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1998年台湾经济回顾 -- foundera

共:💬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1998年台湾经济回顾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台湾外贸大幅衰退,经济增长势头明显趋缓。在台湾当局“扩大内需方案”的推动下,全年经济增长4.83%,比上年6.8%的实际增长率下降近两个百分点,为1983年以来的最低记录。预计1999年台湾经济发展前景仍不乐观。

      一、1998年台湾经济发展概况

      1998年台湾经济“开高走低”。年初台湾当局预订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己5%,但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显现,使出口锐减,当局不得不先后四次下调原预定目标。综观全年经济发展状况大致呈现“外(需)冷内(需)温”的特点。

      (一)总体经济虽有增长,但速度明显放缓。

      从4月份开始,台湾经济结束了连续17个月的稳定增长期,景气开始转入低迷。四个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是5.86%、5.21%、4.66%、3.71%,呈逐季下降之势,从而未达原订6.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亚洲金融危机射台经济的影响超出台湾当局预期,由于外部案大严重不振,经济增长主要靠岛内的消费和投资来带动。消费在实行隔周双休等有利因素的带以下有所增长,“政府”与民间消费分别增长约1.23%和7.1%。投资方面,在台湾当局多项措施激励下,民间投资相对热络,固定投资增长16.6%,其中2亿元台币以上的大型投资案实际完成379件,共4369亿元台币;“政府”固定投资微增0.8%,公营事业投资则下降1.71%。消费和投资虽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远不如预期,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长率比预定目标低了10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受企业财务危机影响,民间投资衰退3.8%。

      1998年台湾人均GNP为12040美元,比上年下降1156美元。年底外汇储备达903.41亿美元,为近三年来的最高值。黄金准备量1357万盎司,价值47.43亿美元。消费者物价增长率为1.68%,高出上年的0.78个百分点。经济景气趋缓失业严重,全年倒闭企业数6788家,较上年增长1.3倍,为四年来最高;全年失业率为2.7%,半年以上仍未找到工作的长期失业人数占总体失业数近四分之一,为十年来的新高。

      (二)对外贸易大幅衰退,顺差继续下降。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世界市场的萎缩,台湾对外贸易出现历年来少有的严重衰退。全年对外贸易总额为215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 8.9%,是 40多年来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年。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为1106.4亿美元和1047.4美元,比上年减少9.4%和8.5%。全年贸易顺差为5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2.9%,为1984年以来的最低纪录。1998年台湾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出现较往年不同的变化:

    l、美国仍居台湾贸易伙伴首位,但退居其进口市场第三位。全年台美贸易总额490.68亿美元,美国仍为台最大贸易伙伴。其中台湾对美国出口293.86亿美元,比上年微降0. 6%,占台出口总额的26.6%,比上年升高2.4个百分点,美国仍居台湾出口市场首位;台湾自美国进口额196.8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5.3%,占台进口总额的比重由 20.3%降为 18.8%,略低于欧洲,退居台湾的第三大进口市场。对美贸易顺差为97亿美元,由于自

    美进口大幅减少,台对美顺差一改上年衰退状况,大幅增长53.4%,为八年来的最高值。

    2、欧盟国家跃居台湾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地区。全年台欧贸易总额为402.8亿美元,欧盟国家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台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中对欧出口为196.43亿美元,增长6.7%,是该年台湾出口贸易保传增长的少数地区之一,占台出口总额的的比重升至17 8%,比上年增长2.7个百分点,仍占居出口市场第三位;自欧洲进口为 206.37亿美元,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重升至19. 7%,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台湾第二大进口地区。台湾逆差9.94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减少68.8%。

    3、日本退居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台对日逆差再创新高。台日贸易总额为270.19亿美元,其中对日本出口93.32亿美元,衰退20.2%,比重降为8.4%,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自日本进口 270.19亿美元,衰退2.2%.比重为 25.8%,微升0.4%。对口逆差 176. 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

    4、对亚洲地区出日大幅衰退,比重下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对亚洲地区出口减少18.5%,占台湾出口总额比重由上年的50.5%降为 45. 4%。其中对香港(含转口祖国大陆)出口248.4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3.4%,比重为 22.5%,较上年微降 1个百分点,仍居出口市场第二位;对东盟五国出口104.56亿美元,衰退 29.7%,比重力9.5%,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并由上年的贸易顺差转为17. 56亿美元的逆差。受当地货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台湾自东盟五国、日本及香港的进口均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加。

      就出口产品结构而言,重化工业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1998年达64.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但出口额较上年衰退7.4%。位居前列的出口产品大多出现衰退,其中居第一位的电子产品出口值为169.1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 6.2%;居第二位的纺织品出口值为145.5亿美元,大幅衰退12.7%;居第三位的资讯通信产品出口值为137.73亿美元。衰退4.6%。纺织品衰退幅度最大,其原因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分别占台湾纺织品出口市场40%和14%的香港及东南亚各国市场出现萎缩。

    (三)工业生产小幅增长,高科技产业发展放慢。

      1998年台湾工业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全年增长率为3.79%,低于上年的7.4%;其中制造业增长3.55%。资讯电子业增速最高,达13. 95%,总产值约397亿美元。受全球资讯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疲软的影响,一些新兴科技产业均表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其中半导体产业出现199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年产值约为 97. 42亿美元,比上年衰退0.1%。资讯电子业增长率也较上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硬件业全年产值为338亿美元,增长11.9%,为五年来的新低,其中芯片等一些原高盈利产品还首次出现负增长。在套装软件和网络服务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全年资讯软体及服务业产值约为 21. 97亿美元,增长14.3%,但比上年下降8.3个百分点。

      台湾“经济部工业局”1993年开始推动的“软体工业五年发展计划”已进入第二期的第二年,并显现出实质效益,几年来共投入新产品开发经费达11.79亿元台币,完成产品开发71项。在新兴高科技产业中,光电产业的发展势头最好,全年产值约59. 6亿美元,增长27.2%,但也低于前几年30%以上的平均增长率。传统产业更加不景气,不少行业出现衰退,其中食品饮料业衰退6.52%,工具机、纺织及造纸机械设备等行业的衰退幅度均超过30%。产业不景气导致企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以有关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例,其中纺织业较上年下降8.14%、造纸业下降10.32%、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全年房屋建筑业仅增长0.73%。

      (四)外商在台投资减少,台商对外投资增长趋缓。

      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台湾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1998年侨外商到台投资金额大幅下降、全年核准讲外投资金额32.95亿美元,比上年大幅下降22.8%,但件数有所增加,共918件,比上年增长34.4%,显示侨外商投资规模趋小。其中外商在台投资(1?11月)金额28.8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件数788件,增长38%;侨商投资金额(1一11月)1.3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件数49件,增长17%。美商居外资来源第一位,且增幅较大,1?11月共投资7.89亿美元,183件,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93%和85%;日商投资则因本国经济不景气而大幅下降,l?11月投资金额4.9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件数212件,增长45%。

      在台外资企业的营业额大多出现衰退,有些撤离台湾。继3月德国拜耳公司宣布放弃高达500亿元台币的在台投资计划后,10月美国波士顿银行总行又宣布结束在台分行业务,成为亚洲金融危机后第一个撤出台湾的外商银行。同时,美国商业银行、美商信孚银行、渣打银行、荷兰荷兴银行、瑞士联合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及加拿大皇家银行等在台外商银行分行都有大幅缩编或减少业务的举动。此外,英国吉利产险公司宣布撤资,则成为台湾对外开放保险市场以来第一家撤离的外商保险公司。

      台商对外投资增长趋缓。全年核准对外投资897件,金额32.96亿美元(不含大陆),虽增长18.2%和13.9%,但较上年增长率分别下降 43.3个百分点和19.8个百分点。对外投资行业以金融保险业最多,1一11月累计达16.5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7%;其次是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4.74亿美元,下降5%。对外投资地区主要是英属中美洲、美国、新加坡、泰国及越南等,其中1一11月对英属中美洲和美国投资金额分别为17. 25亿美元和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和6%。年初台湾企业界在当局“南向政策”的推动下,制定了一些到东南亚国家收购、兼并当地企业的计划,但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政治形势的恶化,大部分企业都打了退堂鼓,从而使台商对东南亚地区投资除少数国家外,均出现大幅衰退,其中1~11月对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投资的衰退幅度高达78%、74%和67%。

      (五)股市、汇市波动频繁,企业财务危机四起。

      受内外因素影响,全年台湾股汇市出现三次较大的波动。第一次起因于印尼动荡和日元贬值。5月中旬,由于印尼局势动荡,台湾股市一跌跌破9000点与8000点大关。台币汇率由年初的1美元兑32元台币骤贬至34元,受日元大幅贬值影响,6月10日一度跌破35元大关。后在多方干预下,才稍稍平息。第二次起因于8月份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和美国及拉美股市下跌。台湾股市在一个月内大跌1300多点,9月3日股价指数跌至6251点,为1997年初以来的最低点。台币汇率则在34元至35元之间徘徊,直到9月底在台“中央银行”强力拉抬下才重回32元价位。第三次起因于台湾企业财务危机。由此引发了投资者的信心危机,刚刚回升的台湾股市又跌回6700点。12月“三合一”选举后股市连续下滑,31日跌至6418点,与年初相比,股价指数大幅下跌21.6%。汇市则由于美元疲软等因素,自第四季度以来台币一直有升值压力,12月31日台币兑美元的收盘价为32.2: l,已略高于年初的水平。综观全年,台币的平均价位为33.547元兑1美元,比上年平均价位贬值16.6%,这也是11年来的最大贬幅。

      自第四季度起,岛内先后有20多家大型企业出现财务问题,并迅速蔓延为企业财务危机。这是岛内过去历次爆发的企业财务危机中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一次。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主要包括万有纸业、瑞联集团、安锋集团、振安钢铁、罗杰建设、东隆五金、国产汽车、禾丰集团、新区群集团、中兴纺织、宏福建设、国扬建设与台中精密机械等政商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其跳票或违约交割金额一般达数亿元台币,甚至高达数十亿元台币。企业财务问题的蔓延,引发有关金融票券公司也爆发财务危机,进而转变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危机。岛内接连爆发企业财务危机,实际上是台湾经济自由化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结构性问题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扩散情况下的反应,台湾舆论及学界普遍认为这是

      岛内出现的“本土性金融危机”。台湾很多企业依靠庞大的政商关系及利用法规漏洞,通过关系企业之间交叉持股,并利用各种方式套取金融机构资金,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大肆进行股票与房地产等投机活动,潜伏着严重的财务问题。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日渐扩散以及台湾经济金融形势转趋严峻,企业潜伏的财务问题就?一暴露,从而酿成“本土性金融风暴”。

    (六)财政收支略有好转,但财政问题依然严重。

      1998财政年度(1997.7~1998.6)台湾财政决算实质收支出现小幅盈余。持续多年的财政决算收支暂时转亏为盈,其原因一是控制开支。近年来台当局一直采取紧缩到预算,1998年度财政支出为11899亿元台币,占GNP的14%,为近十年来的最低比例。二是增加收入。全年度超收1000亿元台币左右,其中因股市所增加的证券交易税收入达500亿元台币,公营事业缴库盈余也比预算额高出380亿元台币。但台湾财政状况并未获得根本性改善。赤字仍居高不下、赋税依存度偏低影响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1998年度赋税依存度虽比上年大幅上升近10个百分点,达 64. 4%.但主要来自于不稳定的证券交易税,加之,“两税合一”的实施使年减税额达315亿元台币,未来为加入WTO而调降关税也将造成每年150亿元台币的税收损失,使得1999年度赋税依存度可能会重新降低。

      从1999财政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来看,受岛内景气低迷,股市、房市交易清谈及税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前6个月(1998.7?12月)的赋税收入为6053亿元台币,较上年同期衰退4%.预算达成率仅43.1%,低于上年同期的47.5%、另外,近年来台湾“中央政府”每年的举债规模都在1000亿元台币,1998年度“中央政府”决算债务未偿余额达1.39兆元台币,1999年度将略有上升,由于“精省”后还需承担原“省政府”近7000亿元台币的债务预计2000年度“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将高达已3兆元台币,财政负担加重,刚刚有所好转的财政状况将重新面临赤字压力。

      (七)两岸经贸仍有增长,双向交流与合作迈出新步。

      1998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台当局“戒急用思”政策的双重影响,某些方面出现了衰退,但总体上仍有一定发展。

      1、两岸贸易保持了增长势头。据祖国大陆海关统计,全年两岸贸易总额为2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自台进口166.3亿美元,增长1.1%,对台出口38.7亿美元,增长13.9%;对台贸易逆差缩减为127.6亿美元,是继上年来的第二次逆差负增长。台湾“经济部”的统计所所不同,自大陆进口保持增长势头,但两岸贸易总额和对大陆出口呈现负增长。两岸的统计向来存在差距,一般而言,货物到达地的统计较能反映真实情况,因此大陆统计的自台进口正增长,比台湾统计的对大陆出口负增长较为客观。

      2、台商对外投资仍关在祖国大陆。据外经贸部统计,全年新批台资企业 2937家,实际利用台资 3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5%和人43%,但合同台资金额31.07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长10.38%、截止1998年底,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41422个,协议台资金额412.79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力214.2亿美元,居祖国大陆实际利用外资排名由上年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另据台湾统计,全年台商经核准到祖国大陆投资金额15.19亿美元,减少5.9%,件数641件,减少11.95%。年内,台商对投资祖国大陆流通领域、电脑软硬体业、农业、金融证券业等行业兴趣浓厚。

      3、两岸经贸双向交流与合作有一定进展。“两岸科技成果交流研讨会”首度在台北举行,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应邀以学者身份与会,其余还有90余名大陆科技学者、带去246项成果进行交流,并达成一些合作意愿。台湾“中油公司”与祖国大陆海洋石油公司搁置一年多的海上石油勘探合作计划重新启动。此外,“台湾区航太工业同业公会”首次组织五家台湾航大公司参加珠海“98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为进军祖国大陆市场探路。

      1998年,祖国大陆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实现近8%的增长目标,金融形势和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为两岸经贸平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自1月1日起,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投资项目的进口设备重新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一步完善保护台胞投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放宽台商人出境限制,简化有关手续等。相反,台湾当局却坚持“戒急用忍”基本原则,继续为两岸经贸发展设置障碍,并把“戒急用忍”的所谓“松绑”作为其在两岸关系发展中讨价还价的筹码。台湾当局鉴于其推行“戒急用忍”政策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年内不得不对大陆经贸政策的某些具体做法进行了适当调整。

    二、台湾当局的主要经济政策

      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第四季度出现的企业财务危机,年内台湾当局采取了多项措施,在稳定经济形势的同时,努力刺激经济增长,对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及房、股两市“纤困”。此外还为跨世纪经济发展预作一些规划和安排。

      (一)刺激出口,扩大内需。

      由于出口大幅衰退使经济增长趋缓,台湾当局在5月初制定了“全球拓销方案”,为企业界提供1亿元台币作为输出保险专案资金,组织6200家企业开展100项以上的拓销活动。拓销地区分三大市场: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的日本、韩国为拓销重点;对受冲击较小的欧美地区,以科技为拓销主轴,带动零组件出口;对具开发潜力的中东欧及中南美等地区,作为新兴市场予以开发。该方案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对日与对韩拓销团分别创造近7亿美元和600万美元的订单,但仍未能挽救台湾出口贸易严重衰退的局面。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8月份又实施“扩大内需方案”,借大幅追加预算来促进投资和带动经济增长。一是加强公共投资。除加速执行1999年度5334亿元台币的既有预算外,还将追加1074亿元台币,以增大刺激经济的效果。追加部分主要用于交通、水利、环保以及资讯通信基本建设等重大公共建设项目。二是促进民间投资。主要是通过加速法分修订和建立推动机制,来促进制造业大型工程、交通建设、电厂、工业园区、工商综合区等民间投资项目。在台当局的推动下,总投资额达4316亿元台币的台湾南北高速铁路首宗大型BOT工程得以签约。但“扩大内需方案”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仅提升本年台湾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

      (二)稳定金融,加强监管。

      面对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和岛内股汇市波动,年初以来台湾当局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项措施。l、防堵炒作,打击股汇市的投机活动。如5月份股汇市出现大幅波动时,“中央银行”公布了对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的限制性规定,此后又陆续出台包括禁止销售京罗斯旗下基金、对买汇较多的银行顾客查税等限制措施。2、调降利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台湾当局为给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全年三次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主要放款利率,同时辅以释出邮政储金等措施。l?11月共释出强力货币近2000亿元台币;货币供给额M2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3%,在台湾“中央银行”预定的6%一12%目标区内。3、采取应急措施,为企业“纤困”。包括协调金融机构帮助资金调度困难的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专案贷款等。同时针对企业财务危机引起的股市波动,于11月成立稳定股市专案小组,拟动用2000亿元台币作为股市稳定基金进场护盘。4、健全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年底通过了讨论已久的“金融监理一元化”方案。即在“财政部”设立“金融协调委员会”,负责一般性的金融检查工作,金融专案检查由“中央银行”负责,以明确权责、提高监管效率。

      各种稳定措施短期内虽略有成效,但总体效果不佳。台湾股市下滑没有得到遏制,在1998年全球衰退最严重的股市中居第十二位。房市持续低迷,空置率居高不下。企业财务危机继续蔓延,跳票和企业倒闭时有发生。岛内各界对当局的“经团”措施提出尖锐批评,认为其多是短期性的应急措施,主要维护了大财团和金融机构的利益,缺乏可以彻底扭转危机的有力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

    (三)为跨世纪发展预作安排。

      主要有两项重要安排。一是加快科技发展步伐。台湾当局在1997年把“亚大营运中心”发展重点调整到以科技产业为支柱的“制造中心”上以后,1998年4月又通过了《科技化国家推动方案》。明确提出十年后使台湾成为“亚太高科技制造中心”;到2010年迈入“科技化国家”行列,届时研究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85%左右提高到刚,大学以上的研究人才由4万余人上升到7.5万人。二是谋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5月份,台湾召开“能源会议”,全面检讨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未来将从改变能源供给结构和推动节能、提高能源效率着手,同时通过实施二氧化碳排放量配额等办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2020年制造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20%、基础产业占26%、技术密集产业占54%;与目前相比,传统产业将下降4.3个百分点,石化、钢铁等基础产业将大幅降低10.6个百分点,而技术密集产业则提高14.9个百分点。

      此外,为团应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形势变化,台湾当局对“亚太营运中心”的具体做法进行了适当调整,其中有些措施将放慢脚步,有些措施将加速推动。为此,7月4日“经济部”提出《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制造中心推动计划》,将加强推动资讯、生物科技、航太等高科技产业发展,预计2000年,台湾制造业产值将达3000亿美元,其中技术密集工业产值将占40%。

    三、1999年台湾经济展望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经济于1998年提前进入其第九个经济循环的衰退期,预计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台湾官方与民间对1999年经济前景均不表乐观。在上年底各研究机构对新一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中,“中华经济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和“台湾综合研究院”的预测值分别为 4.92%、4.88%和 5.08%,与上年持平或略低于上年;“台湾经济研究院”的预测值原5.4%为最高,但后来又下调到5.01%。台湾“经建会”和“行政院主计处”两个官方机构预订目标分别为5.5%和5.24%,这是历年台湾经济计划中少有的低于训的增长指标。各方对新一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不高,主要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仍令人难以乐观。

      首先,出口难望大幅回升,无法有效带动经济增长。一般认为,亚洲金融危机虽趋于平稳,但世界经济仍将低速增长。目前虽然存在一些刺激全球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但分居台湾出口、进口市场首位的美国和日本却有经济低迷的隐忧。预计1999年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可能较上年降低。日本经济也很难有大的起色。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均处于调整阶段,不会有明显复苏。因此1999年台湾对外贸易的衰退趋势虽有可能得到遏制,但增长不会大理想。

      其次,岛内投资与消费增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民间投资可能会低于预期。民间投资大宗是高速铁路和民营电厂,但目前已有许多和高速铁路配套的厂商因财务问题而退出,多家申请建设电厂的民营企业也计划缩小规模或延缓建设,这将使台湾当局的“扩大内需方案”打折扣。估计“政府投资”也很难达到预订的目标。

      为摆脱困境,提振新一年经济景气,台湾当局在“扩大内需方案”实施不到四个月,又于岁末年初密集出台各种“方案”。年底推出所谓“综合纾困方案”,为企业提供1200亿元台币的专案纾困资金。接着又出台多项为建筑业纾困的方案,提供贷款达1500亿元台币。此外,当局还于1999年2月提出“强化经济体质方案”,从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协助中小企业发展、改进金融制度、推动企业再造、健全住宅及土地管理政策、规范投资审议流程及权责、改进劳动法制等七个方面采取措施,准备将扭转危机的措施由短期改为长期。但迫于年初发生新一波企业财务危机和来自大财团的压力,在最后的政策形成上还是加入了很多维护大财团与金融机构利益的短期措施,如大幅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银行业营业税税率、大幅提高外资投入岛内任一公司股票的比率、拟调降证券交易税等。这样,虽暂时有利于稳定金融形势,但很可能为台湾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埋下隐患。

      总的看来,1999年台湾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形势依然严峻,台当局高层人士称,该年“台湾经济问题多于政治问题”、2月初“行政院”主计处已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测值调降至4.74%。如果亚太经济缓慢复苏和台湾当局各项措施有所成效,台湾经济增长可望与上年持平或略好于上年。但如果外部环境恶化或岛内企业财务危机得不到遏制,台湾经济增长继续下滑甚至爆发全面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

    • 家园 1998年两岸经贸

      1998年两岸经贸

        1998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受到亚洲金融危机蔓延的冲击和影响,两岸贸易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但相对整个东亚地区相互贸易投资情况,所受影响较小。海峡两岸贸易优于整个东亚地区相互贸易,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出现新的投资亮点,两岸经贸科技合作与海上通航也取得一定进展。1999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虽将继续受到周边地区经济衰退或低度增长的影响,但在全球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采取刺激经济复苏措施后,不会出现进一步恶化情况,而且会逐渐趋于好转,甚至在某些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两岸经贸关系的主要进展和特征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出现一定波动,但总体形势尚称平稳。

        (一)两岸贸易萎缩,但较两岸各自总体外贸情况为佳。受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及整体对外贸易衰退的影响,两岸贸易作为亚太地区一对特殊的区域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由于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分别保持4.83%与7.8%的增长率,两岸贸易所受影响相对较小,衰退幅度较台湾、祖国大陆对东南亚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贸易衰退为小,且依祖国大陆统计的两岸贸易还呈增长势头,对台湾与祖国大陆总体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依据祖国大陆公布的统计,1998年两岸贸易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全年贸易总额为205亿美元(这是依祖国大陆统计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大陆对台出口 38.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从台进口 166.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l%。

        依据台“经济部”公布的统计,两岸贸易出现衰退。全年两岸贸易总额为225.l亿美元,较上年衰退7.9%。其中,台对祖国大陆出口金额为184亿美元,较上年衰退工队3%;但台从祖国大陆进口则呈现逆势增长,不仅没有出现衰退,而且保持一定增长速度.进口金额为 41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

        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祖国大陆本身外贸出口增长大大减缓,进口需求减弱,减少了对台湾产品的进口需求;二是东南亚国家与韩国因货币贬值幅度大于台币贬值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三是台资企业从祖国大陆采购原料与半成品持续增加,导致祖国大陆对台湾半成品与零组件的进口依赖减弱。在对祖国大陆出口产品结构上,台湾对祖国大陆电机设备、零件与机械用具等继续保持增长,占总体出口的比重超过30%,而劳力密集型出口产品下降。上述情况表明,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岸产业分工格局逐渐形成,两岸贸易往来已出现结构性转变,大陆本地企业与台资企业逐渐取代台湾岛内原料及零部件供应厂商成为祖国大陆台资企业零部件与原料产品的供应基地。同时也显示,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产品也随着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档次的提高与祖国大陆产业逐步升级而发生结构性改变。

        祖国大陆对台出口或台从祖国大陆进口保持较高增长,其主要原因:一是台湾采取扩大内需政策,民间投资大幅增长,对祖国大陆工业原料与机电产品需求明显增加;二是台湾当局对祖国大陆产品进口限制逐渐放宽,自祖国大陆间接进口物品总数达5584项;三是台湾对祖国大陆传统劳力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下降;四是台资企业部分产品回销率上升;五是以前台从祖国大陆进口比重偏低,1998年台湾进口祖国大陆产品占全部进口产品的比重只有4%,增长空间较大。对台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重要变化,对台钢铁、水泥与机电等产品大幅增长,而对台玩具、鞋靴与木制品等出口衰退,揭示了两岸经济结构的迅速调整与两岸经济互补优势的增强。

        尽管两岸统计数字不同,但大体上仍能反映两岸贸易的一种基本趋势,即大陆对台出口或台从祖国大陆进口呈现较高增长速度,祖国大陆从台进口或台对祖国大陆出口则出现增幅放缓或萎缩情况。特别是两岸贸易发展较台湾与祖国大陆各自总体贸易表现为佳。依台统计,1998年,台湾对外贸易总额衰退8.9%,两岸贸易总额衰退7.9%;台湾总体出口金额衰退9.4%,对祖国大陆出口衰退幅度为10. 3%,对整个亚洲地区出口衰退则达20%(其中对日本出口衰退20.2%,对东盟五国出口衰退”29.7%);台湾总体进口金额衰退8.5%,而从祖国大陆进口增长达5%。依祖国大陆统计,1998年,祖国大陆外贸总额下降0.4%,而对台贸易增长3.3%;祖国大陆出口总额增长0.5%,而对台出口增长高达13.9%;祖国大陆进口总额下降至1.5%,而从台进口增长1.1%。如果没有两岸贸易这种较好地表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对外贸易情况可能将更差一些。

        此外,由于祖国大陆对台出口与进口呈逆向发展,即对台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从台进口增长速度,祖国大陆对台湾贸易逆差或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金额减少,有利于实现两岸贸易的平衡发展,但祖国大陆仍是台湾总体外贸的最大顺差来源。依祖国大陆统计,1998年,祖国大陆对台贸易逆差达127.6亿美元;依台统计,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为142. 9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3.9%。这意味着随着两岸产业分工结构的逐渐形成与祖国大陆对台出口速度的加快,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盈余会进一步下降。

        (二)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衰退,但出现一些新的投资热点。

        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扩散与台继续坚持“戒急用忍”政策的情况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项目与金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据台“经济部”公布的统计,1998年,核准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件数与金额分别为641件与 15.19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 11.95%与 5.9%。不过,上半年,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仍保持较大增长幅度,只是在9月份以后由于受企业财务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下降,其中11月份核准的对祖国大陆投资项目与金额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5.6%与49%。依据祖国大陆统计,1998年,台商投资项目与实际利用台资金额持续下降,但合同台资则出现两位数增长,显示出台商仍就看好祖国大陆投资前景。全年新批准台资企业2937家,较上年下降2.55%;合同台资金额31.0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38%;实际利用台资金额为30.45亿美元,较上年下降 7 .43%、到 1998年底,祖国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累计达41422个,协议与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分别达412.8亿美元与214.2亿美元。相对而言,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下降幅度较其他地区投资下降幅度为小,累计实际利用台资比重从上年的第三位再次升到第二位。台商投资的

        主要产业也较过去有明显变化,依台统计.投资据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电子电器、化学品、纺织品、基本金属等制造业及批发零售等业。其中,在其他行业衰退的情况下,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增长高达73.58%。

      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出现一定程度衰退的主要原因:一是80年代中期台湾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中小企业赴祖国大陆投资高潮逐渐结束,不可能再出现大批中小企业的投资高潮现象,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二是台当局继续坚持“戒急用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台湾大企业对祖国大陆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三是亚洲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影响逐渐扩大,台商放慢了对外投资步伐。特别是9月份以来,岛内接连发生企业财务危机,引起银行信贷紧缩,一些知名大企业开始收缩对外投资,明显影响了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四是祖国大陆原计划对1993年底以前的台资等外销企业开征增值营业税等,引起部分台商的观望。

        不过,在亚洲金融危机蔓延与周边投资环境更加恶化的情况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相较其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衰退幅度为小,且台商仍就看好祖国大陆市场。据一份对岛内制造业的调查显示,对外投资者的63.05%以祖国大陆为目标,而且已在祖国大陆投资者的比重达71.12%。1998年,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还出现一些新的投资热点。

      1、证券业。台湾证券商看好祖国大陆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不断前来考察访问。台当局于6月决定开放证券业等29个行业在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后,台湾证券商纷纷赴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7月2日,台湾当局正式批准2家证券公司在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台湾证券商迈出进军祖国大陆证券市场的重要一步。到年底,已有京华、元富、元大、群益、金鼎、日盛等10家证券公司在上海、北京与深圳等地设有10个办事处,其中6家获得承销祖国大陆B股的资格。台湾证券商进军祖国大陆证券市场的主要目标是进行企业购并、台资企业股票上市承销、承销祖国大陆B股及香港H股、海外投资经纪等业务。

      2、电子、信息硬体与软体等科技产业。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已成为台湾新兴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发展最快的产业。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产业不断转向祖国大陆投资、1998年以来,台湾计算机行业积极部署进军祖国大陆,多家知名计算机公司将祖国大陆作为其开拓市场的重要目标,并继续扩大在大陆的投资。据统计,除台湾计算机硬体产业在大陆的产值比例迅速上升外,台湾软体厂商在祖国大陆设立的据点也近50个。另外,扬友、正扬实业等6家台湾软体厂商发起成立“中国展销联盟”,共同加强拓展祖国大陆软体市场。

      3、水泥与石化产业。受台湾投资环境变化及环保运动的影响,1998年,台湾水泥业与石化业迅速向祖国大陆转移。主要投资动向包括:台湾嘉新水泥公司完成2.8亿美元的京阳水泥厂第一期工程及扩大温州、厦门水泥储槽码头的投资计划,和桐化工公司决定推动包括南京、天津、厦门等总计达3.8亿元人民币的8项投资案,新光合成纤维公司扩大杭州投资计划及十多家石化业企业计划在华中地区联合投资“轻油裂解石化工业中心”等。

      4、农业。在祖国大陆对台经贸政策鼓励引导下,台商进一步扩大在祖国大陆农业领域的投资。1998年,台商农业投资较为集中的福建、海南、江西等地的投资与合作持续发展。其中,海南台商农业投资以热带农业产品为主,投资金额超过1.5亿美元,租用土地达20多万亩;福建以农业区域开发为主,已建立多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范区,投资区域也较集中,仅漳浦县在1998年前三季度新批准漳台农业合作项目即达21个,协议利用台资3541万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1%与和1倍多,累计合资农业企业100家,实际到资达1亿美元;江西则以利用台湾农业技术为主,其中台湾顺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赣台高科技农业示范围在江西赣州干年底正式动工兴建,预计总投资150多万美元,旨在引进和培植高科技优良蔬菜品种、培训农业科技人员与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5、批发与零售业。台商看好祖国大陆潜在的流通市场,一直积极部署进入祖国大陆商品流通领域。1998年,台商加快了在祖国大陆流通领域的投资步伐,有多家大商家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合资兴建大型商场。批发、零售业成为1998年台商投资的重点行业之一,进入了台湾公布的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行业的前五位。

        (三)两岸经贸科技交流与合作稳中有进。

        1998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逐渐多元化,经贸科技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

      1、两岸公营企业合作开始启动。台湾公营企业一直希望与其他企业一样前来祖国大陆投资,但却长期受到台当局政策的严格限制,无法进行真正的投资与合作。如台湾“中国石油公司”于1994年起就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多次接触,并于1996年7月双方签署了“台南盆地与潮汕盆地凹陷部分海域协议区物探协议”,但未能获得台当局的批准。1998年以来,在岛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台当局于4月16日正式批准了这项协议,5月1日起开始执行,这是两岸经济合作的一项重要突破,为未来海峡两岸的能源开发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同时,“台电公司”也前来考察,拟与祖国大陆签署长期购煤合约。

      2、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出现小高潮。在科技对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大的情况下,祖国大陆雄厚的科技基础与力量日益受到台湾方面的重视。台“行政院长”萧万长上任后就曾表示,“台湾需要加强引进大陆科研成果,提升台湾产业水平”。继年初由200多人组成的大陆经贸代表团赴台参加 APEC技术市场博览会后,祖国大陆“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台湾“工业总会”共同于7月在台举办“两岸科技成果交流研讨会”,祖国大陆有90多位科技与产业界代表出席会议,带去通讯电子、石化、机械与航空航天等246项实用科技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成为多年来两岸科技界一次大规模的科技交流活动。科技部长朱丽兰也在此期间应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之邀访台,进行科技交流。

        随后,“京台科技成果商品化研讨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展示了429项涉及电子信息、生物、食品、纺织、环保与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高科技招商项目及上万个专利项目,双方达成68项合作协议或意向,总金额为2.3亿美元,再次将两岸科技交流推动向高潮。不仅如此,科技与产业界的具体合作也取得较大进展。4月,祖国大陆联想集团赴台考察,寻求与台湾电子信息科技产业的合作事宜,在岛内引起较大反响;随后,台湾红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生物技活性棉”,成为两岸高科技成功合作的典范,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10月,由台商参与投资的“美商中经合集团”与香港“北京控股”公司合作成立“北京高科技发展基金”,这是祖国大陆第一个由政府单位支持的境外创投基金,主要投资祖国大陆信息及生物科技等产业,显示两岸科技与产业合作日益多样化。

      3、两岸资金往来增加,并出现台资回流趋势。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两岸资金往来的增加与间接通汇的进一步发展。自1994年7月台湾开放“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金融业务往来许可办法”(即开放台湾地区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经许可得与外商银行在祖国大陆分支机构业务往来)后,到1998年6月底,已有12家台湾银行的40家海外分支机构获得台“财政部”许可,累计承作资金往来3400多笔,总金额超过22亿美元。

        1995年7月,台湾开放岛内指定银行及国际金融业务分行与祖国大陆海外分支机构办理间接进出口押汇、托收等外汇业务以来,承办业务不断发展。到1998年6月,台指定银行共承作9.9万笔,金额达68.9亿美元;国际金融业务分行则承作1万笔,总金额6.1亿美元。西学资金往来虽增加迅速,但仍不能满足两岸经贸往来对通汇的需要,造成两岸之间存在大量的地下通汇。据台湾“调查局”调查,经过香港每年流入台湾地下汇市的祖国大陆资金超过100亿元新台币,显示两岸经贸发展对通汇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些外资银行也看好祖国大陆台商对通汇的需要,积极开办新业务,为祖国大陆台商提供外汇资金所需。1998年8月,英国汇丰银行台湾分行开办“大陆门按汇款业务”,为来往祖国大陆台商、游客服务,币种为新台币与人民币以外外汇市场的主要货币,每笔金额不超过等值的3万美元,受款人与受款银行均限于祖国大陆,且汇款时限缩短为4个工作日。

        同时,威士卡国际组织在深圳设立国际柜员机,为在祖国大陆的台湾持卡人提供方便。此外,两岸资金流动与间接通汇出现新的发展动向,除了顶新集团返台以巨资成功收购味全公司外,祖国大陆对台间接通汇也迅速增加。据台“财政部”统计,1998年,岛内金融机构共计办理对祖国大陆地区汇出款11.3万多笔,汇出金额7.2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比较分别下降6.72%与3.82%;但祖国大陆间接向台汇款笔数与金额则增长迅速,分别为4800多笔与2.93亿美元.分别增长77.12%与40.64%,预示着两岸资金流动的逆向发展。

        (四)两岸通航继续小步向前发展。

        1998年,两岸“三通”主要在通航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1、两岸海上“试点直航”进展顺利,运输量持续增长。1997年4月顺利实现福州港、厦门港与高雄港的两岸“试点直航”后,海峡两岸间的转口货柜运输量不断增加。依台“交通部”公布的统计,1998年,台“境外航运中心”即“试点直航”的货柜装卸量达27万个标准箱,平均每月为2.3万个标准箱,均较上年大幅增长。另外,依福建省统计,到1998年底,两岸“试点直航”的轮船航行累计达2307个航次,运输402500个标准箱。

      2、两岸实现了包括香港与两岸港口在内的国际定期航运业务。1998年2月,两岸在泰国曼谷商讨两岸航运交流与合作问题,并达成“双向同步,互动互惠”的共识。随后,台核准祖国大陆上海锦江航运公司的“通顺轮”与“通利轮”经营第三地的两岸定期航线。3月8日,该公司第一艘定期航行两岸的祖国大陆权宜轮“通顺轮”经石垣岛航抵基隆港,实现了两岸母船经第三地湾靠即可原船载货往返台湾和祖国大陆港口的航行。这也是上海与基隆的首次正式通航,是两岸航运业的又一重要突破。8月底,祖国大陆中远集团海外于公司中国远洋企业公司申请经营台湾?一新西兰固定航线获得批准;9月1日,该公司首艘巴拿马籍“泰安城”货柜船抵达基隆港。

        9月,祖国大陆核准长荣、阳明等公司经营包括香港在内的两岸港口延伸定期航线。其中,长荣海运公司有五艘轮船加入包括盐田?一香港?一高雄在内的“亚洲一一美西航线”的营运;台湾阳明海运公司六艘货柜轮船在现航行韩国、台湾、香港?一美两全货柜定期航线的基础上,加靠上海港,也正式参与祖国大陆、台湾与香港的航线运为。海峡两岸这种定期航线的开通,不仅为两岸对外贸易运输提供了方便,而且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另据报道,祖国大陆海华海运公司所属的“马纳斯鲁”号货轮,与台湾立荣海运公司互租舱位,经营上海经第三地(琉球)至台港的货柜业务,以突破台湾当局对“三通”的限制。

      3、两岸空中“一机两岸,一票到底”通航点增加。1998年,由澳门航空公司负责经营的由台北经澳门到郑州、宁波、三亚与海口等城市“一机两岸,一票到底”的航线先后开通,至此已有北京、厦门、南京、重庆、郑州、上海、福州、宁波、武汉、三亚与海口等11个城市实现了台湾-澳门-祖国大陆的空中“准直航”。

        另外,两岸通信向前又迈出一步。1998年8月,台湾与新加坡合作的“中新一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为两岸卫星通信业务提供了条件。随后,台“陆委会”与“交通部”经协商后认定“中新一号”为两岸以外的“第三地区”,并开放中华电信公司通过“中新一号”经营两岸卫星通信直播业务,为两岸电信业务直通创造了条件。

      二、两岸经贸政策的调整

        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上,台湾与祖国大陆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与策略。1998年以来,祖国大陆不断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鼓励与保护台商投资,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台湾当局则完全采取防御与守势策略,继续坚持不合时宜的“戒急用忍”政策,在宏观上控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只是在工商界压力下在技术上进行了小幅调整。

        (一)祖国大陆加强对台商利益的保护。

        祖国大陆在1998年采取多项措施改善投资环境,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与条件。

        一是加快“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起草工作。为了鼓励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与有效保护台商投资利益,祖国大陆有关部门广泛征求包括台商在内的各方面意见,不断充实与修改“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条例”,在1998年完成了第四稿的起草修改工作,在总体指导思想上从单纯的“保护”调整为“投资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不仅对台商关心的融资、人身安全、治理三乱等问题明确列入规范,同时增列“购买企业、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等新的鼓励台商投资与合作方式,为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同时,为进一步保护台商利益,上海、厦门、广州、重庆等四地仲裁委员会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计划聘请台湾专业人士担任仲裁,将对进一步完善涉台经贸纠纷的解决机制、确保涉台仲裁机构的公正性、保护台商正当利益发挥重任作用。

        二是提出鼓励台商投资的配套措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祖国大陆有关部门在总结过去台商投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七项新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针对较晚到祖国大陆投资的大型台资企业,在基础建设、高科技、金融和商业服务等项目上继续给予“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照顾;重点鼓励台商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积极引导台资投向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解决现有台资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与困难;进一步开放竞争性行业,有步骤地推动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积极鼓励和引导台资转向中西部地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采行包括台资在内的外资进行资产重组,推动国有中小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向台商出售或租赁;重点推动国有大企业与台湾大企业合作,鼓励与台湾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三是放宽台商在祖国大陆居留期限。为进一步方便台湾民众在祖国大陆投资经商,公安部于10月27日公布放宽台湾民众在祖国大陆居留的新规定,主要包括放宽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办理多次入境签注、暂住加注的进一步简化台商及聘雇人员出入境手续的审批办理程序,放宽台商在祖国大陆居留期限,缩短审批办理时限,为台商在祖国大陆从事经商活动提供便利与高效的服务。

        四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展开查税、打击走私与逃汇等不法行为,创造更为公平的经济竞争环境。祖国大陆继续推动经济改革,对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国内外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提高出口企业的退税比率(1998年1月l日起,先后对纺织品、钢材、水泥、7种机电产品、5种轻工业产品及铝、锌与铅等分批小幅提高退税率),有利于台资、外资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同时,祖国大陆采取一些较为严厉的整顿措施,打击走私、偷税漏税、逃汇与套汇等不法行为,可能对部分台商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但总体而言有利创造更公平的投资与竞争环境,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与长远发展。

        (二)台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仍采取防范重于开放的政策与策略。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形势。台当局一方面重提“南向政策”,另一方面继续推行“戒急用忍”政策,引起工商界的普通不满。3月底,台“经济部”在与100多个工业团体举行祖国大陆投资座谈会上,工商界强烈要求两岸“三通”及对“戒急用忍”政策松绑,认为政府以政治考量经济事务的做法是错误的,只会将台湾推向边陲地带,与“亚太营运中心”目标背道而弛。台“行政院”在9月份召开的祖国大陆台商座谈会中,台商再次要求取消“戒急用忍”政策,对台当局形成很大的政策调整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台当局在1998年先后被迫对大陆经贸政策进行了一些技术性调整。但总体讲,调整提议多,讨论多,但形成政策少,通过执行少。其主要调整措施如下:

        一是适度放宽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限制。首先,允许台湾企业在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6月24日,台“经济部”正式核定公告实施“在大陆地区设立办事处从事商业行为审查原则”草案,开放国际贸易、营造、船舶运送、船务代理、船舶出租、港埠、航空货运承揽、民用航空运输、电信、观光旅馆、证券商、期货、证券投资顾问、证券投资信托、出版事业、电影片制作等29个行业赴祖国大陆开设办事处,并自即日起实施。7月2日,台当局首次批准经营证券与生物科技等6家企业在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其次,调整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规范。10月14日,台“经济部”宣布即日起局部放宽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项目,即将现行的“专案审查类”项目中的贵金属、机械用具与车辆零件等60项产品修正为“准许类”。这是台当局自1997年实施新的台商赴大陆投资规范后,首次对投资祖国大陆产品内容进行检讨与开放。

        二是采取一些有利于两岸贸易正常化发展的措施,对祖国大陆物品改系统一的进口货品原产地认定标准。台“经济部”宣布于5月20日起,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采行的“进口货品原产地认定标准”认定祖国大陆地区货品。在此之前,台当局对一般地区原产地产品认定标准简单,而对祖国大陆地区物品原产地认定标准严格,并对祖国大陆地区原产地物品依“负面表列”管制进口,限制了两岸经贸往来与发展。台当局这次决定对祖国大陆物品改采一般地区进口货品认定标准,为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资及外资企业的加工、制造等产品对台出口及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放宽祖国大陆专业人士访台限制。1998年,台当局对两岸经贸交流与专业人员往来采取更为宽松的政策。6月份,台“行政院’修订完成“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将现行13种专业人士访台办法去并为一,实施简化程序的“单一窗口”作业方式,审核时间也从原先的3个月减为1个月,并已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不过,台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并没有进行全盘调整,特别是“行政院长”萧工长在与台商座谈时提出了开放“三通”的更严格的前提条件,并认为“戒急用忍”政策是“负责任,积极的、前瞻的经贸策略”。在这种情况下,1998年,台大陆经贸政策的调整只是技术性的,且在年中曾提议的许多开放政策也没有形成最后决议与付诸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三、1999年两岸经贸关系展望

        1999年,国际经济形势并不十分明朗,周边地区经济持续衰退或维持低度增长,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形势也较为严峻。在这种大环境下,两岸贸易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不会出现大的突破或快速发展。台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也不会从根本上进行调整与改变。但是,两岸扩大内需、拓展出口等经济政策的效应及相互经贸往来的适度开放,也会为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好转提供条件。

        (一)两岸贸易萎缩情况有望得到遏制,并将维持适度增长。

        首先,为加入WTO,台湾对大陆贸易的歧视政策可能被迫作出进一步的调整与开放,这将促进祖国大陆对台出口的增长。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后,海峡两岸均采取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这会带动两岸市场的需求,有利两岸贸易的发展。再次,祖国大陆年初宣布“在祖国大陆举办台湾经济技术展览会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向台商开放参加祖国大陆举办的经济技术及商品展览会与台湾商品展览会等,为扩大两岸商品贸易创造了更好地条件。不过,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所引起的亚洲地区经济衰退与199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下调,两岸贸易在这种不利的大环境下不会出现快速增长。

        (二)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形势将趋于好转。

        1999年,祖国大陆将进一步落实保护台商的政策和措施,如逐渐向台商等扩大开放零售与批发业,经过数次修改的《台商投资保护法实施条例》有望正式出台,而原计划在1999年起恢复对1993年底以前设厂的台资与外资企业的外销厂商开征增值税政策延后两年执行,将为台商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信心。同时,台大陆经贸政策也会在现实需要下逐渐放宽,特别是台商为生存与长远发展而继续扩大在祖国大陆投资,寻求新的发展。其中,电子信息、石化水泥、运输工具、农业、商品流通等产业与领域仍是投资热点。另外,两岸在科技交流与合作、资源共同开发与合作等方面可能会有较大发展。

        (三)两岸“三通”将会有进一步的拓展。

        两岸直航一直是两岸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台当局近期不会全面开放“三通”,但两岸航运界在通航问题上一直采取低调方式进行积极推动。1999年初,两岸航运界将进一步商讨扩大两岸通航问题,有望在试点直航与间接定期航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包括增加祖国大陆外贸港口与台湾各港口之间开通运输两岸贸易货物的货柜轮定期航线,两岸国际货柜干线班轮可以靠两岸港口等。

        1999年,两岸电信业的合作与开放可能会有突破。1998年底,台湾开放“中新一号”经营两岸卫星通信直播业务后,祖国大陆已同意赋予“中新一号”讯号“落地权”。同样,祖国大陆则期望台湾当局给予祖国大陆卫星在台湾的“落地权”,即让祖国大陆卫星直接发射讯号到台湾,这有可能促进两岸在卫星通信与电信业的进一步开放与合作。1999年,包括海峡两岸共同参与的“法新欧亚三号海缆系统”与第一条连通海峡两岸的“中美海缆工程”将先后完工,这将为两岸电信通讯直通创造进一步的条件。

      • 家园 1998年台湾政局

        1998年台湾政局

        1998年是台湾政局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一年来,岛内主要政治力量围绕攸关政党版图重划的“三合一”选举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各政治势力内部权力、派系的矛盾在斗争与整合中发展。总体而言,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实力对比以及政党政治的大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国民党持续下滑的颓势得到了缓解,民进党的夺权气势受挫,新党等其他小党的发展空间萎缩,激进“台独”势力影响式微。展望新的一年,围绕2000年“总统”大选的提名、布局和下一阶段的“修宪”等议题,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及其内部势将展开新一轮的激烈较量,台湾政局将处于权力交接的关键性过渡期。

          一、一年来的政局发展脉络

          1998年台湾政局发展主要以年底台北、高雄市长及市议员、“立法委员”选举为主轴而展开,岛内各政治力量内部的矛盾斗争及整台亦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三合一”选举结束,政党格局依旧。

          12月5日举行的“三台一”选举攸关各政党的实力消长及未来发展。因此,岛内各政治势力无不全力以赴,积极备战。国民党在1997年县市长选举失利和民进党咄咄逼人的夺权气势下,激发出空前的危机意识。为了赢得年底选举的胜利,国民党提早进行动员部署,制定了较为得当的选举策略,采取实力原则保守提名,极力安抚、平衡各派系及利益集团。避免了严重的内斗。在背水一战的危机动员下,党内出现较为团结的局面。此外,诸如辜振甫到祖国大陆参访、两岸关系气氛改善,台湾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较小以及克林顿对台“三不”不利民进党、新党大批选票回流等一些大环境和综合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三合一”选举中国民党获胜,得到了123席“立委”,占总名额的54367%,得票率也达到46.43%,摆脱了在上一届“立法院”中“实质不过半”的阴影;在攸关下一届“总统”大选声势和布局的台北市长选举方面,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以76.6万票、领先7.8万票的优势打败了民进党内头号战将陈水扁;高雄市长选举方面吴敦义则以微弱差距输给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

          民进党由于受到大环境的掣肘,以及内部权力、派系矛盾斗争不断,选举中并未形成一致对外的行动;另一方面,其作为又无法化解岛内民众对其“台独”色彩和族群排斥的疑虑,以致于在选举中受挫。不但陈水扁丢掉了台北市长,“立委”选举中总共也仅获70个席位,得票率仅为29.56%,比上一届的33.17%减少了3个多百分点,在“立法院’的比例也由上次占33%降为31%。这一结果显示,民进党的上升势头受到遏制,其“迈向执政之路”仍然崎岖坎坷。新党由于受内江等因素影响,在“生委”选举中得票率仅为7.06%,远远低于上一次的 12.95%,总席次由原来的21席跌到11席,虽然仍为第三大党,但与国、民两党的差距巴拉大,在“立法院”中的制衡作用明显减低。此外,民主联盟获得4席,非政党联盗 3席。“新国家连线”1席,无党籍人士12席、“建国党”1席。情况表明,除了国、民两党之外,其他政党特别是极端“台独”势力的发展空间和实力均非常有限。对岛内政局发展的影响力很小。

          (二)“精省”斗争对国民党权力生态产生冲击。

          如何落实“修宪”后的“精省”工作是1998年国民党的重要政治议题,国民党中央和“省府”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新的角力。2月初,由于“内政部”放话称“精省后省府将不具有公法人地做,从而引爆“精省”斗争。此后,“行政院”与“省府”先后各自订定了“精省暂行条例”,并围绕“省府”的未来定位、“省产”归属、省属员工权益保障及“精省”作业的操作程序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较量。8月22日至23日,在国民党召开的十五届二中全会上,以宋楚瑜为首的省方对国民党中央和“行政院”在“精省”问题上不考虑省方意见的作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9月2日,国民党召开“中央政策指导委员会议”,在李登辉亲自出面干预下,斗争暂告缓和;10月9日,国、民两党联手在“立法院”通过“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暂行条例草案”,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台湾省政府为行政院派出机构,台湾省为非地方自治团体”、“省政府受行政院指挥监督,监督公(市)自治事项、执行省政府行政事务、办理其他法令授权或行政院交办事项”,“省政府置委员九人,组成省政府委员会”;“台湾省议会自‘中华民国’87年10月 21日裁撤”,“台湾省设省咨议会,置咨议会议员21人至29人,由行政院长提请总统任命之”等等。可以看出,“台湾省”的法律地位实际上已非所谓“中华民国宪法”或“宪法增修条文”中地方制度的一级,也不具地方自治团体中的公法人地位,形同虚设。12月5日“行政院”又通过与之相关的其他两法,台湾省政府和议会也于12月20由正式结束。

          通过这次“精省”斗争,国民党的上层权力结构进一步发生微妙变化,宋楚瑜虽受李登辉打压,但为了将来的发展被迫妥协,仍然重回国民党体制,抗争力度较过去减弱,与李虽然心结难解但表面关系较前缓和,与连、萧也未发生直接冲突,显示宋楚瑜的政治影响力并未因政治舞台的丧失而受到较大的削弱;而连战、萧万长等党内中生代对推动“精省”的理念和作法似与李登辉也并不完全一致,这些复杂的互动都将对国民党的权力生态产生一定冲击。

          (三)民进党权力核心重组,政策转型缓慢。

          年初,民进党内两大实力人物许信良与陈水扁为了争夺对党内权力中枢的控制展开了激烈的较量。陈水扁在逼退许信良之后,一度意图参选党主席,但遭到了“美丽岛系”的反对,出于现实考虑,陈被迫宣布不参选党主席。此后,“美丽岛系”张俊宏与无明已派系色彩的林义雄围绕党主席选举进行了激烈的竞争。6月7日,在陈水扁和“新潮流系”支持下,林义雄在首次“党员直选”党主席中击败张当选,“新潮流系”的邱义仁仍留任秘书长。由于民进党内部权力运作核心中常会采取合议制,党主席主要扮演沟通、协调角色,加之林缺乏派系有力支撑,影响有限。因此,林的当选并未改变该党四大派系共治的权力格局。

          7月,民进党在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改组领导核心,在大幅度换血的中执委中,“美丽岛系”依然成为最大派系;在中常委的改选中,陈水扁领导的“正义连线”占据优势,“新潮流系”、“福利国连线”和“台独联盟”变化不大。年底“三合一”败选后,林义雄请辞党主席彼挽留,邱辞职获准,与陈水扁关系密切的前台北市捷运局长游锡里出任秘书长。在党的发展路线上,1998年民进党总体上仍继续推动许信良等倡导的政党转型。2月,该党举行建党以来首次“中国政策研讨会”,形成“全方位谈判”及“强本西进”等妥协性“共识”,但争论远没有结束。7月,民进党在克林顿访华期间发表声明,称好何改变台湾独立现状的要求都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位民以公投方式认可”,该党“不会随意进行公投”,从而引发销“台独”阵营内部激烈的大论战。12月,在“三合一”选举挫败后,该党内部再次出现修改“台独党纲”的声浪,但由于党内主要人士和派系对党的发展路线意见不一,因此,民进党的转型仍然步履维艰。

        (四)新党内讧不断。

          一年来,新党旧有的各种矛盾日益暴露,纷争不断。

          一是围绕“一中两国”的论争。2月份,新党“立委”姚立明、郝龙斌、朱惠良等十八小组公布不同于新党大陆政策的“一个中国,两个中国人国家”即所谓“一中两国”主张,此举立即遭致党内包括赵少康、李庆华等元老以及支持新党的“新同盟会”的强烈反对,指这一主张实力“两个中国”,比国民党还“台独”,它将使新党方向走偏、这一论争不仅挑起了党内大陆政策的路线之争,也进一步激化了该党本已存在的各种矛盾,使很大一部分支持者对其失去了信心和支持。

          二是围绕党内体制改革的矛盾激化。继年初包括庞建国等7位新党台北市议员呼吁改革党务后, 2月末。赵少康连续三天举行记者会,对新党的体质进行猛烈抨击,并声称将扮演新党的“第二线发动机”,公开宣布将插手新党年底选举。赵的突然发难立即遭致党内另一位元老王建值和“全委会”召集人周阳山的抨击,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但赵有关开放式初选的主张却迅速得到党内部分公职人员的呼应,面对赵及其支持者的指责,王、周被迫以辞职抗争。其后在新党支持者的强烈呼吁不,赵少康出任新党年底选战“竞选总经理”;王建值、郁慕明、陈癸淼等人重新出山,党内元老问的矛盾暂时缓解,但彼此心结难解。

        三是开放式初选使新党再受冲击。为摆脱党内提名困境、唤起民众的支持热情,新党自 8月开始对区域“立委”及市议员提名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开放式初选。这一做法一开始就引起党内的争议.“立委”姚立明因反对初选而退党。由于对整个初选过程的必要性和公正性看法不同,党内各种矛盾进一步加剧。初选过程中包括“国代”汤绍成、纪欣等人因不满初选的恶质化造风先后退出。初选结束后,多位落选者或被取消初选资格者都将矛头指向赵少康,抨击赵“人治色彩过重”,搞规划名单,缺少公平性。初选也进一步激化了赵与周阳山之间的矛盾,周对初选一直持否定态度,在初选的最后关头,周与赵的冲突公开化;初选结束后,二人又为初选设计等问题相互攻击。

          新党内部连绵不断的内江和龃龆,以及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彷徨与摇摆,最终导致了在年底“三合一”选举中的惨败。

        (五)激进“台独”势力矛盾重重、处境孤立。

          一年来,岛内激进“台独”势力继续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台独”宣传,大力灌输和培植“台独意识”,并开始寻求组织上的整合。

          2月27日,“建国广场”、“绿党”、“台独联盟”、“建国党”等“台独”势力借纪念“二二八事件”举行游行等活动;3月6日,彭明敏基金会纠集岛内“台独”头日举行所谓“新文化、新社会、新台湾人”研讨会,声称要推动台湾社会与文化新生、唤醒台湾人民心灵觉醒。15日,“建国会”发表“台湾对中国政策白皮书”,继续鼓吹台湾独立。6月,克林顿访华宣布对台“三不”引发激进“台独”势力与民进党内“务实派”之间的大辩论。

          与此同时,激进“台独”势力之间为拉开声势,开始以策略联盟形式串联,寻求整合。2月8日,以“建国党”等为代表,三十余个“台独”团体酝酿成立“台湾独立建国联合阵线”,企图整合“台独”势力,结盟参选“三合一”选举,但由于存在门户之见,“建国党”与“建立新国家阵线”一开始就在整合目标和如何提名参与选举等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整合彻底失败。此后,“建国党”召开临时“全代会”全面改组权力核心,“台独联盟”前主席许世楷接任党主席,发展方向逐步转向参选公职。“建立新国家阵线”也于9月正式更名为“新国家连线”,并正式登记为政党,推举已宣布退出民进党的老牌“台独”分子彭明敏为名誉会长,四处活动,部署“立委”选举。上述两派势力在年底选举中均遭惨败。

        二、政局演变的特点

          一年来的台湾政局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国民党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缓解,民进党上升势头受挫,岛内两大主要政治力量的总体实力对比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本年度举行的“三合一”选举具有政党总实力和总资源较量的特点,成为观察岛内政坛力量对比的重要参考指标。选举结果表明,岛内两大主要政治力量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总体实力对比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选举结果使前一个时期国民党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了缓解,提振了国民党的士气,巩固了作为岛内第一大党的地位,国民党依旧主导台湾政局的发展。国、民两党的实力与新党等第三势力的对比差距进一步拉大;民进党的“执政之路”仍然不平坦,其与国民党争夺执政权的斗争还将持续一个时期;岛内政党政治格局出现了“一大、一中、众小”并存竞争的局面。

          (二)国民党中生代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提升,但李登辉仍然扮演重要角色。

        年内,国民党上层权力斗争和权力生态随着“精省”斗争和马英九胜选台北市长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党内中生代的作用和影响明显提升。马英九所创造的“非李”和“上意不从”的先例,预示着党内中生代正逐步形成一种“走出李登辉阴影”、脱离“上意”的默契,尤其是马的当选,更将直接对国民党原有的权力生态产生较大冲击,进而影响到国民党内的权力过渡和交接。马由基层拥戴而参选台北市长并获胜,显示国民党中生代之间的合纵连横出现新的趋向,现有的所谓“主流”与“非主流”的格局正出现微妙变化。但不论如何,在这些复杂的互动变化中,国民党将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格局和决策机制。

          在1998年的政局发展中,李登辉色彩”依然明显,无论是年初的“内阁改组”、9月“精省”工程的实施,以及年底“三台一”选举国民党的胜选,李登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政治影响力仍是岛内其他政治人物难以望其项背的。可以说,虽然未来李登辉在党内的影响力会随着中生代自主意识的增强而有所削弱,但是在今后一个阶段,李仍能主控权力核心,在中生代之间扮演“仲裁者”的角色。

        (三)民进党转型面临瓶颈,陈水扁在党内的影响力继续上升。

        民进党的政策转型在党内始终存在争议。由于党内权力及路线争议不断,转型问题在1998年未取得实质进展。在“中国政策大辩论”中,力主“大胆西进”的美丽岛系受到其他几派的围攻,陈水扁还刻意不参加,所达成的共识也不过是暂时妥协的产物,且并未转化成党的政策、7月发生“林滴娟案”后,民进党临时中常会一度发表对大陆“全面断流”的声明,暴露了该党的大陆政策缺乏理性基础、此外,林义雄和陈水扁对民进党近年来的转型路线也不完全认同,使得该党转型路线一直摇摆不定,

          成为该党年底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选后,许信良提出“民进党不继续转型就永光执政希望”的看法,并坦承他的观点与党的主流意见不同。陈水扁败选后开始调整策略,试放出修改“台独党纲”的气球,并在党内外公开辩论,但各派意见仍相持不下,陈本人的“正义连线”内部也有争议,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年内,陈水扁在党内的影响力继续上升。虽然在“三合一”选举中陈连任失败,气势受挫,但并未动摇其在党内的影响力。事实上,在民进党八届一次会议上,陈便以咄咄逼人之势拿下中执委和中常委两职,“正又连线”和“市府团队”亦拿下4席中常委.成为1998年党内权力再分配的最大赢家。陈败选后,党内出现情绪化的反弹,要求其代表民进党参选下届“总统”选举的呼声不降反升。由于被留任的林义雄表态支持陈参选“总缴,一向支持陈的前宜兰县长蒋锡里出任党秘书长,民进党中央的“陈水扁色彩”越来越浓厚,陈水扁欲通过掌握“党机器”进而参选“总统”的态势已较为明朗,而党内另一大有力的竞争对手许信良,则国失去党主席的政治舞台而缺乏党资源的支援,从而增加了挑战陈水扁、进军“总统”大选的难度。但许多次明确表态志在当“总统”,且深于“谋略”,陈、许之争一时不会了结。

          (四)新党陷入内讧难以自拔,对岛内政局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

          近两年来,新党在国、民两党的夹击与挤压下,其发展空间进一步萎缩,内部各种矛盾纷繁复杂、1998年新党并未从县市长选举失败中吸取教训,内讧频仍,继续处于下滑的势头。新党的一连串矛盾、内斗严重损伤了新党的合一”选举惨败,政治实力大幅缩减、选后新党举行检讨大会,为突破发展瓶颈,确定将该党定位为“中产阶级及小市民的政党”,但会议对该党的发展路线与决策机制未做出任何决议,赵少康与秘书长郁慕明未参加,表明新党内部意见分歧依然严重,新党的体质改造短期内难有重大变化,发展前景仍难以乐观。

          (五)激进“台独”势力处境孤立,影响式微。

          1998年岛内政局发展继续表明,激进“台独”势力处境孤立。不得人心、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求稳定、求和平。希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中美关系的改善,克林顿承诺对台“三不”政策,使激进“台独”势力倍感压力、在“三合一”选举中,“建国党”和“新国家连线”均惨遭失败。分别仅有一人当选、发展空间更为萎缩。未来,在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不排除激进“台独”势力将可能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二、政局演变的特点

          一年来的台湾政局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国民党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缓解,民进党上升势头受挫,岛内两大主要政治力量的总体实力对比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本年度举行的“三合一”选举具有政党总实力和总资源较量的特点,成为观察岛内政坛力量对比的重要参考指标。选举结果表明,岛内两大主要政治力量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总体实力对比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选举结果使前一个时期国民党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了缓解,提振了国民党的士气,巩固了作为岛内第一大党的地位,国民党依旧主导台湾政局的发展。国、民两党的实力与新党等第三势力的对比差距进一步拉大;民进党的“执政之路”仍然不平坦,其与国民党争夺执政权的斗争还将持续一个时期;岛内政党政治格局出现了“一大、一中、众小”并存竞争的局面。

          (二)国民党中生代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提升,但李登辉仍然扮演重要角色。

        年内,国民党上层权力斗争和权力生态随着“精省”斗争和马英九胜选台北市长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党内中生代的作用和影响明显提升。马英九所创造的“非李”和“上意不从”的先例,预示着党内中生代正逐步形成一种“走出李登辉阴影”、脱离“上意”的默契,尤其是马的当选,更将直接对国民党原有的权力生态产生较大冲击,进而影响到国民党内的权力过渡和交接。马由基层拥戴而参选台北市长并获胜,显示国民党中生代之间的合纵连横出现新的趋向,现有的所谓“主流”与“非主流”的格局正出现微妙变化。但不论如何,在这些复杂的互动变化中,国民党将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格局和决策机制。

          在1998年的政局发展中,李登辉色彩”依然明显,无论是年初的“内阁改组”、9月“精省”工程的实施,以及年底“三台一”选举国民党的胜选,李登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政治影响力仍是岛内其他政治人物难以望其项背的。可以说,虽然未来李登辉在党内的影响力会随着中生代自主意识的增强而有所削弱,但是在今后一个阶段,李仍能主控权力核心,在中生代之间扮演“仲裁者”的角色。

        (三)民进党转型面临瓶颈,陈水扁在党内的影响力继续上升。

        民进党的政策转型在党内始终存在争议。由于党内权力及路线争议不断,转型问题在1998年未取得实质进展。在“中国政策大辩论”中,力主“大胆西进”的美丽岛系受到其他几派的围攻,陈水扁还刻意不参加,所达成的共识也不过是暂时妥协的产物,且并未转化成党的政策、7月发生“林滴娟案”后,民进党临时中常会一度发表对大陆“全面断流”的声明,暴露了该党的大陆政策缺乏理性基础、此外,林义雄和陈水扁对民进党近年来的转型路线也不完全认同,使得该党转型路线一直摇摆不定,

          成为该党年底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选后,许信良提出“民进党不继续转型就永光执政希望”的看法,并坦承他的观点与党的主流意见不同。陈水扁败选后开始调整策略,试放出修改“台独党纲”的气球,并在党内外公开辩论,但各派意见仍相持不下,陈本人的“正义连线”内部也有争议,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年内,陈水扁在党内的影响力继续上升。虽然在“三合一”选举中陈连任失败,气势受挫,但并未动摇其在党内的影响力。事实上,在民进党八届一次会议上,陈便以咄咄逼人之势拿下中执委和中常委两职,“正又连线”和“市府团队”亦拿下4席中常委.成为1998年党内权力再分配的最大赢家。陈败选后,党内出现情绪化的反弹,要求其代表民进党参选下届“总统”选举的呼声不降反升。由于被留任的林义雄表态支持陈参选“总缴,一向支持陈的前宜兰县长蒋锡里出任党秘书长,民进党中央的“陈水扁色彩”越来越浓厚,陈水扁欲通过掌握“党机器”进而参选“总统”的态势已较为明朗,而党内另一大有力的竞争对手许信良,则国失去党主席的政治舞台而缺乏党资源的支援,从而增加了挑战陈水扁、进军“总统”大选的难度。但许多次明确表态志在当“总统”,且深于“谋略”,陈、许之争一时不会了结。

          (四)新党陷入内讧难以自拔,对岛内政局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

          近两年来,新党在国、民两党的夹击与挤压下,其发展空间进一步萎缩,内部各种矛盾纷繁复杂、1998年新党并未从县市长选举失败中吸取教训,内讧频仍,继续处于下滑的势头。新党的一连串矛盾、内斗严重损伤了新党的合一”选举惨败,政治实力大幅缩减、选后新党举行检讨大会,为突破发展瓶颈,确定将该党定位为“中产阶级及小市民的政党”,但会议对该党的发展路线与决策机制未做出任何决议,赵少康与秘书长郁慕明未参加,表明新党内部意见分歧依然严重,新党的体质改造短期内难有重大变化,发展前景仍难以乐观。

          (五)激进“台独”势力处境孤立,影响式微。

          1998年岛内政局发展继续表明,激进“台独”势力处境孤立。不得人心、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求稳定、求和平。希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中美关系的改善,克林顿承诺对台“三不”政策,使激进“台独”势力倍感压力、在“三合一”选举中,“建国党”和“新国家连线”均惨遭失败。分别仅有一人当选、发展空间更为萎缩。未来,在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不排除激进“台独”势力将可能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