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所经历的国企改革 -- blessing

共:💬529 🌺4879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不是动乱的社会基础,是进步发展的社会基础
      • 家园 以前也想过这个问题,关键还是人口。

        tg内部等级制度的建立是很早的,可以追溯到延安时。待遇和级别挂钩,包括安排伙食供应牛奶之类,甚至找老婆也优先。

        但是,以上都不是大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人口。

        假如一个国家的产业,比如垄断国企,可以安置三四千万人,让他们生活无忧乃至小康,计入这些人的直系家属,受益人也就是1亿多。

        这1亿多人,放美国,就是总人口的1/3,想必贫富分化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但是在中国,这只是总人口的1/14,这才是无解。

        • 家园 你以为美国能安排这么多受益人吗?

          假如一个国家的产业,比如垄断国企,可以安置三四千万人,让他们生活无忧乃至小康,计入这些人的直系家属,受益人也就是1亿多。

          这1亿多人,放美国,就是总人口的1/3,想必贫富分化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正是因为有13亿人的大需求和市场,所以才有垄断国企,可以安置三四千万人.美国3亿人,能安置三四千万人到垄断国企吗?顶多1千万.

          总人口下来了,垄断国企的受益人口也就下来了!

          否则,你怎么不说,如果是俄罗斯,人口1亿四千万,

          俄罗斯的垄断国企,可以安置三四千万人,让他们生活无忧乃至小康,计入这些人的直系家属,受益人也就是1亿多。这1亿多人,放俄罗斯,就是总人口的75%,想必肯定是全民富裕了。

          • 家园 你没看懂我表达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一个国家,利益集团的名额是有上限的,最多发展到1亿(或者别的数目)。这个判断来自日本的说法:1亿总中流。(现在变成1亿总下流了)

            拿美国说,美国的市场是全球,绝对没一千万这么少。

            至于俄罗斯,现在肯定是笑话;不过俄罗斯前身的苏联不是笑话,它刚好是达到过你说的那种模样的。

            顺便推荐个帖子,看看曾经的苏联:外链出处

      • 家园 同意忙总对未来的看法,但有点保留

        同意忙总的看法,相随的医疗改革和教育产业化更加促成了不透明等级的形成。我是2001年进入大学的,小学同学中一百个人不到十个上了大学。不少很优秀的初中同学的因为可预期的大学学费负担而选择了中师中专。

        但要说阶级是90年代因为国企改革而真正形成,我还是保留一点看法。1978年前,很多人因为家庭原因就被剥夺了一切上升的渠道,成为暗无天日、前路漫漫的黑五类,难道这不是阶级制度?你越是天纵英才,越容易失去一切。还有,那时农村和城市的巨大鸿沟困住了多少贫穷的人?难道那时的很贫穷的城市工人阶级和更加穷得叮当响的农村人阶级,不是最大的有差别的阶级吗?当然,在各自的内部,平等性比现在强得太多。

        • 家园 我说一下自己的认识吧。

          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改开以后,国策是剥削农民搞工业,其中重点是重工业。主要原因是百年耻辱带来的教训:没有系统的基干工业就只能被动挨打。剥削农民,则是积累原始资本唯一一条路。

          在这一段时间内,农民是非常苦的,除了必要生活生产资料,其他都上交国家分配。农民的出路,有招生招工招兵;当然受益面不会很广,因为名额有限,农民很多。

          你提到的黑五类,包括阶级阶层,是有玄机的。当时划分的成分应该是农民最高,这意味着:最广大的人群政治地位最高;但是经济地位呢?最广大的农民实际的经济地位最低:整个国家工业化要靠剥削农民来实现。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是倒置的。

          至于什么很贫穷的城市工人阶级之类,那是你信嘴胡扯。建国以来直到朱改,国企工人的福利是中国最好的一群人,也许内部会有差别,但总体上国企老大哥就是这样的。

          你在下边提到了上山下乡,恐怕你是随口说的,并不了解为什么要上山下乡。还是建国以后,随着卫生事业发展,人均寿命提高,婴儿出生率变高,紧接着的后果就是:人口爆炸。1968-1949=19岁,新一代的青年面对的就是这么个境况,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只能上山下乡。

          改开以后,上山下乡是不能搞了,而且知青还要回城,但是就业问题仍然存在。大量青年无所事事,就是治安问题了,83严打开始。

          78包产到户,其实算是开始减轻对农民剥削,剥削依然存在;再过28年,取消农业税,但剥削还是存在:农资,种子,化肥......

          9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农民工流动,是不许在打工地落户的,忙总也说过一些广东血汗工厂和四川等农民工来源地的冲突。

          最后是扩招,有个政策是考上的大学生可以把户口转到大学所在地: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回不去了,农村没户口就没地。但是实在又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上山下乡又开始了:重庆。

          • 家园 看来剥削得好好定义一下了

            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改开以后,国策是剥削农民搞工业,其中重点是重工业。主要原因是百年耻辱带来的教训:没有系统的基干工业就只能被动挨打。剥削农民,则是积累原始资本唯一一条路。

            什么叫剥削?剥削是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加以消费享受。如果你认为当初在剥削农民,工人同样可以认为自己也被剥削了。

            应该说当初是在将农业产出用于工业建设。你要是觉得城里生活水平高于农村一些就是剥削农民的证据,那我也可以毫不客气的告诉你:很多岗位上的一线工人所付出的个人劳动量要比农民多;至于一些人把双职工的生活看做天堂,我猜诸如两代三代同居一室、职业病人啥的他要么没见过要么见过装没见过。

            9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农民工流动,是不许在打工地落户的,忙总也说过一些广东血汗工厂和四川等农民工来源地的冲突。

            这个算叫你说对了,现在好多已经在工厂干了多少年的已经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也办不了农转非、也享受不到五险一金,可是改开之前要是被工厂如此长期正式雇佣那就得给招工指标了(当然由于当时工厂不多受惠的农民不太多是事实)。 原本架设在农业和非农业户口间的桥梁(农转非)恰恰是在改开后关闭的,现在你该明白了吧?

        • 家园 又扯工农差别。78年前,每年招收农民为职工,78年后

          招工的标准是城镇户口。嘿嘿!隔离城乡,这正是改开之后的政策。

          • 家园 别动不动就说别人扯 不礼貌

            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时的岁月,但我不装自己是专家,随便扣帽子。78年以前还历次运动,批左右来回,大规模上山下乡呢。

            隔离城乡正是该开后的政策?拜托,严谨点好不好!改革后城市化率提高不是假的,将来继续提高更不是空的。这里的提高是以户籍为统计标准,而不是到城里谋生、就业就算。你要说这些都是假大空的统计请随便。你坚持认为78年以前城乡间流动的自由性和规模大于改开后,那也请便。

          • 家园 这是什么地方的政策?

            78年以前,至少是在北京,农民户口没有特殊原因想变成城市户口难于蜀道。招工不单是要城镇户口,而且要市区户口,连郊县城镇居民都是二等居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