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经略》创刊 -- 南渝霜华

共:💬336 🌺1489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篇很难得,但不大全面

          我想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负面过于夸大了。

          中国和西方(这里说北美)的基本教育,各有优劣,我一直不认为中国的体系更差,但至今也不能下结论说,北美的体系没有中国的好。

          我自己的孩子就在初中,我们夫妻即便将来回国,也会等孩子上大学后,这里的教育,挺好。

          具体说好在哪里,展开就很多了。比如这篇中说,住在好地区就上好的公立学校,我不认为这是坏事。因为一个社区,还是开放的,没有围墙,其中有的房子大而贵,也有房子小而廉,收入一般的家长还是有机会给孩子安排一个机会的,孩子去读大学后再把房子卖掉,也不亏钱。

          第二个,学习能力强的小朋友会不会荒废?在加拿大是不会的,中小学里有GIFT CLASS,华人翻译为“天才班”,其实不对,应该叫“快班”(这样叫比较中性,没有褒义),就是把若干所学校里学习能力强的少数学生集中到一两个班级里,因材施教。

          你如果跟学校老师深入沟通的话,老师会坦白告诉你,建立快班体制的主要原因,不是培养精英人上人,而是因为这类孩子留在普通班里,跟其他同学很难相处得来,所以不得不凑到一起,方便交友,维持学习劲头。就是说,在老师的眼里,这跟把残障同学集中起来的目的是一样的,你们这伙屁孩其实也是“有病”的,教育局劳心劳力,是不得已,照顾弱势,不好意思歧视你们罢了。

          我不是刻意说快班的坏话,因为我孩子明年也可能去快班了,学校主动邀请的,参加甄选考试的费用,本校报销。我的孩子已经被我训练得比较书呆子了,每星期都要消化几本小说,现在去快班,算是对路子。

          大家认真想一想这点小事,就可以体会到,加拿大的平等思想,无差别的医疗保障,无差别的免费基本教育,是比较可贵的。不用足这些可贵,我岂不亏了?

          • 家园 GIFT CLASS?

            GIFTED CLASS 吧?

            各地不一样. 加州发通知说, 没钱,停办不搞了. 等有钱了再说.而且,只是个加强班而已. 就是放学了以后集中一小时, 多学点东西.

            • 家园 是你对

              这个词组,我没有仔细搞清楚,平时就那么叫着。

          • 家园 关键是家长有私心,

            我赞同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不附属于父母,但我做不到那么彻底,我根本没法接受孩子跟我有不同的文化、归属感,其实我父亲对我就很豁达,但我还是做不到。

          • 家园 我一单位哥们,几年前去加拿大了。

            去年老婆回来探亲,她孩子在多伦多也进了 天才班。就是快班。

          • 家园 同在加拿大, 支持下.

            对那对夫妇为自己送孩子回国读书所作的说明, 没有必要过分解读。 我哥在美, 我在加, 都有两个10岁以下的孩子。 也都没打算送回国去读小学中学。

            我儿子和女儿所在的公立小学在本地区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左右.他的两个孩子所上的学校情况跟我们家的也差不多。我们兄弟从湘江边一同走出来,一起到永定河, 潮白河边,再先后到了密西西比河边,最后才分手。一个向西,一个往北。有时,我们也会就北美与中国的基础教育交流一下看法。 结论跟本大类似. 各有优劣, 各有千秋。

            这边的基础教育侧重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能说在西方这种竞选多如牛毛的制度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公司里老中吃老印的亏也很多是在说上)。比方说儿子3年级下学期的Project, 他自己选的题目就是介绍银河系以及与太阳系的关系。当然只是要求很粗浅的介绍。但是小孩子要自己写一页纸来介绍银河系的大小,形状,太阳系所在的旋臂位置等等,然后自己画几个示意图贴在硬纸板上,并在全班同学前作讲演。为此儿子读很多天文方面的儿童科普读物。嘴里经常往外冒一大堆诸如blackhole, wormhole, antimatter, dark energy 等看来的新名词。也因此,3年级的儿子有了自己的手提电脑。

            近年来,我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华裔女孩进了北美的教育系统,当起了老师。这也给北美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这都只是个人的观察,没有统计数字可提供。

            • 家园 国内搞教育的专才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都是比较有名的,也是南方系比较捧的公众人物,不过人家确实是专才,可以追踪看看他们的意见。我在这里,就不敢班门弄斧了。

              但有一个重要关节,以上这篇〈围炉座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就是在当今的世界,一个年轻人能流利使用中英两种语言(哪怕仅仅是说),是一个不错的财富。在竞争如此激烈残酷的社会里,他们至少可以活得轻松一点。

              至于说要学贯中西,通晓两种文化,那目标太大了,没有林(语堂)胡(适之)之才,就不要想了。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底色,就是一个基本文化,你用这个文化思考的。我们这一辈,走出来了,也还是中学为体的。但要求自己的下一辈,也如此,那可能过于为难人家,人家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不是父母的附属物。如果孩子自动选择了西学为体,各位不必如丧大节,我们都是小民,没有那么大的名节负担,能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都不错了,过日子怎么过不是过?等我老了,家里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也很好玩。

              我为什么下定决心,见缝插针努力再提高一点英语?没别的了,就为了将来在孙子面前多赢得点尊敬,把他们侃得眼冒金星才算完,得让他们知道,老子当年就那么侃他爸的,不就换成英语再侃一遍吗?

              • 家园 假设,等你家小孩儿在联合国军跟中国军队交战的时候,

                一边喊“别开枪,我是中国人”一边给中国军人扔手榴弹,并因此被加拿大捧为民族英雄,那也是很好玩很欢乐的。

                一句话,我不反对国人送小孩出国留学,也不反对出国的人,甚至入籍了就在当地给孩子找学校读书,都没意见。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中国人怎么从外国能把东西学了回国把中国建设得更好。那些入了其他国籍的人也就爱他的国家去吧 ,别老拿中国说事儿不好么 。

              • 家园 希望孩子多学中文的只要回国就可以

                CCTV7农业节目,有一期讲美国华侨郭俊伟回国在宁夏沙漠里辛苦建起葡萄种植园,他妻子说在美国和孩子说中文,孩子就说英语,这个也是他们回国的原因之一。

                这夫妇俩真能干,老公搞种植和葡萄酒,老婆做木业,已经上市。

          • 家园 分快慢班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否则老师也很难教,照顾不来
          • 家园 几点讨论

            不太清楚加拿大的情况。不过,就我和作者所生活的南加州来说,这篇文章讲的还是有代表性的。我看过摩尔的Sicko,知道加拿大和美国的社会福利、医保体制有相当大的区别,估计教育方面也类似,感觉用加拿大的情况来套美国是不太合适的。

            而且这个讨论其实有个隐含的前提,就是要立足亚裔乃至华裔的立场来看。美国亚裔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被歧视,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比如这个:

            亚裔美国人大多被定型为成功的、循规蹈矩的、高成就少数族裔,亚裔美国学生更被视为是聪明绝顶、勤快和一切以学业为优先的一群“枯燥的学术机器人”。结果,他们在申请入学时获得了“特别待遇”。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家埃斯彭谢德的研究显示,亚裔美国学生要被美国著名大学录取,一般必须拿出比其他族裔学生更高的学术能力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简称SAT)成绩。

              他表示,平均而言,亚裔美国学生必须在SAT测验中考取1550分(满分为2400分),才能够进入理想的学校。相比之下,白人学生只需1410分,黑人学生却只需1100分。

            外链出处

            我不知道亚裔在加拿大是否面临类似的问题。

            后面的,更多的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

            其实是一个朋友最近提出的,但跟我想的差不多,就是孩子不能成为香蕉。当然我们的标准比较高,不是说会说一口中文就行了(其实这已经不容易),而且是要谙熟中国文化,遍读唐诗宋词,诸子百家,要达到甚至超过中国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对中国的信念,对中华的深厚情感。

            我的朋友担心,留在美国,孩子被美国教育系统洗脑式的美式爱国主义教育浸泡之后,还能够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所遭受的苦难吗?(据我的美国同学告知,在美国许多州,中学课程里面整个亚洲的历史一周就讲完了)还能够尊重和敬佩“伟大的中国革命”(费正清语)吗?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独裁专制的反动国家,还是一个有自身独特的政治、社会传统和实践的“文明国家”(甘阳语)?回到家对他们来自中国、永远保持中国心的父母保持足够的尊敬吗?以后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如何选边,或者当一个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多余人?他是留在美国附骥尾,为玻璃天花板而苦恼,或者混得顶天了,跻身被中美两国或明或暗地嘲笑为香蕉的骆家辉之流,还是在崛起中的中国,和五湖四海的同辈英才一起,书写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历史?

            补充:正如我所说,在这个问题上,和一些已经落地生根、乃至已经入籍的海外河友,看来只能是各抒己见,因为如果要赞同我这样的意见,那等于在很大程度上批评乃至否定自己当年的人生选择,易位处之,我也做不到。反过来说,如果我不是有这样的人生选择,大概也无法做到理直气壮。只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要在战场上相见,希望你们的子孙不会一边用中文喊着“我是中国人,不要开枪!”,一边往我的孩子的阵地上扔手雷。

            通宝推:二至,夢回漢唐,
            • 家园 说得好

              其实我关心这个话题,最根子上的原因就是这个,别的所谓中美教育比较其实就是用来说服LD的。

              我的朋友担心,留在美国,孩子被美国教育系统洗脑式的美式爱国主义教育浸泡之后,还能够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所遭受的苦难吗?(据我的美国同学告知,在美国许多州,中学课程里面整个亚洲的历史一周就讲完了)还能够尊重和敬佩“伟大的中国革命”(费正清语)吗?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独裁专制的反动国家,还是一个有自身独特的政治、社会传统和实践的“文明国家”(甘阳语)?回到家对他们来自中国、永远保持中国心的父母保持足够的尊敬吗?以后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如何选边,或者当一个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多余人?他是留在美国附骥尾,为玻璃天花板而苦恼,或者混得顶天了,跻身被中美两国或明或暗地嘲笑为香蕉的骆家辉之流,还是在崛起中的中国,和五湖四海的同辈英才一起,书写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历史?

            • 家园 今天我的朋友也转发了原文

              http://www.usatoday.com/news/education/story/2011-12-03/asian-students-college-applications/5162023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