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漫谈毛泽东的素质教育思想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36 🌺2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漫谈毛泽东的素质教育思想

    毛泽东当政的时代没有素质教育的提法。但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今天素质教育的观念很接近。

    中国的学制6-3-3-4,源于1922年11月颁布的《壬戌学制》,这项学制沿用至今,中间也有过一些改动,比如说模仿苏联的小学教育,将小学6年改为5年等。

    毛泽东本人是师范出身,他对教育一直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这套看法在他早年《民众的大联合》及《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等文中都有体现,毛早期思想的来源细分一下,可能有几个来源。首先是读书求学的切身体会;其次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中酝酿的社会解放思潮;第三是他从专业角度出发,通过一些教育实践得来的真实感受;第四可能受到颜习斋实用思想的影响,这反映在毛的论文《体育之研究》中。

    建国之后,毛对教育意见一直很大,1950年他就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说“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1951年他再次给马叙伦写信,要他对学生的健康问题采用相应的行政步骤。同年他在批示人大的学生的信中提到“必须要减少学习时间,保证健康。”

    1953年,毛多次在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注意学生健康,宁可少学点。6月份的时候再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把身体好放在第一位,学习好,工作好,放在第二,第三位。

    1957年,毛在接见全国学联委员时提出,“政治课讲得没兴趣,要打瞌睡,这样最好不讲,打瞌睡可以节省精神,保养体力。”3月份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现在学校有很多问题没解决,比如课太多,学生负担太重。”

    而1964年的春节座谈会上毛对教育问题集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肯定教育方针路线的同时,集中批判了教育方法。痛陈教育积弊。在春节讲话之后,毛对教育的批评调子越来越高,用词越来越严厉。在1965年7月3日,毛就《北京师范学院一个班的学生生活过度紧张,健康状况下降》的一信,给中宣部长陆定一发出批示,认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也没用。”但问题在于,毛没有明确指出减轻什么负担,当时的课业负担已经减轻不少,但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空前增加,比如说政治学习,学毛选,学雷锋等等等等,砍什么,不砍什么,当时比较混乱,也有因此倒霉的。

    而在1964年7月毛在和侄子毛远新的一次对话后,渐渐形成了对教育新的批判点,即“教育与现实脱节”。在和毛远新谈话一个月后,毛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所有学文科的,统统要去参加阶级斗争,当年冬天就去,农村5个月,工厂5个月。”

    在同月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毛又说“最脱离实际的是文科,……他们最不懂世界上的事情。”进而提出“文科要把整个社会当成自己的工厂。”

    当然,毛对理科也没放过,毛在1965年接见印尼总理时批评军事院校“办得一塌糊涂”。在接见巴勒斯坦代表团时说“海陆空学校,不怎么高明。”

    在接见医务工作者时说“医学教育要改革……华佗读过几年制。”

    对物理“讲原子物理讲到板田模型就可以了,不要从丹麦学派波尔理论开始,这样你们学十年也毕不了业。”

    等等等等吧。

    毛的教育思想就是反复阐发一个主题,教育不能脱离实际。

    再往后就是文革,教育脱离实际,被引申为三脱离,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工农。

    1966年5月7日,毛在林彪送来的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做了一个批示。这份批示在5月16日由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经过中共中央批准后,5·7指示成了中央的决定,“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成了全党全国的政治任务。

    教育革命的基本内涵就是:在教育领域打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用军事共产主义模式的“大学校”,来改造现代正规教育并进而改造现代社会;改造的重点是摧毁“脱离实际”的现代教育制度,强化阶级斗争实践与生产劳动实践,削弱文化教育以阻断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培养亦工亦农亦军亦文、能够批判资产阶级敢于“反潮流”的新人,以教育作缩小、消灭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的工具。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为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其它的理论角度争论性太大,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实现全面彻底的素质教育,可能只有等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日了。

    通宝推:桥上,崇山彩云,acto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马克思认为”应该改为“恩格斯认为”。
    • 家园 共产主义社会是魔兽世界

      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你可以做单人任务,也可以组队刷副本5人到25人都可以。

      你有三系天赋可选,可以随意改变。

      你可以是猎人,同时是渔夫、厨师和急救。(遗憾还没有牧人职业)

      你只要在城市,就自动进入交易而成为批判者。

      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以上的事。

    • 家园 还是老毛有眼光

      上学学的东西,具体的讲一般都没什么用。只要把学习方法掌握了上不上学其实没啥。

      另外,要说读书无用论那是胡扯,但是要说上学无用论,兴许也有一些道理

    • 家园 好像你要看你是怎么定义素质

      我先给几个成功模式,把一个人扔到蛮荒时代,重建文明的速度,开拓者模式。在任何团体, 成为所有成员都认可,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的速度,领袖模式。 实现理想,让后来者能踏在你的肩头更进一步的巨人模式。然后我们反推这些成功模式后面的行为思想元素, 也就是所谓的“素质“。 首先三个模式,都有的共同元素“知识“,吸取旁人和前辈的经验; “能力“把这种经验成功地用到实践上; “虚心“ 听取内心和别人对自己实践的反馈并进一步完善自己。 很明显这是个知识正负馈循环。 这样我们就揭开了所谓“素质“的核心了。 我们就可以提出真正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使得这个知识正负馈循环加速运转?

      • 家园 素质教育的另一面——说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听来的:

        说某公司招人,来了三个应聘者,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学历,工作经验等等,最后该公司留下的是个子最高的。

        另一个故事是我父亲告诉我的:

        从前工矿能推荐工人去上大学,下边班组推荐上来的几个人,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领导谁也不想得罪,就安排这几个人扛包水泥赛跑,谁先跑到谁就去。

        故事这东西,虽然说真伪无法考证,但还是能传达某种观念。

        比如说这个社会竞争很激烈。比如说人通过努力获得的一些东西是成功的基本条件。比如说无论如何人最终还是有所差异。

        这些可以视为素质教育的一些理论假设。比如说人的差异就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观念的理论出发点,比如说社会竞争,就是素质教育具有说服力的一方面。个子高是素质吗?应该也算是先天素质吧?身体好就更不用说了。

        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面相。

        任何教育制度一方面是人的培养教育制度,另一方面也是人的淘汰制度。

        还是那句话,这个社会不需要那么多成功者。但也要给不成功者说服自己一个理由,因为素质不好,所以没成功的吗。

        应试教育制度作为人的淘汰制度,在大学扩招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淘汰的意义,从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是热闹的大街上尘土飞扬。

        素质教育除了我在前边说的哄孩子读书,为社会制造它所需要的人才之外。也更好的起到了淘汰部分人的目的,就说弹钢琴吧,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坚持下去?

        兄台的贴子说的是培养人才,其实吧,什么教育制度培养不出人才?或者说,只要是人才在什么教育制度他都能成为人才。毛泽东,邓小平是人才吧?他们又是在什么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呢?

        教育制度说到底就是培养螺丝钉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原来素质教育不是让学生有素质,是用素质来淘汰学生

          人才什么教育制度都能出来,看来教育也是用来淘汰人的,我以前还真是误解“教育”这个词。

          那买不起钢琴的,肯定也谈不上素质了。

          从小学就开始淘汰的,也算不上教育部的学生了,自生自灭去吧。

          • 家园 我不是这个意思——兼回三力思

            教育制度并不是只有一面,一项功能,一种意义。

            教育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相应的担负着某种社会功能,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垄断者;既是解放者,也是塑造者,桎梏者;既能造成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是既得利益者保持其利益,权力及地位的手段。

            素质教育不仅是种教育模式,更是种教育制度。它同样具备教育制度所有的各种面相。

            自生自灭的说法,有点怎么说呢,似乎有些过头。但教育制度面向的毕竟是大部分人群,教育部眼中的学生,和每个家长眼中的孩子,想必是不同的。中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我在前边已经说过是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为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劳动者。说劳动者可能容易使人接受点,说螺丝钉可能就比较刺眼,但看看身边,不管是在全世界教育最出色的以色列,还是应试教育热火朝天的国内,是螺丝钉比较多呢,还是成功人士比较多。

            说到底,也不要看不起螺丝钉,用港片里常用的一个句式“螺丝钉,想当,你有得当吗?”

            我这里的淘汰要这么看:

            从教育制度的视角出发,能当上螺丝钉就不算是被淘汰。

            从所谓的成功人士的视角出发,不是成功人士,自然就是被淘汰者。

            家长多多少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成功人士,教育部可就没这个想法了。

            • 家园 就这个螺丝丁的教育理念出发,现有的中考分流政策还是正确的

              现在中考升学率几乎是只有一半的应届初中生能继续高中学业,另一半的学生要进入职高技术学校而提早进入社会就业。

              虽说此举有点人为的干预民众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力,造成阶层流动更加停滞外,但站在螺丝丁这个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讲,中考分流对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使用还是有些现实意义。

              但国家在采取这种初等教育阶段分流学生的教育政策同时,也要在社会就业的工资平均水平上相应的做出调节,不能让这种学历差异带来很大的职业收入差距。(主席那个年代是劳动最光荣的时代氛围,而现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引导人们主动去做这个螺丝丁,起码这个蓝白领的社会分阶痕迹不能太明显)

              在我们那代人的人生际遇,能否读大学是个很大的分水岭。

            • 家园 现代教育就是工业社会为自己培养螺丝钉

              应此教育事业可以看成是一种教育工业,大量复制产品,更进一步说,劳动力商品.这也是马克思所谓异化.

              素质教育,只能从贵族教育中发展.

            • 家园 现代国家的名头下面,

              所谓成功者,不过可替代性比较低的那颗螺丝钉罢了,如果完全不可替代的话,那大概是五百年一遇的妖怪。。。

              所谓现代国家,也就是工业国,现在大概还要加上一个信息化,工业国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化的大生产之下,几乎不可能存在独立的人,所谓大隐隐于不隐,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 家园 那教育者是解放者还是塑造者

          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 对人的塑造已经到了尽次于宗教灌输的水准了。仅要精英+螺丝钉的话, 最好的制度应该是宗教+种姓制度让大多数人安分守己就好了。 当然这两种制度是非常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才被更积极主动的社会生产方式取代。 而这种更积极主动的社会生产方式则需要更适合它的上层建筑。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基本支柱之一, 如果仅仅像科举制度那样提供一个筛选上升功能恐怕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时代,如果一个人认为仅靠他十几岁时的选择就可以获得终身需要的知识, 那他和认为背好四书五经去考试就好了的读书人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会被时代淘汰的。的确哪个时代都有精英,哪个教育制度都出人才,但认为人才太多, 需要用教育制度裁制, 那问题就不光是教育制度的问题了。

    • 家园 太祖说:教育应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素质教育是个脱离实际的措施,没有孩子能具备各方面的素质,而且有些素质也不一定就是实际情况需要的。比如培养道德素质,那是培养资本主义道德还是共产主义道德素质呢?

      太祖说过教育应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目标,以这个为纲,去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素质。

      我教过一段小学数学,对这个有点体会。如果从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去启发学生,就教的很容易;如果从培养数学的抽象能力去教,就很困难。

      比如,小学有这么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个人共有10个苹果,甲比乙多2个,那么甲乙各几个苹果?(别上来就用二元一次方程啊)

      我教了一些独生子女的小孩,很多不会做。我给他们讲了方法,他们有的能理解,有的理解不了,但是也能记住解题的固定模式,但是都不怎么喜欢的样子,纯粹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直到又一次,我教一对姐弟。我给姐姐出了这道题,出乎我意料,她很快就想出来,而且她之前肯定没被教过。我就觉得很诧异,因为她不是很聪明的那种小孩,不是对数学很敏感的小孩。我就问她怎么想出来的?她说:这个容易啊,要是我和弟弟分苹果,我想比他多2个,我自己先拿走2个,剩下的和他平分就好了。

      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显然,她和弟弟经常打架,经常为了分东西要折腾,所以现实问题锻炼的她对这种问题有自己的解法。先拿自己的,不妨叫做自私主义的解法。我就引导她,也可以在别的地方再拿2个来和弟弟平分,这种就可以叫共产主义解法。也可以一个人先拿5个,为了姐姐比弟弟多,就从弟弟那里抢1个过来,这种可以叫做实用主义的解法。一顺便,我连道德素质给培养。

      得到这个启发之后,我在以后上课的时候就尽量以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引导小孩学习,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所以无论对于小孩还是大人来说,现实中的问题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联系实际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温家宝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觉得这个是不对,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大计,当然是学生为本。要让学生做教育的主导者,让老师成为辅导者,引导者才对。

      通宝推:微笑问天,余风,Cyrus,芝蔷,terron,九霄环珮,五磊山,九三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