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外一篇 陕甘宁边区的特产价格问题 -- 北风扬雪

共:💬126 🌺344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边区的封锁,最主要是对物资的封锁

          越是大宗的物资,在封锁条件下走私进出边区越困难。至于粮食问题,以边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年景盈余的粮食正好可以供所有脱产人员吃掉,盈余绝不是你说得那么多,输入的资金主要是满足粮食以外物资的供应问题,以其中比较大宗的棉花为例,一个人每年要吃几百斤粮食,但是棉花的消耗量,平均起来一年一公斤算多的了(1949年时全中国人均棉花占有量才一公斤)而你文中举出的那几年年景不好,外加脱产人员增加,所以矛盾才越发凸显,以至于民怨沸腾。

          陕甘宁的经济,在民间其实主要是自然经济为主,在官方则是战时共产主义,这两种经济,其实对货币的需求量都不是太大。

          偶不否认你收集的事实,但觉得你对商品贸易量在边区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估算方法有问题。

          你的研究工作很有意义,这事反正早晚要说清楚。有人研究是好事。

          另外,茅于轼的重要观点是,中国的粮食问题可以通过国际粮食贸易来解决,因此不用保证国内耕地面积。和你的问题的共同点都是认为粮食这种物资是可以通过贸易来解决的。对于中国来说,主要是大量的人口和相对不大的国际粮食贸易总量的矛盾,而对于边区来说,主要是KMT政府绞杀式的封锁,别说种鸦片,就是发现金矿,也不大可能买到足够的粮食。

          • 家园 谁说刚好被吃掉

            我说的当然是吃完了之后的盈余

            《一九四三年边区农业工作总结》

            今年耕种面积约为一千三百三十余万亩(详数一千三百三十五万七千零五十五亩),总产量可达一百八十四万石,消费量约需一百六十二万石,两抵尚可余粮二十二万石。在今年秋收以前,人民中还有历年积存的大批余粮,以三边、陇东和延属余的较多,有的现存粮食可供二年之食,最少亦可供一年零一季的粮食。余粮较少的要算绥德分区,因其地少人多的关系,但有相当剩余是无疑的。因为近五年来,绥德分区的收成虽不算丰收,.但没有跌年成,同时又有大批人口外迁,粮食消费减少了,所心多少是有粮余的。以全边区估计,秋收前全边区的存粮,当不下三十万石,连同今年秋收后,除掉明年全年消费所剩余的二十二万石,合共当有余粮五十万石以上,约可供边区四个月的的消费。《边区政府文件选编7》P533

            军事共产主义?按计划要求政府机关、学校要自给全年的蔬菜,主粮要自给一个半月。军队要求自给全年蔬菜和3个月的主粮。为了让自己所在的部队、机关生活更好(也有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生产运动成绩好),隶属于部队、机关的生产、经营部门广泛参与了特产、黄金的走私活动。358旅发挥在晋西北归来的经验优势自己上手种植。看不出他们如何视金钱如无物,相反走私积极给陈云气得够呛。仲勋坐镇关中看这些人破坏统销自行买卖也没辙。

            绥德地委关于黄白黑料面毒品流入的报告

            (4月11日)

            习、白、袁、杨呈转高、贺、陈:

            据悉。晋绥黑货近来统制较松,货散于各单位,而各单位又可单独授受。于是各地一些生产人员和此地一些生产人员,或互相结合,或与商人结合,或甚至与敌汪榆林韩城宜川私商结合,大事黄白黑投机走私。

            我们研究,黄白黑的追逐投机私贩,原因有以下儿点:

            (一)首先是小公与大公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此间大公在某些问题确也顾小公不足,延安大公发价低发款迟,使一收小公遭受困难,但小公思想搞不通,不顾大局。

            只图本位利益,不顾政策禁令是主要。他们借口“保障供给”,“凡百人或凡千人吃饭”,怪大公不照顾他,互相看样子,“他搞得。我也试搞一下”。于是互相勾结。或与私商勾结,盲日追求利润,大肆投机。使大公处于孤立地位——家鼠多,洞多了。

            (二)其次重要矛盾即在晋绥与陕甘宁西边区间的一些具体步骤上。看来晋绥是要抛出黑货收入货物。但他们一放,我们此地便受害无穷了。

            ……

            (七)近来,分区主要负责同志去延,一些人钻此空子,益行放肆。同时,这些人又说,“延安说罚人还不是那样子?!***还不是还当**部长?!”云云。

            《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P149—153

            《关于鄜县及关中分区鸦片委员会走私与强迫收账等问题的调查报告》(1944年8月)

            目录

            (一}鄜县境内的走私调查

            (二)关中分区种植鸦片及其查毁调查

            (三)关中分区特货走私之调查

            (四)关于收特货帐的问题

            (五)关中物资局要求反映的几个问题

            (六)处理问题的经过及关中领导上的概况

            (一}鄜县境内的走私调查

            359旅的走私情形……

            其他单位的走私情形……

            (三)关中分区特货走私之调查

            走私的一般概况

            今年一二月提议代销之时,公司区和*所都参加了,这的确解决了部分的经济困难,但实际也促进了以后走私的发展。四月十五日传达了禁止走私的命令,当时情形良好,没人走私,五月中旬走私开始。

            许多经济干部思想上没有彻底转变,以为只有大烟才能解决大的问题。因此,轻视其他生产。由于货物多以法币交换,而且不易求得,因此,特货就成为对外贸易中最合算的东西,有了它,什么都可以买到,这种客观情形也形成走私的便利条件。

            ……

            警一旅的走私情形……

            地方党政机关的走私概况……

            其他部队的走私情形……

            (四)关于收特货帐的问题

            关中距友区较近,特货多是现钱交易,因此发生纠纷的并不多,兹将调查所得有关收账的几件事报告如下:

            (1) 铁王王三拐子欠县保安科法币十万元,保安科派人去装他的麦子,他吓得跑到友区去了,至今没有回来。

            …………

            (3) 赤水四区一乡李家村李有杰,因卖特货发生意外,闹得倾家荡产,他有四十亩地骡子四头,总欠债20万。最近因付军法处的债务,卖了十七亩地,两头牲口,剩下的财产不够还人家的债。……

            职 刘向三 呈P268-274

            照“军事共产主义”的说法50年后怕也有人质疑改开后的“军队走私”,并称共和国一向拨给军费,军队对货币需求量不大,怎么会去走私呢?他还就去走私了。

          • 家园 我从没说过边区要靠外购粮食解决吃饭问题

            也从未说边区的粮食问题是通过特产贸易解决的。我在正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这种观点请指出。

            通过研究史料我认为40年代边区特产贸易的目的在于解决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并且赚取利润换回边区需要的外汇(法币)和物资(如布匹),粮食由于运费较高,并不是理想的交换物资(类似我前文提及的食盐)而且边区特产向国统区出售的主要口岸关中分区本身并不缺粮。再者陕甘宁边区后期主要是晋西北根据地特产外销的中转站,其粮食自给能力并不受特产运量的影响,就是运销了1万万吨特产出去也不会对边区内粮食产量造成任何影响(至于晋西北根据地“特产”的来源、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现在尚无充分资料可供研究)。

            具体到此文我只是用特产与粮食的比价证明40年代特产依然很值钱罢了,河友所举出的“30两特产”无论如何比“100斤粮食”有价值。和茅于轼的说法有何逻辑关系请指出。

            或者你认为指出中国黄金价值是粮食价值的10万倍,就意味着中国粮食问题是靠向国际市场抛出黄金解决的吗?这中间是什么逻辑?

            80年代中国经济自给自足和拼命换取外汇并不矛盾。

            • 家园 第一边区种粮食能否自给,第二你忽视了边区对药品等的需求

              你没有对以上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 家园 粮食自给问题已经引用文献加以解释了

                从进出口情况看粮食、药品也从来不是主要、次要、甚至次次要进口物。

                如果要给出定量数据的话:

                1943年边区进口:

                布匹棉毛占进口总额的78.3%

                食品占进口总额的2.31%

                医药器材占进口总额的0.21%金额1325万

                出口药材19705万,同期出口特产20亿

                1944年

                棉毛制品占进口总额的68.58%

                医药器材占进口总额的0.98%1.56亿

                未记录有粮食进口

                出口药材0.66亿,同期出口特产224亿

                1945年(券币)

                棉毛制品占进口总额的64.3%

                医药器材占进口总额的2.52%0.51亿

                未记录有粮食进口

                出口药材0.15亿同期出口特产39.9亿

                相关医疗物品的史料极其有限,如何细致研究?

          • 家园 物资封锁只是抬高了门槛,而不能彻底禁绝

            “你文中举出的那几年年景不好,外加脱产人员增加,所以矛盾才越发凸显,以至于民怨沸腾”请问是指的什么问题?请写明。

            以自然灾害看40年(前文记忆有误)和45年受灾较重(40年受灾面积429万亩,45年受灾1788万亩【原文如此】,其他年份受灾面积均在大几十万亩的规模《历年来边区灾情损失》《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11》P284),哪有连续几年年景不好的说法?你又认为是哪几年年景不好,有何依据?总不能说42年至48年年景都不好吧。

            边区棉花年消耗量大约是350万斤,但由于边区自产棉花数量很少,41年棉花产量50万斤,42年140万斤,43年209万。44年304万斤,一直无法自给所以缺口很大。而边区粮食禁止外销,只在内部流动,加之产量基本能满足消费,故而粮食和进出口平衡问题没有太大关系。

            《一九四三年边区农业工作总结》

            今年原计划植棉十五万亩,实际种了十五万零二百八十七亩五分,较去年增种了五万五千余亩。估计可收净花一百七十万全二百万斤,能供边区消费量半数以上(年需约三百五十万斤,对于保证供给,减少输人,起了相当作用。)《边区政府文件选编7》P533

            “边区货币需求不大”这种说法是挺好玩的,需求不大还怕金融波动干什么,延安又为何会有法币黑市,动辄找银行借款(43年借款边币11万万元)又干什么?

            金融问题一直是边区严肃关注的问题,即使是在陕甘宁边区,钱也是很重要的,没钱,共产主义了的人可能能行,140多万边区老百姓却是万万不行的。延安还没彻底退回以物易物呢。

            • 家园 封锁是不可能杜绝流通,但问题是,日占和国统区不缺它

              日占区是公开贸易的,国统区也实际差不多是公开生意.

              这种情况下,封锁只要造成一定的交易成本,仅就价格来说,就可能叫这些东西在日占与国统区无法流通.

              共军有些物资,别人是再怎么封锁,也非得买的,比如石油,再封锁,这个生意也要作,还得政府作.

              边区那地方,早在清末就是鸦片生产地,共军去了,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全改了,所以在相当时期,有一定的生产,是肯定的.

              但在封锁状态下,通过对鸦片的生产扩大,来解决物资缺乏的动力,是严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

              相应的,收缩这方面的生产,更多的加强自产物资,不仅在自用上是合算的,在对外贸易上也是合算的,因为国统区和日占区,粮布等基础物资,也是缺的.

              • 家园 斯诺的《西行漫记》

                中MS有说当年陕北N多的大烟。。不过好像是在西北军和东北军的占领区域内。边区好像没有写有没有。。不过也有可能是春秋笔法呢。。

                • 家园 西行漫记

                  明确讲的是冯玉祥靠贩卖特产赚钱【这是个保守的估计,因为它没有提到甘肃和陕西两省军方主要的非法税收——多年以来一直是鸦片税。西安府给我的数字表明,冯玉祥将军控制这一带时,每年可从这一来源得到八千万元。从那时以后,此数无疑已大为减少,那是由于南京鸦片专卖的竞争,但仍每年有好几百万。】特产的历史也有提及【陕西长期以来就以盛产鸦片闻名,几年前西北发生大饥荒,曾有三百万人丧命,美国红十字会调查人员,把造成那场惨剧的原因大部分归咎于鸦片的种植。当时贪婪的军阀强迫农民种植鸦片,最好的土地都种上了鸦片,一遇到干旱的年头,西北的主要粮食作物小米、麦子和玉米就会严重短缺。】

                  另外冯玉祥在督甘期间,为了获得军费,甘肃特产产量达到了历史高峰。

                  41、42年前边区禁毒工作总的来说做的还是不错的。

              • 家园 你对边区特产的具体经过还是不了解

                所以才说这种话“边区那地方,早在清末就是鸦片生产地,共军去了,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全改了,所以在相当时期,有一定的生产,是肯定的”

                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禁烟还是比较成功的,所以斯诺37年造访延安的时候才会称边区没有鸦片(虽然还有公膏店之类的经营场所,但大体上是很少了),40年前边区的禁毒工作做的还是比较好的。40年后由于国共摩擦以及皖南事变,国民政府停发军费60万法币/月(时价约合180万斤粮食/月),转而实行封锁,这才让边区财政捉襟见肘,开始动歪脑筋。42年允许老百姓种植特产,在南泥湾的垦荒部队(359旅、炮兵团、警卫营)也把农业重点放在特产种植上。但由于日本人把这件事捅了出去,并引起国统区媒体质疑,43年边区又转为禁止老百姓种植特产。“特产”的来源改为晋西北根据地,边区政府负责转销,并与食盐一样实行统销(即黑白统销)补充财政。但军队和政府机关为了完成生产指标(前面有人提军事共产主义,其实军事共产主义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一部分生活问题,边区是无法完全补给的),绕开政府统销,自己走私特产盈利。

                日军对边区到看不出如何封锁,边区是主动不和日伪政府做生意的,一方面是民族感情,一方面是不要贻人口实。当然,尽管如此一些较小规模的交易还是存在的,抗战后期边区曾拨给另外一个根据地伪联币1000万,显然是交易的结果。

                我再强调一遍,43年起边区主要靠将晋西北根据地的特产运往国统区的方式抽头盈利,至于边区自身的特产生产较之42年的高峰期反而大大萎缩了。

                边区特产从皖南事变钱的大体禁止,到42年开放种植,再到43年改为禁止私人种植、统销出售赚取利润是有变化过程的,用“边区那地方,早在清末就是鸦片生产地,共军去了,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全改了,所以在相当时期,有一定的生产,是肯定的”搪塞是没有意义的。我没有试图证明抗战期间边区一直在大种特产。

                石油生意亏钱;食盐生意能带来现金流,但赚钱困难搞不好还要赔;毛皮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唯一能赚取大额利润,并且容易外销的也就是“特产”了。

                “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药,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 家园 抗战时期日本对国统区毒品走私活动述评

                  这事最奇怪的就是,日本人也好,国统区自己也好,走私成风,但也多少有所破获例证.

                  但是中共的这个鸦片贸易,却没有相关的记载,目前看到的主要来源有三个:

                  1

                  某些号称到延安的人,说他们看到有鸦片种殖.

                  2

                  所谓特货记录.

                  3

                  你上面提到的,所谓日本人捅出来.

                  但是,却没有最应该有的记录,也就是国统区在那几年,在专门封锁状态下的,截获记录.

                  这是很奇怪的,因为走私鸦片不是自己在家偷着种,种完了再记记账就完了,那是要实际向最终目标地转运的.

                  而这种转运,又是被专门封锁的,如果是短期或少量还好说,但按相关说法,这又是长达几年,且数量巨大的.

                  怎么可能,所有证据全都在延安,要跑延安才能看到,国统区这边,现行的证据,连个毛都没破获过.

                  如果这个运输线都这么有效率,那所谓封锁,又从何谈起,完全是不存在的么.

                  抗战时期日本对国统区毒品走私活动述评

                  http://www.doc88.com/p-99739709699.html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走私活动

                  http://www.doc88.com/p-99739709760.html

                  抗战时期国统区与沦陷区间走私贸易述论

                  http://www.doc88.com/p-77347317135.html

                  • 家园 你没看到记载,不代表没有记载

                    陕西省档案馆,1980年5月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财政卷和商业贸易卷中很有一些这方面的记载:

                    西北财经办事处,1948.2.18《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

                    边区财政厅,《财政工作总结》,1943年

                    边区财政厅,《二年来财政收支工作总结》,1943年10月

                    贸易局:《对外贸易管理工作》1944年上半年

                    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贸易工作》1948年2月10日

                    而且你到底想说什么,共产党干的事情,共产党自己承认了还不算,非得国民党那边也有证据还得被你看到才算?

                  • 家园 谁说没有相关记载?

                    边区自己就有记载,他没有记载我怎么知道42年至45年特产贸易收入占财收的40%,他不记载我怎么敢说延安特产来自晋西北根据地?他不记载我怎么敢说359/358旅和警旅甚至延安政府机关机关参与了特产贸易,涉及的将领名字我都可以点出来,难道是污蔑不成?

                    国统区是有证据但是和“共产共妻”一样被外界以为是笑谈。我在第五篇文章中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台湾方面出版的书籍中是有一些证据的,当然,我不可能以台湾资料为准,毕竟他们作为对立面描述存在很大的倾向性。我是从延安现存的资料来讲特产问题的。

                    另外《延安日记》对边区的一些情况有所夸张,但无风不起浪,还是有一些靠谱的记录的。

                    对于特产运输来说封锁线还真的几乎不存在(因为国军和国统区的武装商人、有背景的商人广泛参与了特产销售),哪里有人专门封锁特产运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