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香港译名谈趣 z -- 茶博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香港译名谈趣 z

    何亮亮

      丁建平君的《一国两译》,说出了内地的人们对香港译名的困惑,其实台湾

    人也有同样的困惑。例如, “屈臣氏”(现在上海也有分店)的英文原名是WAT-

    SON’S,如果按照内地的标准译名,应该是“沃森斯”,为什么香港要用一个这样

    奇怪的译名,其实原因非常简单:这是广东话的译名,如果用广东话来读,“屈

    臣氏”的发音是接近英文原名的。丁文所列的译名,绝大部分皆是如此。总之,

    如果你看到奇怪的香港译名,只要找懂广东话的人一问,就可以知道和英文原名

    的关系。

      香港过去由英国当局管治,许多英文名称和中国内地不同,例如巴士、的士

    之类,现在内地不但接受,而且还普遍使用,几乎取代了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传

    统用法,原因也很简单,巴士和的士只有两个字,比四个字的“公共汽车”和三

    个字的“出租车”简洁,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麦当劳(麦克唐纳)也是香港的

    译名。

      香港人看惯港式的译名,自然就不习惯内地的译名。香港翻译外国的电影明

    星,特别是英美的女电影明星,喜欢用带有女性特点的中文译名,例如奥黛利?

    赫本,香港译名是柯德莉?夏萍,用广东话来读,接近英文,也一望皆知是女性。

    香港人看到内地的译名赫本,会觉得匪夷所思。至于舒马赫翻译成“舒密加”,

    把辛德勒翻译成“舒特拉”,我虽然在香港住了十几年,至今也不习惯,但是如

    果用广东话来读,舒密加和舒特拉的发音比舒马赫、辛德勒顺。

      香港大部分媒体,在翻译政治新闻的人名时,多跟随新华社的译名,例如克

    林顿、鲍威尔、普京等等;但是美国现任总统布什,香港一部分媒体译为“布殊”,

    也是因为在广东话中“布殊”发音比布什顺;台湾媒体则译为“布斯”、“布希”

    的都有。至于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则根据广东话发音来翻译。外国人学中文的,

    碰到这类译名,最为头痛。

      过去的港英当局“师爷”(命名官),为每一届英国内阁都提供“标准”中

    文译名,现任英国内阁首相贝理雅(夫人彭雪龄)、外相郭伟邦、内阁成员毛美

    龄等,中国内地读者看到这样的译名,还以为英国高官怎么净是华人。我不赞成

    这种译名,不过香港媒体还是照用。

      香港好多地名是用英国人的名字或地名,其中文译名也和中国内地标准译名

    不同。九龙有一条大马路叫“窝打老道”,怎么看都别扭,原来就是“滑铁卢”。

    铜锣湾的英文是CAUSEWAY BAY,和中文一点不搭界。我所在住宅区属香港仔,这个

    地方的英文名称是ABERDEEN,取苏格兰港口阿伯丁之名。有外国人写信到本区,

    虽然也用英文写了中国?香港?阿伯丁,结果还是寄到苏格兰的阿伯丁去了,这

    是真实的笑语。

    • 家园 香港真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

      而且鱼龙混杂。

      1香港地名命名的过程及特点

      香港地名的命名过程及特点,离不开香港人口的变迁和香港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还与当地居民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1.1街道命名三阶段

      香港街道名称的命名从发展阶段上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香港开埠至中区第一次大规模填海为止,约为1890年以前;第二个时期从1890年至1950年止;自1950年到现在为第三个时期。其中在1909年间,香港政府曾对九龙地区的街道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整理。目的是解决相近和相同街道名称的混淆问题。

      第一时期的街道命名的特点是政府命名街道和地产发展商命名街道同时进行。而政府多以著名的官员或英国名人的名字命名。由发展商命名的街道,大部分属于当时的私家路。发展商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或用当时具有特征的名称命名。例如,罗便臣道以第五任港督夏乔士?罗便臣爵士名命名。卑路乍街以1841年1月25日最先率英军登占香港的英军司令爱德华?卑路乍的名字命名。必列者士街以署理布政司必列者士名字命名。李升街是以香港置地公司唯一华人董事的名字命名。

      第二个时期为新填海阶段。政府在规划新填海区或新开发区时,先规划道路然后批给发展商,即先命名道路然后建屋。因此有些地方的命名规划整齐,如大角咀地区的街道多以树木命名,如橡树街、槐树街、杉树街、榉树街、榆树街、樱桃树街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这时期的私家路较少,大量的道路都由政府命名,政府亦以历史上有贡献的名人的名字命名,其中多用港督和港英政府要员的名字命名。例如,轩尼诗道以香港第八任总督的名字约翰?波普?轩尼诗爵士的名字命名。何东道以本世纪初至五十年代香港最有名望和极具影响力的华人何东的名字命名。何东于1915年获得爵士头衔。早年曾在中国海关任职,1900年开始经营商业和地产,曾任怡和洋行和汇丰银行买办。他热心公益,在保良局和东华医院任总经理时期损赠很多善款。他曾帮助香港大学建校及资助东华医院建院,蠃得慈善大富翁的美誉。庄士敦道以行政、立法两局成员,太平绅士亚历山大?罗伯特?庄士敦的名字命名。菲林明道以港督德辅任内的布政司法兰西斯?菲林明的名字命名。马师道以三位港督任内的布政司威廉?马师的名字命名。1909年因九龙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局曾对九龙各区与港岛重名的一些街道名进行过系统的整理,其中把麦当奴道改为广东道;罗便臣道改为弥敦道;东林荫路改为赫德道;第六街改为佐敦道;差馆街改为上海街;第八街改为宝灵街等等。

      第三时期,即1950年至今这段时间,虽然也有大量填海地段和新开发地区出现,道路也由政府规划和命名,但道路多以祥和、兴隆、康乐、富足、博爱等吉祥词命名。同时也有由地产发展商命名的,再经有关部门批准公布。例如:治民街、竹园道、公主道等街道的名称。

      2.2填海造地,涌现无数新名

      香港土地面积1094平方公里(1996年3月底),人口630多万(1995年底),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石山、岩岛密布,平地窄小,平地只占总面积的16%。80%的土地都是呈30-40度倾斜的山坡。这种情况,无疑对城市用地造成很大的障碍,为了维持对土地的需求,填海造地是香港政府扩大土地供应量,缓解城市土地匮乏的重要措施。自1841年1月26日香港的第1次填海,到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香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填海工程,对香港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今天的中环商业区,湾仔、北角、维多利亚公园、启德机场跑道、新机场等地方主要是移山填海的结果。沙田新市镇、葵涌码头、尖沙咀新世界中心、九龙红、火车站及海底隧道出入口、长沙湾、港岛的柴湾、新界大埔工业村等地也都不同程度是由填海所得。

      3.3新市镇崛起,命名突出祥瑞有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口急剧增加,面临的首要困难便是住房和工业用地的缺乏。为解决部分房屋需求和增辟工业用地。70年代初香港政府提出了新市镇发展计划。规模最大的新市镇〖CD2〗荃湾新市镇首先开发建成。随后又兴建了沙田、屯门、大埔、元朗等新市镇。80年代又兴建了粉岭、上水、将军澳、天水围等新市镇。90年代又有大榄涌、梅窝、东涌、大澳、长洲、坪洲等新市镇拔地而起。由于新市镇的异军突起,产生了大量的新地名。例如:80年代起荃湾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大市镇。各种电子、机械、成衣、纺织、印刷等工业及港口运输均集中于此。大型公共住宅区荃威花园、荃德花园、福来、祁德尊新村、绿杨新屯阝、石围角新屯阝等纷纷出现。而这些新兴住宅区楼宇命名的特点:(1)是用表示人们良好愿望的康、乐、兴、隆之词命名。例如:福来屯阝的永宁楼、永嘉楼、永康楼、永兴楼、永乐楼、永定楼、永昌楼、永隆楼等。(2)是用内地的城市名命名。例如:荃湾中心的潘阳、济南、太原、南宁、昆明、成都、贵阳、天津、上海、重庆、安庆、广州、桂林、杭州、苏州等楼宇。又如沙田新市镇原来仅是几个零散村落,自70年代建新市镇以来,先后建起禾畲屯阝、沥源屯阝、新田围屯阝、愉田苑、花园城、沙角屯阝、博康屯阝、大围等大型公共住宅区。1978年很多文娱体育设施也相继投入使用,如沙田赛马场、沙田大会堂、沙田单车公园、沙田中央公园、沙田银禧体育中心、沙田运动场等。沙田新市镇街道楼宇的命名也均以祥瑞词语命名。如:得基街、得利街、得荣街、得宝街、百利街、百得街等。又如:禾畲屯阝的美和楼、民和楼、欣和楼、富和楼、协和楼、智和楼、德和楼、顺和楼、康和楼、丰和楼等等。

      4.4宗教流派渐多,寺庙名称密布

      香港是个华洋杂处,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居民包括不同的种族团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陆陆续续都有信奉者。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回教、孔教、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等10多种。所以香港地名中寺观、庙宇、教堂等占有很大比重。根据《香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书的统计,香港仅佛道寺观就有350余座,基督教堂833座,天主教堂和弥撒中心94座。所有与宗教有关的场所加起来共有1200多处,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有:西贡半岛的大庙、九龙的黄大仙祠、大屿山岛的宝莲禅寺及港岛的圣约翰教堂和竺利街回教礼拜总堂等。作为香港地名一部分的寺庙观堂等宗教地名,约占了香港地名的相当一部分,可见香港地名的宗教色彩是异常浓重。

      2香港地名的拼写形式

      2.1香港的语言使用情况

      香港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地区,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它具有根深蒂固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对中文的执著追求;另一方面,又在长达150余年的岁月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处于中西文化交汇之地。香港受英国殖民统治150多年,在19世纪中叶后,港英政府的所有职位无一例外地把持在英国人手中。香港当局规定:中文和英文同为法定语言。政府与市民交往时,这两种语文都具有同等地位。凡市民所关注的重要报告和其它出版物,皆备有中英文版本。立法局、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各个区议会和政府其它委员会开会时,发言者均可用英语和华语(粤语或普通话)发言。但实际上港英当局实行不平等的语言政策。英语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教学等领域占据着支配地位。港英当局还规定:香港所有法院的诉讼程序必须用英语进行。当事人不懂英文,法院须派出专门翻译。另一方面,由于香港中国血统的居民占94%,并以原籍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者为最多。因此在常用语言上,其讲粤语方言(白话)者占88.7%。余为讲福建话、客家话、潮洲话和普通话,讲英语者仅占2.2%。香港的年青人接受的是地道的西方教育,中学则大部分是以英文为教学语言。从港督轩尼诗时代开始,英语就被确定为官立学校的必修课。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文在就业市场具有充分市场价值。商店、酒楼的小姐伙计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国语(普通话)却被束之高阁,成了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外语”。

      2.2香港地名的中英文拼写

      地名是语言历史的遗迹。香港特定的社会状况,语言环境决定了香港地名“华洋相杂,中英并用”的双语制度和特殊的拼写形式。笔者经过对《香港地名录》约6400余条中前一半地名(不包括大厦酒店、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名称)进行比较统计,得出下面的结论:

      (1)中文名称香港的中文名称中又分纯中文名称,音译自英文的中文名称,音译加意译自英文的中文名称,意译自英文的中文名称和二中一英的中文名称等5种形式。

      a. 纯中文名称,这类地名占绝大多数,约占地名总数的86%。例如:

      太平山 Tai Ping Shan

      中环 Chung Wan

      尖沙咀 Tsim Sha Tsui

      b. 音译地名,即中文名称的专名和通名均音译自英文。这类地名为数不多。例如:

      京士柏 King's Park

      百丽殿 Paladium

      已连拿利 Glenealy

      c. 音译加意译地名,即中文名称的专名音译自英文,通名意译自英文。它的特点是多以人名命名的地名,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7%。例如:

      轩尼诗道 Hennessy Road

      窝打老道 Waterloo Road

      奥卑利街 Old Bailey Street

      d. 意译地名,即中文名称的专名和通名均意译自英文。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3%。例如:

      界限街 Boundary Street

      新界 New Territories

      救世军街 Salvation Army Street

      e. 二中一英地名,即两个中文名称配有一个英文名称,这类地名数量很少。例如:

      鸦州/阿珠 A Chau

      布罟湾/曝罟湾 Po Kwu Wan

      (2)英文名称

      香港的英文名称,又分纯英文名称,音译自中文的英文名称(或称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音译加意译自中文的英文名称,完全意译自中文的名称和两英(其中一个为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一中名称5种形式。

      a. 纯英文地名,这类地名在香港英文地名中占有很大比例,约占地名总数的21%。例如:

      Garden Road 花园道

      Victoria Harbour 维多利亚港

      Staunton Street 士丹顿街

      b. 音译地名,即英文名称(或称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音译自中文名称。这类地名是香港英文名称的主流之一,约占地名总数的35%。例如:

      Fan Ling 粉岭

      Shau Kei Wan 筲箕湾

      A Kung Ngam 阿公岩

      c. 音译加意译地名。即英文地名(或称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的专名音译自中文名称,通名意译自中文名称。这类地名是香港地名的主要拼写形式,约占地名总数的40%。例如:

      Pak Fuk Road 百福道

      Chek Chue Mount 赤柱山

      Tai Tam Bay 大潭湾

      d. 意译地名,即英文地名是根据中文地名意译而来。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11%。例如:

      Island Eastern Corridor 东区走廊

      North Point Estate 北角村

      Stanley Peninsula 赤柱半岛

      e. 二英一中地名,即一条地名,有一个中文名称,有两个英文名称,这两个英文名称中一个为纯英文名称,另一个为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这里我们暂且都称它们为英文名称。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3%。例如:

      Aberdeen/Heung Kong Tsai 香港仔

      Tolo Channel/Che Mun Hoi Hap 赤门海峡

      West Brother/Tai Mo To 大磨刀

      (3)香港地名中除以上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共9种表现形式外,还有以下两种情况

      a. 各叫各的地名,即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彼此没有关系,华人用中文名称,英国人用英语名称。例如:

      澄碧村 Sea Ranch

      大口环 Sandy Bay

      水坑口街 Possession Street

      b. 一地多名地名,即一条地名有两个中文名称,有两个或三个英文名称(其中一个为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2%。例如:

      跑马地 Pau Ma Tei

      又称:快活谷 Happy Valley/Victoria Valley

      角大排 Kok Tai Pai

      又称:企眼洲 Woodman Reef

      横岭背 Wang Leng Pui

      又称:大龙 Tai Lung

      以上分析仅是粗线条的,香港地名的拼写细分还有很多种,如汉语拼音注音式及既不是英文、也不是粤语方言和客家话注音的传统拼写形式等,因数量极少,这里不一一列举。香港地名的现状,源于英国对香港长达150余年的统治及英语的广泛影响。香港虽已回归祖国,但根据“一国两制”的总方针,内地关于地名拼写的有关规定,暂时还不适用于香港。香港地名的现有拼写及双语制度还将继续下去。也就是说,香港地名的标准化与内地地名的标准化完全一致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今后香港重新命名或更改地名时,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将占主导地位,英语的影响将逐渐减弱。当新地名出现时,首先以汉字命名,再以罗马字母译写,将成为主流。

    • 家园 把 '迈克尔.乔丹' 翻译成: '米高.佐墩' 这哪儿跟哪儿啊!!!
    • 家园 碧咸=贝克汉母,阿仙奴=阿森纳,奥云=欧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