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名字的统计学猜想 -- 华恩

共:💬56 🌺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名字的统计学猜想

    注意过没有,双名的比单名的多。

    不信?数数近代的名人。

    政界,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洪秀全,杨秀清,洪仁轩,林则徐,魏源,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双名的多。

    知识界, 辜鸿铭,梁宗岱,陈寅恪,马寅初,厉以宁,吴敬琏,钱学森,邓稼轩,李四光,竺可桢。

    文人,徐志摩,林徽因,郁达夫,周树人,林语堂,沈从文。

    电影界,成龙,李小龙,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

    体育界,李宁,李小双,邓亚萍,袁伟民,谢亚龙,姚明,田亮,郭晶晶,王涛,王皓,刘国梁,刘翔。

    是不是?除了体育界,单名的要少得多。

    从发音学的角度讲,单字似乎更为清爽。想想刘翔要是叫刘飞翔,田亮要是叫田亮亮,李宁要是叫李小宁,王皓叫王小皓,是不是感觉就要乏味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了,古人似乎更喜欢单名。

    三皇中间,唐尧,舜姚重华(扯远一句,据《史记》说舜是重瞳子,应该是美男子,不知道跟双眼皮有什么关系没有),夏禹(据说禹由帝尧赐姓为妫,被称为夏其实要等到1000多年之后)3人中单名的2人,双名的1人。

    夏朝开国皇帝夏启,夏启的爸爸夏禹,夏禹的爸爸夏鲧,末代皇帝夏桀。都是单名。其它君主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除失国的太康(打败他的,就是传说中射日的后羿),仲康,中兴夏朝的少康,在位59年的不降以及被司马迁斥为“好方鬼神,事淫乱”的孔甲,其他都为单名。双名5人,单名13人。

    商朝呢,开国皇帝汤(姓子),迁都的盘庚,中兴皇帝武丁(相传为武姓始祖),末代皇帝纣(子辛)。商朝君王的名字都很特别,似乎与天干地支有点关系。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庚丁,著名的纣王子辛。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除了癸以外,天干快占全了。虽然除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外均为双名(此外,河亶甲3字)。不过,双名中有一字为天干。

    周朝,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等,算文王在内,39帝中,除西周共王,孝王,幽王,东周平王,厘王,顷王,灵王,哀王8人为双名外,其余31帝均为单名。

    秦,昭襄王嬴则,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楚,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除二世,三世名字奇怪算双名外,6人中其余4人为双名。

    西汉,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都是单名。

    三国曹操,孙权,刘备,都是单名。

    晋司马昭,司马炎,均为单名。

    南北朝宋刘裕,齐萧道成,梁萧衍,陈陈霸先,北魏拓跋圭,孝文帝拓跋宏,东魏元善见,西魏元宝炬,北齐高洋,北周宇文觉。6人单名,4人双名。

    隋杨坚,杨广。均为单名。

    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女帝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温,僖宗李儇,昭宗李晔,哀帝李拀。21帝中双名的仅3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人也是大唐历史上最被人记住的三人: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五代后梁朱温,子朱友贞。后唐李克用,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周郭威。单名2人,双名4人。

    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受益,英宗赵曙,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南宋赵构,孝宗赵瑗。除最有名的赵匡胤,与《杨家将》中混了个脸熟的赵光义及仁宗赵受益,其它均为单名。

    真正双名开始占绝对优势,似乎是从明朝皇帝开始。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代宗朱祁钰,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末代皇帝朱由检。除成祖朱棣外,其他明朝皇帝似乎都是双名。

    当然,光看皇帝老爷的名字还不算数。皇帝毕竟是稀罕物,几十年就那1个。那么看看历史上的其他名人。

    商,从厨师混到宰相的伊尹,从奴隶到宰相的傅说、纣王旗下比干(据传林姓由比干而来)、微子、箕子。将微子,箕子算为单名,单名居多。

    周,军师姜尚,周公姬旦,召公姬奭。诸侯国中名臣管仲,鲍叔牙,晏婴,商鞅,吴起,乐毅,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项梁,百里奚,骞叔,赵武,钟子期,苏秦,张仪,孙武,孙膑,孔丘,荀况。单名居多。

    秦,李斯,韩非,白起,王骞,蒙恬,陈胜,吴广,项羽。单名居多。

    西汉,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樊哙,陈平,周勃,周亚夫,李广,霍去病,霍光,卫青,窦婴,司马相如。单名居多。

    东汉,刘秀,邓禹,马援(就是马革裹尸而还的那位)。单名居多。

    三国,曹植,曹冲,张辽,徐晃,庞德,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赵云,马超,孙策,孙坚,黄盖,周瑜,程普,太史慈,甘宁,吕蒙,陆逊,司马懿,稽康,邓艾,钟会。全部为单名。

    晋,祖逖,谢安,苻坚,王猛,王羲之。单名居多。

    似乎从隋唐开始,双名渐渐多起来。

    隋唐,杨坚,杨广,宇文化及,尉迟敬德,李靖,秦琼,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褚遂良,狄仁杰,姚崇,宋璟,杨玉环,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安禄山。18人中双名12人。

    宋,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吕夷简,苏轼,司马光,寇准,包拯,韩琦,李纲,岳飞,韩世忠,虞允文,文天祥。14人中双名6人。

    明,徐达,常遇春,胡惟庸,刘基,解缙,于谦,戚继光,海瑞,熊廷弼,袁崇焕,郑成功,11人中双名6人。

    再联系到近代,似乎趋势是双名渐多,单名渐少。当然,这里说的不是绝对数量,而是比例。

    鼎革:【原创】今风细雨话经济(9)老大靠边闪,汉朝(公元前220-公元后220年)人口大概4-6千万,唐朝(公元618-907年)人口大概5-7千万,而到宋朝(公元960-1279年)增加到1个亿,元明清三朝(公元1279-1911年)更是大跃进到5亿,可是欧洲人口在这段时间突飞猛进居然也上升到了将近5亿。取平均数,公元0年,5千万,公元750年,6千万,公元1100年1亿,公元1600年,2亿,公元1911年,5亿。公元后开始的前750年,人口增长大约20%,之后的350年里,增长约100%,再之后的500年里,增长约100%,之后的300年里,增长150%。大致可以认为,人口数量在以加速度增长。

    而汉字的数量,据http://xh.5156edu.com/showzip.php?id=18229说,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而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达到85000字。也就是说,汉字的数量也从最开始1万字左右,增加到了现代的9万字左右。

      相对人口来说,汉字数量还是不多的,而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字。所以数亿人民取名时,可以选择的范围就更狭窄了。

    当然,其实早在单名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汉朝,人口数量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汉字数量。而时人仍以单名为贵,也可见中国人民群众虽然不像日本人民那样不把名字当回事(据说日本人民中田中,山下之类的很多,就是因为当明治天皇下令都得有名字时,大家一时慌了,就把自己听到这消息时所在的地方当成了姓氏。这还算好,此外,厕所,屁股都被拿来当姓氏了。著名的Cannon的会长,日本经济界的领袖就姓厕所(御手洗)),不过,将就着能过日子就行。

    大概是到了唐代以后,随着人口数量突飞猛进,随便取个名字,大概就不方便了,比如一天之中同时遇见好几个跟自己一样名字的。那样怕也是很不方便。所以双名开始流行了。

    关键词(Tags): #草民论史
    • 家园 也可能和经济地位有关

      搞经济文化政治的需要家庭背景,所以双字名且优雅.搞体育的多是苦出身,家庭文化背景也单,名字就简单.

    • 家园 古人起名有一定规则,一般“名”为单,“字”为双,

      口语又多以“字”呼之。延自近代,古代的“字”就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名”,故以双字见多!

      • 家园 这是相当晚近的习俗了

        东汉之前并非如此。单名双字的固然不少,单名单字的也很多,例如屈原名平,原是字;项羽名籍,羽是他的字;再如刘邦字季(这个字估计只是刘邦的小名,但刘邦发达了,到了司马迁那里,也就成了刘邦正式的字)。

    • 家园 商朝君主那些不是名字,是号

      如,汤,姓子,名履,《史记》号汤,甲骨文号大乙。庙号高祖乙。

      盘庚,姓子,名旬,《史记》号盘庚,甲骨文号般庚。庙号世祖。

      帝辛,姓子,名受,《史记》号帝辛,谥纣王。

    • 家园 双字做名,在汉朝是用来侮辱罪人用的

      所以三国演义里头你基本上找不到双字为名的人物... 著名的老学究王莽还把他的一个孙子给改成双字名,以示惩罚...

      魏晋仍然恪守汉制... 但是五胡十六国横扫了这一切旧的牛鬼蛇神。那些汉话都讲不利索的胡人,哪里在乎那么多规矩... 战乱频仍,人口急剧减少,遑论教育和文化的传承,最后普通老百姓只是隐隐约约地知道好像似乎单字名比双字要好,却又不知是何道理/说法...

      所以隋唐以后双字名才开始流行,当然这里起主力作用的应该是人口的增长...

      至于说到辈份,这的确始于朱元璋。这里的原因么,可以参照当年明月的《朱八八篇》... 开篇就讲了:

      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

      老朱这个人自尊心很强,矫枉必须过正... 君临天下之后为了防止子孙后代重蹈无名可起的惨痛,干脆一杆子替自己所有孩子把辈份和第三字的属性(金木水火土)都挑好了。子孙后代只要能识字就不愁没名字...

      上行下效,皇帝这么干,下面的王公大臣以致小老百姓都开始学着为子孙后代谋。所以如果研究百家姓的家谱辈份,基本上都是自明朝始...

      随着人口的不停繁衍生息,在一个地方住不下了,人们就开始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 这个在家谱上就算一个新“枝” -- 而往往迁徙到新地方的人们因为学识等原因,并不能完全记得老家谱的所有辈份(你能记得住朱八八家的族谱么?不靠古狗,恐怕没几个人能记得住吧,哼哼... )所以只好结合老族谱,再加些新的内容重新开始...

      比方说鄙人祖上来自常州,随朱八八打到山东安顿下来,所以族谱里就填了四个字“常州发祥”...

      这些事情琢磨琢磨还挺有意思的...

      • 家园 请教,想查自己家族的族谱有什么办法没

        想查查我们的家谱,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好。

        • 家园 这个恐怕是没什么好办法

          家谱这个事情,只能在家族内部流传... 政府机关研究所之类的不能赚钱的根本懒得去看,所以不能指望他们... 网上有几个类似“[URL=www.jiapu.cn/]家谱网[/URL]”、“[URL=www.xgwz.cn]寻根网[/URL]”之类的网站,非常之不全面...

          如果家族中有长者的话,恐怕请教他们才是最可靠的办法...

      • 家园 西汉的皇帝和大臣都有双字名

        单字名的倾向性应该是王莽篡汉后才确立的。王莽好古,上台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复古,如改铸刀形钱,改官职的名字,改地方的名字,还有一个命令就是禁止双字名。《汉书·匈奴传》记载:“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

        王莽之前的秦和西汉双字名虽然不多,但拥有双字名的人,下起普通人,上至王侯将相,显然当时大家并不认为双字名有何不妥。王莽上台后禁了双字名,虽然新朝很短暂,但是老百姓心理上显然认可了单字名更吉,风俗为之一变。这一习惯贯穿了整个东汉,直至三国两晋。

        -----------------------------

        秦王嬴政的父亲叫异人(子楚),他的大儿子叫扶苏,小儿子叫胡亥。他早期的相国是吕不韦,晚期有右丞相冯去疾。

        刘邦时有郦食其,审食其(估计食其是这时流行的一个名字)。

        张良的儿子叫张辟彊,惠帝的时候做过侍中。

        齐王刘肥有个儿子,封了东牟侯,叫刘兴居。还有一个儿子叫刘辟光,后来封了济南王,景帝时参与了七国之乱。还有一个儿子叫刘雄渠,后来封了胶东王,景帝时参与了七国之乱。

        文帝时有张相如,张释之。

        景帝时有周亚夫,程不识,韩安国,公孙浑邪(羌人)。景帝有个儿子封了临江王,叫刘阏于。有个儿子封了赵王,叫刘彭祖。

        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刘彭离和刘不识

        武帝时有董仲舒,庄青翟,田千秋,直不疑,王温舒,司马相如,朱买臣,孔安国,刘屈氂,李延年,霍去病,李广利,赵充国,赵破奴。

        卫青的第二子名为卫不疑。卫青的一个部将叫张次公。武帝晚期一个游侠名为朱安世。卓文君的父亲叫卓王孙。

        汉昭帝名刘弗陵,是汉朝唯一一个有双字名的皇帝。昭帝时大臣有田延年。

        汉宣帝民间的名字叫刘病已,他的岳父叫许广汉。当时有楚王刘延寿,大臣张安世,赵广汉,萧望之,邓广汉,范明友,尹翁归,许延寿,韦玄成,盖宽饶,韩延寿,严延年,戴长乐,杜延年,耿寿昌。

        汉元帝时有刘更生,薛广德,贾捐之,冯奉世,焦延寿,李延寿,甘延寿

        汉成帝时有王延世,翟方进。

        小结一下,这些名人里有六延寿,四延年,三广汉,二不识,二相如,二安国,二安世,二食其,可能这都是当时风靡一时的好名字,尤其是延寿和延年,不知道那时候闹瘟疫还是怎么的。广汉这个名字,可能跟国号汉有关系,和充国、安国、安世、破奴这样的名字一样,都充满了寄托。相如这个名字,起源于蔺相如。不疑、去病、去疾、不识这样的名字都带否定词,前三个容易理解,不识不知该作何解。

        • 家园 窃以为,单字、双字并非严格戒律,唯当时之习俗耳!
        • 家园 有道理,不过说成“自王莽始”仍然牵强

          新朝一共才那么十几年,王莽实行了那么多新政,为何老百姓会无缘无故地认可这一条呢?

          新朝以前当然能找出很多双字名,但是显然对单字名不占优势... 这不仅仅是避讳或者是识字不多造成的...

          个人猜测这条法令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只不过被王莽用律令的形式给加强了一下而已... 就像纳粹德国反犹一样,并非自希魔始 -- 欧洲的反犹风潮在他之前就很盛行了...

          • 家园 有道理

            老百姓认可王莽强制推行的单字名,如您所说,可能有一定的民意基础,但我想应该还伴随有比较重的惩罚。王莽对匈奴单于可以利诱,对老百姓就是威逼了。不过新莽时期也还能偶尔找到一个双字名,如赤眉军立的那个放牛娃皇帝刘盆子。另一个奇怪的地方是王莽的这条法令好像只对男子适用,刘秀的先后两个皇后,一个郭圣通,一个阴丽华,都是双字名。难道官方并不把女子的名字登记在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