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一篇好文章:印度辉煌的IT大厦和它的种姓制度 -- mandman

共:💬149 🌺306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篇好文章:印度辉煌的IT大厦和它的种姓制度

    原文题为《“猎身”经营——不平等社会结构与印度IT业》,发表于本月二十三日出版的《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作者项飚。

    文章很长,但是非常有条理,分析得很清楚、也很深刻。文章解答了我们一个很大的疑惑:印度辉煌的IT大厦到底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和它落后的社会制度、尤其是落后的种姓制度又有什么联系。

    文中说到:

    为什么印度在IT人才存量上迅速外流的情况下迅速增长,而中国在IT人才数量高速增加的条件下却作为一般?看得更广泛一点,印度的识字率不到65%,中国是93%;不到2%的印度人口拥有电脑,只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这一令人疑惑的现象,正是中国各界对印度IT业的经验特别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作者的看法是:印度的IT业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固然要归功于高等教育上的成绩,但也很可能是其社会结构的失衡和基础教育方面的失败而造成的意外结果

    文中分析到,印度IT业的辉煌背后,是印度成百上千个“劳力行”(所谓的ICC)对更多的IT工人压榨的结果。这些劳力行不仅利用板凳工人的免费劳动力,而且直接向工人们收取高额中介费。劳力行向每个去美国的工人收取 10~30万印度卢比(大约为1.75万元人民币之间),去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则需要10~20万,去新加坡也要6~12万。这还不算各种要随时加上的 “附加服务”,比如每提供一封证明信、或者假证书,都需要1.5~2万卢比。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劳力行老板为了撑过萧条期,他们甚至在自己的劳力行公司内部创造出比如“实习生”和“软件开发师”这样的职位,然后将其卖给失业的IT人。比如,要成为一个实习6个月的实习生,工人反而要给公司10万卢比!

    就这样,免费的,甚至是付费的工人们极大地压低了软件开发的成本。靠这些付费工人的免费劳动力,劳力行要价很低,而且在项目完成之前可以不收取任何前期费用,为小型IT公司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分析到这里大家自然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IT技术人员会愿意掏这么多钱出国,甚至去买一个毫无保障的空口承诺呢?

    作者为此采访了印度的一位前部长,同时是现在一个州的IT产业方面专门顾问。对方的回答是:“他们又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吗?”一位受访的付费工人说,如果没有基本的工作经验,他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他的第一份工作,所以他的职业生涯就无法起步,正因为如此,花钱买工作这是他“唯一能够获得第一个突破的办法”

    现在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IT的工作这么难找?

    作者说到,在印度,一方面IT的工资比其它行业高得多:

    印度的全国失业率在8%到9%之间,印度的“过度教育”和“文凭病”(即中上层家庭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和文凭,而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脱节)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异军突起的IT业似乎给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就业世界。如果能在大公司里找到工作,一名刚毕业的IT技术员可以拿到每月1万卢比的薪水;这几乎是非IT企业里顶级工程师们的工资。我在海德拉巴和中产阶级家庭聊天,我常常听到某个IT人前往美国淘金、如何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全家人生活的故事。于是,在就业市场上挣扎的受过教育的劳动者纷纷涌向IT。

    这就导致了供给过剩: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极大量的资源被动员起来培训IT人才,私营技术学院疯狂扩张。其结果是大规模的IT人才过剩和IT产业中的高失业率。在本世纪初,根据我的估计,在印度南部海德拉巴市的IT毕业生中,大约只有40%的人能够在毕业后的半年之内找到工作。官方估计的结果并不乐观多少:有半数左右的IT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

    作者没有就此止步,他又提出一个新问题:为什么这些IT人员能够付这么多钱?印度社会又从哪里组织起这么多资源培养这些IT人才呢?

    原因有三个:

    一、首先,IT人员所占有的资源是历史形成的不平等社会结构的一个折射。IT人员至少要有大学文凭,但是大学入学人口只占同龄人口的6%。从社会背景上看,尽管IT人员不来自于社会最高层的精英,大概80%多的软件专业人员出身于“先进”种姓(也即原来所谓的“高级种姓”),只有9%来自“落后”种姓(即原来所谓的“低级种姓”),这与“落后”种姓占印度总人口52%的基本事实显然是极不相称的。

    二、家庭成为资源动员的有效途径。如果一个年轻人要接受IT培训或者要出国,在家族圈子借钱将是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已经出了国的IT人员,让他们支持家族中的后来者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南印度,婚姻和嫁妆又是一个特殊的资源动员方式。

    三、农业盈余是印度得以培养出这么多IT技术人员的一个基本原因。农业所以可以产生大量盈余,又是和印度社会中高度不平等的种姓、性别和阶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种姓不平等使得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的报酬大大低于他们付出的工作,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剩余价值,为地主(包括大量的居于城镇的“不在地主”)提供了高额租金,使得印度能够以非常低廉的成本生产出大量的IT劳动力。

    作者由此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论断:

    如果说中国曾经通过政策上的“剪刀差”,对农村进行剥夺,那么印度则是通过文化上和意识形态上无形的剪刀差汲取剩余资源。

    正是阶级、种姓和性别的严重不平等,使得从全社会动员吸取的剩余价值集中到这样一个人数有限的精英群体中,从而生产出具有特别竞争力的IT劳动力。

    通宝推:舞动人生,高野谪客,南加菜帮主,零状态,sukan,一无所之,
    • 家园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市场经济决定一切

      你看不过去就开公司免费招他们好了。

      不要坐在家里坐而论道

      这和种姓又有什么关系,种姓好的就脑子好了?结论出的莫名奇妙。

    • 家园 天朝现在的工作也得用钱买

      我表弟,进一上海国企,花人民币5万多。

      另外我从来不看好中国软件外包业,更何况要和这样的印度拼血。

      任何一个什么东西,大家蜂拥而至的必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了。因为统治阶级是极端无耻的。

    • 家园 跟福建农民借钱通过蛇头偷渡到美国打工有一比。
    • 家园 老印it民工比老中的it民工之比

      没那么神奇的,老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团队,抱团,内斗不少但外斗绝对内行,就是单打独斗也不差于老中。老中单打独斗还行,但内斗绝对比抱团外斗在行。

      要论数理功底,做事能力,老印其实不比老中差,差的主要是埋头苦干的精气神,这与民族文化有关系。但是老中的“主人翁”精神有好处也有坏处,现代大流程作业要求的就是人的因素降到最低,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老印在这种环境下反而比老中干的顺手。老中虽所主观能动性比老印强,但那是说认真钻研的地方,真要是需要创造力的时候,老中比老印强些,但大体上还是没有说强很多。

      具体到外包,大概主要是老印的这些特点附合了外包的需要,比如抱团,团队对外竞争,整体沟通让人感觉平和,为了外包的主要目标逆来顺受,但手腕圆滑,非常会审时度势。因此虽说是it民工,老印的民工头们的水平肯定是非常称职的。

      相比老中,如果it民工队真有国内建筑民工队的水平,倒是可以与老印一拼,就冲普遍的老中人人要自己做“老板”劲头,技术水平又没有超出老印(流程作业比老印还差)的情况,竞争不过老印是很正常的。这还不提最常被人提到的英语问题,只是从专业角度看,老印民工队的专业水准就不是老中能比的。要说一句的是,既然是民工队,其内部的压榨,盘剥肯定少不了,所以拿国内建筑民工队来比方是很类似的。但老印是由完整大学教育,理工基础与老中不相上下的人在做民工,而老中有这个教育背景的大概是不会接受做民工这样的职业生涯的,也许这才是it外包业能够在印度发展却很难被中国复制的原因。

      • 家园 对头,花!
      • 家园 外包这块竞争不过正常。

        外包这块竞争不过正常。

        你说的大都很有道理,阿三的流程和服从性都比国人好。

        就我所见的外包,大体已经处于工作的最底层,设计图甚至框架都已经有人搭好了,就剩下砌砖搬沙这种粗笨活儿,这种活儿做的多那没啥好夸耀的。

        大体来说,这种活儿确实可以找个高中生培训几个月然后机械写代码。

        当然阿三高端人才也有,不过据说大都跑美国去了;大概有点出息的阿三也不会满意老干外包这种活儿。

        it这块说白了也没啥特别高明的技术含量,至少不见得比各传统工业高明到哪儿。细分下,可能也和传统工业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软件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对高学历人才的管理毕竟麻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没停止过。

        中国的it产业,无论软硬件,起码都和欧美日这些先进地方有接触,而且是全方面的东西我们都会搞。也就是说,一个软件,设计图我们会画,搬沙子砌砖也会,钢结构也会,装修也会。做的比国外大公司有差距,但是至少我们全方面都会。而且就差距来说,都是在逐年缩小。

        • 家园 it技术含量不是没有特别高明的,但外包这块没有

          老印也不是不能做设计框架,都不是rocket science,只所以外包中不让老印做是因为老印外包经常缺乏business环境,对需求了解与沟通不好掌握,但随着老印外包在许多企业中的常驻,这方面的改变也是大规模出现中。以老印的business沟通能力,it被老印把持是个早晚的事,此与外包相辅相成,老印的外包只会更进一步。

          今天刚听说BOA把合并的CFC it的一部份员工裁掉,高达10%,但大部分是老中。老印前几年在it中做contractor的都被转正后,很快就淘汰而且包括老中在内的本地员工。这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发展。

          老印外包的利器离不开其职业经理人的优良传统,这方面是外包对外扩展的关键,其他的流程等,本土的压榨等都是其市场吹嘘及藏在幕后的事情,实情美国公司了解得并不多。就是其最擅长的“流程”也不过是投客户所好,因为这个美国公司的最爱,其实流程的主流发展并不在老印那里,仍然是美国it界主导。

          老印外包其实穴位也很明显,我在河里以前说过不少,这里就不重复了。但在老印外包的优势下,超越老印的机会仍然是很多的。中国人及其他国家的it外包在所有老印擅长的方面都不差,除了其雄厚的日益增长的在西方公司中it的职业经理队伍,这个是很难改变的现状。但it正在经历的变革却会带来改变这一切的机会。云计算的成长与以此为基础的非it企业的it部门的衰落,为企业business部门带来了直接参手it的可能,传统it部门的职能越来越不能适应快速变化中的企业business需求,高耗低效本是it外包流行的最初动力,但是外包并没有带来改善,真正的改善还是要在技术本身的进步前提才可能出现。云计算出现的意义不只是降低硬件成本与按需分配这么单纯的目的,Amazon可能是这样想的,但显然的是其更大的意义是带动一个全新的it概念的出现。

          老印外包的最大致命处,目前而言,在于对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的缓慢与麻木,外包虽然降低了it部门的人力资本,但带来的却是技术本身的落后,低效,从某种角度说,外包让it失去了存在的最根本前提,这虽然可能是企业老总的深层愿望,但这是不符合事物规律的,代表的一种落后于时代的观点。事实上,it即使对于许多非it行业,也逐渐变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用老印那样的工作态度去“应付”核心竞争力,显然是一种自杀行为。

          老中外包在迎接来临的it变革中,如果能够扬长避短,不是以民工心态面对,而是以老中最爱说的total solution的方式,机会还是很大的。只是目前的老中这个total solution还不是很total,因此就被total了。改变的关键是老中需要抛弃视it为民工业,却高不成低不就,既不能如老印般甘心做民工,又不能以自己“特别高明”的技术含量胜出老印一头的现状。如果说老印外包是走类似walmart的质次价低的路线,老中应该想法进入更高的价值链,在it快速发展带来的机会中,走在老印前面,比如说前面提到的云计算,老中如果在其基础上提供total solution,做业界带头人,弄潮儿,把西方it从老印手上抓走不是不可能的事。

          从中国人在硬件,整合,全方面的角度来说,中国外包的潜力是很大的,而且更重要的是it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升中国it的整体水平对中国的各方面产业升级都有帮助,而不是只满足于用用盗版,或跟在微软,IBM后面象老印一样的现买现卖的吹框架,吹流程,这些是不可能带来超越老印外包的机会的,充其量做做老印的下游。

          • 家园 不容易。要给出total solution必须了解商务

            而中国人很少有做高级职业经理人,或者商务顾问的。在这点上,中国人就没法给出于business紧密相关的total solution,老外也不会信任中国人给出的这个solution。到最后,还是会变成由老外的咨询公司提出business solution,然后中国it公司来实现——主导还是在老外那儿。

            至于云计算,在这方面不会改变任何状况。云计算只是改变了计算的场所,算什么怎么算,还是和以前一样。如果中国人还是不能深入到business的流程里,在与老印竞争时仍然不能超越他们。

          • 家园 顾非同志还是把外包捧得太高了。似乎IT就是外包。呵呵

            可惜那不是实情!

            实情是,外包只是IT产业的一个非常渺小(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都小)的一个枝节领域而已。

          • 家园 能否展开一下说说这个“total solution”?
            • 家园 其实total solution说法不正规,应该叫

              turn key。 end to end, 全包外卖,一口价,flat rate。 不过我的想法是做SaaS那样的比较好,比较入我眼的比如Omniture那样的,从平台的到整合,从修修补补到提供培训,上下5-10年全给你包了,这是最好的。比老印那种犬牙交错的参透到美国公司里一个坑一个坑的占,然后占着毛坑不拉屎痛快多了。这种solution,因为平台到基础设施都由外包提供,在美国公司里需要做的就是需求,功能等,老中自己做后台,本地找些会卖的老美做前台跑客户,整合修补的工作量一定要小,工期短,质量性能规范化有保障,比老印外包内置等大耍人海战术要强得多,钱也不少赚,关键是buiness客户喜欢,it部门可能不喜欢,但没关系,从小的做起,过个几年反正it也都被外包了,实际上最后对客户来说就是在老印与本地vendor之间选,老印长期不看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