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初到北京 -- 智信量善

共:💬37 🌺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初到北京

    说来很惭愧,3字开头才开始进京,而且是深夜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早上看到一晚就干了的毛巾,灰常震惊,然后发现鼻子有点冒火,这就是传说中的干燥。

    白天在客户位于国贸边上的办公室晃荡,远远地看到了央视花了大价钱请外国人设计的那条大裤子,真tmd的别扭,还好偶有点自信,否则要怀疑自己的眼睛散光了~央视某些人真是崇洋媚外到骨子里了。

    还看到了传说中的SOHO现代城,据说是潘石屹的成名之作。

    我看不过如此嘛~

    只不过是一堆方方正正的楼挤在一起,也没啥绿化,出名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因为地段好。不过楼的颜色选的不错,素白的,看起来很干净,也上档次。

    我很绝望地发现,到处都没啥绿化,对于喜欢花花草草的偶来说,自然是很不习惯。北方多的是杨树,形状不大好看。

    其实,绿化对于北京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首先北方寒冷,阔叶树和花花草草难以生存,耐寒的针叶林不大适合搞绿化。其次是北京的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为了解决北京天津的喝水问题,河北自己的水都没的喝,这样子看起来很不厚道,于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始了。

    这就来了一个问题,北京到底要发展到什么程度?除了政治中心,它是不是应该争取做经济中心?因为需要周边省份做后勤保障,北京周围的地区发展远远落后于北京。而不像上海周围的杭州、苏州,经济实力都很强。

    一个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缺水的北京来说。

    没听说华盛顿有硅谷和华尔街嘛~北京倒好,中国的华尔街和硅谷尽收囊内。

    北京应该给周边省市多一些发展机会,而不是只顾着把首钢放到曹妃甸去。

    满眼都是钢筋水泥混合物,第一次到北京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喜欢北京。

    不过第二次去北京,又开始对这个城市很有好感了。

    宽敞笔直大气的马路,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有好听的京腔,都是偶喜欢的。即使在金融街,写字楼一般也只会盖到二三十层。不像上海的楼高的让人觉得很压抑。暖气虽然比较干燥,但是屋子里很暖和。

    偶还发现金融街附近的食宿价格明显偏贵,性价比不高。在长三角三四星级的酒店基本都是免费上网送早餐的,而这边却很多酒店上网一天要收五六十块钱,早餐也不是免费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北京的地铁据说最贵2块,上海地铁起步价3块,上海zf是不是太xx了~

    偶觉得是潜规则在支撑着偏贵的食宿费。

    皇城根下,国字号的衙门到处是,全国各地来北京大多是跑衙门办事的。既然是公差,肯定价格不敏感了。官本位的社会,潜规则程度明显要更多。就拿请客吃饭来说,京城的燕参鲍翅店比别的地方多多了。要说营养,燕参鲍翅这些无味的蛋白质肯定被夸大了。但是,没了燕参鲍翅茅台五粮,请客吃饭点满一桌子估计也就一两千块钱。对象好歹是北京的官诶,或许决定的是几千万几亿几十亿的项目批不批之类的。能请出来吃饭就是天大的面子,能含糊么。买单金额似乎和诚意联系上了,于是,前面说的燕参鲍翅茅台五粮肩负各地官员升官和各地老板发财的光荣使命出场了。看到五六位数字的账单,虽然不见得满意,但至少体现了诚意……

    北京深圳上海,各有长短。人无完人,城市也一样。

    • 家园 冲着牌照费,我就更愿意去北京而不是上海

      如果3万多的牌照费能花在刀尖上,那还过得去,可是这巨款用在何处是一屁股的莫名其妙、答非所问,美其名曰“政府机密”而不公开。

    • 家园 最喜欢北京的博物馆和公园

      北京最吸引我的是那几个博物馆和公园,国家级的博物馆在这儿扎堆,出了北京不好找。

      故宫,雍和宫,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现在还让参观不?),国家博物馆(原来叫啥名来着?),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军博,动物园,颐和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坛,天文馆,自然博物馆,景山,动物园,这些就是俺小时后愿意去北京的原因,每个博物馆可以慢慢的逛上一天,那真是享受,说实话,除了博物馆,北京对于我来说,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可惜不得闲啊。

    • 家园 比起上海来,我还是更喜欢北京。

      比起上海来,我还是更喜欢北京。

      有没有发现,即便上海的绿化费用只是北京的1/N,但上海的绿地面积仍然被北京少?

      有没有发现,虽然在北京交通费用不菲,但完全是因为北京太大,北京的公共汽车票刷卡是0.4元,比中国任何城镇的交通费用都低。

      不管怎样,一个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地带,能保留国内最古老最大面积的动物园的城市,起码是有善意的。一个大学林立,却不排斥任何人自由出入的城市(当然,旅行社带团进出要登记是必要的,他们是以赢利为目的),也是向善的。

    • 家园 如果你爱它就把它送到北京,如果你恨它也把它送到北京

      北京太大了,什么样的样本在北京都有,怎么描述都不错。

    • 家园 北京很大,不同的地方印象也不同

      南方的苏州园林那样的地方,北京也有;印度贫民窟那样的地方,北京也有。食宿也是千差万别。倒是天气是全市都差不多的。

      • 家园 北京什么地方有印度式的贫民窟?

        您给说说?

        • 家园 说一个,反正挺破的地方

          三环联想桥南农科院庄稼地北边,临街有个胡同进去可以看到一片低矮的平房,房子基本三四平米,墙上糊报纸,窗户破破烂烂。

          我去年找公共厕所发现的,心想还有这种破地方呢。

          • 家园 那个不算最破的

            如果你坐13号线,快到西直门和北京北站的时候,在北站北面有一片更破。

            不过,这样的地方在北京不是太多。

          • 家园 你说的那种地方,

            前几年,奥运会前,北京有不少;但是拆迁的也很快。奥运前,我在崇文区的南部就看到一大片低矮的平房,破破烂烂,正在拆。

            即使还有,不会有印度、墨西哥贫民窟的规模,那里住几百万人呢!

        • 家园 给个链接

          外链出处

          他说的大部分地方俺没去过,不保证他全文的真实性。不过文中提及的“北京的另一处“贫民窟”,就是从中关村往北的海淀区城乡交界处的八家村。”俺前几年去看过(大概2004年),确实是破败的不行,不比印度的强到哪去,不知道现在那里如何了。俺进去看过,民工十几个住在一个屋里,确实像他说的那样,用报纸糊着墙壁的裂缝。

          • 家园 04年,那几乎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北京的建设不说是日新月异,至少每半年都有很大变化,当然,天安门那个地是没有什么改变了。

            北京的平房一直是有的,如果是正规的平房,那都是规矩的红砖盖的瓦房,正南正北,有窗户。如果这也能算平民窟的话,那中国一半的农民岂非都住在平民窟里。

            我想你指的是那些自行搭建的小屋吧,在下有幸住过一个月,考研的时候租了北大东门外面的一间小平房,就是这种。用破砖头搭的一个棚屋,只有一个巴掌大的窗户,在人家的院子外面,四面漏风。屋里摆了两张床,一张桌子,一个炉子。剩下的空地估计只能站两个人。要用水需要到人家院子里去打。我住的时候是冬天,每天晚上要盖两床被子睡觉。来看望我的人都说条件好艰苦。

            但是,这样的房子只是少数,只有延着街的人家才有这个条件来建。而且,这些小棚屋也只是临时的,或是外地民工们住,或是准备考研的人住,没有人拖家带口长期住在那里的。说实话,现在中国的生产条件,买点砖头,盖个稍微正常点的房子也花不了多少钱。就是因为临时的性质,所以没有怎么用心。

            院子里的正常平房条件还是可以的。只看了一两间这样的棚屋,就把所有的当地民居都归为平民窟,是不负责任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