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加东

共:💬426 🌺1793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涨工资这种事情

        一种是随工龄及级别的提升增加

        还有一种是岗位工资的全面调整

        “几十年不涨工资”的说法是有歧义的

        其他地方不了解,引一点上海地方志的记录作为参考:

        专业志 >> 上海轻工业志 >> 第六编职工 >> 第三章职工工资

        上海通志 >> 第十一卷劳动人事 >> 第五章职工报酬、福利

      • 家园 你要搞清楚,他说的是城里几十年不涨工资。

          每个人每年都会长一岁,但每年的平均年龄为什么变化不大?

        • 家园 一起回一下

          brizazu说

          涨工资这种事情

          一种是随工龄及级别的提升增加

          还有一种是岗位工资的全面调整

          这是对的,我父母都在70年代因为上述理由涨过工资。

          个体涨不涨工资不能与职工平均工资是否增加划等号,因为职工总数在变,职工的工资结构也可能在变。

          njyd和纹石河友的质疑就是这些。

          我的意见。楼主说的并不严谨,但意思是对的。按他的意图“告诉压根没经历过毛时代的毛左们那年头老百姓非常困苦”,收入水平没有提高(甚至有些下降),我认为我所列举的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可以支持他的判断,我认为在大跃进失败后,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就是没有增加,生活水平没有提高。

          纹石河友提到了稀释效益,请你注意,首先,在大跃进失败后(78年前),中国城乡居民比例就基本没有变化,也就是基本没有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只有些下乡青年的置换),这才是真正城乡整体收入水平提升的关键,与此对照的是50年代,更明显的是后30年,从78年的17%到现在的接近50%。如果算稀释效益,那这两个时间阶段该如何比较呢?第二,纹石的意思无非是说低薪的青年职工增加的多,而高薪的老年职工退休的少。但是中国这60年,人口一直在增加,城乡转移是大趋势,所以这是常态。在这60年间,城镇就业比例增加最慢的就是6、70年代,60年干脆是负增长,有什么可说的。

          楼主有些说的不严谨,但抓住楼主不严谨的地方,穷追猛打,进而怀疑楼主的人品或身份,就没意思了,我之前也反驳过楼主,楼主有时说话有些随意,但诛心就没意思了。网上交流,适可而止。

          • 家园 正常情况下的网上交流是

            宜将胜勇追穷寇vs.死缠烂打,根本上就没有交流,只是各说各的。

            “告诉压根没经历过毛时代的毛左们那年头老百姓非常困苦”这句话本身是有问题,这句话至少四个定义没有搞清,1. 什么是老百姓?;2. 什么是“非常”的困苦?3. 什么是毛时代?4. 什么是毛左?同样的,几十年没有加工资与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困苦。这中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吗?显然没有。经历了毛时代的老百姓都认为自己在毛时代生活的“非常”困苦吗?显然不是。

            再者说了,假如加东可以说毛时代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那达雅一样可以说九十年代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为什么?时代不同,标准不一样。现在不会操作电脑其实可以算是文盲了,但毛时代电脑还没发明出来呢。

            另外,你的数据能证明什么?什么都证明不了,为什么?因为如果你要证明一般居民在几十年间的生活“非常”困苦,你要证明的不是名义工资有没有增加,而是需要证明这几十年间,全国人民都无法正常积累财富。换句话说,至少我个人认为,在这个比较中,人均存款要比名义工资有意义。但是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解释数据,尤其是这种经济统计数据,花样太多了。

            当然了,如果说这个贴的起因,那确实我比较同情加东。但明显是气话,是在斗嘴、夸口,缺乏必要常识,为什么一定需要证明其合理性呢?

          • 家园 接着看你的数据分析水平

            纹石河友提到了稀释效益,请你注意,首先,在大跃进失败后(78年前),中国城乡居民比例就基本没有变化,也就是基本没有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只有些下乡青年的置换),这才是真正城乡整体收入水平提升的关键,
            人口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人口数量呢?“工业化速度一定要超过人口增速”不是公理。
            在这60年间,城镇就业比例增加最慢的就是6、70年代,60年干脆是负增长,有什么可说的。

            起步段和加速段的速度要是一样才奇怪了,否则岂不是可以搬你对60年代的评价来评价后三十年了(60年代还有一个苏联撤援的问题)
            与此对照的是50年代,更明显的是后30年,从78年的17%到现在的接近50%

            关键在于这个能否反映出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耕地种面积(承包地面积)的增加,这个增加不多的话(需要付出地租的不算),工业化有什么用途?

            另外有个疑问,按中国的户籍政策,按性质分为非农和农业、按区域分为城镇和农村,由此组合出四种情况:城镇非农、城镇农户;农村非农、农村农户。那么究竟有多少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尤其是进城多年的农民工这一块,到底有多少转为非农?

            • 家园

              人口数量,我不是说了吗,60年间(除三年外),一直在增加,人口增加,潜在需求增加,如果经济发展正常,正可以转化成就业需求,吸纳就业。很显然,60、70年代,没有做到这点。

              “工业化速度一定要超过人口增速”不是公理

              在中国60年间,以及未来的2、30年间,这就是公理。这是由中国现状决定的,工商业不发达,而农业耕地基本就是那么多,单位产量能提高的有限,如果限制城乡转化,很难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的增速。

              起步段和加速段的速度要是一样才奇怪了,否则岂不是可以搬你对60年代的评价来评价后三十年了(60年代还有一个苏联撤援的问题)

              我不是列出50年代(大跃进前)的数据了吗?你说50年代算什么阶段?根本就不一样。再说,如果以10年为单位算,60年代算什么阶段?

              关键在于这个能否反映出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耕地种面积(承包地面积)的增加,这个增加不多的话(需要付出地租的不算),工业化有什么用途

              数据我不掌握,只能推测一下。耕地总面积虽然在前40多年是增加趋势,但增加应该有限,估计在大多数年份赶不上人口自然增长。我国农村总体来说是劳动力过剩,所以要想增收,只能是农业从业人员转化成工商业,同时这也显然可以促进整体经济发展。以后30年为例,农业从业人员从4亿多减少到2亿多,不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部分,还净转化了2亿。

              • 家园 你的分析水平越来越好了

                数据我不掌握,只能推测一下。耕地总面积虽然在前40多年是增加趋势,但增加应该有限,估计在大多数年份赶不上人口自然增长。我国农村总体来说是劳动力过剩,所以要想增收,只能是农业从业人员转化成工商业,同时这也显然可以促进整体经济发展。
                既然你明白这个道理,那你能说出下面一段话,我真有点无语了
                以后30年为例,农业从业人员从4亿多减少到2亿多,不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部分,还净转化了2亿。
                净转化呢?

                你告诉我中国现有农业人口是多少?长期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有多少有五险一金、家里没有承包地和宅基地了的?

                在中国60年间,以及未来的2、30年间,这就是公理。这是由中国现状决定的,工商业不发达,而农业耕地基本就是那么多,单位产量能提高的有限,如果限制城乡转化,很难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的增速。

                大概在你眼里工厂就像肥皂泡,一吹一串那么简单是吧?

                • 家园 再看一下,你对我原文理解有偏差,我上个回帖也没明白你的意

                  貌似你对“净转化”反对的意思是,农民工进城后社会保障不力,实际没有同权。没有完全脱离农村。我原文“净”只是数量上净值的的意思。

                  现在农民工进城后社会保障不力,进城还有制度障碍,当然是事实。这不仅有违公平,实际也不利于整体效率,所以我完全赞成取消户口等制度障碍,但现实的说,这需要时间和准备,因为搞不好,的确可能出现农民土地没了,也没有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情况。但现在与30多年前,用城乡户籍固化,用统购统销直接夺取农民产出,在经营上也强力干预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之前,只有国家招工,你才能进城务工、享受城市的福利,否则你只能在农村。现在有打工的自由,如果工农业收入差大,自然进城,这是自然平均的过程。原来的统购统销,国家可以低价买农民农产品,强行剪刀差,农民没有不卖的自由。现在你国家的收购价太低,农民可以不卖,这是保障自己利益,防止其他方侵害的重要手段。

                  • 家园 那就接着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净转化”。

                    貌似你对“净转化”反对的意思是,农民工进城后社会保障不力,实际没有同权。没有完全脱离农村。我原文“净”只是数量上净值的的意思。
                    这不是同不同权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通过工业化吸纳大量劳动力想达到什么目的。

                    三农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中国农业人口人均承包地面积太低,从根子上就限制了农业总产出,这点不解决,三农问题无法根除。

                    参看前三十年的“农转非”政策,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 接受过高等教育、专科教育、技校教育的由国家直接分配工作转入非农。

                    2、 占地的(是否全部、待考)。

                    3、 招工指标。

                    4、 志愿兵(现行政策我不清楚)。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时的政策导向在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所吸纳的农业人口将彻底脱离农村,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可以提高人均耕种面积,使农业收益自身即有提高能力。 当然我们得承认;由于处于起步(奠基)阶段,当时的工业化进度没有跑赢人口增长速度,同时还要优先招用城市无业人员,因此“农转非”的不多(特别是通过招工指标这一项农转非的少了一些)。

                    再看后三十年,在既有基础上,外加国门打开外资进入,工业化的进度实际上跑赢了人口增长速度(或者至少可以这么说:招用的工人是大大增加了),但是有几个人通过“招工指标”这一途径得以“农转非”的呢?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农民工,没有五险一金无法扎根于城市每年增加春运压力,乡下还占着宅基地和承包地,农业人口人均承包地面积不能大幅提高,这也配叫“净转化”?

                    之前,只有国家招工,你才能进城务工、享受城市的福利,否则你只能在农村。现在有打工的自由,如果工农业收入差大,自然进城,这是自然平均的过程。原来的统购统销,国家可以低价买农民农产品,强行剪刀差,农民没有不卖的自由。现在你国家的收购价太低,农民可以不卖,这是保障自己利益,防止其他方侵害的重要手段。
                    请问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奔着“减小务工务农的差别”这个方向去?还是奔着继续保持“工农差别”这个方向?如果奔着第二个方向,可以自由选择就公平?干脆大家都不种地全去务工得了,这样才公平。

                    • 家园 我知道前30年农转非的途径

                      但实际在大跃进失败后,这些途径所转化的人数,数量很少。实际很大程度就是与城镇下乡青年置换来的。因为从下图可知,城乡人口比例在大跃进失败后。78年前,就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城镇下乡青年的置换,将是微乎其微的。

                      全国历年城镇、乡村人口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你说的有些农民工,实际是已经是城市长期就业,但缺乏城市就业所应有的社会保障,只能用乡下的土地自我保障,这就是户籍不同权的问题,当然这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请注意,这些农民工与60、70年代相比,是有迁徙和就业自由的,一般来说,他们到城市就业是提高了自己生活水平的。最差的情况,也可以回家种地,种的粮食,如果国家的价格低,那还有不卖的权利。

                      后面你问的问题很奇怪,这应该是我问你的问题。60、70年代的现实表明,那个时代的方法,造成了“工农差别”的固化(严格的城乡户口制度就是在1958年建立的,现在要想废除也要付成本的),做不到奔着“减小务工务农的差别”这个方向去。

                      国防工业在初建阶段看得见投资、看不见经济效益的

                      你这实际说的是国防工业的产品——武器或国防工程,是非民用的。这或许可以解释当时民用产品的匮乏,但无法解释职工人数增长的不足,也就是非农就业岗位扩张的不足,这些也都需要人干呀。

                      军人人数不是大问题,中国军队是百万级的,多个少个几百万,并不能掩盖职工人数增加不足的问题。

                      • 家园 所谓迁徙和就业自由,能解决同不同权的问题吗?

                        但实际在大跃进失败后,这些途径所转化的人数,数量很少。实际很大程度就是与城镇下乡青年置换来的。因为从下图可知,城乡人口比例在大跃进失败后。78年前,就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城镇下乡青年的置换,将是微乎其微的。

                        你说的有些农民工,实际是已经是城市长期就业,但缺乏城市就业所应有的社会保障,只能用乡下的土地自我保障,这就是户籍不同权的问题,当然这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前三十年,你在分析时仍然是只讲人口结构、避而不谈人口增速和工业化进度。

                        那么现在的干法就能解决户籍不同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到底是奔着“减小工农(农乡)差别”还是奔着“继续保持工农(农乡)差别”的方向去? 按照前三十年的“农转非”政策导向看,只要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现在将一部分农民彻底转入工业体系后,农业收益瓶颈也被打破(人均耕种面积提高、工业提供农资农具提高亩产...)的局面。 关于你这次提出的数据,有一个问题在于看不出来到底有多少农业户口。就算乡村人口就是农业人口吧,75年76390万人/78年79014万人/03年76851万人(中间高的不说),在农村占有承包地的人数没有大减啊,实际上还在农村种地的还有76851万人吗?正常发展下不应该这样啊!

                        但请注意,这些农民工与60、70年代相比,是有迁徙和就业自由的,一般来说,他们到城市就业是提高了自己生活水平的。最差的情况,也可以回家种地,种的粮食,如果国家的价格低,那还有不卖的权利。

                        有就业自由了,你问那些农民工敢放弃宅基地和承包地进程扎根嘛?

                        有迁徙自由了,他们进得了城吗?迁到别的农村,当地的农民同意给他们宅基地和承包地吗?

                        各地情况相差不大,工农收入差别不大的话,迁徙和就业自由有多大的重要性?只有在维持工农城乡差别的情况下,迁徙和就业自由才对一部分人有用。

                        后面你问的问题很奇怪,这应该是我问你的问题。60、70年代的现实表明,那个时代的方法,造成了“工农差别”的固化(严格的城乡户口制度就是在1958年建立的,现在要想废除也要付成本的),做不到奔着“减小务工务农的差别”这个方向去。
                        首先,在那个年代的物质基础下,就“上有片瓦下有寸土”这一点,你有什么有可行性的办法比当时的户籍制度做到更好?

                        其二,农民苦了三十年,工业化底子打下了 、开始加速发展了,“农转非”的“招工指标”没了,到底是谁操蛋?

                        其三,攻击户籍制度的,拿什么来交换与户籍挂钩的宅基地和承包地?

                        如果是拿迁徙和就业自由来做幌子,我只能认为是居心险恶:这是在下岗改制收割了一批之后、又盯上了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这是要对近代百年抗争、22年流血革命的成果进行反攻倒算!

                • 家园 回纹石

                  你告诉我中国现有农业人口是多少?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9亿,比例38%。70年代是70%多。

                  长期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有多少有五险一金、家里没有承包地和宅基地了的?

                  这是并列关系吗?据我生活中观察,完全有五险一金的少,家里没有承包地和宅基地也是少数。貌似你是知道这具体数据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这些数据是多少吧。

                  大概在你眼里工厂就像肥皂泡,一吹一串那么简单是吧?

                  所有产业的产生发展,无非是劳动力、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管理、技术等几个要素的合理投放。你的意思无非是说现在的是以前积累的结果。但这无法解释6、70年代的不发展。第一,50年代又是在谁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二,请教什么国家成功的工业化发展,需要酝酿近20年,期间工业吸纳就业人口未超越人口自然增长率,更在其中10年间是下降的?20年间,就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没有增加?

                  • 家园 赫赫,芝麻开花啊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9亿,比例38%。70年代是70%多。

                    这是并列关系吗?据我生活中观察,完全有五险一金的少,家里没有承包地和宅基地也是少数。貌似你是知道这具体数据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这些数据是多少吧。

                    既然你也知道有五险一金、家里没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工很少,那还用我提供数据吗?

                    多了我不说,回去学学啥叫城镇非农、城镇农户、农村非农、农村农户。

                    家里有承包地和宅基地,没有五险一金的农民工那也叫工业人口?回去学学啥叫“农转非”、“招工指标”再来说话。

                    所有产业的产生发展,无非是劳动力、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管理、技术等几个要素的合理投放。你的意思无非是说现在的是以前积累的结果。但这无法解释6、70年代的不发展。第一,50年代又是在谁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二,请教什么国家成功的工业化发展,需要酝酿近20年,期间工业吸纳就业人口未超越人口自然增长率,更在其中10年间是下降的?20年间,就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没有增加?
                    原来你还知道工业建设要投入那么些东西啊?

                    仅就资金一项来说,五十年代还有苏联援建;六、七十年代几乎是100%自力更生(同时还要偿还苏援、还要战备)。根据你的数据可知61年国营和集体职工总人数开始下降,62/63/64年触底、反弹,至70/71年完全反超60年职工总数(其他职工总数一直是上升的)且逐年递增至77年。你不要忘了,当时工业化建设的本钱基本来自农业产出,步子太大要饿死农民的,有一个三年就够了,你是嫌慢还是想叫共党当时就翻车啊?

                    • 家园 你认为农民进城务工生活是改善了,还是相反?

                      河里有些农村背景的河友,他们的文章,你找找看。可以说,农民进城务工可以说是现在农村收入改善的第一动力。当然现在社会保障、劳动待遇等方面,还远远没有做到令人满意,但他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由与6、70年代能比吗?

                      原来你还知道工业建设要投入那么些东西啊?

                      仅就资金一项来说,五十年代还有苏联援建;六、七十年代几乎是100%自力更生(同时还要偿还苏援、还要战备)。根据你的数据可知61年国营和集体职工总人数开始下降,62/63/64年触底、反弹,至70/71年完全反超60年职工总数(其他职工总数一直是上升的)且逐年递增至77年。你不要忘了,当时工业化建设的本钱基本来自农业产出,步子太大要饿死农民的,有一个三年就够了,你是嫌慢还是想叫共党当时就翻车啊?

                      第一,1965年中国就还清了对苏贷款。

                      第二,战备无非是国防工业,国防工业也要吸纳就业呀,如果说战备影响职工总数,是说不通的。同时也要计入工农业生产总值。二战前,德国等国就是用战备国防工业,解决的失业、经济问题。

                      第三,请你注意,中国人口60年间(除三年外),一直在增加。人口增加,潜在需求增加,如果经济发展正常,正可以转化成就业需求,吸纳就业。我举现在和50年代的例子,就是说明,以中国的现实,中国是可以做到,也应该做到工商业就业人口快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做不到的时期,就是经济发展不佳的阶段。很显然,60、70年代就是这样的阶段。

                      最后,再多说几句,网上交流请不要戾气那么重,“回去学学”、“原来你还知道”等话,这并不能对你的论证有助益,更不能增加你的可信度。作用恰恰相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