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一些事实以及其他 -- 史文恭

共:💬478 🌺5477 🌵1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跟随谈谈自己的意见(四)

      4、关于几代同堂

      中国古有养儿防老,四世同堂的美谈,请问当年三代同堂,父母同大子女同室怎么就叫你看不惯了。

      那时的子女很孝顺,当然也不敢不孝顺,不然单位领导和居委会、亲戚邻里会把你数落够,这是农业社会的传承,无可厚非。

      对比今天,子女找不到工作干脆留在家中啃老,坐吃山空。俺倒要说一声,前者的苦对年轻人有利,是社会伦理的正常体现。

      • 家园 没有观点,只是反对里面的两句

        那时的子女很孝顺,当然也不敢不孝顺,不然单位领导和居委会、亲戚邻里会把你数落够,这是农业社会的传承,无可厚非。

        对比今天,子女找不到工作干脆留在家中啃老,坐吃山空

        不孝顺的哪个时代都有,文革也是,至少我家乡有一户人家就是如此,已经几代人的习惯性不孝了。

        而坐吃山空的年轻人,还是少数吧,那是新闻里喜欢的篇章,我身边同时代以及更年轻的人没有。

      • 家园 扯淡要有个界限

        几代同堂
        是同屋吗?

        父母同大子女同室怎么就叫你看不惯了。
        你自己能不能过得惯?

    • 家园 跟随谈谈自己的意见(三)

      3、关于温饱问题

      这个很多河友都辩论过了,粮食产量除了气候、育种、耕地面积、灌溉外,还有个化肥使用量。你批评原来的粮食产量不够,请问北大荒、新疆恳殖、各地造田增加的耕地面积是天上掉下来的?你嘴皮子一抬就抹杀掉了。我父亲说我们那个小县城刚解放时,山中有豹子和狗熊,周围密密麻麻都是森林。50年代末砍掉一批,更多树木都是改开后城市扩张砍掉的,所以要讲破坏植被,轮不到毛担第一罪责。

      在化肥产量供应不上的前提下,当时的中国充分利用了各种农家肥,我们小学时每年都要去57干校劳动一天,小小孩子,被鼓励用手把农肥施在庄稼地(当时就是把粪便用水稀释后,和草木灰混成团,再人手捏成小团,埋在庄稼旁的小坑中),很臭,要臭一整天,但没人觉得是耻辱。

      呵呵,中国在当年的生产力条件下,政府和民众同心同德,采取了所有能采取的办法来增加产量。请问,你有啥更好的办法?

      对了,很多人告诉你说化肥项目是在毛后期建设的,不过你一定听不进,立场先行嘛!

      • 家园 砍树这一点还是三十年前做得比较好一些

        那时,林业科技人员的意见还是比较容易被领导接受的。砍树后种树是很有讲究的,不是想种什么树就种什么树,而是根据当地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树种和种植密度。改开后相对就比较乱了,砍伐力度加剧,虽然有补种措施,比如说飞播造林,但树种比较单一,对生态的影响很糟糕。老的林业科技人员说起来痛心疾首,但领导基本听不进去。

        • 家园 小径兄,您的出现说明了

          真实发生的事总是有人看见有人记得的。

          农民根本不懂什么深奥的道理,但是农民的眼睛会看,心里会体会,谁对他们好把他们当人看,谁是忽悠他们。

          我的那个小村子村子周围到处是树,河堤上的树密的地方树冠在空中可以搭住,小雨你在路上走是用不到雨具的。

          村里有专职林管员一人,偷树是可以报告公安局的大案。

          你们那儿还有剩下的,我们这里全部干净彻底的砍光,村里冬天一点儿绿色没有,死气沉沉。

          • 家园 前面我提到的是东北的事

            是听LD的舅舅说的。老人在东北干了一辈子林业,已经退休。一说起这些事,他就很气愤和伤心。后来索性搬到其它城市,离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那些影响,短期内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时间长了,负面影响就出来了。地方政府光看森林覆盖率,重数量不重质量,至于生态方面,就更不管了。

            俺家是江南水乡,滥砍滥伐的事相对比较少。不过也有。前些年县政府不顾反对将道路边的林荫蔽日的梧桐树砍了换树种,本来城市一景的街道显得光秃秃的,夏天晒得慌。实在是可惜,那些梧桐都生长了几十年了。

            你们那儿树全砍光了,这就实在太过分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都根本不为子孙考虑了。

      • 家园 记得有人在河里说三十年前砍树,三十年后种树。

        我觉得这种情况可能适用一些人的自己家里的一亩二分地,而不是我们这个辽阔的国家的总体情况。所以我当时回复那个帖子说,要说毁林,那可不止是三十年前开始的,明明从史前人类就开始了。

      • 家园 顶一下

        “对了,很多人告诉你说化肥项目是在毛后期建设的,不过你一定听不进,立场先行嘛!”

        顶一下这话。我父母都是某省化工厅化肥处的,他们在70年代成天往下面的县里跑,去建小化肥厂。记得有次父母同时都要去不同的县出差,家里三个孩子,老妈老爸各带着一个出差,最小的留给奶奶看着。奶奶的身体不好,没法同时带三个孩子。

        • 家园 花一下。

          那时候县里的农业技术人员也基本是在各个村子里整日泡农田的。

          • 家园 作为农技人员俺老爹就是三天两头下乡

            双抢时候县里农林局从上到下都下乡帮着割稻。俺小时也帮着打扫战场,捡散落的稻穗,不过战绩不佳。那时俺最开心的就是把宽沿草帽当飞盘飞来飞去,那时还没有玩飞盘这一说呢。

            家里有一架天平,唯一的用途是调查稻谷的谷粒饱满度的。老爹吃完晚饭还经常到附近的田间走走,摘上几个稻穗,回家数粒称重,然后做统计;有时看见田间的稗草就顺手拔了。家里也经常有农民伯伯来。那时的风气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