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代理一下政委 -- 达雅

共:💬709 🌺2701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试着回答一下

                    1.我观察的主要是重点大学或者所谓顶尖大学的情况,现在一年录取650多万,即使把城市所有高中生都招进大学也不够这个数目,所以如果观察全体大学生的比例,会发现和人口结构没有很大的乖离,但是这个没有意义,因为能够改变孩子命运的学校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增加。

                    2.我的参照点是八十年代初期,当时全国的大学+大专的录取总数不过25万左右,比现在985、211院校的总录取数都少得多,而当年的适龄青年的总数是2500万以上,大学的录取率也就1%左右。在这么严苛的条件下,农村学生的占比都应该接近70%,说明当时的教育资源是非常平均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城乡差别。

                    3.你查查现在这一大批所谓的社会中坚的出身,会发现绝大多数是农村出来的,像张维迎这样的“精英”教授,为有钱人鼓与呼的“大牛”也是陕南的穷山沟出来的,父母大字都不识几个。

                    4.教育资源的集中趋势愈演愈烈,无论是教师、硬件资源还是学生资源在这十年间是加速集中,马太效应凸显。北大、清华在许多省份的招生就集中在几所学校,黑、吉、辽、晋、冀、甘、陕、青、宁、云、贵、川、渝,这些省份能考上两校的高中不超过十所,大部分在6、7所,所以两校的招生混战的战场越来越小,斗争愈发激烈。

                    5.在资源集中的过程中,造成的后果是,竞争时段下移,家长花费越来越多。在北京、上海,已经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是家长的社会关系、资金实力、孩子的忍受限度的总体战,现在70后的家长孩子在上小学和小升初阶段,80后的家长孩子在进幼儿园和上小学阶段,是最焦虑的群体,他们的孩子是最辛苦、精神压力最大的一代,十年二十年后出现精神病高发期不是笑话。

                    6.在文化传统深厚、或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者省内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平均(平均的富或者平均的穷)的苏、浙、粤、闽、湘、鄂、赣、鲁、豫等省,虽然资源集中的趋势也很明显,但是相对还是比较平均,能考上两校的高中多的有三十多,少的也接近二十,所以在这几省两校的招生人员比较辛苦。

                    7.教育资源的集中必然带来竞争的下移,和淘汰穷人家的聪明孩子的结果。竞争下移的副产品是早早的淘汰聪明的男生,一般男孩明白事儿比较晚,从我自己的经历看,也是到了高中才开始真正的用力学习。能上来的都是很听话、神经比较大条、聪明程度尚可的孩子,真正的聪明孩子往往比较淘气,相对来说神经也比较脆弱。所以一个现象是现在各省的状元已经大部分是女生了,北大不用说女生已经超过一半,连清华女生都超过30%了,而过去清华的女生比例大约是7%。

                    8.教育资源集中,学校分级的结果对于民族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除了阻止阶层流动的大弊以外,对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也是弊端非常大的。现在重点学校的学生拼命的学,竞争体现在同学之间,过去那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气氛已经没有了,小孩子就已经学会了他人即地狱,知识分子的劣根性在高中就培养起来了。被划入“差校”行列的学校,生源很差,老师没有积极性,基本上就是放羊,帮派、滥交等等成了流行了,去了这样的学校好孩子也毁了。

                    啦啦杂杂一大堆,只是我对有限样本的观察,即使这样我觉得已经是触目惊心了,实际上教育部对现状也是心知肚明,但是改革来改革去都没有什么好办法,现状是问题明确、方法不多、手段有限、效果为零,这次的“教育纲要”轰轰烈烈,也没提出什么具体的办法。家长们还是该找关系的找关系,该花钱的花钱,孩子们还是不情愿的学这学那,累得要死睡眠不足,我们还是要面对许多两眼发直、无精打采、思维空洞的大学生。

                    通宝推:strain2,然后203,朴石,Javacai,方解石,起于青萍之末,青衣江水,老老狐狸,新长城,
                    • 家园 清华女生比例都到30%了?

                      善哉善哉........

                    • 家园 我们这儿是好校合并差校

                      差校直接取消,变成附近好校的XX校区。学生打乱上课,比如原来的差校校区成为一二三年级校区,原来的好校校区成为四五六年级校区这样,而并非本校和分校分别招生。我表妹正在上的那个小学变成了有三个校区,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分别要去三个不同的地方上课。

                      这个政策刚实行没多久,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顺带一提,好校校区多了,能分到好校学区的房子也多了,对平抑学区房的房价也有好处。)

                    • 家园 说的好

                      河南考生对教育集中深恶痛绝。

                    • 家园 说的好,宝推

                      教育资源集中化的苗头在五十年代末期就有苗头,先帝为此就对刘邓等人很不满意。到了八十年代后,这个局面基本就不可遏制了,随着社会分层的基本形成,改回来也基本没什么可能。不过,有些人可能觉得,走有印度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也没什么不好。

                    • 家园 教改纲要绝对会加剧这类现象。

                      您说的太好了。这种马太效应,现在确实有点儿触目惊心。针对您提出的那个教改方案,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总经理弄的这个教改纲要,他有一个背景,这个背景我认为相当相当的重要,这也决定了这个中长期教改方案的根本性质。出台这个方案的背景就是“钱学森的临终遗言”。“钱学森之问”,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波,很多媒体都在大幅报道。因此,总经理为何以前不搞,放到现在搞?我想从这点看,就能证明我的推测。

                      “钱学森之问”,主要是关于中国为何高端人才出的少。那么这个教改方案,既然是有这个背景,我想,它想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和选拔更多尖子人才。

                      中国过去的教育模式,是比较看重“一考定终身”,这种制度,他的公平性和简易性,都是最好的,但由于过分死板,不大利于素质教育。而这个纲要,是希望能够选拔更多的“素质性人才”。

                      但我认为,如果真按照纲要的精神去做,我的意思是在实际中执行,那“中国特色”将被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到时候,才真的是普通人家孩子的灾难。为何?

                      既然更看重素质,那必然要和从小的培养有关,而有钱有权,或者父母亲戚本来就是受过高级教育的孩子,势必在这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比穷地方的孩子,要占优势的多。

                      中国这些年在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中国的不少“大师”,都是建国前培养起来的。今天大家都在讲,建国后的教育体制,弊端太多,不利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因此,社会上开始刮起一股“复古风”,就是要把教育,重新搞回到北洋军阀和民国时代的那个模子,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多弄出一些“大师”来,也就有机会拿“炸药奖”。

                      但如果看那个时代的话,“大师”往往出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要不就是权贵家庭,总之一句话,按照阶级观点去看,就是上层阶级的孩子,因为其经济,环境情况良好,所以,更容易出人才,而普通老百姓,下层阶级家庭的孩子,很少有出头的。

                      今天中国又出现了以上的风潮,我想,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唯效率论”。诚然,如果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当然是把资源集中后,规模优势也就越大。比如,上层阶级的家庭,当然比下层阶级更容易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因此,把选拔的目标向上层倾斜,那么选拔的任务,也更容易完成。第二个,我想应该是精英阶层妄图固化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主要是这帮人,不想让普通民众拥有向上攀登的阶梯,他们希望自己永远占有富贵,尽可能少的面临竞争。

                      这个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也写了一些东西。但我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越来越不公平的局面。比如说,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倾向于自主招生,无论是在本科生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大学都开始慢慢地脱离“考试分数”这个指标,更看重考生的素质。这对处于相对落后地区或者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不利的。

                      换句话说,中国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将在未来愈发严重,而不是缓解。

                      事实上,在中国整个计划体制崩溃的过程中,马太效应,就愈发剧烈。我的经验来看,以前的大省会,其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是和北京上海等地差不多的。但现在,这种差距在拉大。由于一线城市聚集了最好的资源,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才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这也就导致了较为落后地区的人才,全都往一线城市去挤。对于他们曾经的家园来说,这种人才流失,使得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遭受重创。

                      在计划体制下,人才和资源的流动是相对缓慢的。从一个方面讲,由于人才和资源相对分散,可能不利于这些人才最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对于普通地区的发展,将有极大的帮助。例如,一个学医科的优秀学生,在以前的话,他可能被分配到自己老家去,那么他就可以为当地人看病。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他可能就跑到北京去了,而他老家的人想看病,就不得不跑到北京去。

                      因此,中国现在教育资源的过分集中,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我们也不能单单把教育这个项目拉出来批判一顿,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周围,各个方面的“贫富差距”都在显著拉大。

                      我认为,在未来,太祖的治国方针,是必须要回归的。如果再任由自由派的理念继续搞下去,那中国就该变成印尼了。

                      通宝推:Javacai,方解石,青衣江水,
                      • 家园 你说的这些正好反映了精英和太祖的对立原因

                        从个体的角度讲,总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出最大的回报,这也是资本的流动规律,精英群体当然希望自由,由于有马太效应,这种最开始的自由市场经济必然走向垄断,而太祖是代表广大的非精英群体,所以必然要牺牲精英来带动整体的提升,如果能实现的话就是牺牲几代精英后整个社会接近普遍精英,均衡发展,不过这个牺牲的过程是违反个体的自私自利本性的,所以太祖以一人之力对抗一个阶层,死后立马人亡政息,并且受到掌握话语权的精英攻击。

                        如果能设计良好的制度,让人才在西部的付出能得到超出东部的回报就好了,这个我觉得首先得迁都了,不然,政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个体不是傻子,总体上没人甘愿奉献

                        • 家园 从现在的情况看,预计还有20年,情况会发生转变。

                          事实上,精英的大规模集中化,还是近20年的时间。建国60年,前40年是相反的,精英的流动是固态化的。我自己的看法是,还需要20年,精英的回流可能就比较明显了,因为,那个时候,城镇化搞的已经比较好了。中国的人才流动,将会重现毛时代的周期。

                          精英为何都喜欢往一线城市或者某些大城市跑?说到底,还是建设好,高楼大厦,各种商店多,人多,看着热闹。试想,如果清华北大都搬到西藏,那精英就会以后常驻于西藏吗?显然不是,精英喜欢的是北京。

                          20年以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使得其他大城市或者小城镇的水平明显要提升很多,整个生活水平上去,信息化到时候完全普及,城市和城市的差距在缩小,精英也许就不像今日这么喜欢凑堆儿了。

                          所以必然要牺牲精英来带动整体的提升,如果能实现的话就是牺牲几代精英后整个社会接近普遍精英,均衡发展,
                          这句话讲的非常对。

                          现在可喜的是,中西部地区,已经意识到“人才第一”这个问题了,虽然中西部仍然那么的“惰性”,但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好事。

                      • 家园 此贴不花没有天理

                        任何一个人,在过年后那几天,到河南信阳、周口、南阳、驻马店的村头去看看,一堆一堆的年轻人,有的还是孩子,站在那里,等着汽车拉他们去南方的富士康、本田做工。

                        而你再到城市里,走在街头巷尾,那些同龄人们,在考虑过年后要请哪个家教,做哪些奥赛题目。。。

                        不能再回到让出身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时代,不能让阶级固化,让底层人民看不到一线希望,否则,只会出越来越多的富士康!!!

                        • 家园 你的通宝怎么这样多?

                          所以我说,政府现在仍然是将“唯效率论”作为治国的根基。

                          一般来说,TG“不唯效率论”的地方,都是在“造反可能性很大”或者“短期内能看得见”的事情上。这些事情关乎他执政的稳定性,所以他比较重视。

                          但对于“教育公平”这个事儿上,反正都是帮年轻的小孩儿,不足为惧,再说教育是个长期的事儿,不是马上见分晓,可以拖之。管理层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啊,要是都把机会和补贴向穷人家孩子倾斜,那自己怎么办呢?

                          • 家园 我很晚才发现还能宝推这个功能

                            一开始就傻乎乎的只知道献花和看帖的。呵呵。

                            的确够笨。所以攒了一堆宝。

                            因此最近是财主,到处施舍。结果上次就把忙总给郁闷了。

                •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汗流浃背

                  你说的太符合实际了,恐怖

                • 家园 不要忘记另一个因素

                  80年代2亿城镇人口,如今基本在7亿,包括流动人口在内。过去农民是80%,现在是一半对一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