:

    全球股市五年牛市的终结?

    作者滕泰,系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师;

    我喜欢其中的宏观论述,“资本主义每5年左右发生一次转向”。

    "我们对金融风险仍知之甚少"

    采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的瑞穗讲席教授王江;我喜欢其中的学理陈述,“当时之所以没有(对‘通过一些衍生产品对债券提供保险’这种做法)采用比较严格的金融监管标准,是希望能够给金融业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事后出了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只是没有想到会跟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风险(即使次级债不出问题,楼市的泡沫对美国来说都将是一个挑战)耦合起来,导致如此严重的局面。”

    唐学鹏:寻找经济调控的艰难平衡

    通胀是有路径的...通胀的发生路径是一次不同部门涨价的先后序列路径,央行被"逼"出来的货币总是先被一些强势部门得到,并将这种价格上涨效应开始向权力链下游传递下去,就像向水中扔进石头引发的涟漪扩散...通胀预期,所有人都想逃脱通胀,但所有人都是通胀的忠实奴仆...在高通胀面前,所有人都是输家...治疗通胀无新招,任何通胀,货币扩张都是必要和充分条件...,控制CPI的关键是消灭PPI的涨幅,而不是物价控制...对于"输入型通胀"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输入"...美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采取严厉的货币政策,击退了通胀,奠定了保罗·沃尔克的不朽功勋,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惜采取"衰退疗法"(治疗通胀),日本却为了资产阶层利益肆意采取汇率升值、下调利率的泡沫迷恋论者的做法。最终攻守易度,高下立判。我们认为,在目前反通胀的"节骨眼",决策层应当凌厉前行,不仅寻找通胀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之道,更要力排众议,践行经济稳定发展的长远之道。

    不禁击节赞赏。现在有点明白,通涨,其实是系统进入了不稳定不收敛的“自激”状态。

    唐学鹏:美国轻率的降息游戏将砰然发动

    很多人对伯南克的"大幅度减息"的诚意表示怀疑,例如雷曼兄弟公司和德意志银行,继续攻击他的学院派和书生气,并用怀念格林斯潘的方式来对其羞辱。但另外一些人却认为,伯南克在货币政策问题上的立场比他们先前预期的更为宽松,例如摩根士丹利。而像斯蒂格利茨这样的"乌鸦嘴"派则认为伯南克的加息运动无法使资产价格上升,缓解次贷危机,相反它加重通胀,导致严重的滞胀发生。与其如此,还不如守住利率,逼退通胀。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次按危机:中国可以学到什么?

    因为是演讲,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条理。但是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斯蒂格利茨对金融资产阶级很不客气,对政府与他们的事实上的沆瀣一气一针见血,反对美联储的不顾通胀的拯救经济的政策。

    麦格理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 许保罗 "通货膨胀:最令人担忧的是应对政策"

    很清晰的分析了中国当前面临的困境,并介绍了当年中国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一个感想,很清晰...

    滕泰:谁能真正踏准货币调控政策的节拍不错的分析文章,即使他提出的“中国市场对于加息的反应不同于经济教科书”的模型或者说猜想未必正确,即使他利用A股作为佐证来说明前一点未必合理,至少他的分析在两点上有意义:1、一般经济学原理需要结合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实施;2、即使A股是如此的不成熟,频繁的交易和博奕已经使得它比任何模型都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学家几乎永远跟着实际经济的运行而调整经济理论,因为博奕的合力超出任何一个单体智慧。借此再说说自己的想法,货币政策或者说利率政策确实是宏观政策,用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的代价一定是经济的减速,如果一定要加息,一定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长久的经济运行的不稳定,而采取了短时的不稳定,两种不稳定下,一定都有个体的痛苦存在。我现在的理解,经济运行或者说发展的目标,第一当然是发展,或者说更快的发展,但是并列第一的一定是经济的稳定运行。

    巴曙松:估值中枢为何下移?——从托宾Q理论看大小非减持 经济学家都喜欢用理论讲故事,巴曙松用托宾Q理论讲了一个关于大小非面对高于实际资产的市场估值并且缺乏监管机制的情况下必然会有的三种逻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花了两天时间看了您推荐的文章

      背刀客,唐学鹏是2007年常看的博客,后来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他们不匹配。而且唐学鹏习惯于用自己的思想来代替市场观察,当然文采和良心是看得到的,但对普通投资人,不是一个好习惯。

      藤泰是在CCTV2上认识的,感觉此人“思维点”鲜明,对市场的感觉也比较好,是我未来几年学习的方向。

      王江,巴曙松,侧重于政策和理论,政策太高,理论太空。但王江的研究很贴近市场(可惜看不太懂),和国内的学家们有极大不同,应该是以后学术发展的方向。

      另外,我很喜欢周洛华的风格。金融运作用简单的逻辑推演说清楚。而宏观经济,过于复杂,投资者投入太多精力研究,感觉有些得不偿失。股票投资,最终还是归结到企业,企业家能力。

      向您学习。谢谢。

    • 家园 失衡与再平衡

      我愿意借用这个并不是很懂得词汇来做题目。也许这将是一段时间的主题。

      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在一起爆发了,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坏消息总是一起到来”。其实,我理解,这是因为,不管原来的体系中有多少问题,但关键的是,旧的体系依然维持了一种平衡,比如,中美各自的资产负债表都不平衡,凑在一起却构成了一种危险的平衡,就是这样一危险平衡的系统,在经济学家的看空声中飞快的发展了好多年,然而,惟其如此,也飞快的奔向了坍塌。很难追溯这个体系开始迸裂的第一声清脆的微响在什么时候出现,而真正有意义的不是那个经济学家看出了问题,而是那个经济学家第一个捕捉到了那一声脆响,是那一声呢?

      所有的宏观都建立在微观上,宏观经济规律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有微观的经济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律做支撑,而简单朴实的微观现象和规律构成了超越微观个体的宏观画面。宏观经济政治体系的平衡坏了,是因为某个局部的微观个体不再支持这种平衡了,有人不玩了!宏观的平衡打破了,体现在微观个体一段时间遵循的行为准则发生了变化,现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迅速的调整,站位,寻找新的平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

      这种失衡的一个不怎么直接的体现,例如,我愿意用这个来说:

      关文:市场喧嚣下的沙丘

      其实可以想象,整条生产链上,从奶农,奶站,三鹿集团内部原材料供应部门,奶粉生产部门,一直到集团内部质检部门,只要有一个环节不出问题,便不会有今天的毒奶粉。可事实却是,从头到尾的每一个部门都出了问题,换句话说,从供应商,生产商到质检部门,没有一个环节是可靠的。更可怕的是,这不是一个厂家的个别现象,而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就连奥运会指定商品都不能幸免。

      实际上,揣摩这每个环节的无奈和苦衷是不难的。不法奶农或者奶站在鲜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固然是自身利益驱动,却也要奶粉生产商肯配合才好啊。

      其实不难想象,当众多乳业厂商在超市里大打价格战的时候,很难不将源奶的收购价一压再压,而面对菲薄的收入,奶农也很难不想出歪门邪道,道德的缺失固然是问题,真正的根源何尝不是经济利益和分配。

      可是,天网恢恢,这次倒真的闹出了人命。

      危险的平衡终究要打破。平衡的链条终于会从某个微观个体那里开始断裂。

      把整个流程还原到个体层面——投毒的人、买原材料的人、生产的人、检测的人,包括最后瞒报的人……如果今天把我们换到这个流水线的岗位上去,我们很难保证就一定比他们做得更好。就是这样一些毫无动机,有着普通人一样情感和畏惧的人们,当他们成为一个行业生产链上的一颗螺丝钉时,却集体酿制了要人命的惨祸。

      而在三鹿奶粉的事件里,我们还沮丧地发现,整个过程其实并不是一些丧失理性的狂徒的反社会行为,而恰恰是每个人在衡量利弊之后,按着最合理的市场逻辑做出的选择,其中还包括现代企业的集体精英决策。

      连岳:我们就是体制

      是啊,不要以为宏观的失衡,离我们很遥远,微观个体无能为力。固然“规律”最终会将我们引领向最终的平衡,但是如果微观个体能够更多的闪耀一些动人的光辉,这个平衡的到来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惨重的代价。

      比如说,作为投资者,从今天起,做一个负责任的投资者,基金能目光长远,不再视这个市场为零和博奕的赌场,每个投资者不要去追涨杀跌,而是去发现优秀、伟大的企业,给他们以足够的支持,同时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不要总去从安全边际里获得利润,而是伴随企业的成长而获利。不要将自私作为投资工作的核心内容,尝试去理解历史的脉搏,人类未来的走向。

      我们能做一点点...

      继续三鹿

      吴晓波:牛根生的社会责任

      他很愤怒...

      崔之元访谈:“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与当前金融危机

      虽然我喜欢学理性的讲述,只是他说的没有我们河里的大牛们精彩,留下慢慢看...

      唐学鹏:保守主义的惊天骗术

      相比较,唐学鹏可谓文采斐然

      华生:价格改革破冰:三十年的关键起点

      华生:1984年:价格改革关键决策的方向选择

      钢铁的秋分

      很好的“调研”的文章,从数据里永远无法获得完整的真相,而去调研,了解微观机制,才能增加对所投资品种的了解。

      当钢价处在上半年的上升通道时,钢厂“严格控制向市场的钢材供给量”,经销商惜售,终端客户屯货,后两者都积累了大量库存。

      当经销商和终端首先感觉到真实需求的萎缩时,他们实行少进多出,消耗库存。

      需求萎缩的信号于是被放大,价格下跌成为市场的普遍预期,手中有钢成了最危险的事情,经销商为加速抛货而争相降价,形成兵败如山倒的崩溃之势。

      从这个来看,数据并未反映真实的形势。

      来自WSJ的好文章,关键在于形象,呵呵

      商界纵横:AIG与被逐老当家中国狭路相逢

      闲说华尔街:华尔街投行为何对雷曼兄弟袖手旁观?

      商界纵横:巴菲特投资高盛,金融体系的信任票

    • 家园 仓位与收益的悖论——对基金的感性认识

      看了几份券商对基金2008半年报的分析,看到几个数据,不免心生疑惑,自己考察一番,发现此中奥秘。

      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是,基金在过去的半年多里,因为对基本面的悲观,大幅减持股票,手头增加了很多现金。事实果真如此吗?

      基金在2008年6月31的时候,平均仓位是71%,而2007年12月31日是78%。

      同期基金的平均收益是-31%,而同期大盘的收益-50%。

      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2008年半年中基金赎回5.8%,多发生在第二季度。

      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如果不考虑赎回的影响,基金应该手头有大量的现金,再加上持有股票市值的缩水,基金的仓位应该很低了,可数据并非如此,难道基金并没有大幅减仓?又或者基金发生了大规模的赎回?

      从中信证券测算的数据看,并非如此,赎回规模始终比较小,那么基金并未大规模减仓?从数据上看好象如此,可是这大半年来,妇孺皆知的事实是,正是基金的持续卖出,大盘才如此走低。

      计算条件:

      基金2007年底规模(份数):1

      基金2007年底股票市值:0.78

      基金2007年底的现金余额:0.22

      基金2008年中的规模:1-0.058

      基金2008年中的仓位:0.71

      基金同期收益:-31%

      大盘同期收益:-50%

      计算1:基金期末的总资产:(1-0.31)*(1-0.058),则基金期末的股票市值:(1-0.31)*(1-0.058)*0.71=0.46149,基金期末的现金:(1-0.31)*(1-0.058)*0.29=0.18849,有理由相信,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资产,在未来的上涨中会至少能录得与大盘相当的收益,也就是说当大盘涨回2007年12月31日的点位的时候,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资产至少是:0.46149*(1/0.5)=0.92298,也就是说基金经过这一轮涨跌之后,股票资产增值了0.92298/0.78=118%,也就是说基金在这轮下跌中,股票资产虽然缩水,但是实际上持有的股本增加了;再看看现金,期末现金+赎回现金=0.18849+0.058*0.85(赎回的价格取1与0.69的中值0.85)=0.23779,比2007年底增加:0.23779/0.22=108.1%。

      你看,很神奇,基金既没有损失股票,反而增加了持有的股本,还增持了现金,应对了赎回。

      计算2:基金所占流通股份额

      2007年底沪市流通股市值:64532.17亿

      2007年底深市流通股市值:28532.18亿

      2007年底沪市总市值:269838.87亿

      2007年底深市总市值:57302.02亿

      2008年中沪市流通股市值:42710.26亿

      2008年中深市流通股市值:16915.19亿

      2008年中沪市总市值:144508.33亿

      2008年中深市总市值:33526.77亿

      则2007年底流通市值/总市值=(64532.17+28532.17818021)/(269838.87+57302.01983436)=28.448%

      2008年中流通市值/总市值=(42710.26+16915.18676814)/(144508.33+33526.77292826)=33.491%

      流通盘扩大了33.491%/28.448%=117.73%

      上面看到基金股票股本扩大了118%,相比可以看到,基金占流通盘的份额基本没变。考虑到流通盘虽然变大了,但是大小非并没有完全减持,那么基金就是从别的投资者那里抢来了股票。

      通过上面两个计算可以看到:基金既没有减少所持股本,也没有减少现金,还应对了赎回,而且在流通盘中的话语权也没有变小。所以,基金这半年来变了个戏法,一边砸盘,一边收集筹码,谁能跟我说说,他是怎么办到的?

      看来,基金这种庞然大物是永远在场的,上涨中他增加净值,下跌中增加所持股本,以待将来更多的净值,对于他们来说,净值是幻觉,筹码才是根本,因为他们是“长期投资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请教您一个问题

        “下跌中增加所持股本,以待将来更多的净值”——近期我也采用了这种办法,因为我是用闲钱作的,压力不大。

        对于个人投资,这种做法可行么。

        • 家园 不,您没明白我的意思

          并不是说再投入新的资金购买股票,基金过去的半年里,其实股票、现金比例基本没变化,现金部分如果加回被赎回的部分,基本上与半年前持平。而股票部分,他们获得的筹码更多了,这基本上靠调仓实现。

          怎么操作,我也是门外汉...

      • 家园 看到一个基金经理的描述,很有意思

        高彬:不可救药的基金总是后知后觉

        老一代基金经理还有些理想主义(比如肖华)和波段技巧(吴欣荣)的话,新一代基金经理基本只会追涨杀跌,甚至可以说他们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价值观念,只会抄作业,大家看到自己的重仓股下跌的第一反应是跟着卖,因为你不卖别人会卖,然后翻开通信录把熟悉的基金经理打一圈电话,“是不是你卖的,你知道谁卖的吗”问一圈,发现80%的人跟他操作一样,得出结论“我这样做绝对没错,况且我的基金小,下手快”,抄作业就是这样的循环,但他们不知道被抄作业的人也是在抄作业!

        作为基金经理群落,平常邀五喝六的在一起厮混,工作起来不停的互通消息。上面这个“众生相”也挺有意思。

        上面的计算表明,至少他们还是战胜大盘的。只不过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实现的,是靠资金堆积扎堆呢,还是靠中间的操作赚取了更多的股票?

        看朱平的博客,也颇多怨气,可能广发操作少吃了亏?

        全中国1.2万亿现金交给300多基金经理打理,这些人不应该是这样的水平吧?应该是他们的定力不够,而不是知识或者智慧等等。可是,不是据说他们拿着老百姓的钱不心疼么?不应该这样没有章法吧?

    • 家园 王江的文章不像是出自专业人士之口,或许是因为即兴访谈?

      诸如CDS和保险的六大区别,是实务界,会计界,法律界都达成共识的,怎可混淆?楼市泡沫本身对美国也远谈不上挑战(单以股市楼市的下跌程度远未及七十年代石油危机)。

      • 家园 请教一下

        他文章里是这样说的:

        从宏观上来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混业经营,混业经营给投行、银行和保险公司创造了新的机会,但是各种监管架构跟不上,因此就会出现问题。例如,高盛这样的机构,熟悉交易业务,跟各类金融衍生品比较接近,所以有比较好的机制和人力资源来做这些业务。但原来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的机构,各类证券化及衍生的金融产品对它们来说就是一个挑战。当进入一个新业务领域后,它们不仅对产品、市场和风险的认识有限,更重要的是整个管理的思路和内部监管体系都与新业务不匹配。例如原来做商业银行业务的,贷款审批有一套严格有效的程序来防控风险,但这套程序对新的信贷产品的交易业务是不适用的。那么就会出现原来的方法跟不上,新的模式也没有建立起来的问题。

        监管的情况也是一样的,通过一些衍生产品对债券提供保险,这种业务到底算不算在保险监管的范围内?保险业有一套非常严的监管制度,假如对这些新业务执行这个标准,那么这些业务可能就根本做不了。假如不按保险业的监管标准, 仅仅按照市场交易进行监管,那么这些标准又可能太松了。

        他的意思是,CDS对债券提供担保,已经有对次贷“保险”的意思,我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不知道CDS有别于保险的方面是那些?扩展开来,一些“掉期”、“套保”跟保险又有哪些区别?还有,CDS如果不算保险,是不是跟一般的衍生品也有些区别?那么,权证、期货、“掉期”、“套保”、CDS和保险等等,在学理上是如何区分的?他觉得CDS是介于纯粹衍生品和保险之间的新生事务,美国还没完全界定好如何对这些中间产品进行监管。

        他说房地产泡沫严重,是这么说的:

        但这次我认为,即使次级债不出问题,楼市的泡沫对美国来说都将是一个挑战。美国房地产的实际价格从1886年到1996年基本上是持平的,但从1996年到大约三年前,八年左右的时间,房产的实际价格上涨了近一倍,这对美国经济的推动是非常大的。

        去年8月我们在谈次级债危机规模如何的时候说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并不是说3个月就能够等到这场危机的底。因为当时讨论的问题是危机会局限在金融系统,还是会扩展。我当时估计三个月左右一可以看到次债危机对整个借贷市场的影响,如果在借贷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就有可能在宏观层面上产生影响,不只针对公司借贷,也针对个人借贷。二也可以进一步看到房价等基本面方面的情况。

        即使不考虑房价调整所带来的影响,纯粹是借贷市场的紧缩对宏观经济都会带来相当的冲击。现在来看,情况更为严重。基本面的问题正摆在我们面前。所以说这是涉及面非常宽的一次金融危机。而且从实体经济的角度说,它本身也处于一个调整阶段。短期内能不能触底反弹,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楼市调整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情形是目前房价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那么从现在开始算,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将在今后的几个月内反映出来。这样的话,到今年下半年,市场可能出现触底反弹。假如房价还要继续调整,那么这个周期可能要长得多。

        我觉得:

        1、高科技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又快速发展了若干年,全赖房地产的拉动,那么这次房地产的调整也会带动宏观经济的调整。这确实也是个问题,即使没有次贷,美国如果摆脱房地产调整带来的影响,此后又如何拉动经济继续发展,也是个问题?就是说作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源头的美国,如何选择方向?高科技、房地产之后是什么?当然,现在已经无从单独衡量这个问题了,因为次贷引发的危机更严重。

        2、2008年3月他就看到了次贷象借贷市场发展的苗头,不知算不算有先见之明?

        • 家园 请进

          CDS从法理上讲不具备“可保利益”和“损害赔偿”这两大保险基本要素(其他衍生工具同),因此不可归入保险范畴。再推至会计处理上,保险产品的估价适用精算方法,而金融衍生工具必须是市场定价(marked to market)。文中提到的监管不力是事实,但保险监管不会更高明-银行监管至少已到了巴塞尔2的阶段,被看作巴2拷贝的solvency II保险监管在欧洲正式实施还要到2011年以后!

          至于说到宏观面,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在高科技泡沫之后的发展,全赖的是低廉的融资利息(利息为因,房地产只是其中一果,金融市场的高速膨胀是另一果:截止次贷危机之前,全球仅利率和外汇衍生工具总额已超过美国GDP15倍以上)。

    • 家园 黯淡的预期

      字数超限,接着来。解释一下,下面的文章不见得都是说明“题目”的,我只是随手写了个题目,因为看到了现在一边倒的对1~2年内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也就说这次经济调整会是U型的而不是V型。悲观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的下滑,以及引起的投资下滑,主要原因不是消费或者出口。但是,中国政府手中可打的牌比较多,这是有利的一面,既有制度性的改革措施,也有诸如财政、货币等手段。

      高善文:谁挤压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

      旧文一篇。高善文的文章总是有看头。虽然不是什么高深新鲜的道理,结合中国过去几轮经济周期,读起来到也很有趣。

      提姆哈福德(Tim Harford) 别信经济预测

      都说经济学家能预测到6次经济危机中的9次。那么现在在分析师、经济学家在得到2008年中的数据后众口一词的悲观预测中,他们会失算吗?有什么意外的因素没有被考虑到?有什么数据或可能被他们高估或低估?看来还得等...

      不过:

      奇怪的是,预测机构通常会发表一些有用的评论,但很少反映在受到如此关注的数据预测本身。例如,2006年12月,英国预测机构就油价飙升、信贷成本大幅上升以及美元大跌的风险发出了警告。它们对经济增幅的预测出现了错误,但预测正确也几乎不会有任何作用。不过,预测机构发表了一些值得一听的言论——如果你听得足够认真的话。

      比最终结果更应该关注的是,经济学家或者分析师看到了或者没看到结构中的那些因素?

      最近总听到一个词:再平衡,这是个什么过程呢?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全球失序与失衡(上)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全球失序与失衡(下)

      访谈或者座谈也很有意思,虽然系统性差一些,但是比较丰富。

      中信证券 v.s. 余永定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

      6月份的时候,余永定发布的报告就预见到了未来一年经济的滑坡和消费的下降,也谈到了再平衡。

      比券商需要依靠数据支撑才能发出预测不同,有一定的预见性。

      凤凰财经: 中国制造业遭遇四面楚歌 郎咸平独家解读背后玄机

      曾子墨:但是怎么样来整合这个6呢,是需要更多的比如说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支持,还是说企业家自身的努力,观念的转变?

      郎咸平:亚洲国家,缺乏政府支持的国家,纯粹民营制造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贫穷落后愚昧,比如说好的国家,日本跟韩国,新加坡,哪一个不是政府在后面支持跟推动的?真正政府不推动的,纯粹民营化的国家是哪些呢,是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所以产业政策非常重要,企业家的自觉也很重要,那么这是个相辅相成。

      有保有压怎么实现?我看至少给出一些“产业政策”是关键。

      郎咸平:我要让政府理解它救市是应该的

      郎咸平跟余永定都提到了,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应该考虑救市,因为市场基本上失去了依靠自身能力回复平衡的能力,我觉得是明智之见。而且现在看来,平准基金是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奇怪的是,基金本该具有理性,但是其表现大有问题,股市连绵无绝的下跌,毫无反抗之意,一点乐观的声音都没有,怎么实现平衡呢?即使是对大小非的恐惧和博奕,似乎也应该到头了。考虑ROE有可能下降,PE不再是一个可靠的指标,那么PB在1.5~2之间总该是一个大小非也不愿卖出的价格?

      也许中国股市2年来并不太大变化,去年是对一切利空的声音忽略;而今年是对一切利好的因素无视。是规则、公司、投资者、监管者的问题,只不过跟经济形势耦合在一起罢了。

      关于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政府可打的牌很多,只是没出手罢了。

      再找一篇“背刀客”的文章,真是切中肯紊,鞭辟入里阿:

      2006-4-3 熊市末期的权益资产管理(二)

      谈到这里,不仅感慨A股市场的劣根性,这个市场的投资者从来不愿意为上市公司出钱,只想分享收益;这个市场的筹资者从来不愿意为出资人创收益,只想圈钱;这个市场的监管者从来不愿意为市场的进步做出努力,只想着兑现权力价值。这样的市场如果也能有牛市,那就太滑稽了。

      虽然充溢的流动性和羊群效应与宏观经济的共振冲垮了他的判断,但其实局面没有改变。

      陆磊:PPI与CPI间的弱关联

      被唐学鹏点名批评之后,就给我造成一种影响,陆磊也是个昏聩的“砖家”。看了这篇文章,多少觉得,是个经济学家就会对我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近2个月听的比较多的是,PPI会向CPI传导的,PPI-CPI会造成企业的利润严重下滑。似乎言之有理的论断,其实不那么让我觉得踏实。这篇文章,多少能解除一些我的疑惑。

      陆泽洪:[观察]8月数据落幕:经济滑坡令分析师大失所望

      其实这个评论只有一句话,让我觉得有意思:

      8月份最重要的经济数据已基本公布完毕,但投资者再度陷入迷惘。周五公布的8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令分析师大失所望,庆幸的是并未让市场感到意外——不过,既然经济一直在滑坡,为何反映消费需求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维持强劲呢?

      你说市场为什么就有时候大惊失色,有时候安之若素呢?看“张家兄弟”每周的市场描述,就象是看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看前面“市场的智慧”,又不得不对造化之功佩服不已。资本市场就是人类经济社会的一个缩影,因其旺盛的活力,不停的“试错”,让它永远在前进。

      资本市场,真是宏观微观紧密结合,各种观念理念争奇斗艳,各色人等你来我往,幽默、滑稽、愚蠢、睿智、机智、肮脏不一而足,历史、现实和未来融与一炉。

      唱个歌:“如果你爱他,你就送他去资本市场;如果你恨他,你就送他去资本市场...”

      Evan Newmark : [闲说华尔街]为何雷曼兄弟已不再重要

      这是一篇好文章,结合下面2篇可以了解的更全面。

      雷曼兄弟公司当今的地位如何?

      当然,它是华尔街具有传奇色彩的品牌之一,有着显赫的历史。它也是该公司25,000多名员工及其家人赖以谋生的地方。

      但在规模达数万亿美元的全球金融界,雷曼兄弟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它是一家业务主要限于美国市场的中型投资银行,市值只有50亿美元左右。仅俄罗斯就有二十多位亿万富翁的个人财富超过了它。

      雷曼兄弟的重组计划是华尔街版的三牌赌博魔术──看上去在洗很多牌,实际上牌老是那几张。谁知道呢?这一套也可能奏效。雷曼兄弟的股价周三大部分时间保持平稳,只是尾盘出现的一轮卖盘才将该股推低。

      但秃鹰已在空中盘旋。一份雷曼兄弟债务的5年信贷违约掉期目前已值近600个基点。而去年3月时贝尔斯登债务的这一掉期只值400个基点。这表明信贷市场至少认为雷曼兄弟正走在通往破产的道路上。

      这表明雷曼兄弟目前所处的环境已与贝尔斯登被并购时有了很大不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的消息使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当时大有将整个华尔街拖下水的危险。而7个月后的今天,华尔街各公司已有了足够时间来控制他们因与雷曼兄弟进行业务往来而承担的对手方风险。这对华尔街是好消息,但对雷曼兄弟的股东却是坏消息。

      你想了解美国经济的真实现状吗?最好去看一下全球递送商联邦快递(FedEx)。该公司周二上调了对第一财政季度的业绩预期。如果你想了解消费者的情况,那就去看看迪斯尼(Disney)。该公司首席执行长周三早些时候夸口说迪斯尼的业务韧劲十足。

      这并不是说全球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雷曼兄弟事件可能确实是华尔街否 泰来的一个转折点。

      一旦明白雷曼兄弟已不再重要,华尔街就可以更好地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了。

      WSJ : 雷曼岌岌可危 华尔街风声鹤唳

      WSJ : 鲍尔森最后通牒令华尔街惊慌失措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通胀:中国后奥运时期的最大挑战

      原来“结构性”通胀不是中国人的发明,70年代的美国政府就用过了。

      在通胀上升的环境下,政策利率一直保持不变:将实际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对任何国家的货币政策而言,都是一种高度刺激经济增长的姿态。简言之,中国支持增长的政策倾向再次高调而明确地传递出来,反映出其政策立场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追溯到远比奥运会更重大的事件。

      通篇依然在强调,虽然中国短期内遇到的是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但是中期看来,通胀依然是难缠的问题。

      当国内的警惕通胀的声音渐渐消失后,为什么他们还在反复的说通胀的风险?到底是国内的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短视还是他们过于教条?

      看看这一篇,根本就不承认中国的M2发行增速过高:

      文国庆: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怎样改变中国经济轨迹和造成股市崩溃的?

      许保罗:中国经济:摇摆在通胀和通缩之间?

      我对这个“许保罗”有点兴趣。

      许保罗:中国经济有三个增长源:重工设备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如果其中一个下滑,那影响不会很大,GDP增速会慢一些,但可能还有9%、10%。但如果房地产真的有结构性的问题,GDP增速就不是到9%或者8%了,它会一直下降。原因是房地产业开始衰退后,银行会受到影响,它们的贷款能力会减弱,呆坏账会增加,而银行系统出问题,整个经济就会受很大影响。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认真考虑,就是房地产的问题其实不在贷款方面,而在于人们不愿意去买房子了。

      许保罗: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是经济增长更多来自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台湾地区,很少有行业是完全垄断的,包括银行业,你看现在台湾银行业的问题是银行数量太多,竞争太激烈了。这使得它有空间让新的产业出现。

      二是,台湾当局当时对这些新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多的政策上的支持。

      三是新台币的大幅升值。这使得一些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很难维持,只好另谋出路,比如说进行开发、进入高科技产业领域等。从这个角度说,升值的确是有好处。

      不过目前在中国,外部环境看起来不好,人民币升值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么快了,所以新产业去哪里找呢?

      华生 : 价格改革破冰:三十年的关键起点

      系列文章,回忆价格改革历程。

      蔡昉:“有保有压”政策如何精确定位?

      刘易斯拐点:中国走向发达经济的关键转折——专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比起增长,蔡昉更关心就业。

      保罗·沃尔克 : 缓和金融危机的破坏力是央行的基本职责

      谢国忠:30年经济最大调整在即

      他写的还是相当的好,可圈可点。

      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企业利润本来就薄,成本压力将它们中很大一部分推向亏损边缘。因为固定资产成本的存在和企业主寄望情况会改善,利润下降初期,企业都会坚持原来的生产计划。这就是在过去三年里,中国出口保持强劲的原因。但是,当企业看到成本上升是一个长期问题,它们会缩减产量。

      经济规律后面总是人类行为模式。这是他对出口形式发生变化的解释。

      未来几年,强劲的需求应该来自资源出口型国家。中国的出口企业应该在这些市场投资。

      过去两年,香港上市的出口企业股价已跌了50%-80%(即使这些股票以前也没大涨过)。金融市场基本上表明,这些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再有效。

      再一次感叹金融市场的预见性或者代表性。

      下面是谢国忠对出口企业的建言,可以看出他还是优秀的微观企业经济学家,对营销和市场也比较有感觉。

      中国出口企业必须脱离跨国公司的控制,开辟独立生存之路。在需求方面,随着市场从经合组织国家向资源富裕国家转移,出口企业需要开辟自己的销售渠道。一些企业,例如华为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已经开始这么做了。这些努力需要巨大的投资。雇佣外国员工(在大多数市场很可能是必需的)可能很昂贵。不过,当产品卖不出去,成本再低也无济于事。现在的市场上,最便宜的产品未必会赢得竞争。

      在供给方面,中国出口企业也必须升级它们的技术、改善设计和提高品牌知名度。不幸的是,中国出口企业很少具备这些实力。增加这些方面实力需要很长时间。有一个捷径,就是从国外买进技术和品牌。

        金融危机为这个战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欧洲、日本和北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具备这样的品质,而且现在非常便宜。但是,因为中国出口企业目前困难重重,即便国外的中小企业价格很低,它们也负担不起。但我们也看到,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2万亿美元。这些钱应该获得好的回报。可以将这些外汇储备借给出口企业,让它们去买国外优质的中小企业。当这些出口企业盈利改善,它们的股价应该会回到此前的高位,从而也可以回馈它们的资金赞助人——管理外汇的机构。

      那么,政府需要给民营企业一些支持,包括资金上的,毕竟民营企业才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很明显,中国企业存在偿还债务问题。

      ...

      更深层的原因是,过去十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重下降,刺激它们去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并最后落在了房地产市场。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价格较低,大量土地销售并没有给这些政府带来预期的现金流。目前,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被刺破。开发商不能像以前那样容易地卖出房子,而且也不能保证支付去年购买土地的应付账款。房地产销售放缓也减少了地方政府的税收。现金紧缺的政府无法付清他们签订的合同,合同的债权人也就无法向他们的供货商支付货款。

      解决问题最快的办法就是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份额。

      这是个人们较少关注的问题。或者,自从分税制以来的过度向中央政府集中的税收稍微向下放一些,或者,中央政府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这一问题。

      财政再分配应该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同步进行。中国经济增长减速越来越明显。考虑到出口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资产流动性问题(这两个行业支撑了中国一半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可能会下滑非常快。一些财政激励措施可以看做是软着陆的保障。幸运的是,中国政府有足够的实力制定这样的计划。其中,核心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铁路网修建。

      当一些企业濒于破产,地方政府的一个反应就是如何拯救它们。不幸的是,这种态度是错误的。许多企业因为忽视主营业务、转向房地产和其他金融交易来获利,现在出现了问题。由于成本上升让制造业盈利变得更加困难,许多企业转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因为这样挣钱很快。随着泡沫破灭,它们出现资不抵债。很难估计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多深。但是,当我去全国各个地方,与当地企业交谈,我发现这个问题很普遍。受资产持续贬值影响,未来12个月,银行间的不良贷款会大幅增加。问题十分严重。

      又看到他对一些市场现象的独特的微观层面的解释。

      相反的,地方政府应该看住那些陷入困境的企业主,防止他们携带资产潜逃。这一幕在十年前发生过。相信许多人这次也会这么做。他们出逃会让中国损失很大。在逃跑前,他们会从破产公司向境外私人银行转移大笔现金,这将让中国银行出现更大的窟窿。所以,地方政府花钱营救他们是很愚蠢的举动。这些钱很可能被偷走。为保护中国金融安全,最有用的政策应该是防止负债累累的企业主离开中国。

      还真是不可思议。

      中国正面临成本上升或者竞争力下降的挑战。经济增长复苏,需要提高效率。当然,提高效率应该在公司层面上,由价格机制引导。

      提高金融行业的效率,对经济增长来讲,有显著的刺激作用。中国应该以提高存款利率作为开端,将存贷差降低到正常的两个百分点。当然,中央银行也应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使银行系统正常化。同时,“热钱”流出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了好环境。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败笔。上海A股指数在两年里从1000点跃升到6000点,然后又在一年内掉到2400点。中国应该彻底改进它的市场,防止未来出现目前的危机。重中之重,政府应该放松在市场中的微观干预。当法律出台后,市场就应该自我运行。这是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惟一途径。

      • 家园 内需拉不起来的

        高善文,重量级啊

      • 家园 垃圾文章

        以下为中国全国零售货物月度数据。

        左边为每年该月的YTD总销售额,右边为同上百份比

        Jan, 2000 296.29 11.3

        Feb, 2000 576.78 10.5

        Mar, 2000 839.4 9.3

        Apr, 2000 1096.6 9.1

        May, 2000 1360.3 11.5

        Jun, 2000 1624.8 8.9

        Jul, 2000 1884.5 9.1

        Aug, 2000 2148.1 9.3

        Sep, 2000 2433.6 9.6

        Oct, 2000 2736.5 10.4

        Nov, 2000 3047.3 8.7

        Dec, 2000 3415.3 8.8

        Jan, 2001 333.28 12.5

        Feb, 2001 637.99 8.6

        Mar, 2001 925.6 9.5

        Apr, 2001 1207.7 9.7

        May, 2001 1500.6 11.1

        Jun, 2001 1791.5 10

        Jul, 2001 2076.7 9.8

        Aug, 2001 2365.6 9.6

        Sep, 2001 2679.3 9.9

        Oct, 2001 3014 10.5

        Nov, 2001 3356.2 10.1

        Dec, 2001 3759.5 9.6

        Jan, 2002 355.22 7.9

        Feb, 2002 697 9.1

        Mar, 2002 1016.8 8.3

        Apr, 2002 1333.2 8.2

        May, 2002 1665.2 9.3

        Jun, 2002 1995.5 8.6

        Jul, 2002 2319.9 8.6

        Aug, 2002 2648.3 8.8

        Sep, 2002 3011.1 9.1

        Oct, 2002 3392.6 9.4

        Nov, 2002 3775.7 9.1

        Dec, 2002 4202.7 9.2

        Jan, 2003 408.71 10

        Feb, 2003 794.37 8.5

        Mar, 2003 1158.9 9.3

        Apr, 2003 1512.4 7.7

        May, 2003 1866.1 4.3

        Jun, 2003 2239.3 8.3

        Jul, 2003 2611.1 9.8

        Aug, 2003 2988 9.9

        Sep, 2003 3401.9 9.5

        Oct, 2003 3838.4 10.2

        Nov, 2003 4274.3 9.7

        Dec, 2003 4760.2 10.9

        Jan, 2004 475.34 11.8

        Feb, 2004 908.17 9.2

        Mar, 2004 1329.5 11.1

        Apr, 2004 1745.1 13.2

        May, 2004 2179.5 17.8

        Jun, 2004 2616.6 13.9

        Jul, 2004 3054.4 13.2

        Aug, 2004 3502.5 13.1

        Sep, 2004 3990.1 14

        Oct, 2004 4508.4 14.2

        Nov, 2004 5034.2 13.9

        Dec, 2004 5950.1 14.5

        Jan, 2005 575.03 11.5

        Feb, 2005 1123.9 15.8

        Mar, 2005 1634.4 13.9

        Apr, 2005 2142.9 12.2

        May, 2005 2683.7 12.8

        Jun, 2005 3215.6 12.9

        Jul, 2005 3744.2 12.7

        Aug, 2005 4278.3 12.5

        Sep, 2005 4853.6 12.7

        Oct, 2005 5465.6 12.8

        Nov, 2005 6063.5 12.4

        Dec, 2005 6717.7 12.5

        Jan, 2006 664.16 15.5

        Feb, 2006 1264.4 9.4

        Mar, 2006 1844 13.5

        Apr, 2006 2421.5 13.6

        May, 2006 3039 14.2

        Jun, 2006 3644.8 13.9

        Jul, 2006 4246 13.7

        Aug, 2006 4853.8 13.8

        Sep, 2006 5509.1 13.9

        Oct, 2006 6208.9 14.3

        Nov, 2006 6891.1 14.1

        Dec, 2006 7641 14.6

        Jan, 2007 748.83 12.7

        Feb, 2007 1450.2 16.9

        Mar, 2007 2118.8 15.3

        Apr, 2007 2786 15.5

        May, 2007 3501.8 15.9

        Jun, 2007 4204.4 16

        Jul, 2007 4904.2 16.4

        Aug, 2007 5615.9 17.1

        Sep, 2007 6382.7 17

        Oct, 2007 7209 18.1

        Nov, 2007 8019.5 18.8

        Dec, 2007 8921 20.2

        Jan, 2008 907.7 21.2

        Feb, 2008 1743.2 19.1

        Mar, 2008 2555.5 21.5

        Apr, 2008 3369.7 22

        May, 2008 4240.1 21.6

        Jun, 2008 4306.8 23

        Jul, 2008 5967.2 23.3

        增速达到20%+的零售说明消费根本就没有给挤压。所以从立论开始就是错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