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也来说说邓小平的功过 -- 达雅

共:💬1329 🌺7870 🌵1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公社解散那几年农民收入确实有明显提高

          提高的原因大致有几个(仅从农业看):

          1, 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

          2,集体积累基本取消,还有分家产,短期内农户收入增加。

          3,农户多种经营可以自主选择高价农产品(种蔬菜,养殖等等),这个要说一下,公社时代就有自留地,但市场不多,自留地劳动成果不能充分变成收入,但这个应该说也不是公社的问题,是宏观政策的问题。

          4,增产,如果有谁认为这是“积极性”带来的,请相信亩产万斤。

          但是解散公社带来一系列恶果,以后逐渐显现:

          1,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最典型的就是水资源;

          2,公社变成脱产政府机构,农民负担以后越来越重;

          3,机械化和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因为成本小农散户负担不起;

          4,社会事业荒废,因为没有集体积累作为支撑,农村文体、教育、医疗等事业逐渐瘫痪,封建迷信和宗教死灰复燃;

          5,治安恶化,因为缺乏基层治保组织;

          6,贫富分化,就农业生产而言,劳力多的户口占便宜,而孤寡病弱残户口就吃亏。

          通宝推:金色阳光,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人民公社就该解散,

            束缚生产力,分田到户才有了农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的成果才体现出来。至于其他都是狗屁。

            1,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最典型的就是水资源;

            胡说八道

            ,公社变成脱产政府机构,农民负担以后越来越重;

            有点道理

            3,机械化和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因为成本小农散户负担不起;

            扯淡,就中国而言,只有东北 新疆少数地区需要农业机械化设备,其他地区根本卖不出去。

            4 本来就没有

            5胡说

            6 废话,多劳多得嘛

            • 家园 你去过农村吗?没去过至少在电视上看过吧

              别的地方不知道,现在的中东部,像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在收割季节几乎都是机械化收割啊,现在有几个地方还在挥着镰刀割稻子,和小麦啊,除了偏远的地方!普通的农户都是请人开着机器收割啊

            • 家园 头一次听说其他地区根本不需要机械化设备的?真奇葩
          • 家园 “社会事业荒废,”

            嗐,现在沿海地区的许多农村又“组织起来”了,不过是由“地下教会”组织的。

          • 家园 我认为,积极性的提高

            主要还是突击发钱:“78-79年,连续几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造成的,这是坐稳江山,篡权合法性的根本。

          • 家园 增产那一条估计农民没人信,我爸非常负责地告诉我

            没有化肥说再多都是扯

            • 家园 化肥供应就是在70年代后半期开始多了

              当然这个也是老毛时代最后的成果:有了石油,也进口了化工成套设备。

              • 家园 就是四三方案

                引入了几条化肥生产线,农用化肥的紧缺在70年代中后期逐步得以解决。石油工业的建设是六十年代的成果。基本上中国工业化就是从炼钢->炼油->机械化(重化工业)->电气化->信息化,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所谓“钢铁是工业的脊梁,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现在很多无知之徒却在嘲笑毛主席当年的“大炼钢铁”。

          • 家园 这个要花 雪大应该是下乡驻点过的
          • 家园 刚承包的时候农民也没有种什么的自由

            只说我们那里的情况,我们那里算产粮区,刚承包的时候农田里必须种水稻,违反的话会受到惩罚。一直到九十年代的时候这一规定才放松。顺便说一句,土地抛荒也不允许,所以不想种田的人还要倒贴钱让人种地。

            家禽,家畜和水产养殖和土地本身关系不大,解散公社后农民获得经营这些产业的自由,算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带来的好处之一。

            • 家园 自由总是有限的

              如果任由农户自由选择,那大家肯定不种粮食而要种经济作物,水田全挖成水塘养鱼岂不更好。但粮食怎么办呢?谁养活十几亿人必然成为问题。

              现在影帝可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政府补贴力度,这是应该的。但是在政府财力不充裕而且在工业化起步的阶段,没补贴,不能涨价,还指望用剪刀差积累投资,带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就是唯一的选择。

              只有在化肥、农药、良种这几个因素具备了之后,粮食产量无忧,才能放松,而这几项都是在70年代中期准备好的。

          • 家园 对这条确实心有戚戚焉

            4,社会事业荒废,因为没有集体积累作为支撑,农村文体、教育、医疗等事业逐渐瘫痪,封建迷信和宗教死灰复燃;

            农村的宗族势力和宗教势力确实是未来的一大隐患啊

          • 家园 感觉现在的这个社会就像个丛林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穷人想翻身出路越来越少。但公社这种组织结构是不是对人员的流动性有很大的限制?当年的大规模人员流动,都是政府组织的,比如三线建设、二汽建厂。户口这东西一直到现在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当年脱离开户口所在地,就成盲流了。在那种体制下,似乎不好解决人员流动问题。

            PS:我们那里农村的水利设施,分田到户几年后就荒废了,沟渠现在已经毁得差不多了,又回到了靠天吃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