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车轮滾滾(上) -- 人间树

共:💬8 🌺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车轮滾滾(上)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这个老师教的。

    鱼儿教会我们划桨,鸟儿教会我们筑巢(有巢氏),蜘蛛教会了我们织网,锯齿草教会我们拉锯。

    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但并不是所有发明都有这么明显的仿效对象,比如车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上这个怪物,有人译为蜷,是荷兰著名版画家M.C. Escher奇思妙想的产物。

    (关于他,有G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一书值得一读,国内出过两个译本,一个是节译,叫 GEB:一条永恒的金带, 另一个是全译,叫集异壁)

    这个怪物,Escher命名为curl-up,他说:

    The curl-ups* came into existence (spontaneous generation), because of the absence, in nature, of wheel shaped, living creatures with the ability to roll themselves forward.

    外链出处

    Escher 觉得自然界中没有进化出长轮子的生物,他就自己想一种出来,替造物者弥补这个

    小小的疏忽。

    当然,我们知道,蜷这玩意从未存在过,而另一方面,车轮又是来源已久的发明——Reinventing the wheel 都成了重复发明的代名词了。

    那么,没有生物的直接启示,人类是怎么发明车轮的呢?

    谁是那第一个聪明的发明者呢?

    河友泉畔人家说:

    放心,西方,中东,埃及,希腊,巴比伦,苏美尔,古印度等文明都不会有关于有人发明车的记录和传说的。就像他们不会有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一样。他们的文明要么是神赐予的,要么是像普罗米修斯那样从别处偷来的,反正不是自己的。而车在汉代先秦典籍里,是应该对应轩辕氏的。

    当然,因为轩辕黄帝的功绩太大,后边基本以帝记录,不再记为轩辕氏。

    泉畔人家:【原创】大哉轩辕--绳结,拼音文字,汉语和文明

    今天,我们就来辨析一下轩辕黄帝发明车这个说法是否成立。

    先来看看文献能告诉我们什么。

    其实,尽管先秦时代就有很多发明创造被归于黄帝名下,但车与黄帝的联系在文献中的出现却相当晚:

    《志林》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崔豹《古今注》曰:指南车,起於黄帝。帝与蚩尤战涿漉之野,蚩尤作大雾,士皆迷路,故作指南车。

    《志林》晋代虞喜著,崔豹也是晋朝人。

    这就是说,在三国之前,没有人认为黄帝跟车的发明有什么关系。

    而指南车的发明,以车的发明为前提,如果相信这个说法,就等于相信,中国人在黄帝之前很久就发明了车,说黄帝发明了车实在太保守。

    如果不相信这个说法,这也就是如同《黄帝内经》《周髀算经》一样的托名。

    要知道,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

    《魏书》曰:马先生与高堂隆、秦郎争,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典无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明帝乃召先生作之,指南车成也。

    这个说法告诉我们,三国时仅有指南车存在的说法,但没有文献证据,跟黄帝更没有任何关系。

    马钧造出了指南车,之后的晋人突然就传出了黄帝发明指南车的说法。

    这也太巧合了些吧。

    可能有人会说,我承认,指南车说法起源太晚而不可信,我承认先秦没有黄帝造车的说法

    但黄帝名曰轩辕氏,跟车的关联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但这也是不成立的。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这是史记中的说法,是汉代的事情,而在之前没有人把黄帝和轩辕视为同一人。

    相反,

    又曰:昔柏皇氏、栗陆氏、骊连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此古之王者也。未使民,民化;未赏民,民劝。此皆古之善为政者也。至於伏羲氏、神农氏,教化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古之不变者,有苗有之,尧化而取之。尧德衰,舜化而受之;舜德衰,禹化而取之。

    ——六韬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庄子-胠箧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

    ——庄子-缮性

    由此看来,在汉代以前黄帝和轩辕是不能视为同一的。

    不过,这又有个问题,从这些记载来看,轩辕固然不是黄帝,但年代比黄帝还早。

    这该如何解释呢?这个我们会在后面谈到。

    • 家园 Escher所知有限,其实自然界有多种滚动前进的生物

      比如某种无肺蝾螈和某种草螟蛾的幼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mLS2WXZQxU

      又比如金轮蜘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zn31QBOHtk

      实际上大概还不止这几种。

    • 家园 那地方干燥,遗迹保存的多些,这也是要考虑的
    • 家园 再想Reinventing the wheel有点难了

      而另一方面,车轮又是来源已久的发明——Reinventing the wheel 都成了重复发明的代名词了。

      那么,没有生物的直接启示,人类是怎么发明车轮的呢?

      谁是那第一个聪明的发明者呢?

      没人知道谁是第一个发明车轮的人。 但John Keogh肯定是第一个取得车轮发明专利的人。如果再Reinventing the wheel,就专利侵权喽。

      Wheel patented in Australia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965-wheel-patented-in-australia.html

      他的专利:

      Circular Transportation Facilitation Device

      http://www.ipmenu.com/archive/aui_2001100012.pdf

      PS: 发明车轮为什么需要“生物的直接启示”呢?正如你说的,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车轮的发明为啥不能是来自滚木落石的启发,而一定要一个有生物呢?

    • 家园 【原创】车轮滾滾(下)

      让我们先来看看另一条线索——

      中国先秦文献中,车的发明一向直归于奚仲——夏朝的车正。

      持此观点的文献包括《世本》,《吕氏春秋》,《荀子》,《淮南子》等等,不一一引出。

      仅以墨子为例。

      百家争鸣,争得十分激烈,而身为显学的墨家和儒家犹其如此。

      比如说,孔子以述而不作自诩,墨家就专门对此攻击:

      又曰:“君子循而不作。”应之曰: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然则今之鲍、函、车、匠皆君子也,而羿、伃、奚仲、巧垂皆小人邪?且其所循,人必或作之,然则其所循皆小人道也。

      ——墨子-非命

      意思是说,没有发明精神,还好意思成天说君子小子,难道发明车的奚仲和其他发明者都是小人吗?

      奚仲作车的说法一直为学者信从,没有疑议,

      直到三国时期的谯周才提出新说:

      《古史考》云:"黄帝作车,少昊驾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广其制度也"

      这个新说太必要了。

      因为此时马钧已经造出指南车,黄帝作指南车的说法已经开始出现,由于奚仲所处的夏朝晚于黄帝,

      时间上的矛盾就无法掩盖了——岂有先有指南车,后有普通车的道理?

      所以谯周提出了黄帝先发明车,奚仲实现了马拉车的推广,以调和这一矛盾。但他这个说法,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个矛盾一直存在,但到了二十世纪才凸显出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二十世纪我们才在文献之外拥有一些绝对可靠的古史资料——甲骨。

      甲骨作为史料存在,并不是人人都接受的,象章太炎这样的大师就拒绝甲骨研究,而把甲骨学者说成是不肯踏实研究文献,企图抄学术近道的投机者。

      甲骨的史料价值能够为大家承认,是在甲骨学者们做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之后的事情——这些成果中最早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王国维先生的《殷卜辞中所见的先公先王考》及《续考》。

      王国维先生通过对甲骨资料的释读发现:

      观其祭日用辛亥,其牲用五牛三十牛四十牛乃至三百牛,乃祭礼之最隆者,必为商之先王先公无疑。

      案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商先祖中无王亥,惟云卒子立,卒子立。

      索隐系本作,汉书古今人表作然则史记之振当为核或为垓之伪也。

      大荒东经曰有困民国,句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

      山海经之王,古本纪年作殷王子,今本作殷侯子,又前于上甲微者一世则为殷之先祖冥之子微之父无疑。

      卜辞作王亥正与山海经同,又祭王亥皆以亥日则亥乃其正字,世本作核,古今人表作垓皆其通假字。

      史记作振则因与核或垓二字形近而伪。

      王亥之名及其事迹非徒见于山海经竹书,周秦间人著书多能道之。吕览勿躬篇王氷作服牛,案篆文氷作仌,与亥字相似,王仌亦王亥之伪。 世本作篇胲作服牛,其证也。

      。。。

      山海经,天问,吕览,世本皆王亥为始作服牛之人

      盖夏初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而车之用益广。

      管子轻重戊云:

      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

      王亥祀典之隆亦以其为制作之圣人,非徒以其为先祖。

      以上一段文字,以甲骨资料中的王亥为纲,将散布于文献中的各种凌乱不堪的说法统一起来,昔日让人无所适从的疑惑涣然冰释。

      总之,畜力拉车的发明者是殷商先公相土王亥,而不是夏初的奚仲。

      补充: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

      的帛应为皁,是王念孙指出的,皁以养马,牢以养牛。

      王国维先生的经典成果告诉我们,奚仲以畜力拉车的说法是无法成立的。

      黄帝始作车的说法自然也不成立。

      仅仅是甲骨还不够,我们再来看看考古的实证。

      据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中,在宫殿区南侧大路的早期路土之间,发现了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发掘区内车辙长5米多,且继续向东西延伸。车辙辙沟呈凹槽状,其内可见下凹而呈现出层状堆积的路土和灰土,两辙间的距离约为1米。

      许宏说,从发现的车辙看,当时的车体较窄,只有1米左右,而殷墟发现的商代晚期马车的轨距一般为2米多,很显然,二者之间有所不同。因此,在二里头宫殿区南侧大路上留下辙印的双轮车,与商代早期遗址偃师商城发现的一样,很可能是具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

      外链出处

      这种车辙间距离1米的小车,正适合人拉。夏时奚仲发明人拉车,后来相土王亥发明牛马拉车,这与文献吻合得很好。

      此外,相土王亥的年代,最多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而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已经在使用战车了:

      点看全图

      外链出处

      我们的某些朋友还在主张马车东创西传,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巨大的时间差?

      最后,我们来谈谈轩辕氏的问题。

      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

      ——左传-定公元年

      东汉王符编著的《潜夫论志氏姓》载:“有任奚为夏车正,以封于薛”

      这里奚仲被称为任奚,就是说他姓任,

      據《姓纂》的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姓,一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 魏有任座,秦有任鄙。

      这样,可以认为奚仲是黃帝的后代,因为他发明了车,所以他那一支被称为轩辕氏,以职业为氏,与左传中的长勺氏等等类似。

      这个年代已经在夏以后了,而后人却误把轩辕氏与有巢氏,燧人氏等混在一起,大大提前了轩辕氏的时代。

      这样的话,司马迁称黄帝为轩辕氏倒不是完全没影的事。但是,要记住,司马迁从来没有说过黄帝发明了车。

      关于中国马车起源,有一篇精采的论文,资料丰富,我就不

      Reinvent the wheel了,直接给出链接。

      [URL=]http://www.qqaiju.com/view/YZZZZWWRY.htm

      [/URL]

      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我们长时期的停步不前,以致在近代乃至现代几度有亡国之危,

      也许就因为太容易满足了,太容易在天朝大国,万物皆出于我的思想中沉睡了。

      当我们沉睡时,历史的车轮,进化的车轮在一刻不息的向前疾驶,

      当日本军队的铁甲车在中国肆无忌惮地横行时,无论黄帝还是奚仲,都无能为力。

      当殖民主义的铁蹄踏入两河流域时,那里的人民是无法乞灵于先祖的战车的——无论那战车在先祖的时代多么先进。

      相反,殖民主义者倒可以在主宰了那里之后,从容不迫地进行他们要考古研究,也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地主张是两河流域的原住民而不是自己的祖先最先发明了车。

      过去如何,从来不是将来如何的必然保证。

      但能不能客观看待过去,却对将来的走向至关重要。

      车轮依旧滾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洋洋洒洒,但说不到点子上

        推翻我的假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出其他民族关于车的发明传说和记录,这是最有效的。找不到,就开始想办法把车和轩辕黄帝分开,拼命往后算,呵呵,好,既然要扒拉典籍,奉陪。

        史记 夏本纪

        帝舜谓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暐,行山■木。

        尚书 虞书·舜典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从《史记》和《尚书》这种权威典籍看,车在舜的时候就早已有之。奚仲造车应该是对车的改进。

        谯周《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少昊驾车,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广其制度也”。据此来推测,黄帝发明最原始的车子,以马驾车则是到奚仲时才开始,并广而推行。奚仲发明的马车由于时代久远,没有实物考证,但在甲骨文卜辞中,已出现象形文字“车”,从字形结构来看,由轮、轴、舆、辕等部件组成。

        这一点,在管子里也是这样描述。

        管子 形势篇

         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之所以必治也,射者,弓弦发矢也,故曰:“羿之道非射也。”

          造父,善驭马者也,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明主犹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故术者,造父之所以取远道也,主之所以立功名也。驭者,操辔也,故曰:“造父之术非驭也。”

          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明主犹奚仲也,言辞动作,皆中术数,故众理相当,上下相亲。巧者,奚仲之所以为器也,主之所以为治也,斲削者,斤刀也,故曰:“奚仲之巧,非斲削也。”

        而且你对二里头车辙的描写,说明你和中国的那帮专家一样想当然。河里有文章,铁路轨距和罗马马车轨距是一脉相承的,而铁路轨距是多少?2米多?

        司马迁是没写轩辕黄帝发明车,不过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史记 黄帝本纪

        。。。。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当然,你认为轩辕黄帝就是靠脚底板也行。认为轩辕黄帝的大军靠脚底板控制大片土地,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但《夏本纪》里,就已经是明确的陆行乘车写出来了。

        而且,到底车是在那发明的?人家西方可不像你想的就想当然的放到2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且绕回到2河流域,我就得问一个你一直没回答我的问题。早期苏美尔人是不是黑头发,他们鼻梁是不是不太高?追本朔源,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