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志愿军要急于在50年底发动第三次战役? -- yg1993

共:💬13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志愿军要急于在50年底发动第三次战役?

    在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虽然占了很多地方,但是并没有消灭多少敌人,而且还把自己补给差的弱点暴露给了美军。后来经过第四次,第五次战役的反复争夺,双方一直僵持在三八线上直到战争结束。和发动第三次战役前相比,在停战的时候志愿军占的地盘还少了不少,比如说朝鲜中部的铁三角地区平康,铁原,金化位于三八线以北,在第三次战役前是中朝方面占的,但是在53年停战的时候志愿军只是占据了平康,铁原和金化一直没有夺回来。这是从第三次战役以后的发展来说的。大概有人会说我这是事后诸葛亮,但是呢从第三次战役爆发前的态势来看,发动战役的理由也很不充分,更别说当时的中国军队是人困马乏,非常需要休整。

    据说当时有一个15国提案,要求中国政府把战线稳定在38线上,毛泽东认为如接受这个方案在政治上不利,就命令彭德怀发动新的攻势。当时的毛泽东可以说对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他多少被二次战役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没有看到志愿军在异国作战的困难,当然这背后也少不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煽动。

    我的问题是毛的行为即使按照三次战役爆发前的态势来看,算不算是决策失误?还有一个问题,二次战役以后志愿军赢得了主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是不是可以拿它作为砝码去逼着美国在台湾和联合国问题上做出让步。我看到天涯上有文章说美国在当时政治上很被动,的确有这方面的打算。希望网友说一说当时的真实情况。

    我还有一个地方想不明白,在二次战役后彭德怀不抽时间回到国内一次去向毛泽东当面谈一下志愿军的实际困难和战场情况,是不是一件怪事?毛如果了解的情况全面一些,是否发动新的战役恐怕就很难说了。

    以前有文章说彭德怀是毛泽东在军队内最忠实的拥护者。我对这一点在看了有关朝鲜战争的书籍后是深信不疑的,毛给彭下达第三次战役的命令后,尽管彭认为在军事上不可行,可出于对毛泽东的一贯尊重还是执行了,结果就造成了以后的被动局面。如果是换了林彪,粟裕,我想他们会坚决顶住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