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 项羽和汉尼拔 -- 葡萄

共:💬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 项羽和汉尼拔

    在公元前3世纪的最后20年里,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诞生了两位军事天才――项羽和汉尼拔。他们的军事经历客观上都十分相近,而且最后的结局也是以“自尽”而终。

    项羽和汉尼拔都是将门之子,都在很年轻时便担当起本民族的历史使命。项羽是叔父阵亡后,经过一番波折掌握了大权,而汉尼拔也是叔父死后,在高层对他的不信任下,独自集结起远征军。

    他们的人格魅力都是无穷的。项羽对于己方的将士,还是曾是自己盟友的刘邦、英布等,以及有杀叔之仇的章邯(除了秦国的降兵和宗室),都已经是仁至义尽。而汉尼拔如果仅仅依靠金钱,绝不可能长期控制着各类雇佣兵,他在经过高卢时,本来想劫杀、暗杀迦太基军队的高卢人反而参加他的远征军。

    他们的作战方式是不同的。项羽擅长运动战,而汉尼拔则善于在两军对垒中,利用地形,采取两翼合围歼灭对手。但是他们都是“无敌”的代名词,一生中仅有一败。

    但是让人真正感叹的却是他们失败的命运,又那么的极其相似。也许他们始终不明白失败的原因――但我认为他们两人在失败的前后已经意识到原因了。

    ――一支军队是无法和一个国家抗衡的。

    项羽军事上是无敌的,败在了刘邦的政治上。楚汉争霸,楚虽不断战胜,却不断的削弱,汉虽不断失败,却从最富庶的关中有着源源不断的支援。项羽忙着平叛,刘邦却不停的挖墙角。项羽肯定很后悔没听范增的劝告,自己也开始做一些政治上的弥补,比如他肯和刘邦和谈,并想拉拢韩信。但政治上他又岂是刘邦的对手。

    结果本来刘邦和约以后偷袭还是惨败,但彭越、英布、韩信权衡再三终于加入战团,会师30万包围10万楚军,更致命的打击是对楚军士气的打击,否则“四面楚歌”也不会瓦解掉大部分士兵。

    有人认为如果范增还在,项羽政治上还有可能。其实仔细看一下范增,这老头子的脾气不在他义子项羽之下!刘邦和陈平使反间计,其实项羽何尝不知,范增也何尝不知道项羽的秉性,但范增就是受不了这个气,负气出走!――这个反间计,我倒认为其实是冲着范增来的,而范增出走则是想项羽向他认错,偏偏两父子都是一对倔驴子!

    而范增真要是看清楚形势,他应该回到江东,组织兵马,等项羽兵败归来,重整旗鼓,逐鹿天下。

    项羽败走乌江时,其实何尝不想过江,但他见到仅仅是一个小小亭长,如果是范增等楚地权贵接应,他肯定有信心重新再来。刘邦不会给他机会,虽然战争会继续好几年,但败的还是会项羽的多――不过刘邦获胜的前提是他的阵营不会分裂叛乱。

    汉尼拔战败同样如此。在亚平宁他是无敌的,但他和项羽一样,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后备支援,而且更不利的是汉尼拔还不是迦太基的元首,反而要和罗马、祖国两个同时“交战”。刘邦彭城、成皋之败仍有萧何提供无数士兵,罗马坎尼之败,仍有24万后备军和忠诚的同盟,可汉尼拔甚至要贿赂自己的祖国要求援兵。

    而罗马的元老院却积极支持远征的西庇阿,严令罗马绝大部分军队拖住汉尼拔,不要与之交手,哪怕烧毁再多农田。

    汉尼拔最后一战败的也很冤枉。历史记载西庇阿联军最后时刻几乎也要崩溃,西庇阿几乎后悔没有接受战前汉尼拔的和谈条件,但汉尼拔的大部分新兵却首先崩溃了!

    我们曾假设项羽过了江回怎样,汉尼拔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汉尼拔也开始策动政治,当上了迦太基的执政官,以惊人的速度恢复迦太基的势力。于是罗马元老院的加图等人迅速做出反应,逼走汉尼拔,迫使其自杀,以后还彻底毁灭了迦太基。

    于是,东西方的世界都进入现实的政治世界,出现了恺撒、奥古斯都、曹操、李世民这样政治军事于一体的“奸雄”,而苏沃洛夫、拿破仑、朱可夫、岳飞、于谦、袁崇焕等人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 家园 项羽和汉尼拔恐怕是没法相比的

      双方的各方面都截然不同,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失败了。

      楼主所转的这篇文章作为抒情文章还是可以的,作为历史讨论则太勉强了,因为它缺乏对历史事实的基本了解和认识。

    • 家园 打仗么,历来就是这个样子...

      >汉尼拔最后一战败的也很冤枉。历史记载西庇阿联军最

      >后时刻几乎也要崩溃,西庇阿几乎后悔没有接受战前汉

      >尼拔的和谈条件,但汉尼拔的大部分新兵却首先崩溃

      >了!

      记得有外国人描述北洋末的军阀混战,“胜利取决于首先发现对方在逃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