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阿伦特的感受 -- 活在当下

共:💬74 🌺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忍不住再说一句:您最后一段话,实际上是矛盾的。

                  “个体的幸福”和“政治的远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就我所知,任何严肃的哲学家、理论家、思想家那里,您是找不到您想找的这种“远见”的。或许您应该从其他方向找您要的东西。为什么?

                  是不是有点从您“看到”的“结论”去找论据的意思?而且问题远远不止如此……

                  • 家园 我没有您想的那么深,呵呵

                    看来您可能是做学问的人,我距离学术还太远,只是想找到我需要的一些东西。

                    我说的个体幸福是说,人类政治总会对某些群体造成伤害的,即使比较理想的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能实现,至少我也想知道谁是那个被牺牲了的小群体?或者说是不是某个群体被牺牲的可能比较大? 这个答案可能有吗?如果学者们公认,不可能有这种答案,那么我就省心了,把一切交给上帝吧。

                    政治远见是因为政治家总是言行不一,信奉极权主义的人就可能会收拾犹太人,即使他们上台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极权主义思路。比如说反右的时候我应该学会不说话,比如文革的时候我应该学会做逍遥派。固然可以出于习惯或者机缘同样避免不合时宜的举动,但是如果对政治真有心得,或许可以减少自己被灭掉的几率。比如说你是犹太人,你应该先在其他国家把钱存着,提前备好护照签证等等。这只不过是趋利避害而已。同样,是否可能对这类事件哪怕从几率上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

                    最近看了几篇政治学论文,关于俄罗斯的改革、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等的,突出的印象是里面有些好东西,但是文字上八股的厉害,一些很简单的用函数概念就能谈清楚的问题,非要用很啰嗦复杂的语言来表达,结果实际上的关系还是没有说清楚。当时是非常不耐烦地抓过一张纸用了两行最简单的函数表达式,就把一个论文里面大好几页的语言表达完了。

                    这些论文从逻辑论证上说,远远没有说服力,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视角。那么我的更进一步的想法就是,既然受限于各种外部内部条件,比如说缺少足够的数据等,那么为什么不试探性地提出有意思的观点?哪怕这个观点不是很成熟但是可以启发人的思考。

                    或许我的这个看法是有偏差的,比如说我看到的论文恰好只是一小部分,不具有代表性。所以,还想得到大牛们的更进一步的帮助。

                    • 家园 路过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很简单,您不应该在人文科学里面找社会科学的结论。

                      人文科学与信仰和“个体幸福”相关,社会科学与知识的假设和求证相关。它们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之处,但仍然是不同的路径。社会科学中的很多数学演算是有趣的,但并不像自然科学中的那么可信,就像你从有些人的经济学、政治学论文中体会到的那样。人文科学里面没有自己的牛顿和爱因斯坦,也从不期待这种伟大人物的出现。

                      另外,从来没有任何人宣称自己“信奉极权主义”。人不是物和数字,您不能把人化约成好用的概念,进而使用数字关系进行“运算”,从而得出万世不易的结论。你的化约,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被推倒重来,否则,人就不再成其为人。这种化约,恰好被很多人文学者看作是:极权主义的起源。

                      • 家园 对。说的

                        很有道理。人是可变的,所以不是说曾经是极权主义者的始终都是,也正是因为把自然科学的一些做法放到社会和政治领域,加强了极权主义倾向。

                        这一点我是深深赞同的,不过我的话里没有表达清楚的是这种改变应该有几率的不同。

                        就拿希特勒做例子:

                        1 希特勒搞了极权主义,但是他可能会改变,问题在于他主观上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他那样的性格和背景的人恐怕比我这样的人更难以放弃极权主义

                        2 即使他自己主观改变了,他有多大的能力改变追随者和社会思潮?这是他想为而不可为。

                        3 即使社会思潮和他的执政集团都改变了,极权主义所侵害的人群的反馈同样影响进程。如果这种反馈会影响到大批人士的地位和利益,可能这些人都“被迫”继续执行极权主义政策,除非被更强的暴力打破,比如战败。

                        所以,我想把人类社会按照经典牛顿力学那样“设计”和“make”,是一个极端;不过,完全归因于偶然和机缘,应该也是另外一个极端。我想知道的,就是当前的人文社会学说的发展是否可能让我们对于在两个极端之间发现一些略有依据的地方?

                        顺便说一下,我不知道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自己会去google一下,您有时间简单讲两句也好。

                        • 家园 我想提个问题

                          从功利出发,比如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更美好?更少的罪恶?总该有一个指向。

                          您可以清楚的定义您的指向吗?

                          我认为很难,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理想中的状态,人类社会也不是为了某个目的而存在。由于没有目标,所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对于希特勒,问题在于为什么他的极权主义会失败?历史上有成功的极权主义先例吗?如果历史上的这些极权主义者都“主观改变”了,那么您从功利角度是否更满意了?

                          • 家园 你的问题都很好

                            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过我要看的是某个具体的小团体,比如说犹太人,如何避免或者减少被人残害至死的可能性。

                            当然也许按照不同的价值观,被人活体解剖的时候,心中想着自己的惨死能对人类医学的进步有帮助、解救了无数人免于苦难,从而含笑九泉。这种境界我是毫不感兴趣的。

                            • 家园 犹太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小团体,也没什么价值观要活体解剖人。

                              您已经定义好了你不同意的意见的标签和归类,然后不断加强自己观念的例证和理论。这个世界上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并不一定是魔鬼。我觉得您倒是应该读读一个犹太人的书:以赛亚·伯林。

                              • 家园 我没有说不同意哪个意见

                                怎么就叫我在自我加强了呢?我一直都没有反对过你的那些说法,而且对于一些我不熟悉的概念我也在自己找些东西了解一下,今天细看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区别,也有所收获。你说的问题都是比较大的比较根本的问题,不是我这样的缺少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背景的人能够很快接茬的。

                                犹太人被种族灭绝是因为他们是犹太人,所以我在想作为犹太人的一个个体他是否有可能从当时的各种举措里面发现一些威胁?我所说的价值观,是说对于一个被活体解剖的人来说,他也可以认为这是适当的。既然是价值观就是可以被灌输的,无所谓正常与不正常的。

                                如果说因为我对政治学者的一些愚蠢表示了一下义愤您有所不满,那我只能抱歉地说,既然他们要用数学的逻辑来讲一个问题,那么就可以用数学的现成的做法,用不着大堆的语言表达一个简单的东西。

                                我始终在请教的是一些具体问题,我的问题就是作为一个个体,是否有可能从对文科这些东西里面得到一些指导性的东西,能够在动荡的环境中对趋利避害有所参照。

                                那么我想知道的就是,yes或者no,或者是无法确定。如果有时间,也许可以说说为什么,没有时间,也是一个有益的观点。

                                • 家园 我觉得依据良知和教养就可以,这是人类被教导了几千年的东西

                                  如果从思想上讲,导致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人道悲剧的观念很多,从卢梭到黑格尔、从马克思到萨特,都进入过反思的名单。有些人文学者还认为,这些人道主义的悲剧根本就是现代性本身带来的。

                                  当时,很多德国犹太人逃出德国根本不是靠的某种思想,而是摆脱了某种幻想,他们的教养和常识让他们感到了危险。大屠杀开始之前,犹太复国运动已经进行了很久了。

                                  直接回答您的问题的话,我觉得无论谁说yes还是no,都是后见之名。都在化约人类的经验。每一场悲剧所用的是不是同一性的逻辑?奥斯维辛与匈奴部落、蒙古大军、扬州屠城、红色高棉、文革批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下一场悲剧会在哪里发生?如果真有可以趋利避害的知识的话,那种知识一旦产生就失效了。或许有点像博弈论所说的?我之所以避免谈论个人的救赎之路,就在于那更接近于私密的信仰,一旦公之于众,就不再私密了,按照博弈论计算,结果那是相当复杂,至少原有的救赎之路不存在了。人文思想必须诉诸于个人,但是问题的解决还是要诉诸于社会和制度。

                                  另外说一下,没有人是愚蠢的,我们都在承受自己的无知。总结大屠杀悲剧的书很多,不断重新检视当然永远是必要的。在这一点上,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 家园 你说的是Isaiah Berlin吗?
                                • 家园 是啊。近来在看《扭曲的人性之材》。

                                  “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康德”

                                  至少伯林没刻意塑造什么恶魔。

                                  • 家园 哈哈,你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人家在说阿伦特,你推荐Isaiah Berlin。

                                    Isaiah Berlin,国内一般翻译成“以赛亚·伯林”吧。他对阿伦特的批评,真有点歇斯底里。作为一个自由主义大师,发出那种BBS式的拍砖言论。看上去总有点诡异。可能是由于阿伦特思想中的“平庸即恶”触怒了他。

                                    其实楼主喜欢阿伦特的思想,可以看看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作品,这是阿伦特思想的重要来源,海德格尔对她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本体论方面。至于她的影响,哈贝马斯对她“公共领域”思想的吸收和批判值得注意。

                                    就我个人来看,阿伦特毕竟是个书斋中的学者,很多东西理想化的成分多了点。举个例子,她一方面对所有人民的自发举动都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又批判草民出于“物质利益”的运动。

                                    • 家园 我看阿伦特不是因为我先就喜欢

                                      只是恰好有人推荐了就拿来看看。也不过是我有我的一点兴趣而已。至于说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问,我想可能始终都会有争议,这也正常,我倒是向来不存在什么崇拜或者先入为主地接收谁的东西,我一般是先看一面再看反过来的批评。

                                      细兄或许是有点觉得我这种爱好者看阿伦特有点惋惜我的时间并有点痛心疾首吧。不过好意都心领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