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也谈明的火器、军队装备和编成及战法 -- cobalt

共:💬55 🌺1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谈明的火器、军队装备和编成及战法

    以此文和花差花差农民和黄河故人的帖子:

    铁炮子的给的干活链接出处

    想写两句火器 链接出处

    这个话题其实太大,也许我说的很凌乱,所以请诸位担待,另外其中的错误一定很多,请高手同道拍砖。主要参考文献有《中国火器史》、《中国古代兵器通论》、《世界军事历史全书》、《武备志》。

    (1)明代火器发展的概貌

    首先唠叨几句明代前的火器发展。从史书记载到现代考古发掘表明,中国火器包括两大类型,燃烧爆炸类和管状发射类的。早期火器多属于燃烧爆炸类。宋在1044年出版的《武经总要》中提出三种火药类武器“火毬”的火药配制标准,也可以称为最早的中国国家级军用标准。不过早期这类武器更多是燃烧效能,逐渐才提高了爆炸能力。当时的城防防御和攻坚战中开始大量尝试使用这样的武器,比如北宋末期和后来的金末期的汴梁保卫战。这类武器当时被称为“火砲”、“震天雷”或“霹雳炮”。实际上是使用抛射机发射的铁制有爆炸力的弹丸,里边可以充满蒺藜,石灰,甚至是砒霜一类的毒物。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西征中有记载使用过类似的武器。比如1241年的Mohi战役,这类武器是那时的欧洲人从未见过的,这种震撼力可想而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ohi战役图

    管状火器最早使用应该是1132年的陈规指挥的德安保卫战,使用长竹竿制的火枪,和后来金军(1232年)使用的“飞火枪”一样,属于和现代火焰喷射器近似的喷火武器。后来宋在1259年研制出的“突火枪”才是真是发射弹丸的火器。这种武器后来被元军仿制,逐步发展成元代火铳,这也是明早期主要火器的起源。

    除去上述,个人认为还存在第三类火器,就是冷兵器和火器结合,比如使用火药推进的捆绑式火箭,带有喷火筒的梨花枪等等。

    然后说说明代火器发展概况:

    明在灭元统一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火器,而且火器的标准化和制式化也形成了,特别在明初,洪武至永乐期间火铳制造达到了高潮。

    火铳可以分轻重两种,轻的是单兵使用的,称为手铳;重的是火力支援类的,装载在木架上,称为碗口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代手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代铜碗口铳

    火铳一般由前膛、药室和尾銎(音qiong)组成,前膛是筒形,碗口铳的前膛口呈碗状;中间药室是为凸出的,侧壁是开孔的,这里可以装药线,而后膛封闭的。尾銎是侧壁上对称开孔的,这样可以装上更长的木柄。明代火铳还带有几道加强箍,这样加强铳体坚固。使用方法:从前膛将火药装入药室中,安置药线,放一枚或多枚弹丸,然后手持尾銎后的木柄瞄准,点燃药线射击。

    明代火铳制造一般由中央的军器局和兵仗局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兵器工业部和总装备部,而且开始统一编号铭文,等同现在的产品制造使用说明,例如一件火铳上这样铭文:“万历 癸未六月 ? 日 胜字 五斤二两 匠检加 药 七钱 中丸则八 小丸则十” 这里边记载了制造日期为万历 癸未即1583年,制造序列号(MOD)是“胜”字,武器重量和使用的火药量及弹丸装填数。

    永乐以后的中国火器发展出现了停滞状态,直到嘉靖年间才有改善,这就是佛郎机和鸟铳的引进。明最早接触佛郎机是在正德12年,这个记载见于明《筹海图制》,其中有根据当时官员描述绘制的佛郎机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武备志》中的佛郎机炮的插图

    到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明军反击葡萄牙入侵时,缴获了其 舰炮20余门,后献到北京。明政府发现了这种武器比当时明军使用任何火器都要先进,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仿制。事实上在欧洲,佛郎机炮由于口径小威力小所以未受重视,而在中国却大量装备在海防和边防要地上,并且有着从单兵到城防军舰的使用大小系列,成为明军最重要的火器之一。

    佛郎机的特点使用了子炮,后膛装填,这样设计不仅提高了弹丸的初速,而且提高了射速,但它比较属于早期的火器,由于子炮和母炮间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毕竟存在缝隙造成火药气体的泄漏,所以它的射程比起后期前膛炮就有限了。但佛郎机对比明初装备的火铳还是有优势的,其中一条就是配有瞄准设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新浪一网友拍摄的两种型号的佛郎机炮

    戚继光在他两本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录》中都对当时明军装备的佛郎机炮的型号有所记载,小的长度为2尺,最大有8-9尺,同时不同型号的装药量和弹丸重也不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鸟铳

    与佛郎机几乎同时开始生产装备的就是鸟铳,也可以称为鸟枪,实际就是火绳枪。对于这种武器如何来源现在依然存在争论,有自产和引进两大争论,但有一些线索可以肯定,嘉靖年间东南地区的作战中,明军缴获和得到了鸟铳的制造技术,同时对外贸易和外交往来中,从土耳其传来的“噜密”铳也是后来明鸟铳的技术来源之一。到了嘉靖37年(1558年)中央直属兵工厂第一次批量制造竟然就是鸟铳1万把。明鸟铳以仿制的“噜密”铳为例,重6-8斤,长6-7尺,铳尾有钢刀刃,可以当马刀用。火绳枪使用方法和早期火铳最大一个区别在于使用了慢燃烧的火绳发射装置,这样可以连续发射,增加扳机和枪托,使射击更准确。中国造的鸟铳的射程一般在150-300米。除此,欧式火绳枪也有引进,基本参数和噜密铳近似,但重量更轻。到了万历年间,著名的兵器学家赵士祯发明了“掣(音che4)雷铳”和“迅雷铳”,前者实际结合了佛郎机和鸟铳的优点,使用了子铳提高射速;后者是改进传统的三眼铳,有五根枪管,这样可以轮番射击,颇有后来的加特林机关枪的模样。

    鸟铳的点火机构直到明末才发展到燧发,明崇祯8年(1635年),毕懋康的《军器图说》中有了“自生火铳”就是使用了燧发枪机。但上述诸多技术革新发明实际投入量产和实战的很少。

    明末期最大的火器进步并不是单兵武器的鸟铳,而是重型的火力支援型武器--红夷大炮的出现。相传在明万历年间获得一批42门荷兰舰炮,实际是大型舰载加农炮。这是不是明红夷大炮最早的来源不得而知,但西方重炮技术对中国影响可想是存在的。

    实际的记载有些晚,应该从天启元年开始,通过葡萄牙从欧洲进口一批火炮,开始的进口的情况是:因为萨克浒的惨败,徐光启提出了引进西洋火器的计划,但没有批准,后来在徐光启等人努力下,地方自筹款从葡萄牙人手中进口了四门,经过试验威力远大于当时明军的火炮,这才引起了重视开始批量引进,第一批进口了30门,虽然过去太多说法是荷兰炮,所以称为红夷大炮,其实经考证实际是英制的舰载长管加农炮,其中11门运往山海关,18门留在了北京,1门在试射中炸膛。这18门炮中又有4门有记载参加了后来著名的宁远保卫战。

    这批炮具体参数是炮管长3米,口径125mm,炮身上有六道加固箍,身管倍数在22-28倍左右,有人估计属于英国舰炮中的12磅炮(12磅指炮弹重量)。但从明实录记载中,宁远之战的明军一炮命中五里外后金大营的射程来看,有人推论这象是英制18磅火炮的威力。依据在于杜派在《世界军事历史全书》里的炮表,18磅炮发射实心弹和霰弹。有效射程1700码,最大射程6700码。

    徐光启、李之藻、王尊德和后来的孙元化等人推动了欧式火器的引进,包括制造技术、射击使用、和炮台要塞修建等一系列的学习。使明末火器推进到了发展的顶峰,但大规模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明与后金战争形势的恶化而嘎然而止。特别是崇祯4年(1631年)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叛乱打乱了当时火炮引进的计划,加上同年的大凌河的惨败,明基本损失了继续开发研究的技术人才和引进的大量装备。崇祯后期负责造炮的人就依靠到汤若望这样的传教士身上。直到战争末期,后金拥有了上百门缴获和自制的红夷大炮,已经掌握了当时城市攻坚战的主动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陈列于故宫的红夷大炮

    通宝推:九三年,随意溜达,笨笨猪,
    • 家园 【原创】戚继光 真英雄啊 我曾到过我的家乡

      至今 在我们家乡 仍矗着一块大石头 上面题着他的大字

    • 家园 据说土木堡一战,明军被也先缴获的

      神铳就有2万多支。对此我一直不太明白。火枪队怎么会被骑兵打败?骑兵是如何靠近火枪队的?难道是火枪队的武器不好?

      • 家园 射程、射速、阵列、长枪兵、天气、等等因素

        对此我一直不太明白。火枪队怎么会被骑兵打败?骑兵是如何靠近火枪队的?难道是火枪队的武器不好?

        首先,火枪尤其是早期前膛枪的射速很慢。而有效射程又很近,甚至还不一定比得上某些弓弩。所以步兵对骑兵一定要结成阵列,并安放拒马以阻挠骑兵的突击。而早期的火枪兵在刺刀发明之前是需要长枪手来保护的。否则放了一枪之后就被敌人冲到面前。那时候没子弹的火枪比烧火棍好不了多少的。

        另外,早期火枪,特别是火绳枪受天气影响很大。下雨就不说了,天气潮湿一点就有可能打不响。

        所以散乱的步兵如果碰上骑兵,基本就是被屠杀的命了。而骑兵的突击战术一直用到一战。一战中的机关枪成了当时骑兵突击的克星。此后虽然二战中仍有运用,甚至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保留骑兵,但骑兵不过是骑马的步兵而已。

        当然,现在的武装直升机、强击机和装甲部队也可以视为骑兵的升级版。

        • 家园 火枪的作战效能不会这么低吧

          明代开国的人可都是军事家。只有他们对火枪的认识和支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会在军中装备几万只火枪。很难想象一种如此不可靠的武器装备会大规模装备部队。

          以前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里介绍说,当时的明军火枪是以神机营的形式作为独立兵种进入作战序列的。大概是只需要步兵的配合而不是掩护。而火枪的排枪战术,也是云南的那个沐王叫朱什么的发明的。到了正统年间,这些东西都已经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了。记得有本书介绍说当时的火药,已经几乎没有残留了,可以在手掌心里点燃而不伤手。

          还有就是明军在靖难之战时期的兀良哈三卫,已经有了火枪骑兵了。战斗力极高。

          土木堡之战,被敌人遗弃的火枪就有2万支啊。即使他们遭到了突然袭击,可这2万人即使站着不动也得砍一阵呢吧,何况当时的兵力是20万。前队遭袭之后,后队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列阵迎敌的。

          呵呵呵。当时是农历的八月十五,阳历的9月末10月初的样子,要是下雨了,应该不至于断水2日。

          土木堡之战

          3分(内容丰富) 编辑词条

          摘要

            明正统十四年(1449)秋,英宗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突遭瓦剌军围攻,全军溃败的作战。

            明朝建立后,元朝残余势力败退漠北,明太祖朱元璋修长城,设边镇,置卫所,有效地巩固了北部边防。成祖朱棣称帝后,抑制蒙古军事力量的发展。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后,撤销塞北军事重镇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开平(今正蓝旗东北)诸卫,使北部防线南移数百里。蒙古贵族乘机扩展势力,分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大部,互争雄长。正统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嗣位,用武力迫使诸部服属。同时,表面与明朝互通贡市,请求通婚,以保和好;暗中刺探明朝虚实,寻机举兵,图谋恢复元朝统治。明朝北边守将察知瓦剌军蓄谋南攻,多次奏疏加强戒备,以防不虞。而太监王振操纵朝中大权,竭力粉饰太平,致使北部边备日懈。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以为攻明时机成熟,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弃婚约为由,倾全力分四路大举攻明。命脱脱不花可汗率东路攻辽东,阿剌知院率中路攻宣府(今河北宣化),另遣一部为西路,攻甘州(今甘肃张掖),自率精骑攻大同。十一日,也先率师进至猫儿庄(今山西阳高西北),击杀大同参将吴浩。明廷闻败,命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朱冕和左参将石亨各领兵万人出阳和口(今阳高西北)抵御。王振欲图边功,竭力怂恿英宗亲征,企图以势吓退瓦剌军。卜五日,英宗拒听兵部尚书邝埜、左侍郎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等文武重臣再三谏阻,下令亲征,并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今北京)。同日,阳和口之战,明军又败,宋瑛、井源、朱冕战死,石亨败逃大同,塞北城堡接连失陷。与此同时,阿刺部攻独石(今河北赤城北),破永宁城(今北京延庆东北),进逼居庸关。脱脱不花部围攻镇静堡(今辽宁黑山西北),遭明军抗击,撤围而去。

            十六日,英宗和王振仓卒率领大军号称50万前往大同迎战。十九日,在进军途中,邝埜等群臣屡请回师,均遭拒绝。廿三日,至宣府。廿四日,也先侦知明军主力出征,且行阵如蚁,首尾难顾,遂佯装畏惧,主动北撤,隐伏塞外,纵明军兵骄,寻机待战。廿八日,明军至阳和(今阳高),目睹尸横遍野,将士惊恐。八月初一,师至大同,王振不见瓦剌军踪影,急欲北进,炫耀兵威。这时,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密报王振,瓦剌兵势甚锐,且大同以北各地明军惨败,若继续北行,正中其计。王振遂定回师,命刘安为大同总兵、郭登为参将,镇守大同,掩护主力东撤。初三,明军开始按既定路线由蔚州(今河北蔚县)经紫荆关返京师。军行40里,王振擅改行军路线,令全军折向宣府,经居庸关而返。将士辗转宣府、大同间,饥渴疲惫。也先察知明军易道北行,指挥混乱,断定并非用计,立即改变设伏之策,发挥蒙古骑兵倏来忽往、灵活机动的特点,挥师突入长城,跟踪追击。十三日,追至宣府西侧,一举击败明军后卫吴克忠、吴克勤部。闻明成国公朱勇和永顺伯薛绶领兵4万来援,又迅速转兵,在明援军必经之地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设伏待机。

            十四日下午,明军主力退至四面环山、水源缺乏的土木堡。其地道路不良,大军机动困难。王振以辎重未至,下令大军扎营等候。邝埜认为追兵不舍,形势危急,多次建议大军速入怀来卫城,均被王振拒绝。邝埜面见英宗,奏请车驾疾驱入怀来,以保安全。王振怒斥邝埜不知兵事,强令大军扎营。当晚,瓦剌军占领土木堡西北、西南要地,控制了堡南的唯一水源,对明军形成包围之势。十五日,也先遣使议和,行佯退之计,麻痹明军。明军断水二日,兵马饥渴难熬。英宗和王振急欲摆脱困境,遂遣使往瓦剌军营议和。王振下令全军移营觅水,人马争路,相互践踏,阵势大乱。也先乘机指挥精骑从四面入阵。明军惊恐,指挥失灵,加之临阵配发火器,不熟悉性能,未经几战即全军大溃,死伤数十万。英宗被俘,随征将臣张辅、邝埜等50余人阵殁,王振被护卫将锤杀。史称“土木之变”。

            此战,明军大军麇集,辗转于宣府、大同间,致将士疲惫;扎营于群山之中,不便机动;且轻信议和,松懈戒备,导致大败,使明王朝一度危急。  

          • 家园 关于土木堡之变中明军的失利原因

            我以为评价一场战役或战斗要综合分析当时天气、地形、以及兵力的对比和其他因素,比如部队的体力、士气;统帅的临场应变指挥等等因素。因此,火枪只是决定战场态势和最终胜利的一个因素而已。但在这场战役里,火枪及其其他先进武器不是决定因素。

            土木堡之变中,明军现场最高指挥是有问题而且混乱的,这是造成惨败的最直接的原因。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战场上,上万人的战斗如果通讯不畅,或者指挥混乱造成了兵力占优却大败的战例不少,最著名就是淝水之战。从另一方面,失利的原因可以来自战役进程中几个关键点,其中一个重要点就是明军当时是处于断水的状态,这个情况和另外一个战役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就是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对阵萨拉丁的阿拉伯军团的哈丁战役(Battle of Hattin),这场战役和土木堡之变的过程很近似,也是统帅居伊不听别人的建议,没有让部队先攻占水源地而是盲目地驻扎,结果在第二天的战斗中本来疲惫不堪的士兵加上干渴,很快失去基本抵抗能力。战斗到此就只能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关于这场仗的话题我们可以再谈。呵呵。

          • 家园 传说发明三段击战术的是黔宁王沐英,但那时热带丛林,打大象

            后来与鞑靼人的长期战争,已经证明了当时的火枪三段击挡不住蒙古骑兵冲击。因为草原上地形平摊开阔,战马也比大象快得多。那时候的火枪还是很不完善的,装填太慢。

            火枪克制骑兵,最重要的是部队的战术纪律,而不是火枪本身。一但火枪兵不能结阵,不能有秩序的射击形成绵密的火力,或者在骑兵冲击面前失去勇气,都会被击溃。即便拿破仑时代的步兵,犯了这几条照样被骑兵屠

            土木堡之战,明军指挥混乱,部队经过长途行军非常疲惫,连战连败士气低落,营地缺水士兵干渴,移营过程中部队失去控制陷入混乱(通信基本靠吼想恢复控制可不那么容易),又遭到突然袭击……等等原因之下,全线崩溃实属正常,和火枪好不好完全没有关系

            那个时代的战争,精神因素很重要。比如说鸦片战争中,英军白刃冲锋清军照样抵挡不住,那就是精神垮了。而且人这种动物很奇怪,精神一垮数量毫无意义,甚至会成群结对的高举双手~5万头国军比5万头猪好捉,早就证明过了

        • 家园 火枪的作战效能不会这么低吧

          明代开国的人可都是军事家。只有他们对火枪的认识和支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会在军中装备几万只火枪。很难想象一种如此不可靠的武器装备会大规模装备部队。

          以前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里介绍说,当时的明军火枪是以神机营的形式作为独立兵种进入作战序列的。大概是只需要步兵的配合而不是掩护。而火枪的排枪战术,也是云南的那个沐王叫朱什么的发明的。到了正统年间,这些东西都已经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了。记得有本书介绍说当时的火药,已经几乎没有残留了,可以在手掌心里点燃而不伤手。

          还有就是明军在靖难之战时期的兀良哈三卫,已经有了火枪骑兵了。战斗力极高。

          土木堡之战,被敌人遗弃的火枪就有2万支啊。即使他们遭到了突然袭击,可这2万人即使站着不动也得砍一阵呢吧。前队遭袭之后,后队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列阵迎敌的。

          呵呵呵。除非那天真的是下雨了。属于天灭之

    • 家园 附图中应是康熙年间南怀仁主持铸造的神威将军炮
    • 家园 满清没有在明的基础上对火器发扬光大,太可惜了

      。直到战争末期,后金拥有了上百门缴获和自制的红夷大炮,已经掌握了当时城市攻坚战的主动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