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房产各阶层分析 -- 地九

共:💬49 🌺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个人觉得,这么算一个城市还是靠谱的

            但来估算全国,这中间误差可能大了去。房地产这是不动产,地域性很强的东西,如果把北京和西宁一平均,就象把鸡和兔一平均,最后得出个3.5条腿的结论。

      • 家园 这个中层中的上层人数大大地高估了

        也许在北京这样的地方中层人口中上层人士比较多,但是我认为25%依然是大大地高估的,其他城市即使在上海和广州也不如北京这样高。中层中的上层不会超过中层总人口的10%,或者更少。25%,即使在美欧那样可以吃老本的高福利国家也不会达到这种比例。这种比例,可以做为共产主义理想的替代品。

        其次高层总人口的比例,应该不超过1%。如果真超过1%了,中国真的可能有形成制衡的反对党了。

        另外,你认为抱怨最多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中层中的中下层,这更不符合事实。那些在公开舆论和互联网上声音最大的是中层中的上层,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功夫和闲情在互联网上发泄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不满!占中国人口80%的人还没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渠道,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该如何发泄自己的不满。而且更符合他们现状的是:比起他们感觉到的不满来说,他们感受到的满意总体上大于自己的不满。这是政府维系的基础。

    • 家园 【文摘】目前中国社会收入结构应该是葱头型的。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中国人来说,“中等收入阶层”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但随着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个阶层已在逐渐崛起并稳步发展,并开始悄然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结构。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标准,1999年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为15%,这两年正以每年1%的速度上升,2003年达到19%。在法律保障、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促动下,中等收入阶层呈现加速成长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中等收入阶层将有望达到40%左右,社会结构也将实现从“葱头型”到“橄榄型”的跨越。

        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构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结构。

        时下,学术领域对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这个概念的界定和归类指标存在差异。

        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的研究部门将中国的“中产阶层”定义为:人均年收入2.5-3万元、家庭年收入为7.5-10万元,受过高等教育、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从事脑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白领”。符合上述标准的人数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3.5%。

        而据中科院的测算,目前中国城市居民中有48.5%的家庭财产在15万至30万元之间,如果考虑到中国农村除极少数农民收入较高外,大多数收入偏低的现实,可以推测出目前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占全国人口的19%左右。

        专门研究社会结构的专家宋林飞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个人所得税标准底数在1200元以上的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人群都可以算作是中等收入阶层。

        “无论用何种界定方法,事实是,中国的社会结构还远远没有达到‘橄榄型’(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至少达到40%至50%),目前至多是‘葱头型’的。”宋林飞说。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通过提高占人口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者逐步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对经济和社会稳定、和谐、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知名社会学家陆学艺说:“因为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经济层面来讲,中等收入阶层都是最稳固的阶层。他们一般都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工作稳定,对社会和政策的认同感强,而且消费稳定,是扩大和拉动市场的重要力量。”

        “关键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让相当一部分城市人的生活达到了中等收入阶层的水平,而9亿农民中大多数未能进入这个阶层。”宋林飞呼吁:“培育中产阶层应该用‘加法’而不是‘减法’。‘加法’就是让低收入者尽快向上流动,而不是高收入者降下来,比如让农民转化为市民,收入加速向上流动,同时实行再就业、再教育,防止中等收入阶层下调等。”

        宋飞林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对整个农村人口收入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9000万农民工每人每年往家寄2000元,加起来就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此间观察家认为,当前中国领导人的政策性讲话和政府各项经济新举措,至少已经传递了三个重要信号,即:正视中国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进一步坚定按要素分配的改革取向;肯定了人们按多元化的要素分配准则取得收入的合法性;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的手段成为中等收入者。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实际上都有利于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从股票和金融证券市场的开放完善到推广国有企业的大规模的股份制改造,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到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创立,从高薪聘请海外归国留学人员的政策到公务员和教师的大幅度加薪,都大大促进了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

    • 家园 下层中的上层怎么可能占中国人口的一半。。

      下层中的上层主要是中国的平民阶层中境遇比较好的一部分人。主要包括收入普通公务员、比较富裕的农民、部分从事科教医文的知识分子、个体业者等人,这个阶层应该占中国人口的一半左右。

      我们可以统计下,你所说的这几个人群的总和

      我个人以为这个数值绝对不到中国人口的一半。

      如果能到一半早就天下太平了,哪来这么多群体性事件。

      • 家园 你觉得应该占多少?
        • 家园 最多三成

          最多三成

          • 家园 可以说说理由吗?

            在我的文章里,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各占6%,问题应该不大.平民阶层的上层和中层应该占88%,怎么划分,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上层(1%)

            |

            |

            +----+富裕阶层(6%)+

            | |

            | |

            | + ----—中层(5%)

            总人口(100%)+

            |

            | +-------上层(?)

            | |

            | |

            +----+下层(94%)---+-------中层(?)

            |

            |

            +-------下层(6%)贫困阶层

            • 家园 贫困阶层不止6%

              中国还不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据说按每天2美元的收入,还有2亿多人在此之下。我觉得20%差不多。

              • 家园 可能是我的标准比较低吧.

                每天2美圆,就是人民币14员,一年是5110元。是一年家庭收入还是人均收入?

                我引的资料是: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民家庭年纯收入在3千元以下、一个三口之家的市民家庭年消费收入在4千元以下。

            • 家园 参考一下党员总数,公务员总数

              以及全国企业的数量,富裕农民数量比较难于估计,但就我老家的情况能进城买得起房子的绝对不足10%,大致就可以估计出来,也就1.5亿到3亿之间的数量

              • 家园 应该包括农民自建房

                大多数农民应该是在家乡自建房,尤其是在儿子要娶媳妇的时候.凡是自身财力能够负担自建房的,应该算下层中的上层.如果只包含能进城买房的,就是只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好象有点偏颇.

                附:

                1、截至2007年6月,全国中共党员总数为7336.3万名,

                2、据官方公布数据,目前全国公务员总数约800万人,主要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干部、党派机关专职干部和主要人民团体专职干部等。另有专家根据国际通行标准测算,中国的公务员和准公务员(如国家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人员等)实际上多达数千万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