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善与恶及伪善的思考 -- 润树

共:💬62 🌺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善与恶及伪善的思考

    善与恶,是人类道德论中永恒的主题,东西方皆然。中国儒家的经典《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虽然没有申明什么是善,但把它定为一个人学习修养的最高境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一切持久的事物都是善。近世英国哲学家培根写过一篇《论善》,他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因此,善是人类普遍的道德追求,而恶是善的反面,是不利于人类的,因此要努力摈弃之。

    然而在人类的道德和行为中,善与恶总是相伴相随。人们追根朔源,在考察人的本性时,产生了本善和本恶这样相互对立的结论。中国封建社会占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可以通过道德教化来达到人人为善的目的,于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道德体系。所谓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节烈等等,就是这套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而西方古代的哲人更倾向于认为人性本恶,为了制约它,创造了神的法律(如摩西十诫),与神签订契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也许,这就是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制度在德治和法治上产生差别的基本原因。当然,并不是说中国没有法律制度,西方没有道德教化,而是说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然而,以唯物主义者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哲学观点来看,人的本性其实无所谓善恶。人从母体里开始孕育的那一天起,到他来到世间,以及其后的繁衍后代,所表现出来的食色之性,是一切人类以致生物的基本属性,即使它们带有“自私”的成分,也无所谓善恶。儒家和西哲所述的其他善性和恶性,都是人来到世间之后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意识和感情,因此是人的社会属性,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理论,用来解释人的善恶意识也是有效的。当然,无论是善还是恶,如果仅仅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它们在人的行为上表现出来时,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受到社会的关注。可以设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存社会中人的某些善和恶的思想和行为将逐渐消失。

    在善与恶之外,还存在于一个伪善的概念。伪善也是与人的思想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是伪装出来的善,即假善。在传统价值观念中,伪善被划到恶的一边,遭到社会的普遍谴责。但是今天,中国社会却出现了给伪善辩护的理论,说什么“伪善也是善”,“伪善是很重要的社会功能”等等。后者把社会的一些制度所起的制恶作用说成伪善的社会功能,属于偷梁换柱,倒果为因,笔者已有专文辩驳。而前者认为,一个人选择伪善比去作恶要好,因为他至少认同善,甚至还可能实际地行一些善。为了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考察伪善是如何产生的。

    人的生命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人即可以通过善也可以通过恶的活动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由于善的活动方式有力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于是人类社会发展出软性的道德教化来引导人的善,同时也设计了硬性的法律制度来制约人的恶。(当然,在阶级社会中,由统治者所设计的法律制度和道德教化规则是有阶级性的,并不一定都能够起到这些作用,此点暂且不论。)作为社会的动物,人需要获得社会的普遍接纳和认同。而善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一个人如果希望得到社会的普遍接纳和认同,就要站在善的一边,因此人们一般总是希望以善的面目示人。但是,以恶的活动方式来获得人的物质或精神需求往往比善的活动方式来得便捷省力,这就是人采取恶的行为方式的内在因素。伪善正是在社会对善的认同和人的恶行动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说,凡是认同善但又犯了恶的人都是伪善。那些宣扬“伪善也是善”的人,把人们各种社会行为中不同程度的虚伪表现都说成是伪善,是以混淆概念的手法来给伪善壮大队伍。在中国传统价值的语境下,有下列表现之一者方可被视作伪善:

    1) 在善行的掩护下作恶。

    2) 口头认同或宣扬某种善的价值观,却有意行与这个价值观相反的恶。

    3) 口头上竭力宣扬某种善的价值观,但自己却不打算也从未切实地去实行。

    对前两种伪善,即使是“伪善也是善”的拥护者可能也不会强词夺理说那就是善,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而第三种,伪善者虽然没有行与自己宣扬的价值观念相反的恶,但此种虚伪如果不加以批判反而受到肯定,将会造成社会普遍的虚伪,因此本身既是恶而非善。“伪善也是善”的辩驳者可能说,宣扬善的价值观有利于在社会中造成善的氛围,因此是善的。然而,当社会大众一旦意识到这种价值观的宣扬者是伪君子,他们就会有受骗的感觉,从而降低对他人的信任度,其社会效应将是非常负面的。而其,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事物,不需过度的宣扬。一个人本身不打算实行某种善的价值观,却口头上竭力宣扬,显然是想从中捞取名誉或政治资本,为别的目的服务,这与一般人只是认可此种价值观,但也不去实行的行为,有明显的区别。

    也有人认为善和伪善的动机都无法确认,批判伪善可能导致误伤。正因为如此,我们判别一个人的善和恶以及伪善,必须从思想和行为,动机和效果两者兼顾来进行,并且以行为和结果为评判的标准。一个人只有口头上的善,却无相应的行为,没有给人类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那么就不能说是善。而一个人心里即使有恶,由于我们无法知道,当他做了善事,那么我们只能说他是善的,而不能诛心地说他是恶的或者是伪善的。只有当一个人表现出了与善相悖的行为,我们才可以认定他的恶或者伪善。

    除了在人的行为上之外,伪善也可以在道德标准的制定上表现出来。比如孝,这个本来在一定范围内是善的道德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却一度被推到极端,而变成伪善和恶。父母去世了,做儿子的要在家里守三年孝,这已经不合理了,后来竟有人把它延长到了五年,二十年,而且还规定在此期间不能有性生活,就近乎于对人的虐待了。有人为了博得孝子的善名,名义上也大谈如何按此道德服丧守孝,结果二十年间却生出5个儿女之多,成为有名的伪善之人。有些儒家在孝上面做文章博善名,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在那个二十四孝图中竟搞出什么“挨杖伤老”,“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样荒诞邪恶的孝的典型。又如封建的节烈观,这样违反自然法则的伪善道德,不知戕害了多少中国妇女的身体和灵魂。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这些伪善邪恶的伦理道德。

    为伪善张目,在中国有其深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对过去的旧道德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同时也树立了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和模范人物。这些努力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极左的和形而上学的谬误。比如,不但文学创作中的英雄都被塑造成高大全人物,而且对有些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模范典型也都只说好,不说坏,甚至被任意拔高,使其可信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分析批判旧社会的恶人时,不能客观评价他们可能起过的正面作用,而把他们做过的一切善事都说成伪善,客观上为那些说伪善也是善的人提供了虚假的事实根据。恶人做善事可能有赎罪的心理,或者有向善的愿望,等等,一概斥之为伪善,就可能不充分,以至被某些有心人拿来做文章。不过,无论出于何种动机,这种人唯有放弃作恶才有真正向善的可能。今天,中国社会又出现了一些靠恶的手段积聚了财富的人,他们可能会出于各种动机出现在慈善活动中,捐钱捐物等。那么同样,这些人只要继续作恶,也就抵消了他们的善,而可以被指斥为伪善。但是,一个人的恶在没有被认定之前,我们只能说他的善行是善的。如果今后证明他此前或当时仍在作恶,或者用现在的善来为今后的恶开路,那时就可认定他的伪善,不值得肯定。

    最后,来看一看善和恶的阶级性。前面提到,善和恶的观念是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不同的阶级,对某些善和恶的认知是有差别甚至相反的。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他们的帮手认为忠君是善的,但被统治阶级有时就不认为那是善的,因为君王代表皇家和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有些国家仍然存在君主,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就认为政府官员应该忠于本阶级设定的制度,而不是君主。中国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知道那时的提法是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忠于人民。理论上,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和政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因此归根结底是忠于人民。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成为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道德指南。然而实际上,有些人长期受封建文化的影响,把对领袖和政党的忠搞成了宗教般的仪式,除了愚昧外,也不排除他们以此谋利的企图。

    综上所述,善和恶从道德上说,以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为尺度,而具体到人的善恶评价,则只能以这个人的言行及其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为标准。善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身体力行的事物,而不是什么高不可及甚至违反自然法则的道德标杆。我们的社会有善就够了,不需要伪善。

    关键词(Tags): #润树如是说
    • 家园 闲聊几句“善与伪善”及“个体与社会”

      我赞成楼下swordi说的

      最好不要轻易对别人下判断
      。但当一些行为被当作支持“伪善也是善”的证据时,难免被拿出来剖析一番。窃以为这里有一个个体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问题。

      记得圣经里有一句话,大意是“Do not judge, you shall not be judged”。我也是时刻提醒自己。但生活中想一直做到,并不容易。价值观的冲突是随处可见的。

      我的理解是,圣经的这句话的前提是假定所有人或者社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是基督教的价值观。在这个共同点下,大家都各行其是,不要去评判别人,把这个任务留给上帝。在现实中这个假设不完全成立,即使真的有上帝,也是有人信有人不信。

      我直观地想,作为个体,我们还是会经常地去评判别人的行为,不管是谨慎地还是轻易地,通过这样的评判,来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价值观。长此以往,一个社会会逐渐形成一些比较主流的价值观。

      如果说“善和伪善”的问题太复杂,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Team work的问题。可能大家都有过和别人共同做一些事情的经历,都知道分工协作对集体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对个体来说,未必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于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人会出于个人利益考虑,破坏事先定好的分工计划,虽然嘴上说他认为这样做对集体也有好处。如果是一个没有强制约束的Team(可能是几个人的小组),一旦有一个人这样做,每个人都会开始只追求个人的目标,往往最终就分崩离析了。这时候,单打独斗就成了这个小组的共同价值观。

      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即使是很小的小组也又要有很好制度,另一方面,我想,还要大力宣扬Team Work的观念,让这个观念深入人心。现在找工作,写简历,面试,大家都会强调自己是个很好的Team Player,不管真假。各个公司里的各级主管也都把Team Work挂在嘴上。

      回到“善和伪善”的问题。“善”是对社会(或他人)有利的行为,“伪善”也可能被包装成对社会有利,但主要是有利于个人目的,本质上是自私的。我想,模糊“伪善”和“善”,或者说宣扬“伪善”,对社会的影响,大体上和前面Team Work分工协作解体的例子差不多。

      这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我们确实不应该轻易评价别人的行为,即使是疑似伪善的行为。(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和制度会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社会上宣扬“伪善”,试图使其成为社会的主流,大概不是人们所希望的。

    • 家园 “一切持久的事物都是善”,原来是柏拉图说的,还以为是我发明的呢。

      对人类社会进化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胜者为王败者贼”,能引导人类在过去与未来的历史中成功的就是善的,不会导致社会健康发展的就是恶的。当然,其实善恶对于任何自以为真理在手的个人来说都是没那么容易分清楚的。所以最好不要轻易对别人下判断,而是做自己的主人,让历史去给别人下判断吧。

    • 家园 所谓“伪善”本身就是一种伪提法

      善就是善,恶就是恶,这是站在一定的价值观立场上对某一具体行为的评价,你提到的三点所谓伪善:

      1) 在善行的掩护下作恶。

      2) 口头认同或宣扬某种善的价值观,却有意行与这个价值观相反的恶。

      3) 口头上竭力宣扬某种善的价值观,但自己却不打算也从未切实地去实行。

      对于这所谓三种所谓“伪善”,我认为善行和恶行是可以区分的,肯定善行并不代表肯定恶行,否定恶行并不意味着连带善行(宣扬善的言论也是一种善行)也要一起否定。把这三点归于“伪善”其实是以同一个人身上的恶行否定他的善行。说到底,就是儒家问心论罪的流毒。

      尤其是第三点,是典型的诛心之论,这一条被范跑跑之流运用得炉火纯青,每当他们受到指责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问如果地震发生指责的人会不会先跑。很显然的,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地震的考验,如此反驳,其实是企图用当事人可能发生的违背自己言论的恶行否定他们已经做出的善行。所谓无赖莫过于此。

      我认为对于任何一个人口头上竭力宣扬某种善的价值观,那么应该表示欢迎,并睁大眼睛看他身体力行。但如果他违反了他所宣扬的价值观,无论是否有心无心,就该批评,但这批评仅限于他违反善的行为,而不能以此否定他所宣扬的善的价值观,顶多是认为他没有资格再宣扬这种价值观而已。

      你的

      “然而,当社会大众一旦意识到这种价值观的宣扬者是伪君子,他们就会有受骗的感觉,从而降低对他人的信任度,其社会效应将是非常负面的。”

      我感觉这个降低的是宣扬善而作违逆之事之人的信用,而并不涉及到危害善本身。

      如某前总理要倘地雷阵最后倘得儿女升天盆满钵满,我们否定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反腐败的共识。

      在一定价值观立场上判定善与恶是有客观标准的,而你的伪善(尤其是你定义的第三种伪善)这个概念却建立在他人的主观意识上,所以在思维探测仪发明以前,所谓这种“伪善”只是一个伪概念,没有任何实践意义。

      • 家园 正是如此

        所谓这种“伪善”只是一个伪概念,没有任何实践意义。

        思维探测器可不可以用,还是个问题。

      • 家园 你的任务很艰巨

        因为你根本否定伪善这个由来已久并且至今被社会广泛使用的概念,而这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以做得到的。

        我说的第三种伪善,是就伪善者竭力宣扬善但却不打算自己去实行的整体行为而言,把这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拆开,当然就不再有伪善。举个例,中国字的十是在一横加一竖,如果有人拿出一横说这是横的直线,拿出一竖说这是竖的直线,哪有什么十,我们该怎么反驳呢?我不会否定任何人宣扬善的行为本身,就像我不会否定十里面有一条横的直线一样。一个人今天写文章说开四缸的小车可以节省能源,减少污染,人人都应该尽可能实行,我和你一样也会赞扬他说得对。可是明天他就去买了一辆八缸大车,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说这样更舒适,也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此时我们该怎么评价他呢?我会说这个人在应该买什么车这个事的整体表现上是伪善的。而你会说,他说的是善,也是在行善,该赞扬,但行的是恶,该批评。我的说法是伪提法,而你的说法很有意义?

        你说“尤其是第三点,是典型的诛心之论,这一条被范跑跑之流运用得炉火纯青,每当他们受到指责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问如果地震发生指责的人会不会先跑。很显然的,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地震的考验,如此反驳,其实是企图用当事人可能发生的违背自己言论的恶行否定他们已经做出的善行。所谓无赖莫过于此。”

        我们最好不去假定“每个人”怎么样,那样永远也说不清楚,而可以看一看“这个人”怎么样:一个教师,竭力宣扬教师负有保护学生的责任,谴责范没有尽到这样的责任,但当有人问他今后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办时,他说我打算自己跑。你认为应该把这个教师称作什么人呢?我想不到有比伪善更好的词来描述。你可能说,没人会蠢到这个地步。那么你认为该这么回答呢?是回答“不知道”,“不回答此类假设性的问题”,还是以“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地震的考验”来打马虎眼?在我看来,只有“我当然会尽保护学生的责任”才是唯一合格的回答,这里来不得半点含糊。

        我原贴反复强调判断一个人善恶及伪善的依据是看他的行为和其社会效果,因此我认为不需要任何人去发明什么思维探测仪。但你还是派给我一个诛心的罪名,看来我要好好反省自己。

        • 家园 以伪善作为武器者,通常都习惯性的“搞错”攻击点

          伪善是来源以久,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概念一定有进步意义。伪善不过是儒家问心论罪一种扩展而已。其重点是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想什么。这个东西已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了,但这丝毫改变不了他作为儒家经典糟粕的性质。

          问题时当用“伪善”攻击别人言论倡导的价值观候,攻击者通常都会故意的借此否定这种价值观

          你的这段话:

          而可以看一看“这个人”怎么样:一个教师,竭力宣扬教师负有保护学生的责任,谴责范没有尽到这样的责任,但当有人问他今后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办时,他说我打算自己跑。你认为应该把这个教师称作什么人呢?我想不到有比伪善更好的词来描述。

          不知道你意识到没有,其实“教师负有保护学生的责任”是不因该因此而否定的,真正能被这否定的是违反自己宣扬的价值观这种恶。

          但范跑跑们就是以将来可能存在的心口不一否定“教师负有保护学生的责任”这种价值观。

          至于你下面的分析:

          你可能说,没人会蠢到这个地步。那么你认为该这么回答呢?是回答“不知道”,“不回答此类假设性的问题”,还是以“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地震的考验”来打马虎眼?在我看来,只有“我当然会尽保护学生的责任”才是唯一合格的回答,这里来不得半点含糊。

          不知道你意识到没有,“我当然会尽保护学生的责任”这一在你看来是唯一和格的回答,仍然只是一种外在言论,至于真正会怎么落实到做上,仍然是不可知也。你如果认为这种回答就说明了他的善,那么恭喜你,你赞同了我的观点,即不去探究他内心到底如何,而是按他客观外在表现去判断善恶。

          最后虽然你

          “反复强调判断一个人善恶及伪善的依据是看他的行为和其社会效果”

          但你的

          口头上竭力宣扬某种善的价值观,但自己却不打算也从未切实地去实行。

          显然提出了对对方思想洞悉的要求或者提了对未来预知的要求,因为自己打算本来就是个人思想甚至是个人都无法体察的潜意识,未到面临客观选择前谁也不知道选择的结果是怎样。

          当然如果你辩解说的这些都是事后判断应该可以回避要思维探测仪或时间机器的问题,因为所有不确定的可能已经塌缩,确定的客观现象已经浮现,也就不需要对思想的探知和对未来的预见。

          但问题是,实际使用中,范跑跑之流往往会进行事前判断。也就是以伪善作武器行诛心之论,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发明,古往今来的腐儒们无不照此行事罢了。我想我们讨论的应该是概念客观使用的情况而不是你所定义的立于不败之地的理想概念把?

          • 家园 其实你和润树兄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但我觉得表达上各有偏执。润树的原文也提道用伪善来攻击他人的往往是错误的方法。如

            另一方面,在分析批判旧社会的恶人时,不能客观评价他们可能起过的正面作用,而把他们做过的一切善事都说成伪善,客观上为那些说伪善也是善的人提供了虚假的事实根据。

            我想你们都同意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只是在观点阐述上难免言语道断。

            伪善之辨作为价值观还是应该建立的。只是在实践上,不宜律人,只宜律己。

            • 家园 赞同这句话,伪善之辨,不宜律人,只宜律己

              自己的出发点自己清楚,自己为善行宣扬善念是否出自恶意是否自己能做到,自己知道。

              日三省吾身,漂亮的话,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说,如果说了,就一定要照着做。

              此为君子。

              另,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有意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 家园 这个对联只合作个人修养目标,不宜作社会道德共识

        社会道德共识不能用这么苛刻的标准。对于社会道德共识,应该用下面这个对联的方法。其举出的具体例子今天看来不合适,但对于善恶的态度我认为是更合理的。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家贫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

      • 家园 金刚经说无相布施,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这个意思
        • 家园 引一段印光法师文钞

          老法师话说得太重,也有冬烘的地方,我不完全同意。但我以为其对真伪的见解一针见血。

          复(俞陈)慧(郁昶)二居士书

          盗跖聚徒数千,横行天下而为盗,反自命有道。而痛斥尧不仁、舜不孝、禹淫佚、汤武暴乱、孔子虚伪,为无道,正与此二种人之知见相同。又如近来废经、废孝、废伦、裸体游行,以为禀天地自然之德,不假造作。然夏则竞裸,冬何不裸?谓禀自然,不假造作。掘井、耕田、纺织,方有饮食、衣服,非造作乎?恶人阻破人为善,每每如是。谓善须无心为,有心即非真善。然古之圣贤,无不朝乾夕惕,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有心乎?是无心乎?

      • 家园 论迹不论心

        好判断,好评价,利于操作。

        人心隔肚皮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