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评论】长平的内涵──关于「煮酒话古人之一赵括」读后感 -- 凌云雕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评论】长平的内涵──关于「煮酒话古人之一赵括」读后感

     

      前言

     

      没有针锋相对,就没有攻错砥砺,因为切磋琢磨总要一针见血,太顾及颜面,有如隔靴搔痒,反而找不到重点。

     

      志同所以道合,道不合则不相为谋,与其歌功颂德或漫骂叫嚣,不如仔细交流意见,态度会令人尊重。

     

      正文

     

      长平之战绝非归功于秦将白起一人的领导而己,亦非赵括个人决策错误,实在是赵军错估战情。

     

      因为长平之战为典型的「大吃小」之包围歼灭战,而非旗鼓相当的会战,马服君之「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早已过时,廉颇不敢「小敌之坚」,是故坚守不出,但是赵括犯错后,果为「大敌之擒」。

     

      一、以大吃小

     

      先看秦军,战前已使赵军倍受压力,因知秦军不少,战中又使「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秦国并非战国七雄的小国,早在秦灭六国之时,单独秦地已比六国合计属地还多。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秦军,等于是大国举国倾巢而出,对付六国之一的赵国,有如以大吃小。

     

      再言赵军,四十六万不必以为太多,在三十万的面前,四十万也许很多,但是在五十万、六十万或者上百万之前,四十万仍是少数。小兵终究会被大军所包围,事实上赵困长平,又无援军来救,很现实的形势就是秦军大规模出动。只是世人多以为赵卒太多而不可能被包围,当时赵括或许也是这么想,但是秦国这种大国,纵使人海战术不惜牺牲,仍可完成整体长期消耗战争。

     

      若要问秦军出兵多少,这是个秘密,所以赵括才会不知众寡之别,因而螳螂挡车,挺而走险。但从事后看,秦军一定要比赵军多,才能包围赵军,而不使脱逃,甚至秦军还能以兵营壁、分兵绝粮、分兵攻击、又能彻底坚围赵军而使其等死,完成以上任务的秦军,不在少数。

     

      以少攻多,自找苦吃。十次战争,或许有一、二次以寡击众成功,但是却有八、九次以众欺寡。《孙子兵法》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赵军面临秦军,实在以寡击众,未战而已先败。

     

      二、赵军数量

     

      分析赵军四十六万的水分,其一是赵军含有韩国人参战,不全由赵国出兵;其二是赵军组织成分有后勤,非全皆战斗人员。

     

      最初,秦国使用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先交齐,后攻魏,再逼近韩国的上党郡,早已切断后路,使之成为飞地,因此韩国太守冯亭献地降赵,韩兵将士就地改称赵兵,赵王欣然接受,派遣大将廉颇支持,有点「韩战爆发,抗秦援韩」的意味,只不过这里的韩人打韩战,已改称赵兵而迎战。因此赵军虽派援军,其中也包括韩国的上党官兵。

     

      其次,在冷兵器时代,后勤补给比战斗部队还多,宋朝的《梦溪笔谈》就平均以三民饷一兵,并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总数四十万的军队,战斗部队不过七万人,宋朝尚且如此,往前再推一千二百年以前的战国,运输技术应该更原始,后勤人数应更多。虽然赵军出兵不一定全数加计后勤,但是秦军报功会夸大,因为秦军计功为「首功制」,《史记集解》称之:「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计功赏至万数。」也就是秦军扩大战果,不分无辜,战士的首级算战功,妇孺的首级也算战功。

     

      秦军以「数人头」计功,故称「首功制」。

     

      三、交战方式

     

      至于「突围」与「决战」之别,也不必太认真,因为秦军早有以备也。为了不惊吓赵括,以「王??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再来是坚壁守岗,一般皆以土石等材料为堡垒,但是若把「万里长城」式的士兵军容也视为「壁」,这种优势兵力,亦可称之「秦壁」。赵卒本想决战,但是秦军拒绝,因为秦军在等待,等赵军粮乏缺食,是以赵卒屡攻秦壁而不得交战。

     

      这就是赵军的迷思,能撤退的话,早打道回府,正因被陷重围,故不得自由,连粮道都被断绝。因为秦军早以包围赵军,而且赵军也不能全军齐步,秦军早已劫裂赵军而一分为二。情势已非赵军想不想作战,而是赵军什么时候饿死。

     

      这就排除赵军作战不力,而是形势陷入包围,并且身困饥饿。

     

      四、将帅的作用

     

      「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仍然拒绝相战,因此下令当场射杀,赵括立刻死亡,这种火幕式的「坚壁」,是为赵军无法决战或突围的重大原因之一。但是赵括并非罪魁祸首,理由是秦军使用分割、隔绝粮道,再用兵痛击,已有现今日耳曼闪电战术的雏形,但是赵军仍未因此溃散,足见赵括的将军之道,指挥有道。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后,仍能「为四队,四五复之」,不是饿昏头式的敢死突击,而是有计划的分队车悬攻击,既处绝粮困境,又能奋力冲围,可见赵括仍处于控制赵军的主动。

     

      反观秦军,也非因为「猛将」而使士卒卖命,或者乃由「庸将」而士卒战力减低,整体消长形势就是秦多赵少,秦军如何打如何顺手,赵军尽心尽力而皆处劣势,赵括为将已作最大努力。

     

      讲了这种多,其实这种包围战,以大围小的优势,功劳不在将领,因此不多提个人领导或决策。换句话说,纵使长平之役不由白起指挥,而由阿猫阿狗来统率,照样能使用出展开「包围」阵式、逼迫赵卒「饿死」、准备接受「投降」。赵军即使是廉颇或赵牧指挥,一但陷入包围,仍然插翅难飞。因此会战胜败,将领的作用不大,重要的是两军众寡悬殊的比例。

     

      这个结果,不独归罪赵括,也在赵王的意思,虽然廉颇抗命坚守,不肯出击,但是赵王一定会换一个肯出击的赵将,故称赵军错估战情。

     

      五、结论

     

      《孙子兵法》云:「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搞不清状况,应守而不守,不能战而不避,当然被大吃小。

     

      注:马谡街亭之败同样如此,蜀汉「统大众」(引陈志)的统帅居然只是「参军」,也就是一群兵卒没有正式将领,而以参谋领军,对付曹魏将军张合堂堂之阵,好比乌合之众向严密组织挑战,不败也难。又陈志云:「曹真遣大众当之」及「亮悉大众由斜谷出」,曹真时为「大将军」,诸葛亮为「丞相」,可见统「大众」的人往往都是高官高将。街亭之役则是一场「左将军」攻击「参军」的战役,军队欠缺主将,当然必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可否请贴“长平的内涵”一文, 谢谢。

      有些不同意见, 不过未看过原文。

    • 家园 汗~~~~此文我并没在这里发过,

      不知兄在哪里看的,其实不如直接用长平的内涵就够了,加上那个读后感,这里只怕不少人会莫名其妙,反而为我打了广告了:)

      煮酒系列,其实大都是历史随后感,个人意见,一家之言。

      兄的观点,我大都赞同,秦军数量比赵军多我赞同,赵军那四十万我是偏向全是兵士,毕竟没有其他的史料证明,但是也不能排除有后勤军队,但是秦军比赵军强大我是完全支持的。不单是数量,还有战斗力上。

      赵括有一定为将能力,我也赞同,

      不过将领作用上,我还是偏向长平之中其中有白起和赵括的因素,不是白起对赵括,这场很可能是击溃而不是包围,当然,我在那文中也说了,赵括换将是赵王的意思,实际上赵王决定换将的那瞬间就决定了长平赵军要出击了,这点上我和兄的意见是一样的。

      其实,现在回顾来,中国的历史研究限于经费人力等各种因素,大都只能在书牍里钻研,而少于现场实际,这不能不说是个缺陷。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就拿长平一战来说,别说模拟全景,就模拟一个骑兵的装备,也足以让我等爱好者倾家荡产了,何况古代的环境我们是根本模拟不出来了,

      • 家园 琢磨着,怎么凭空跳出个十三。不如把以前的都慢慢贴出来吧
      • 家园 当然起自有因

         

          正是因为恭读大作后,油然生起赵括并非败军之将,故作感想,不知何处能略表回应,现知大驾光临,所以敬贴于此。

         

          最大的因素就是秦多赵少,这很重要,向来谈长平比比皆是,大抵不脱白起与赵括的将军之道,却很少有人重视军队的众与寡,或许秦将一人与赵将一人相比,还强过秦军与赵军两军相比。

         

          严重同意现场模拟,因为知道的愈多,愈能摆脱纸上谈兵的不切实际。

         

          比方所谓骑兵,无鞍马并非难以驾驭(今日蒙古人仍能飞快上马、御马),而且骑兵作战不一定全是上马肉搏,秦兵汉将就有下马作战的习惯,也就是骑马而来,下马持刀,马匹只是交通工具。还有轻骑与重骑的分别等,亚洲马碍于体形、体力与体格,持久力强而爆发力短,所以骑射多于近兵,结合上句,马匹只是使弓弩射程延伸的工具

         

          最要命的是,骑马持兵的战斗力还远低于武装步兵,这是针对几场演练的结果。两个善使齐眉棍的人在平地或许平手,但是一但其中一人上马,控马者连走位都有问题,屡遭立地者痛遭;如果骑马者只寄望冲锋一击,一但被立地者闪避,全无招架之力。这种实际比试的结果,与现在电影、小说、电玩、甚至不乏规矩文章的印象大不相同,总是以为骑兵必胜步兵,而且还是近兵肉搏。

         

          煮酒系列的一家之言,言之有物,不落于抄书,谈起来分外觉得亲切。

        • 家园 汗,你这样说

          真是折杀我了,其实之前我也一直认为赵括战败是单纯的纸上谈兵,但是后来详读那段历史,赵括在被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不是单纯的庸将,所以才写了那篇文,当然,赵括对长平之战败是绝对要负责的,但是要说庸将那也过了,只能说将不得用。历史上的因素很多,不是单方面就能决定的,比如长平之战,就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的因素,秦军数量,秦王秘密的增兵换将,都是其因,当然,造成这样全部被围剿的结果,赵括是有责任的。

          骑兵的问题,我想马匹交通工具这点说的极好,古代欧洲的日耳曼蛮族也是将马匹作为交通工具,一般作战时都是下马作战,当时马匹的主要作用是使用其机动力,在战场上局部获得优势,就想近代的铁路运兵,本身铁路火车在战场上是不能直接产生效用的,但是将队伍快速运输到各地,这点就生成了优势。

          当然,游牧民族因为生下来就在马背上生活,在这点上就远远胜于农耕民族了,就好象熟练工和非熟练工的区别,何况这还是几十年的熟练工。:)所以在骑兵上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拥有天然优势,当然,在马鞍马镫出现之前,这种优势还是主要体现在骑射上,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冲击力。

          至于马鞍马镫出现后,人在马上比较安稳,使得骑兵的训练时间缩短,骑兵也拥有了冲击力,但是假如两人同样的人一个训练骑兵一个训练为步兵,那先成材的必定是步兵,在同等的训练时间下,单独的骑兵是比不上步兵的,所以这也是骑兵花费贵的原因,而且,单个骑兵是没有用的,只有大规模的骑兵冲锋,才能形成真正的冲击。不然怎么叫人多势众呢:)而且骑兵的冲击不会是真象电影里那样直接面对面冲的,直接面对训练有素的步兵冲锋,前面的骑兵八成是死的,一般性都是待其疲劳,用弓弩手和步兵先进攻,单纯的骑兵进攻,是很少见的。

          而且中外的骑兵发展又不同,这个因素就复杂了,和周遍环境,地理因素,经济因素都有关系,说来就话长了。

          煮酒系列,主要在于“话”,只是散文,有时就带点调侃了:)

        • 家园 觉得这个关于骑兵的说法很有道理。

          小时候见过别的小孩骑光背马,就是没马镫马鞍的那种。那个水平真是叫人佩服。小时候我自己也试过。很老实的马匹,骑在上面总觉得不稳。更要命的是,马要喝水,头一低,象我们这种没水平的,总是哧溜一声就从马脖子上滑了下来。这个时候往往就羡慕起那些骑术好的小孩,居然不会滑下来。

          这么说,当然是说没马镫马鞍人也是能骑稳当的,特别是跑路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对打的时候,恐怕问题就大了。混乱中马不好控制。方向方位什么的,也不好预测。战场上没马鞍马镫也的确会是个问题。

          问题就回到以前的骑兵的作用到底是怎样。对这个不熟。不过上文的确是给了很有意思的说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