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说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数字 -- 橡树村

共:💬160 🌺2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几个单位是否有误

      2007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是3万亿吨

      比如海洋中存储的二氧化碳总量就有36万吨碳(换算成二氧化碳,132万吨),生物圈里面也有42万吨碳(换算成二氧化碳,154万吨),都比大气中的多不少。

      万亿吨?

    • 家园 村长看了数值,感到任重道远。

      祖国在重量上还有一些优势,但是一人均,同米帝,欧婆区别就大了。

      唉!人口包袱太重。

      先总理,文同志名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争取近期内全面赶欧超美。

    • 家园 村长,请问那个碳交易是咋回事请?

      欧洲是强制工厂进行交易的吗?中国据说也有交易所,但是是非强制的,有那么几个小规模交易,但感觉更象环保广告。村长认为这个交易有实际意义吗?能成为一个有全球影响的市场吗?

      • 家园 碳交易目前中国是受益方

        碳交易CDM的基本概念,是对于排放超标的地方,允许他们通过购买其他地区减排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减排。另外一方面,由于超排的都是发达国家,这也等于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给不发达国家进行节能减排,正面意义也是有的。

        目前需要掏钱购买的,只有京都议定书里面承诺减排的第一附件国家,也就是主要是欧洲和日本,这些国家的排放总量已经有了限制,一旦超出,就需要像其他国家购买。具体实施上,这些国家的大的企业也有减排目标,超出的话,就必须购买,否则有一定的惩罚措施等等。在欧洲的碳交易价格已经超得很高的,每吨二氧化碳三四十美元都有的。

        中国这样的,没有排放总量限制的国家,可以出售这个减排的指标。一般来讲是那些节能、使用清洁能源等等的企业,按照标准的公认的方法计算出来减排的力度,然后把这个减排出售。所以中国也有交易所。很可惜这个东西到了中国,价格就很低了,前两年还是每吨五到八美元的样子,这个价格就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并不能鼓励什么节能减排的项目。而今年经济不好,几乎没人买了。大量的钱都被中间人赚去了,这是目前这个机制的一个大的问题。

        碳交易的一个基本假定,在于同样实现减排,在不同的地方,减排同样的数量,所需要的费用是不一样的。既然这样,那么就不如那些花钱多的地方,花些钱,让花钱少的地方减排。这个假定是有道理的,也是有成功力字的。碳交易来源于北美的硫交易。美国通过硫交易这样的手段,成功地把全美的硫排放控制的很不错,是个成功的范例。

        • 家园 SOx and CO2 trading

          My understanding about why SOx and CO2 trading work so differently:

          SOx (and NOx too) trading was a more sectoral approach: the trading was largely between big utility companies, so it is trading oranges with oranges, and with the players more or less on the same knowledge level. Thus the transaction cost is reasonably now, plus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 efficient market.

          But the CDM CO2 trading is more like trading oranges with elephants or whatever, hug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mong different players, so there are tons of loopholes and transaction cost -> market failure.

          村长觉得如何?

          • 家园 以前在水木看有人比较过

            不知河里让不让转帖?

            http://www.newsmth.net/bbscon.php?bid=578&id=10618

            发信人: indebted (lucky), 信区: 3E_Forum

            标 题: Re: 【转载】端宏斌:什么全球变暖,见鬼去吧! (转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Feb 12 12:58:30 2009), 站内

            最开始,我一直疑惑为什么 传统的污染物(SO2, COD)没有形成全球性的排放权交易市场, 在后来学习排放权交易的时候发现,在所有排放污染物中,只有CO2 是最理想的全球交易对象

            比如SO2 由于不具备持久性,在排放一段时间后会转化成酸雨而沉降,影响的范围是有限的,最多也就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

            COD这种更由于不具备均质性(各种废水中的COD成分都不同)以及持久性,很难进行交易,最多只在一个行业的某个流域内,基本很难形成市场

            CO2虽然最适合交易,但是不是传统的污染物,为了能让其交易,只有动用所有力量鼓吹全球变暖。 我记得大约4,5年前,全球变暖还在争议,现在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了,看来背后的集团是胜利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的投入,推翻 “全球变暖”的可能性是几乎没有了,因为谁都不愿意自己投资的钱变成打水漂了。 于是开始选择性失聪~

          • 家园 这个比喻不错

            很有意思。感觉很合适。

            不过如果几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接受这个体系,余下的,也就无所谓了。其实很多方面,几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或者叫什么新兴工业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之类的,与发达国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了,自己努力的话,很难把自己的无知归结于信息不对称。

            • 家园 lock in

              So far, existing CDM certification methodologies are all-designed by "experts" from the west. They can continue making money without doing much, as long as developing countries continue to use these certification methodologies. So there is systematic lock-in about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t will take big efforts to overcome this, if possible at all, because now it is built-in in the system.

              By the way, when you mentioned that "大量的钱都被中间人赚去了", do you have any references on this? I know one reference, but would like to get more references which I can cite for a paper. Thanks.

              • 家园 这个东西本身并不复杂,端看自己是不是下决心去学罢了。

                说白了就是走一套程序,审议通过了就可以拿到钱。既然是拿钱,那自然的就要做好功课,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把钱给你。做任何一个生意不都是这样,甚至可以说这个排放权的交易更容易做一点,因为买方并不得到实物,仅是个TITLE而已,理论上两边是有合谋作假的动机的。

                至于说被中间人拿走,实质上也就是个社会分工的问题,就像你去申请签证一样,实质上完全可以自己去递交申请准备材料,但有很多人出于种种原因去付中介费找中介帮办一样。

              • 家园 中国在相关软科学方面重视太少

                自己真拿不出东西来。这要怪自己。这又不是新东西,也不复杂,怎么会有这么高的门槛。想要话语权,还是要有相关技术准备的。

                我没有明确的文献。方便的话,比较一下欧洲交易的中国项目的价格,与中国受益方最终得到的价格。印象里面这个差距非常大。

        • 家园 多谢村长答疑解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多谢村长答疑解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援助,欧洲和日本对发展中国家中,那些减排工作相对做得不错的工厂进行补贴。

          从整个市场上看,如果没有全球统一的强制法规,以及发展中和发达国家承担相同责任的前提(象那个“丹麦协定”希望的那样),实际上是发达国家补贴发展中国家,鼓励他们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可是并不是说欧洲日本尤其是后来搀和的美国没有私心,他们只不过想孕育一个市场,可以将来利用它们技术上的优势,继续领先,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以可不可以说:实际上所谓碳经济或者啥新的环境协议对欧洲和日本的工业影响最大,对美国和中国来说都是期望收益最大化,所以不会受太多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