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挽救了一个盛世的人——被低估的周亚夫(一)再修改 -- 江南水

共:💬187 🌺119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张良没有站出来反对分封

      可能因为他也算是六国遗族,内心是希望能够恢复故国的吧

    • 家园 【原创】挽救了一个盛世的人——被低估的周亚夫(四)

      四、帮手

      事实证明,汉景帝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造反的路是一条单行高速公路,走上这条路,既不可能回头,也不可能刹车,只能一直高速狂奔而去,直到终点,要么是功成名就,要么是粉身碎骨。

      即使吴王刘濞没有野心也不会回头,更何况他还有野心。

      袁盎带着朝廷杀掉晁错的消息来到吴国大营,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皇族成员宗正(负责皇族事务)刘礼。刘礼因为身份特殊,先进入大帐见到了刘濞,让刘濞拜听皇帝诏命。刘濞冷冷一笑:我已经是东帝了,还拜谁呢?

      袁盎连刘濞的面都没见上,还差点死在吴国大营,最后侥幸逃出吴国大营。

      既然不能回旋了,那就一条道走到黑吧,看一下到底是谁前途黑暗。

      此时,汉景帝想起了老爸临终前的告诫: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周亚夫是谁?

      周亚夫,绛侯周勃的儿子。

      绛侯周勃是刘邦的老乡,从刘邦起兵之初就跟着刘邦。后来被封为绛侯,食邑8280户,在汉初功臣的排名中位列第四。

      排在前三名的是:萧何、曹参、张敖,其中张敖是刘邦和吕后的女婿,排除裙带因素,周勃该在第三位。

      周亚夫,一个典型的高干子弟,一名光荣的太子党成员。

      在汉初,这种身份的人一抓一大把,能够被皇帝多看一眼都不太容易,何况寄望他能够承担起托孤的重任。

      汉文帝真正认识周亚夫,是在公元前158年,这一年的冬天,闲着没事的匈奴又来了,这一次出兵六万,三万扑向云中郡,三万扑向上郡,上郡离首都长安并不远。

      试想一下,如果数万装甲部队压向首都方向,这个国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保卫首都!

      汉文帝在长安附近安排了三支部队,用以拱卫京师,周亚夫就统领着其中的一支。

      因为在天子脚下,这些御林军,有幸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亲自慰劳。

      汉文帝来到其他两个军营,皇帝的车队能够畅通无阻,并且可以超速行驶,皇帝本人也受到了各级将领的热烈欢迎。

      让皇帝的随从也顺便感受了一把天子威严。

      来到周亚夫的大营,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从将领到士兵一副大战即将来临的架势。皇帝的先锋来到军营门口,并不能直接进入大营,先锋只好搬出了真神:皇帝就要来了!

      把守营门的都尉差点没噎死皇帝的先锋: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说白一点就是:在这里将军周亚夫才是老大,天子的命令也不好使。

      周亚夫的哨兵真是模范哨兵,皇帝大人来了,还是不让进。

      汉文帝只好派出正式的使者,拿着皇帝信物(节),向周亚夫正式通报:我想进去慰劳军队。

      总算叩开了这道门,但是事儿还没完,负责纪律监察的对皇帝车队说:军营内不许快速行驶,要限速。

      再顶级的车队也只好慢慢行进,总算见到了真将军,周亚夫一身铠甲: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通俗一点就是:浑身不利索,就不行君臣大礼了,用军礼勉强凑合一下吧。

      汉文帝见此情景也肃然起敬,也向周亚夫表达了敬意,用文言文说很简单:改容式车。

      完成了必要手续后,在回长安的路上,汉文帝感慨万千: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那两家分明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嘛。(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周亚夫屯兵的地方叫细柳,“细柳屯兵”成为后世练兵的典范。

      首都的备战警报解除后,周亚夫被封为中尉,勉强比喻一下,公安部长兼首都卫戍区司令员,在政府内是公安部长,在军队就是首都卫戍区司令员。

      大汉王朝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把宝都压在了你的身上了,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汉景帝颁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任命周亚夫为太尉,把全国的军事指挥权交到了周亚夫的手中。

      俗话说的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晁错建议自己亲自带兵出征是个馊主意,但是他那个理由没错:把军队交到别人手上实在不是一件很安全的事。

      当年刘邦始终掌握着一支军队,所以才能够放心大胆的使用韩信。

      虽然汉景帝不能亲自带兵,但是他还有一股可以依靠的势力。

      自己的弟弟,梁王刘武。

      汉文帝有四个儿子,换句话说,汉景帝有三个弟弟。到汉景帝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两个弟弟,也就是说,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景帝只有一个弟弟可以依靠,幸好这个弟弟跟自己的关系不一般,两人有同一个母亲,窦太后。

      窦太后一共生了三个孩子(有记载的),一个女儿,两个儿子。窦太后是个好母亲,尤其对女儿和小儿子。因为窦太后的宠爱,梁王刘武的地位也不同于其他诸侯王,其他诸侯王来朝拜天子,在京师前后待二十几天就得回到封地,而刘武却经常在京师长住。

      公元前154年,刘武又一次来朝拜天子,在招待宴会上,酒酣耳热之际,汉景帝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我死后这个位子是你的(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按常理推断,这事似乎应该发生在这一年的十月,因为按惯例一年的年初来朝拜天子。

      很难推测汉景帝说这句话时的心态,你说他随口说说拿弟弟逗闷子也行,从他草率盲目削藩来看,他有率性而为的一方面;你说他拉拢弟弟,为以后应对藩王作乱,提早准备也行,毕竟是三十多岁的皇帝,这点统战伎俩还是应该懂得的。

      梁王封地在战国时候魏国的地盘,扼守着关东向西进军的通道。换句话说,梁国能够顶住关东的冲击,汉朝廷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同样,万一梁国有了闪失,那汉朝廷估计也该换人坐庄了。

      说实话,幸亏此时的梁王是汉景帝的亲弟弟,倘若血缘远一点,跟吴楚联合,汉朝廷早就换人了。当然,这么重要的地方,皇帝也不可能交给不放心的人。

      吴楚联军首要的攻击目标就是梁国,梁国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依旧顽强的抵抗,因为刘武也知道,汉朝廷换人坐庄后,其他的诸侯王可能没有损失,但是他的下场不会好于他的哥哥,谁让他们是亲哥俩呢,这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梁王的顽强抵抗,为汉朝廷争取了时间,现在周亚夫率领着生力军投入了战场,一切尚在未知。

      • 家园 汉文帝可不止四个儿子

        史记。孝景本纪一开始就说: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可见文帝有N(>=5)个儿子。而且景帝即位时很可能还有其他的(非同母所生)哥哥活着。这是因为据说武帝后来对孝景本纪开头这段话很不满,理由也很简单:

        司马迁这样一写,给后人的感觉就是景帝即位的根据是立长而非立贤,这样就使得武帝自己的即位不是那么有底气,因为他可是以立贤为理由登基的。

        另一方面,文帝是先立太子,两个月后以“母凭子贵”立窦皇后。故而武帝认为这是典型的“立贤”。而景帝则是先立王皇后,24天后就立了太子。从程序上也可以说武帝是“子凭母贵”。但是考虑到王皇后的家庭背景并非传统勋贵,我还是不太情愿采用这种解释,而是更愿意相信景帝是先决定立武帝为储君的。

        这样就又回到了“立长还是立贤”的争论上。需要说明的是,传统宗法上“长”应当是指嫡长,但是对于连正妻都可以换的皇帝来说,这个问题不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当正妻家里权势不够大时。

        • 家园 汉文帝就是四个儿子!!

          跟你较个真

          刘恒的一生分做两段,前一段是代王,后一段是皇帝。天下本来没有他的份,机缘巧合,他才得以以外藩入承大统。

          这种两段式人生在他的儿子们身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刘恒还是代王的时候,那三个儿子就死了,后来又没有追封,所以说那三个只能算是代王王子,而不能算是汉文帝的儿子。

          这一点《汉书》的作者班固就注意到了,汉文帝的儿子们是在《汉书文三王传》中,当然了还有《汉书景帝紀》。

          班固不提那三个,决不是因为他们没什么可记载的,例如刘邦那个倒霉的儿子,刘邦心中的太子,刘如意,班固就给他立了传,全文寥寥数语:赵隐王如意,九年立。四年,高祖崩,吕太后征王到长安,鸩杀之。无子,绝。

          如果班固认可那三个也是汉文帝的儿子,即使无事可述,好歹也该给他留个名字啊,例如在《明史诸王列传》中,不少皇帝的儿子只留了个名字。可见班固是不承认那三个是汉文帝的儿子的

          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古代这是了不起的大事

          而且景帝即位时很可能还有其他的(非同母所生)哥哥活着。

          这绝不可能,在汉文帝登基后,群臣请立太子的时候说: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汉景帝是以长而得立。

          不可能有其他的哥哥,也不会有其他的弟弟了,因为有的话早就封王了

          • 家园 嗯,我们来讨论一下

            汉景帝只有四个儿子当了帝王,这我是绝对同意的。

            我忘了在哪里看过关于那个立贤立长的争论。我要再去找找。

            但是哪些儿子算是皇帝有了名分的儿子,不同朝代的学者未必是同一标准。理论上应以玉牒为准,但是汉朝这方面的考古真的很缺乏。

            如果我们要用史书来推测当时人的标准,需要注意到的是:

            一,汉书上说窦皇后是在惠帝七年生的刘启,也就是说刘启和他那四个早死的哥哥都是在刘桓为代王时所生?

            二,汉书上这段话: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

            我的理解是,这四个儿子也是在刘桓即位,改元之后才死的。但是他们没有成年(至多七岁),故而不载于私修史书如史记或者汉书。但是玉牒呢?挖坟党仍需努力。

            另一方面,明史诸王列传中那些只留名子的皇子是否有早夭的呢?如果没有,我们也许可以说汉明二朝的宗法有相通之处。但是,我还是不敢跑去对皇帝说:那几个不是你儿子。。。

            • 家园 不好意思,读书不细闹了笑话

              《史记外戚世家》: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汉书外戚传》:及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只看到《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就想当然的认为是三个,并且武断认定在汉文帝登基前就死了。

              见笑了

              理一下时间,汉文帝在高后八年后九月晦日己酉,来到长安,当天登基。

              后九月是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晦日又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这一天是高后八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是后九月二十九。

              第二天就是就是孝文元年十月初一。

              大臣请立太子是在这一年的正月,往海里算,就算是在正月的最后一天吧。

              四个月内死了四个皇子,太不可思议了,不能不让人产生阴谋论的联想。

              汉文帝之所以没有封他们王,不是因为年龄,是因为当时情况复杂,功臣要安排,其他诸侯王要安抚,自家的孩子就先靠边了,汉文帝是在第二年封了其他三个儿子。

              再来算一下汉文帝登基是的年龄。

              他妈薄太后是魏豹死后才见到刘邦,魏豹死于汉三年八月,一年多刘邦没有“幸”她(为了网络文明,只好用文言了),这就到了汉四年八月以后了,要是一年多俩月就该到汉五年了。“幸”了以后还得280天汉文帝才能出生。

              这么算来,汉文帝最早出生于汉五年,就是公元前202年。他登基是公元前180年的最后一天。

              汉景帝生于孝惠七年,前188年,此时汉文帝14周岁左右。

              汉景帝要是有四个比他大的哥哥,这兄弟四人还是同母,不太可能,当然也可能是概率极低的多胞胎。

              所以,不好说这四个人一定比汉景帝大,排除小概率事件,有几个比汉景帝小才更靠谱。

              太史公写宫闱内的事,并不节省笔墨,汉景帝时的废立太子,就写的精彩异常。对汉文帝这四个儿子在短时间内相继死亡,只是轻轻一提。看来应该没有黑幕,只是意外,天大的意外。

              关于立长还是立贤,在历史上一直聚讼不一,各有利弊。

              立长,按出身(嫡庶)年龄一排,谁谁谁,一目了然,省事。就像英国皇室的继承顺序,谁也没有非分之想,早就列好排名榜了。

              不过,嫡长子是晋惠帝那种超级人才,就糗大了。

              立贤,让能者上,保证皇权不至于旁落。

              弊端显而易见,除了晋惠帝这种超级人才,大多时候,皇子的贤还是不贤,很难断定。一群孩子,先天差距不大,后天又在同样的环境下长大,成人后的差距能在哪里呢?

              唐朝的玄武门,清朝的“雍正夺嫡”。

              关键的关键就在于,贤还是不贤,不能像年龄那样一二三四五,一目了然,标准明确。

              这么看来,立长弊端小一点,毕竟晋惠帝,几千年才出一个。

              • 家园 多谢讨论

                确实如此,这一段也经常让我头痛。文帝那几个早死的兄弟实在让人难免有所猜测。但是既然没有更多史料,只好认为他们是自己倒霉早夭,以至于没能捱到受封了。看来还是要等玉牒出土那一天看个明白。

                说起14岁就有同母所生的三个儿子(另一个似乎要晚一点),只能认为古人早熟了。因为古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如果早婚,女方通常要大于男方。这同劳动和生育都有生理方面的关系。反过来,男方大于女方通常是由于男人需要时间来创办家业才能有婚配资格。所以正式文告中的年龄要求通常是男大女小。

                这对帝王家当然不是问题。从北魏和清朝这些既普遍早婚又有资料记载的王朝来看,纯粹从生理角度,14岁对男人实在不算小了。。。这里有几个早婚模范:汉惠帝令:女十五。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本朝的22/20(开国时20/18)都是远大于生理要求年龄的,不知这几个朝代如何?但愿不是。。。

                • 家园 古人提倡早婚有他的道理

                  中国历史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税收制度采取的是人头税,早婚就意味着早育,这样就能尽可能的增加人口,同时官府也就增加税收。

                  在考虑汉文帝那四个儿子的时候,我是把代王后当成育龄女性来算的,我考虑的是汉文帝的生育年龄。

                  14周岁前要跟同一个女人生三个孩子,这个难度挺大

                  • 家园 人口增长问题,有点异议

                    中国历史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税收制度采取的是人头税,早婚就意味着早育,这样就能尽可能的增加人口,同时官府也就增加税收。

                    这部分逻辑没有问题,主要在于,官府确实对其收入有好处。汉初的休生养息方面也能体现出这点。问题在于博弈的另一方,百姓,他们是否会认同这个做法呢?从纯利益来看,早生晚生对与其成本来说,是一致的,因为从小孩出生到产生劳动能力的时间基本固定。在这种成本大致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就变成获利倾向,即在精力和生活条件最优的情况下选择生育,估计会在20岁上下,那结婚就应该是前1-2年左右。

                    所以,光凭官府的一厢情愿的宣传,应该是无法达到早婚早育的效果,真正的效果,应该是另外一个经济问题。 对于女子的出嫁汉有严格的规定。西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汉代人口税中有一种算赋,是15岁至56岁的男女成年人交纳的,每人一算,120钱。而且规定是女子到17岁必须出嫁,否则就要加收人头税,每拖延三年就加收一个人头税,到了三十岁还不结婚,就要加五个人头税,而且对于一些不肯嫁的人,在汉朝立国初期,除了罚币之外,还要强制遣嫁,但是这种习惯到了景帝时因为国家逐渐富强,人口增多已经逐渐放松。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则是成本大幅度提高,早婚优于晚婚。

                    300年后的曹操貌似也这么干了:)

                    • 家园 【讨论】那时候没有避孕手段啊,早婚了就只能早育
                    • 家园 像汉初这样强制早婚的时候并不多,主要是提倡

                      像汉初这样强制早婚的时候并不多,主要是提倡,曹操面临着跟汉初相同的境地,也就有样学样了

                      某种意义上说建国之初大力提倡生育,也是从汉那里来的传统:)

                      大乱百年,人口增加不多,政府有点心虚,就提倡生育

                      看一下这个链接

                      链接出处

                  • 家园 是啊,难度很大

                    不过反正有人顶着:

                    北魏献文帝 454年出生,北魏孝文帝 467年出生。这父子俩可为楷模了。说起来,自周礼始,对婚嫁年龄的考虑可说是综合了人口增殖和身体成熟的限制了。但是在汉初那个混乱年代,只怕规矩不会比北魏严格多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