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老萨给说说这个,算是旧闻么? -- longyun

共:💬15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老萨给说说这个,算是旧闻么?

    四野曾有3万名日本兵

    http://bbs.tiexue.net/post_3261368_1.html

    四野原来曾有日本兵

      1990年4月,我时任陕某师政治处主任,一天接到上级通知,要我参加接待从日本来的“第四野战军日籍战友回娘家访问团”。

      日本人到中国回娘家,而且是回解放军的“娘家”,我当时一头雾水,不得其解。我虽然喜欢阅读部队战史和报纸,但从来还不知道有日本籍官兵参加解放战争。

      当时一起参加接待工作的有集团军政治部秘书处长吕兴元,还有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医院院长张宝林,副院长尚兴禄。接待的代表团成员名单是:团长中村义光,副团长福山三利、平野丹通、秘书长、若生爱子,团员本间雅子、幅敬信等,共17人。

      原来他们几乎全是在第四野战军10纵工作过的医生、护士、宣传队员。代表团的成员大都参加了四平血战,三保临江,四下江南,林海雪原剿匪,黑山阻击战,锦州战役。尔后四野百万雄师入关,他们又参加平津战役,百万大军下江南,一直随队打到海南岛。而张宝林和尚兴禄当年就曾和日籍战友一起工作过。

      1953年起,这些四野日籍老兵陆续开始以日侨身份归国,37年后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当年老部队的番号早已变更,四野10纵野战医院二所演变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医院。我所在的部队即是10纵前身,这些日籍官兵到我们部队,当然算是回娘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负责接待的代表团,是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第一次由原第四野战军原日籍官兵自费组成的旅行团。因此史称“第一次回娘家访问团”。

      据有关史料载:东北光复后,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大部分被遣送回国,但还有一部分日本人留在东北解放区,据当时东北9省14个市的调查统计,粗略知道的日本人数有12016人,加上遗漏的共计有31030人到33000人。其中,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内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较多。具体分布在各部门的日本人数是: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

    爆发的顶点则是在某部钱树根军长、宫永丰政委主持的欢迎宴会上。当时主客突然放下酒杯,集体起立,情绪激昂泪花滚滚地唱起当年最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幅敬信和几位女团员还干脆离席在空地扭起了东北大秧歌。

      代表团的伤心地是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陵园。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战场,也是他们生涯中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当年,仅二所三天三夜就抢救医治了2000多伤员,许多日本藉医生、护士三天三夜没合眼,吃饭都在手术台上。

     四野战史第一次正式提到日籍战友,是1998年10月第一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在第三章第五节“加强军队后勤建设”的138页─141页上,记载了四野初进东北时后勤系统留用日籍工人、日籍职员、日籍医生、护士的情况,含注解,总计876字。

      他们当中最多的是医疗行业人员,东北1946年初就发生内战,急需医护人员,当时国共双方有日本侨民移送协定,后来发现,共产党方面移送过去的日本侨民不少被国民党军队留用,于是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也开始大规模留用日本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记载说,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

    1982年5月25日,日本歧山会馆的“回想四野会”聚会上,这些年过半百的老人们身着整齐的正装,佩上了久别的各种解放纪念章,洋溢着无比的荣耀和自豪。这是他们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和殊荣。

      自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这些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日本老兵已到垂暮之年,他们怀念中国,怀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怀念在第四野战军渡过的日日夜夜,认为那是他们的“再生之地”。他们先后在日本成立了“中日友好和平会”、“回想四野会”、“航七会”、“洛阳战友会”、“鸡公山战友会”、“长城友好会”等十几个日中友好组织,从事中日友好活动。

      自九十年代以来,以中村义光为首的“回想四野会”先后组织了四次“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日本籍官兵回娘家访问团”。1998年国防部长迟浩田率军事代表访日,特意邀请“回想四野会”会长中村义光等老朋友来中国大使馆做客。

    关键词(Tags): #战国时代
    • 家园 应该很正常

      没什么打惊小怪的。历史是应该承认:人是有好有坏的不要只看一面之词。

    • 家园 我是这么看的

      说句没人情味的话,这其实就是战利品的一种。好不容易打胜了,支配一下应该的。老毛子做得更绝,直接拉去做苦力,TG还是人尽其才的。这好像就是战争的传统了,自古以来皆如此.

      • 家园 还是有所不同的

        其实就是战利品的一种。好不容易打胜了,支配一下应该的。老毛子做得更绝,直接拉去做苦力,
        TG并非单纯把他们当作战利品来利用,基调是让他们成为同志的,基本上也做到了。而且之前就有反战同盟。

    • 家园 不用老萨来回答

      提出这个问题说明:1、你没满30.2、以前没上过军事历史类网站。

      呵呵,别生气。这个问题有点小儿科,和你玩笑下。对军事和我军战史有点了解的都知道。雄奇列用了岗村,我军留用了不少日军技术人员。包括医疗,炮兵,航空等。TG当年都是土包子士兵,没文化,虽然国人聪明,可也得用老师教啊。

      • 家园 这个性质不同

        对军事和我军战史有点了解的都知道。雄奇列用了岗村,我军留用了不少日军技术人员。包括医疗,炮兵,航空等。
        按照TG的一贯说法,侵华战争的罪责被归于一小撮日本军国分子,广大的日军中下层人员基本被划为被蒙蔽煽动的穷人,也就是说,TG使用日军下层人员的行为是根据其阶级学说和国际主义理论而来;而使用岗村则没有可以摆到桌面上的理论依据。

        • 家园 花之

          因为岗村的身份不同,这里根本不需要提及什么理论依据吧

          而日军受降后,国军对其中技术人员的征召也是很多的

          而我想看的是当事人的回忆录

          战争就是地狱,总是会把人变成野兽的

          而且我觉得日本不像德国,他们没有纳粹的,其理念就是侵略——>强国(感觉老冰写的那些参谋就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也就没有种族灭绝政策

          而南京,按照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只是在模仿从前的蒙古人和满清而已,因为以前的胜利者就是这样做的。

          中世纪的野兽

          日本没有向纳粹那样对于犹太人要求从人种上灭绝的理论

          而军国主义的幽灵也并不是只主宰过日本而已

          所以它才不会向希魔那样在失败之后整个政体都不能再容于世

          • 花之
            家园 还是要提的

            因为岗村的身份不同,这里根本不需要提及什么理论依据吧
            建国前的22年战争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和中日间国家民族矛盾这两条主线交错纠结。蒋用岗村倒是符合阶级学说和国际主义了,可这并非蒋方的指导理论,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也。
            日军受降后,国军对其中技术人员的征召也是很多的

            还是有所不同的。国军方基本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役使;而共方基本上是做为同志对待的。盖因双方的理论依据不同。体会一下下面这段
            自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这些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日本老兵已到垂暮之年,他们怀念中国,怀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怀念在第四野战军渡过的日日夜夜,认为那是他们的“再生之地”。他们先后在日本成立了“中日友好和平会”、“回想四野会”、“航七会”、“洛阳战友会”、“鸡公山战友会”、“长城友好会”等十几个日中友好组织,从事中日友好活动。

            • 家园 "国军方基本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役使",不是这样的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同内部掀起了一股所谓“中日合作亲善”的怪潮。按照蒋介石的指示,为了“不刺激对方”,对投降日军,一是不称俘虏,而称“徒手官兵”;二是到遣返为止,不解散其部队的指挥体制。只是将侵华军总司令改称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各方面军司令官改称“某某地区善后联络部长”。

                9月9日投降仪式后,10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率一些高级将领,与冈村举行了“亲切会见”。双方就反共合作问题进行了密谈。何应钦等人声称:“日军并非战败,中国军亦非胜利。尽管如此,我等应停止一切争议,让既往之事付诸东流,而致力于中日之合作。”此时的所谓“中日合作”,无非就是共同对付与国民党争夺受降权的中共。果然,何应钦提出:“对日战事结束了,国共战争就要开始,我们对共产党作战困难不少,蒋主席说要请贵军协助。” 冈村宁次点头赞同:“我既受天皇之命向中国投降,就应该忠实地为中国政府效劳。”中秋节,何应钦还派人送了两卡车月饼和1卡车水果,到萨家湾日军总司令部表示慰问。另外,何派王武上校单独给冈村送了两箱香烟和一箱茅台酒等物品。

              蒋雄奇为"日中亲善",对日本人照顾得可真是无微不至,细心周到

              • 家园 国军方使用的日方人员有搞回娘家的吗?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同内部掀起了一股所谓“中日合作亲善”的怪潮。
                确实是怪潮。国军方的理论是单纯基于国家民族矛盾而来,战争善后还没搞完就用外国死敌来打国人,说是役使那是好听的。
                “不刺激对方”,
                役使手段而已,想叫马儿跑总的给点儿草不是

                • 家园 其实讨论这个问题的绝大部分人

                  都忘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我也是到了日本四五年后才从史料中读出来。其实呢,不用专门去读日本史料,真了解那段历史的,都很容易想明白。

                  那就是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土地上各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国共两党单独或联合,与驻华日军的力量对比究竟如何。

                  明白了这个对比,把自己作为当时中国的领导人,也许就会想出会怎么作。

                  看到一些说法“为什么当时不把在华的日本侵略军都杀光,我们太客气了”云云,我心中是有点哀叹的。

                  你总要打得过,才能杀吧。

                  • 家园 其实读历史更怕拍脑袋!

                    说抗战.开战前中国的情况.日本开战的条件等.现在那么多人就一拍脑袋就说.哦.真是这样来的......

                    读历史要的饿是什么?经验和教训.连事实的全面都不愿意去看你说现在这些人怎么了?

                  • 家园 老萨啊,送你好多花了,可通宝久久不见

                    那就是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土地上各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国共两党单独或联合,与驻华日军的力量对比究竟如何。

                    明白了这个对比,把自己作为当时中国的领导人,也许就会想出会怎么作。

                    军队失去了稳定的后勤供应,倒也蹦跶不到哪去,当然代价也不会小。
                    看到一些说法“为什么当时不把在华的日本侵略军都杀光,我们太客气了”云云,我心中是有点哀叹的。

                    你总要打得过,才能杀吧。

                    极端分子啊!非要用禽兽之行把自己变成禽兽!自古就是“杀俘不祥”,“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思想内涵是他们所不能明白的。

                    • 家园 争取下次给您送宝

                      侵华日军后勤补给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当地资源的,重工业是没有,但毛蒋也没有,只能依靠盟军提供,估计如果打起来最终会赢。但面对一支哀军,想想松山的惨烈(被包围了好几个月,1300对十万,没有支援,还是撑着),这个代价一定不会小的。

                      除非缴械以后如何如何,但在华日军不下百万,同时下手处理如何容易?

                      这不是道义的问题,真的有点儿是一个技术问题。鲜于仲通的例子在前面。

      • 家园 没什么

        我就是想再多看些这之类的史料

        如果你知道详细的地址能贴出来就比较感激了

        而且之所以问老萨是因为他对日本比较熟悉,想看看有没有这些人的回忆录

        老冰不混这儿了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