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草地分裂,缘由何在? -- 双石

共:💬217 🌺2579 🌵4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TG要是35/36年到河北热河一带抗日,结局不会好的

                                会被KMT加上日本人一起收拾的,看看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的下场就知道了。

                                • 家园 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成分复杂

                                  而且管理还是旧式军队那套,凯申帝大棒加金钱就可以分化收拾,tg的部队不仅有抗日的大义名分,而且政治思想工作更是远在那支部队之上,那批红色精英能够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又和国民党有着血海深仇,国民党要瓦解哪有那么容易?后来改编时仅就换青天白日帽就引起了他们的极大抵触。统战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杀伤力就足够巨大,更别说地方实力派是否会在背后捅凯申帝刀子,36年两广不就搞过一次么?凯申帝如果真同鬼子合作搞红军,国民党内部都可能发生分裂。

                                  • 家园 反蒋抗日没前途的

                                    七七之后,TG在华北的大发展得益于:

                                    1. KMT军队的溃败,丧失统治的武力基础

                                    2. 日本人作为外来异族,不得人心

                                    3. TG自己的战斗力和统战工作

                                    但前提是,TG和KMT政府的和解,使得TG能够光明正大的在敌后活动。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是西安事变的成果,不论是“逼蒋抗日”也好,“联蒋抗日”也罢,至少TG有了合法的名分。

                                    在此之前,TG在中国政坛是作为叛乱者出现的,而且被宣传成沙俄的傀儡,老实讲,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TG的形象没有好到哪里去。如果像您假定的那样,35年TG到河北,会被渲染成沙俄蓄意挑动中日冲突,那个正面号召力会连抗日同盟军都不如的。而且由于TG前面的一系列幼稚举动,像“武装保卫苏联”之类的,给人充足的口实。而KMT内的汪主席之流,会更有借口来“中日亲善,反共共荣”的。

                                    在这种状况下,可以说,TG没前途。

                                    • 家园 您太低估tg智商了

                                      tg抗日的主张在八一宣言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除了少数国民党不抵抗高层,tg愿意同一切力量联合抗日收复失地,从信息闭塞的南部诸省到平津晋一线只有更有利于这些主张向全国扩散,河北当时在塘沽何梅协定相继签订后仇日情绪极为严重,“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一二九运动就是自发爆发抵制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全国云起响应,要求停止内战,而您所推崇的汪兆铭在35年11月吃了一颗枪子,这就是您认为可以被蒙蔽的民心么?而且白军中在民族矛盾尖锐的背景下顽固反共的也不多,打出联合抗日的旗号,揭露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本质,拉拢分化中下层是完全有可能的,粟裕在浙江的游击战就采用了这种办法,取得了相当成效,合适的宣传口号不亚于战场上实在的武器,再加上tg严明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杀伤力会进一步加剧。

                              • 家园 百灵庙是打狗欺主,没直接打皇军,跟此前的局部抗战不一样!
                                • 家园 太祖是有过这种设想的

                                  据瓦窑堡会议作出的军事决议,1936年1月17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具体讨论红军的军事行动问题。毛泽东进一步阐发了他在瓦窑堡会议上的观点。此前他已经讲过:目前全国形势处在大变前夜,抗日运动高涨,有利于革命力量发展。陕北地贫人穷、兵员缺乏,这一特定环境决定了我们不能一般地采取以巩固求发展的方针,应当以发展求,尽快扩大抗日力量和主力红军。我们向南、向西、向西北的文章不好做,只有向东。打阎锡山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即他同日本人早订有“共同防共”的密约。红军东渡黄河入晋,在政治上站得住。东征山西,还可以进一步向北转进绥远,或东进河北,开赴抗日前线,争取直接对日作战,把国内战争同抗日战争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华北乃至全国抗日运动走向新的高潮;这样还可以避免同有抗日要求的国民党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作战,有利于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绩。

                                    毛泽东作了进一步分析,阎锡山虽然拥有10万晋绥军,但分布很散、兵力不集中,与红军没交过手,缺乏同红军作战的经验。进攻山西,威胁阎锡山老巢,可以迫使他调回入陕的晋绥军,缓解对陕北苏区的军事威胁。此外,山西人多物丰,对于扩大红军、解决给养也十分有利。在1月17日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下极大决心到山西去,山西的发展对陕北有极大帮助。我们的基本军事方针是稳打稳扎,背靠苏区建立根据地,争得东渡黄河的来往自由。他在瓦窑堡会议上说的六个月后打到山西去的想法,在这时已经大大将其提前了。

                                  渡河后的晋西会议也讨论过:

                                  毛泽东在几天的会议上多次发言。他指出:瓦窑堡会议决议符合共产国际“七大”决议,中央的工作是与国际的决议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解放的最前列,我们的任务,是要利用每一分钟争取最大多数群众。中央提出的“国内革命战争与民族战争联系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集中河北”,“争取迅速直接对日作战”这些口号,是布尔什维克的,不是冒险主义的。在谈到去华北对日作战问题时,他说:华北有广大的、革命情绪极高的群众,在那里还可以进行没有固定战线的大规模的运动战。不相信战役上以多胜少,战略上以少胜多;不相信向华北发展,以为向华北发展会动摇了陕北,是完全不对的。在讨论战略方针问题时,他在报告中强调华北在对日作战的战略地位,指出:华北是全面对日作战的战场,华中是后方。我们的方针,是“以发展求巩固”,只有发展才能求得巩固。目前经营山西为主,也要准备在河北、山西、绥远3省进行运动战。在作关于统一战线问题报告时,提醒大家注意,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民族反革命派,坚持其自大革命失败以来的反动路线,他们可能在民众逼迫下假装抗日,其作用在瓦解抗日阵线。他阐明中共中央的外交(统一战线)方针共10项,主要有:(1)不但要把民族改良主义与民族反革命派区别开来,而且要把民族改良主义的左派和右派区别开来。(2)同民族革命派的左翼建立坚固的同盟。(3)向不管任何派别,都与其进行外交谈判。(4)在基本原则上不能让步妥协。(5)对民族反革命派采取各个击破,对民族革命派采取各个争取。此外,还有对蒋介石谈判的条件,对张学良的策略等。报告最后指出:关于外交(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军事外交集中于军委,政党外交集中于常委,全部由常委指挥。

                                    周恩来在会上发言指出:红军是抗日的中坚力量,要发动、准备组织抗日战争。当前三大任务是:(1)向东发展,扩大山西根据地。(2)在华北开展游击战争以推动抗日运动。(3)正确运用上下层统一战线,推动和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还提出了中共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若干原则。

                                    彭德怀指出,要继续争取抗日力量的政策,要争取张学良、阎锡山等抗日同盟者。

                                    关于政治问题,会议分析了华北的局势,决定以“争取迅速对日作战为党与红军的重要任务”。

                                    关于军事问题,会议批准了中央军委的下列8项提议:1.“在争取迅速对日作战方针下,第一期以经营山西为基本战略方针。在此种方针下,向河北、河南、绥远三省境内作战役的跳跃是许可的。”2.决定了“以发展求巩固”的原则,目前是“普遍摧毁反动基础,普遍发动群众,猛烈扩大红军,各个消灭敌人。”3.要求在十月革命节前,扩大红军3.6万人。4.要求4个月内完成3个军、9个师、27个团的编制,每团750人。5.要求地方红军3个月内完成4个军,每军 1500人。6.要在“陕甘及华北五省发展游击战争”。7.要求“提高红军干部的政治水平与军事水平,保证红军战争中优秀的与坚强的领导”。8.要求“政治工作保证红军的统一与团结”。

                                    晋西会议是瓦窑堡会议的继续。它贯彻了瓦窑堡会议精神,使全党全军更加明确了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与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政治和军事战略思想。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党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策略转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家园 这是瓦窑堡会议就有的思路了……

                                    当时还有一个目的,出山西,经营一个比陕北更大的根据地,一路经绥远接通苏联,屁股坐稳后直接对日作战。

                                    七七事变后,土鳖与果党谈改编僵持了好久,太祖甚至作了这样的准备:如果还谈不下去,就“不待改编即拟出动,待到大同再改编”——直接要跟鬼子见真章鸟。

                                  • 家园 他这个想法不是一开始就到那边去建立根据地。

                                    是立足陕北,站稳脚跟再向东发展。“背靠苏区建立根据地,”,这个苏区就是指陕北。

                                      实际上东征的结果表明那时红军的实力还不足以往东面打,所以才有了后面的西征以图扩大实力,等有机会时再向东。

                                    • 家园 东征还有扩大粮源和兵源的目的……

                                      原本按洛甫同志的意见:是根本不在陕北作停留,直接经绥远打通苏联,呵呵,更冒险。

                                    • 家园 是,兵力是不足

                                      但从东征出兵兵力来看,确实是有趁机渡过黄河建立根据地的想法,毕竟当时的中央军远在西南一线。当时陕北的红一军团,十五军团和二十八军全都过河,这几乎是中央红军手上的全部本钱,而且毛周张彭全部都在东征部队里,后方只有博古和邓发等二流干部。如果是立足陕北搞根据地,这样的倾巢出动实在是太冒险了,万一黄河渡口守不住或者渡河船只被坚壁清野,这支部队是回不了陕北的。

            • 家园 真是天意。后来毛超擢高岗薄一波,也是感谢天意啊。

              不过就中国军事地理和军事历史而言,应该可以推断到西北是蛰伏之地。

    • 家园 党性这个词少见了
    • 家园 官修本太祖本纪里有这么一段耐人寻味

      张国焘一朝权在手,便以集中统一指挥为名收缴各军团的密电本。彭德怀回忆说:“我完成任务后,回到芦花军团部时,军委参谋部将各军团互通情报的密电本收缴了,连一、三军团和军委、毛主席通报密电本也收缴了。从此以后,只能与前敌指挥部通报了。与中央隔绝了,与一军团也隔绝了。”

      这是张刚担任红军总政委时发生的,老彭为了和中央通气不得不自己跑过来,后来九军团被裹挟看来不是没有缘由的。

    • 家园 【出处一下子找不到了】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第一次中央会议

      周恩来在会上严厉批评四方面军放弃大巴山根据地是逃跑主义,搞的四方面军出席会议的人很不爽,明明是“为了”迎接从中央苏区“逃跑”、“流窜”到川北的中央红军做的牺牲,这些人不领情不说还倒打一耙。难道中央红军离开江西就不是逃跑主义?!正是因为这次会议上四方面军有资格出席会议的人太少,就张、陈(?),才有了后来的补选周纯全、傅钟政治局委员的举动。

      周恩来让出总政委似也与这次发言有关。

      自此,周才开始由党内对军事问题做最终决定的位置滑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