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问题之反思 -- 席琳

共:💬7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问题之反思

    最近读了几本书,关于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部分。加上网友们提供的资料。有一些疑问,归纳一下,列出来与大家商酌。

    1) 根据政治需要随意取舍,抹杀某集团或某个人在历史上的功勋。大者如抗日战争,如陈炯明和孙中山政见之争。小者如芷江受降,如百色起义,如新四军武汉办事处等等。这不仅仅是在大陆,也不仅仅是现代,而是国人对于历史研究的通病。

    实例一:孙中山和陈炯明孰是孰非的问题,在海峡两岸国共两党的教科书中是惊人的一致:陈炯明是背叛孙中山的反动军阀。其罪证之一,就是炮轰总统府,逼得孙中山化装出逃。这似乎早已成定论,但新出的陈炯明传和网上陈定炎(陈炯明的儿子)建立的陈炯明研究中心披露的史料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陈炯明只是和孙中山有政见之争,而且也没有炮轰之事(即便有,也是孙中山的炮-中山先生在同盟会和辛亥老人中是有名的“孙大炮”,意思是他说的多,做的少)。结果陈炯明却成了国共两党为孙中山立圣的祭奠品。

    实例二:在以前中学和大学所学的的历史教科书中,抗战只提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老人家的论持久战。再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和小兵张嘎,鸡毛信和小英雄雨来之类的什么儿童团。提到国民党的部分,我们只知道有九一八事变,有福建事变,有皖南事变,有西安事变,有蒋介石的攘外安内政策。八十年代我和友人游南岳衡山时,参观国民党抗日战争烈士陵园,方知国民党军队衡阳抗战的英勇,当时的震动很大。现在我们都知道国民党军队不仅仅有上海的8-13淞泸抗战,而且还有息峰口长城保卫战,有台儿庄徐州保卫战,有南京保卫战,有武汉保卫战,有衡阳保卫战,有长沙保卫战,有芷江保卫战,还有飞虎队和缅甸出国作战等等,等等。即便是后来在国共内战中命丧孟良崮的倒霉鬼张灵甫,据说当年也是抗日的一把好手。

    实例三:抗战胜利后的芷江受降,本是民族盛事,当时中国军方负责接待日本军方代表的两位陈少校(其实是一为少将,一为上校,因外事需要,均降格使用),分别是陈应庄和陈昭凯先生。后来陈昭凯去了台湾,陈应庄留在大陆。在当事人之一陈应庄1984年的回忆录里,只提陈应庄而不提陈昭凯。相反日方当事人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里,述之甚祥,可见仅看陈应庄一人的回忆录,是不能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2) 承秉中国历史成王败寇的恶习和文革遗风,蓄意拔高领袖或某个人的作用,制造或夸大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影响确实十分恶劣。

    实例一:文革期间曾因林彪任党内的副主席而大肆宣扬平型关战役,但在913林彪摔死后,十大元帅就成了九大元帅,就没有人再提林彪(现在似乎又热闹起来,是好事,不是坏事)。相反,众多的回忆录里便有了自己勇于同林彪、四人帮和高岗作斗争的记录。如最近坊间流传甚广的某中将的回忆录,就说高岗这人讲话如何如何的水平低,人品是如何如何的差,以及如何压制别人和挟私报复等。高岗水平低人品差大概也是实情,但为什么不在当初高岗林彪当权时说,为什么不在高岗林彪活着时说。高岗林彪早已遗臭万年, 铁板钉钉,而且死无对证,再说人不好,????人迂得有?c那??。

    实例二:中共党史上,刘少奇冤,彭德怀冤,很多人都冤,但最冤莫过于一直从事地下工作的“麻子”潘汉年。潘汉年一案,牵涉面甚广。本来当年在敌战区、国统区和潘汉年称兄道弟并获潘汉年搭救者为数不少。可是50年代潘汉年案发,中共高层除李克农外,曾在白区和红区做领导的诸公,竟无一人站出来,帮潘汉年说句公道话,致使潘汉年沉冤数十年,至死不能瞑目。以至于一位当年受潘汉年案牵连的老烈属不得不感慨地说:说共产党好,共产党是真的好。但共产党人太嘱求酵??原?t╋ 翻脸无情。

    实例三:红军总政委张国焘的老搭档陈昌浩和西路军四万将士的冤魂,成为红军历史上的最大疑案,长期以来成为中共党史上的研究禁忌,西路军的幸存者,终毛泽东一世,唯唯诺诺,不敢声言。还有抗日战争时期,威震倭胆的八路军115师的代理师长陈光,也是在多年以后才有一丁点儿说法。这些,最近在网上披露的资料已经很多,争议也很大。为什么资料能披露,是因为某某某人不在了。为什么有争论,是因为某某某人的影响还在。

    实例四:百色起义为突出宣传邓小平,有好事者仿毛主席遵义会议事。伪造史料并东拼西凑,无中生有的杜撰出中央代表邓岗(邓拔奇)伙同龚楚陈豪人在河池会议上夺了邓小平军委书记的职务,造成邓小平在红七军前委领导层受排挤的悲壮形象(见百色起义-1979;邓小平与红七军-1999)。

    其实自1930年10月中央代表邓岗到红七军前后,邓小平一直任红七军前委书记,和军政治委员。邓岗到红七军以后后邓小平还兼任19师(师长为军参谋长龚鹤村兼任-即叛徒龚楚,网上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的政治委员,为红七军的一号领导人。邓岗在红七军期间,红七军的几次打仗,虽然开始有争论,但最终决策都是按邓小平的正确方针办的。邓岗非但没有撤消过邓小平的前委书记的职位(见邓小平网上纪念馆),相反,邓岗还把韦拔群的21师的全部精华划拨给了邓小平指挥,害的人家韦拔群带着几十个亲兵回广西去打游击,最后连小命都给陪上了(叛徒就在亲兵中)。这不能说人家中央代表邓岗同志对邓政委不够意思。怎么这些好事者看到邓岗光荣了(注意,还不是当叛徒或逃兵),立三路线在红七军代表的屎盆子就终身扣定了呀!

    本来,一贯倡导实事求是的邓小平本人,在1931年给中央的报告中就承认,即使1930年10月邓岗不到红七军来,由于当时的形势和认识,红七军内的左倾路线也无可避免。后来文革期间,邓小平在自述里再次承认自己要对红七军的问题负主要责任。可是那些写党史军史的人和大量的传记作者,为什么就是睁眼说瞎话,而不看看当时的原始文献呢。

    3) 对历史事件移花接木和张冠李戴,并以当事人的身份虚构和杜撰历史。大者如井冈山会师,小者如川西恶霸地主刘文彩的水牢。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文革期间,朱德、毛泽东的井冈山会师变成了林副主席和毛主席的握手,朱德的扁担变成了林彪的扁担。

    实例一:林彪的扁担。据红狐狸军事文摘署名为东篱的作者在“犯有错误的开国将帅”一文载:程世清(1918─ )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文革"任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政委、江西省革委会主任。他使江西成为"文革"中"共产风"最猛烈的一个省。是林彪集团在江西的死党。曾"创造性"地把“朱德的扁担”改为“林彪的扁担”,成为中共党史上的笑谈。

    实例二:邓小平宣布红七军的成立。历史的事实是邓小平在广西举行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期间(1929年12月-1930年2月)在上海汇报工作(见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没有参加起义。邓小平担任红七军政治委员和红七军前委书记都是在1930年2月下旬以后(邓小平网上纪念馆)。因此,1929年12月11日广西百色起义是由红七军的参谋长龚鹤村主持大会,由红七军前委书记陈导民宣布了百色起义和红七军的成立,以及由张云逸任军长、陈导民任政治部主任(当时在广西,尚没有实行政治委员制度。政治委员制度的建立,是1930年2月下旬以后的事)。

    但是在百色起义发生30年后,某当事人写的革命回忆录(回忆红七军的诞生,1961年)中,凭空地杜撰了邓“政治委员”不但“宣布了红七军的诞生”,而且邓“政委”还亲自指挥了百色保卫战。连邓“政委”当时穿什么衣服,讲话什么口音都“回忆”的清清楚楚。马屁这个拍的响呀。然而不久,文革开始,五十年代红极一时的邓小平成为中国的第二号走资派。还是该当事人出面揭发邓小平在红七军去江西的路上中途离队。不承想小平造化大,1977年邓小平三度复出后,该当事人又是写诗庆贺,又是出书纪念的,把在红七军时的邓政委又一次吹的是云里来雾里去的,生怕人家忘记了自己也是创建红七军后的行军参谋。

    好在邓小平是个难得的明白人(见邓小平-我的自述),邓小平的家人也不买账(见邓小平文革岁月)。该当事人不得不离休走人,成为中共党史上贻笑千年的另一趣谈。

    4) 政治对于学术研究的干涉,这一点实在是有中国特色。历史的事件自有历史的记录,历史人物的定位自应当由历史学家去认定,但事实却差之甚远。邱瞒囤的耗子药咱就不要说了(京虎子或者萨苏兄已有专文介绍),免得有人说科学院的知识分子忘恩负义,专门欺负农民老大爷(想起当年记者的报道就忍俊不着-邱大爷在椅子上一毂地)。再说人家邱大爷出名,一不靠嗓子甜,二不靠模样儿俊,靠的是总设计师倡导的抓耗子的真功夫。

    实例一:究竟是新中国的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仰或是解放前国民党行政院院长翁文灏的学生谢家荣院士(谢学锦院士的父亲)最早发现大庆油田(注意?s文革期间说是铁人王金喜办?F的大庆油田,现在已经认为不可信)。时隔多年,官司不断。不由硕果仅存的地质学权威,和当初发现大庆油田的当事人黄汲清院士说了算,而要由对地质学一无所知的总设计师和中央领导拍板决定。

    实例二:某著名女歌星关于是否患爱滋病诽谤一案的官司,原告和被告双方曾经的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看起来是稳赢的官司,结果还是要比大腿,腿粗的说了算。

    实例三:前一阵看到网上讨论前国家领导人,也是当年的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年轻的时候是否曾参加过日伪组织的官司败诉,也可以看到政治干预司法,和司法干预学术的影子。

    本来吗,属于学术争论。而且都是公众人物,曾经帮小民们管过家,教化或者指?н^小民, 功劳是第一位的,有点小节也无伤大雅。但就是有人要给你起哄,给你蒉真。你不是要弄弄清楚吗,那么咱们就法庭上见。法庭上真正说理也好说,碰上的法官也都是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特在哪里呢?特就特在两个凡是:凡是领导人、名人,或者是领导人拍板了的事情不能碰!

    其实我们的领导人都是伟大的(记得说相声的姜昆也讲过这话),对小节问题一般都是不去计较的。坏都坏在领导人手下那些跑龙套的。

    要不怎么说,和尚的经是正的,但念经的嘴是歪的呢。

    5) 不过,也不是没有异数。大凡拍马,拍者有心,被拍者乐意,并心领神受,以至于投桃报李。如井冈山的扁担之于林彪,从未见拍者或被拍者向读者、或被蒙蔽者致歉。但也有例外。

    实例一:近读文史资料,知井冈山时期的湖南省代表杜修经(此人曾当过毛主席的领导!犯了错误,解放后在湖南省一师范学院当老师)曾特意指出,斯诺或者是毛泽东在西行漫记里讲,杜修经曾经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主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我从来没有当过苏维埃政府主席呀”。

    实例二:前中科院党组书记李昌回忆“一二九”的文章:《李昌同志关于“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问题给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的一封信》(1986年)。信中李昌澄清说自己并没有参与出面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

    这种高风亮节,实在是强其他人百余倍的,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所仅见的风景线。

    笔者相信,随着原始文献的不断公开和史学界的拨乱反正,历史事件是非的曲直和历史人物人品的高下,以及诸如此类的许多命题,迟早会回复其本来的面目。

    (著著诸位的支持和那位扔石头的大哥。)

    • 家园 【文摘】怎样感悟历史

      作者:朱蓬蓬          

      鄙人猜想,印在书上的大概有党史,中华民国史,明、清史,再远一点,大概司马迁的《史记》也算是记载的历史。至于存在档案馆里的历史,一般是经过公事人整理出来保存的,其中既有已经解密可以查阅的,也有许多是有一定保密年限,尚未公开的。另外,当事人所亲身经历的,不外乎是各种回忆录、自传之类的历史。

      印在书上的历史。据说,自从孔夫子发明了春秋笔法,就把中国的历史搞得扑朔迷离,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往往随着不同时代之不同人物之需要,给予各种不同类型的包装,而这种包装在某种程度上已把历史弄得面目全非。例如,关于陈独秀,关于第四方面军,关于延安整风运动,关于庐山会议,关于“反胡”和“反右”斗争,关于1960年自然灾害,关于潘汉年的是是非非......翻来覆去,肯定或否定之后,再来否定之否定,搞得云里雾里,一般人都很难知道其究竟。至于一些专家的所谓研究,也不过是根据时代的需要通过猜测加以修正罢了。

      存在档案里的历史。档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原始材料,这一种档案比较实在。另一种是根据人们事后的提示,加工整理出来的各种文字或实物材料,这种档案可信度要打折扣。例如,和档案馆有同质意义的黄埔军校纪念馆,南昌八一纪念馆,以及其它各种不同类型的事件的、集体的、个人的纪念堂馆,往往由于政治的需要,或某种个人意志所造成的随意性,几十年来,纪念文字或实物一再被修正,例如,过去知道雷锋精神是艰苦朴素穿补巴衣服,现在却被告知雷锋也戴过手表。当然,这不过是一点小小的补充和变动,无伤大雅。实际上更有一些是胆大妄为的“伪造”,例如,关于党的“八七会议”,据参加过该次会议的当事人叙述,在武汉租界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文字材料保存下来,但现在在某历史档案展览中,竟有用毛笔正楷书写的“会议记录”。

      当事人所经历的历史。回顾众多当事人的回忆录,有许多是很有必要的对历史的修正,是十分宝贵的遗产。但往往也有由于时间的久远,记忆模糊而改变了历史的真实。例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时间,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到底是那一天,已经无法考证,以至于毛泽东同志就定为七月一日作为党的诞生之日。

      总之,以上不过是笔者略举一二而已,广大读者自然还会有许多补充。由此可见,所谓印在书上历史,存在档案里的历史,以及当事人所经历的历史,由于史家对历史的玩弄而缺乏公信力,特别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众多历史人物的翻案,给世人留下了恶劣的影响,从而演变成当今中国有无数的“戏说”在舞台上出现,真正考查的话,除了扑朔迷离无所适从之外,不能不让虚无主义在历史问题上担任了主角。

      至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吴营洲先生提出的“藏在老百姓心里的历史”。是的,堂堂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在老百姓的心里是有一杆秤的,这杆秤最公正无私,只要是国泰民安,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时代,其历史必然是应该称颂的,无需历史学家来画蛇添足地修正。 

    • 家园 【文摘】开放档案

      1970年8月到1971年2月,斯诺最后一次访华。但在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1993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外交大事记(1949一1975)》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的《周恩来年谱(1949一1976)》中,都在1969年部分记载8月18日、10月19日,会见斯诺和夫人。这两部权威史书都把1970年误为1969年,至于其他的著述,更是“颇多讹误”。

      周恩来是20多年来中国人时时不忘的人物,斯诺也是中国人不陌生的外国友人,此次来华因其与毛有一次十分重要的谈话而意义重大。但就是这样重要的会见,仅仅20多年后就发生提前一年的错误,而且发生在由权威部门织编写的资料书中,实在难以令人置信。

      类似的事很多。彭德怀悲剧中有一个万毅将军,当时被定为“军事俱乐部”的一员。据他回忆:“大概是1989年,有一天,总后勤部原顾问王政柱同志告诉我,有一本名叫《国防部长沉浮录》的书中,写到我在会议上的情况。我找到这本书。请人把有关段落念给我听。书中说,我在庐山会议之后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担任总参和军委办公厅小组的组长,并说在我的诱导下,大家纷纷发言说彭德怀的意见书是有根据的,还说既然大家没有什么可批的,我就宣布小组解散,大家各自分头学习。最后还写道,我对人说,批彭步步升级,轮番轰炸,真是岂有此理。这段约1700字的叙述,也许作者是出于好心,想表扬我,但是完全不符合事实。我在庐山会议上就被点了名,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是被批判的对象,怎么能当组长?再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谁还能唱反调。我认为这一事实应当澄清。我曾向李维民同志说过这件事。他写的《万毅将军在庐山会议》一文中说了这件事(发表于1995年第3期的《炎黄春秋》杂志上)。然而,不久前听说《国防部长沉浮录》又再版了,可是这段文字并没有修改。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再次说明。”(万毅,1998:260―261)但万毅“再次说明”也没有用。张树德在2000年2月12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的《彭德怀离开中南海》一文还是万毅当组长并拒绝批彭。更令人惊讶的是,此文还被《新华文摘》2000年第5期转载。

      像共产党这样掌握一个伟大民族命运、又十分重视自己历史的党,应当留下一部真实可信的历史。如果说20多年就会“颇多讹误”,那么30年、40年呢?中共有7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有50多年的历史,现在有很多党史、国史方面的论著,其可信性到底如何不是没有疑问的。信史的前提之一是开放、哪怕是部分的开放档案。如果没有真实档案,即使是一些权威的部门、严肃的作者也不能保证史书的真实可靠。“由于人为限制、保密制度和种种清规戒律,当代历史包括党史的研究,还没有真正进入繁荣期,离自由讨论、科学探索也还很有距离。”(李锐,1999A:前言)

      自然,与史实不符有时不仅仅是无知,而是过分自觉的“古为今用”。1932年红四方面军有一次著名的苏家埠战役,90年中期秦基伟写回忆录时发现:“前些年,有个电视台拍了一部电视剧,反映苏家埠战役,里面出现了我的镜头,还很醒目,子女们都问我,要我谈谈苏家埠战役。”“我确实参加了,打得还不错。可那时候,有多少部队参加打啊,有围困的,有诱敌的,有打援的,还有地方武装。我才是个连长,能够起多大作用谈不上。”(秦基伟,1996:45―46)当年的连长已是国防部长、政治局委员,拍电视剧的人当然有必要作充分的艺术加工,正像有关四方面的书把军长李先念的题词放在总指挥徐向前的题词前面一样。

      (作者单世联: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

      • 家园 单世联先生的《革命人》写的很不错,他读书很细

        《周恩来外交大事记(1949一1975)》和《周恩来年谱(1949一1976)》对斯诺访华的重复记载似是一大失误。新中国成立后,斯诺三次访华,分别是1960、1964、1970。文革爆发后,斯诺曾经申请来华,可是“一直没有接到回信”。

        《周恩来外交大事记(1949一1975)》和《周恩来年谱(1949一1976)》的1969年和1970年的8月18日和10月19日都分别记载了周会见斯诺及其夫人,不同的是1969年的条目就一句话,1970年的条目则详细记载了谈话内容。

        这种失误对于这样级别的书来说是很不应该的!但是这属于工作粗枝大叶,和那个《国防部长沉浮录》刻意编造历史还是有上下床之别。

        《国防部长沉浮录》这种书和《红墙内外》、《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之类一样,也就比地摊文学高一点点的东西,把它们当历史书看,是要闹笑话的。万毅这个例子还不突出,相同题材最突出的是钟伟的描述。什么钟伟拍案大骂吴法宪,被当场撕去帽徽、领章,拖出会场。

        话说回来,有些时候,有些地方,不是档案开不开放的问题,而是记述者的学风问题。比如依旧是斯诺1970年访华,人民日报被授意发表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斯诺的照片,做为某种信息传达给美国人。就这么简单一个事情,居然连照片发表时间、哪一幅照片,许多书里全部弄错。大都说周恩来命10月2日发表照片。查一下当时的人民日报可知,照片是12月25日发在头版头条的,照片里的人是:斯诺、冀朝铸、毛泽东、林彪。当天报纸右上角的“毛主席语录”是:“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又如席琳老师转帖朱蓬蓬《怎样感悟历史》一文,说中共一大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这大概是朱蓬蓬不了解党史研究进展而致。中共一大大体有这么几个事情曾经争论不休:1、会议转移到嘉兴开会的时间,2、包惠僧的身份问题,3、南陈北李没有与会的原因,还有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会议中文版文件为什么丢失了。而一大开幕时间、地点早在解放后就弄清楚了。

        所以,就算是档案开放了,也得仔细去看,看后再说话。人云亦云想当然很要不得。

            

      • 家园 档案应该开放

        什么事情你越是不想让人知道,大家就越猜,反倒出了很多谣言。就像非典。

    • 家园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说大陆的历史书上没提国民党的抗日事迹?

      不知道席琳什么上学的,我是86年上的高中,记得那时候的历史书讲了蒋介石的抗日,只不过对蒋的抗日评价不高,说他开始片面抗日,不知道发动群众,到后期则是假抗日真反共了。国民党抗日中的一些事迹也有介绍。主要的会战也都说了。

      • 家园 1970s / 西河伯的链接

        我们在用什么样的历史书?

        www.XINHUANET.com  2004年06月25日 05:50: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刚刚修订后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修订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为例,来探究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存在的一些不足:

        ......

        三、教材在讲述很多历史的时候,表述的不是历史应该表述的内容。比如,在“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的内容中,提到豫湘桂战役中的衡阳,日军使用大批毒气弹和燃烧弹,致使衡阳城内“大火熊熊,万丈红光,全城化为火海”,却只字不提著名的“衡阳保卫战”。该章节最后一段写道:“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仅不说它与“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的标题是否相符,其内容本身就有误。从试验修订版到这最后的修订版,都将签约时间弄错了,将1月写成了11月!

        四、修订仓促,瑕疵不少。课文的很多表述是暧昧的,不好说它表述的是对是错,但在教学中却极易引起误读。比如,《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一节,在讲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配了《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见》的照片。照片并非1972年的会见照片,而是1975年病逝前的毛泽东会见“前总统”尼克松。此时的毛泽东,病中倦容与尼克松的轻松微笑形成很大反差。

        该教材在修订中,有的正文做了修改,课后练习却没改,让学生不知问题所云。有些练习题,除了弄错答案,文不对题之外,还有意无意地忽略事实。有道材料题,材料一用的是中共的抗日通电,材料二用的是蒋介石庐山谈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这句紧随其后的话被砍掉了)。题目要求学生从中比较国共对日本侵略的态度有什么异同。教参给的答案是,“不同点: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要求国民政府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企图。国民党企图依靠外力、对日寇抱有和平苟安的幻想”。这材料中哪儿有一点“国民党企图依靠外力、对日寇抱有和平苟安的幻想”的相关表述?材料题讲的就是证据,不管蒋介石以前和以后做了什么,但这份材料表达的就是抗战,这些讲话,对当时的中国人是一种抗战的鼓舞。如何要求学生不顾这些事实而妄加判断?

        这样一本教材,几乎一统中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天下,是学生认识今日中国的参考,是学生参加高考的知识标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它被奉为神明,一切的工作围着教材转,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体会教材、熟悉教材是所有师生最重要的工作。笔者有一堂课只是对教材的结构作了调整,就受到了老校长的批评,说专家的心血不可变动。高考也得紧密地围绕教材,如果知识有一点超教材,就会被广大师生批评为“超纲”。可这样的教材,担当得起如此重任吗?

        ......

        连人类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都要进行一番改造,然后还要强调说这是它的本来面目,编书的“编”到这个地步,令我们教这些书的人无言可说。(瞿建湘)

        • 家园 这个讲的不就是国民党抗日的事情吗

          对了,席琳记得自己高中学的历史书是怎么说的吗?"三、教材在讲述很多历史的时候,表述的不是历史应该表述的内容。比如,在“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的内容中,提到豫湘桂战役中的衡阳,日军使用大批毒气弹和燃烧弹,致使衡阳城内“大火熊熊,万丈红光,全城化为火海”,却只字不提著名的“衡阳保卫战”。"这里讲的应该就是衡阳保卫战的事情吧?怎么说没提"衡阳保卫战"呢?非要说出"衡阳保卫战"这几个字才算提吗?

    • 家园 有一点商榷,相信席琳看了会感到有意思

      必有以报之。

    • 家园 华盛顿的樱桃树同样也是个笑话。不过我们还是经常拿来教育孩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