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太极套路的重要性 -- 五磊山

共:💬48 🌺1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是练叶家拳的?

                这个话好熟悉

                话说从前有个老太,好厉害!真巧碰到我师叔。

                互相玩玩,告诉她不是腰在动而是脚底在变化。。。回答说:这个我知道,气在脚底,好像有个八字,虚脚转,实脚助。。。。。“气在脚底当然对,练拳四稍齐,到处都要有气,何论脚底了,但实际你脚气氛很薄,更没有透出来。要透出来和对方的脚对牢合好,才能根据对方的情况让对方指定自己那只脚虚那只脚实(意思上的,相对的)。尽管如此自己的两只脚无论外形如何离地与否,还是要保持气氛一致或互补(实部,前面“意思”是虚部),并且好像有鸟儿在空中脚踩在空气上也能帮助飞行作用一样,很灵敏协调,可以合上对方的变化”。。。。。这个老太(不是太老)据称是练叶家拳的。

                这段回忆片段可以初步解释我们对脚的理解。

                当然单练时两脚是同时气氛一致的围绕一个虚轴在转。气氛一致含义是比如右脚背上三两气氛,左脚背也要相对称的三两,尽量构成力偶。一切老老实实按照园运动为主导的规律来。

                • 家园 呵呵,有眼力

                  一说脚底有8字肯定是叶家了,那位老太不知道是我哪位长辈了。

                  至于脚底的虚实,其实很多人是有误解,

                  虚实都是相对的,比如阴阳,比如开合,比如内外,都是一回事,只有相对的两个面共同存在,才构成事务的整体,这个拳理如天理,所谓以拳入道,能明白这个,就是看到门槛了。

                  脚分虚实,还要分的彻底,但是分虚实不带表虚脚就是不着力的,同样,即使金鸡独立了,也还可以双重。

                  两脚并一脚,也可以分出虚实。

                  虚脚也可以钉在地上纹丝不动,是因为虚脚中有实的一点,这个点至实之点,虽小,但如同杠杆的支撑作用很大。

                  实脚也可以很轻灵,在于实脚中有虚,虚的 一点至虚。

                  身法灵活主要就是两脚虚实变换自如,人自然灵动。

                  脚底有8字是本门的练法,主要就是找到脚底的虚实,然后再带动全身,初闻如天书,三五年后,有点明白了,觉得妙不可言。

                  至于转脚的虚实,主要是针对很多拳家转身的时候支撑腿为轴,用力旋转,全身体重都吃在膝盖上,久之成病,坏了身体,所以,练之初,老师就会再三交代转脚的虚实,用心良苦。

                • 家园 这个理解有意思。
            • 家园 花这段,解惑了。

              我们脚是点接触的,面落地的脚是转不了的,有谁见过绕“面状体”的旋转或圆转。那些从面再变化到点的练家在灵敏度(physically)上已经落后了

    • 家园 跟您请教学太极的事情

      不知您在哪个城市,我在北京,不知跟何人可学真正的传统太极功夫?另,我今年已经30多,不知学拳是否已晚?

      • 家园 我在北京学的吴式太极

        我是在北京上大学时学的, 老师是翁福祺老先生, 在北中医义务授拳.不知现在老先生还在那里不, 可寻访下.

      • 家园 我在上海学的拳

        我想北京跟上海一样,是藏龙卧虎之地,早年我在东直门的一个街心公园,也看到过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太极拳家,但是恐怕现在是碰不见了。由于和北京太极拳家交流得少,我不太清楚这个龙和虎到底在哪里。一般比较知名的是双秀公园有个太极拳交流会,北京的爱好者们经常凑在一起。据说其中杨家府内派是比较令人称道的。

        至于年龄,问题不大,五六十岁学还有乐在其中,成绩斐然者,当然心态要合理,多搞点老练,聪明的东西,养成柔和活泼风格。适当搞一两样厉害的就足够了,更关键的是要是有一棵修炼的心和每天至少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 家园 您是殷翔老师的学生?

          殷老师练杨式的

          • 家园 不是

            和田大师有点渊源,但现在已经很不同了。(我自己是从李雅轩的徒弟的徒弟处转过来的)

            绵拳的孙福海说上海太极中田兆麟有功夫能动手,其他的都不会了。孙福海对上海武林的评价可说是比较专业的武林指南,不过传统习惯的原因,这个指南没有多少人知道。

            • 不是
              家园 呵呵,眼见为实吧

              关键什么是打

              推手的时候抽冷子给人一下不叫能打,叫下作。

              再者,目前考研功夫高低的是否还是要拉开架式打一架呢?

              那恐怕是加速武术灭亡的捷径。

              至于其他互相考量功夫的方法很多,乐趣也很多 ,但是肯定不是以打人为乐趣。杨同志每天拿个沙袋打啊打的,还是拳吗

              真的出手的时候用多少是绵拳的东西呢?

              • 家园 还是客客气气比较好

                推手时他还有工夫精力抽冷子,除非特级高手,一般是在找抽。他大概是认为知己知彼(手指头想怎么动都要掌握),见缝即乘,见隙即占是太极拳祖师爷们用来吹牛的。

              • 家园 绵拳还是厉害的。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顾竹卿,刘必余,还有个100来岁孙福海亲传弟子的邱姓前辈

        • 家园 多谢五磊兄

          我听说过双秀的事儿,有空去访访明师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