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铁血文革 -- 时光行走

共:💬341 🌺2301 🌵1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你的这些说法是个思考角度的问题

                                                                  你看不到科技队伍中有两个十年中出生的人,纯粹由于两个时代不同的用人标准、培养人标准。

                                                                  从一个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80年代初的一个电影(算是“科学的春天”后的事,不是宣传文革的),忘记名字了,公交车售票员喊着卖票,很累,然后就有个青年人设计出了卖票用的喇叭。

                                                                  这事具有活力的工人形象,也是有知识有头脑的工人形象。这样的形象是文革不断培养的目标,这样的人不断发展,就会成长为大科学家;可惜,这样的路子被改开的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堵死了,这样的人形象失去了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而改开的实际选人状况呢?几乎一棒子把工农兵大学生打进了地狱,他们的几十年的实际培养对象就是把老的供起来,以77、78招收的大学生为始不断填充科技队伍——其他行业一并如此,你看看这个年龄段,他们将当时的壮年人有意抛弃了,美其名曰“年轻化”——他们很清楚,被文革洗礼过的一代人怎么可能有自己从头开始培养的人用的顺手呢?

                                                                  但是,副作用也不得不承受了。

                                                                  • 家园 说话有点儿根据好不好

                                                                    所谓“年轻化”的“年轻”,说的是相对于建国前参加革命的那一批人年轻,不是越年轻越好。重点是培养当时30岁到45岁的那批人,也就是40后、50后们。你的将当时的壮年人抛弃的说法证据何在?

                                                                    • 家园 但是事实不是“有教无类”

                                                                      工农兵大学生被打击是公开的,后来几乎成为舆论中的小丑,也就是近几年出现一点关注工农兵大学生命运的话语,之前,不要说别人不为他们说话,自己不都是底气不足,忍气吞声?原因是他们真的都是笨蛋吗?可见话语权的力量。

                                                                      30岁到45岁,年龄段的划分,能否解决工农兵大学生的前途?难道工农兵大学生都超过了30-45岁?

                                                                      我这不过是以工农兵大学生这个有形的群体作为例子而已,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教育能力的原因,还有更多的有志人士得不到工农兵大学生教育的条件,但是他们未必不能在当时的体制下不断进步,从而发展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但是,当社会选拔机制更重要的当然是社会发展理念颠倒以后,他们这些人的被抛弃的命运是注定的,不仅要成为后来的时代用于证明前一个时代愚昧落后的证据,同时为了扫清道路而成为后一个时代“轻装上阵”必须屏蔽的对象。

                                                            • 家园 以袁隆平为例, 没有WG就没有杂交水稻
                                                              • 家园 请你介绍一下这个因果关系怎么成立的。
                                                                • 家园 没有WG, 就不会有袁隆平。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有重大贡献,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仅仅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

                                                                  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完成了杂交水稻的理论性研究,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日本新城长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

                                                                  对袁的成功, 和WG的因果关系:

                                                                  1。文革打破了所谓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像袁这样的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有机会带领一个课题组。否则, 你根本无法想象一个人没有显赫的师承, 没有在一流刊物发表的论文, 或者没有说服力的理论突破,一个国家会把耗资上亿的项目交给一个20多岁的中专生。袁是一个农校中专生,在论资排辈的时代连试验的机会都没有, 不要说担任杂交水稻这一国家级项目的主管。

                                                                  2. 杂交水稻项目既然在理论上没有突破, 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型工程项目。 没有基因工程,选育良种就是大规模地种植优质水稻, 从中找到目标标本。袁在海南有上万亩试验田--海南可以一年3熟,有几千来自全国的农技员在伺候这些试验田, 这一过程持续几乎10年以上。这样的投资和支持,想一想是谁做的决定?

                                                                  3。 袁的访谈中提到,他和他的研发团队来往海南和湖南都是坐飞机,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WG的时候只有县团级或单位批准因工作特需才可以坐飞机。 是谁批准且支持了袁隆平?

                                                                  4. 水稻三系杂交理论也不是袁率先提出的。但找到优良野生雄性不育株确实是研究杂交水稻的关键。如果找不到优良野生雄性不育株,袁的项目最后必然失败。在关键时刻,是一位农技员在海南的试验田发现了符合期望的雄性不育株,可惜这位伟大发现者的名字公众不知道,记得几年前看了一个访谈,他生活依旧贫困。身家亿万的袁没有想起他。当然,你可以撇开他的贡献,因为他是一个文革期间国家派来为袁隆平工作的。但袁如果不承认WG的功劳, 又不承认他个人的贡献,这TMD是什么东西!

                                                                  总之,没有WG, 就不会有袁隆平。

                                                                  • 家园 请你尊重基本的事实

                                                                    外链出处

                                                                    你先看看这篇文章,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地方和你说的完全不一样。

                                                                    1、

                                                                    国家会把耗资上亿的项目交给一个20多岁的中专生。袁担任杂交水稻这一国家级项目的主管。

                                                                    文章介绍的很清楚,一开始根本没有什么国家级的项目存在,更别提什么上亿的科研资金。事实是袁隆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1966年取得了初步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发表了论文,引起了国家科委的重视。一直到1971年湖南省农科院成立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领导的杂交水稻科研组才调入省农科院。这说明在此之前,即使在湖南省内,袁隆平的课题组都不是省级的,更不要说国家级项目了。另外,袁隆平1930年出生,1966年36岁,1971年41岁,早就不是什么20多岁的年青人了。可以说,你的第一点几乎每句话都和事实对不上。

                                                                    2、关于你的2、3点中提到的海南基地问题。

                                                                    事实是海南基地是1975年底才大规模建立起来的,以前似乎是部队的农场,后来才变成基地的。从这个时间就可以看出,海南基地和文革基本没有关系。

                                                                    袁隆平坐飞机等等事实应该是80年代的事了,跟文革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3、你的第4点,我不知道你想说明什么。

                                                                    总的来说,请你先把基本的事实弄清楚。

                                                                    • 家园 两大突破:野败和三系杂交配套都不是袁直接取得的突破

                                                                      参见同时代的另一个功臣的记述:

                                                                      继江西之后,湖南、福建也宣告育出了不育系和保持系。但恢复系仍然没有找到,“三系”还无法配套。迈过这道坎,杂交水稻才算培育成功了。

                                                                      吸收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颜龙安和李汝广、文友生等人一起,兵分几路,到中国农科院、广东农科院、福建的外引试验场等地,广泛收集不同纬度、不同类型、不同生态环境的水稻品种,他们的目标是在最大范围内选择最优良的杂交后代。

                                                                      当时,全国杂交水稻大协作中,有1万多名育种人员在研究着同一个课题。颜龙安和他的同事争分夺秒,像一列全速前进的火车,朝着既定的方向疾驰。他们用自己育出的“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不育系,与593个来自中外的不同品种(株系)进行测交,试验的规模和繁琐、复杂程度在全国均属最大。一行行地扫视,一株株地观察,日复一日,禾苗开了花、结了实,他们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筛选出我国第一批强恢复系,宣告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从这样的记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杂交水稻的攻关是全国协作, 真的是举国之力实现的,袁只是项目经理的地位。

                                                                    • 家园 看看袁的论文和你的链接再说什么是事实吧

                                                                      1. 袁的论文摘要:

                                                                      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尤以秈粳杂种更为突出,但因人工杂交制种困难,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利用。显然,要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先必须解决大量生产杂种的制种技术,从晚近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研究趋势和实际成果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为了获得水稻的雄性不孕材料,我们最近两年在水稻大田里进行了逐穗检查工作,观察到一些雄性不孕植株,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导如下: 方法和经过水稻雄性不孕植株,是1964—1965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及附近生产队的水稻大田中检查出来的。

                                                                      链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XTB196604012.htm

                                                                      这不是什么理论突破,就是一个普通的观察总结。 当时的领导人根据这样的论文大胆授权,表现了高度的洞察力和执行力,佩服一下。

                                                                      2。 文革期间:同样根据你给出的链接:

                                                                      从1966年到1970年上半年,尽管有“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严重干扰,在国家科委和湖南省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由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科研小组还是正式开展了工作。“水稻雄性不孕性选育计划”研究与试验同时进行。在此期间,袁隆平带领助手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杂交组合实验,但都没能培育出一个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雄性不育系来,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了科研徘徊的局面。

                                                                      袁的职位, 资历足够主持一个先后采用1000多个品种做杂交试验的大型项目?文中明确提出国家科委和湖南省科委的大力支持。这里面没有提到详细的立项情况。 但从资源调配角度, 一个湖南安江农校的中专老师有资格私下里或者在学校的支持下进行试验?不是国家级项目,也至少是省级项目。

                                                                      3.

                                                                      当年11月23日,在袁隆平关于“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指导下,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野败”,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这里面避而不谈海南岛南红农场和袁隆平的关系。难道袁是用超级女声的海选方法来找野败? 当然不是,我们看另一位杂交水稻大师的记述:

                                                                      1971年2月,颜龙安与来自全国的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到袁隆平的海南岛基地——南红农场跟班学习,参与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攻关。在南红农场得到珍贵的“野败”资源后,为尽可能保证研究的全面、准确,颜龙安加大了试验的难度,选择了籼稻、粳稻等不同纬度的7个品种与“野败”杂交。一个月后,他们收获了48粒种子及10万字的学习笔记。

                                                                      科研发现来源于不断地思考和科学的总结。经过不懈钻研,颜龙安发现带有野生亲缘的杂交后代种子可能休眠期较长。为打破种子的休眠期,颜龙安和他的科研团队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只得用土办法:把种子洗净,用湿药棉裹紧,再用塑料布包好,放进贴身的内衣口袋里。7天7夜后,48粒种子全部发芽!但新问题随之出现:禾苗高矮不一,参差不齐,“发育期”有先有后,很不稳定。为解决这个难题,颜龙安遍访名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要使杂交水稻后代成长稳定,在选育时务必选择穗型、粒型、株型都像父本的不育株进行回交。之后,他带着助手,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采集了30多个野生稻种进行培育试验, 1972年冬最终选育出了“珍汕97A”和“二九矮”等“野败”保持系。

                                                                      这里面清晰地提到“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攻关”, 实际上海南南红农场仅仅是全国攻关基地之一, 上万农技人员全面投入了杂交水稻和其他杂交谷物的攻关。袁也一再回避是谁发现了关键的“野败”, 促进了最后的成功。

                                                                      4. 袁本人在湖南,海南南红基地在海南,往返是很费时间的。坐飞机也是很正常的。他的多次访谈也曾提到。至于你一口咬定是80年代的事,有证据吗?

                                                                      其实, 对于杂交水稻, 袁是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毋庸讳言,杂交水稻实质上是当时举国攻关的一大项目。但没有文革和后面的举国体制支持,杂交水稻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人、日本人都曾经走在袁的前面,他们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都远好于袁,但最后只有袁取得了成功。

                                                          • 家园 你这个链接说明什么?

                                                              不正说明缺少50-70岁这批人吗?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学习上正是受文革影响最深的,再小的人还来不及出成绩。

                                                              现在大学教授中,55-65岁这一档是个凹槽,65岁以上的人退休后要靠55岁以下的人接班。

                                                              就拿我们系来说,我们是理科,七十多人中副教授以上55-65岁这一档一个都没有。

                                              • 家园 我的观点是太祖的政策适合初等和中等教育

                                                但并不适合高等以上教育。

                                                • 家园 对的,适合普及,高等教育自有规律

                                                  只有研究好规律,才能改掉目前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教的目的为了什么,研究型、实用型、高端型究竟应该是怎么样一个比例,如何调控,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千篇一律,教而不用用而不教。

                                            • 家园 评价体系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不同

                                              教育评价的规则必须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吗?难怪各式英语等级考试成了一门生意,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分歧就在这儿,当教育资源只能用钱来买的时候,早晚会出事。这是对你的另一种回答。

                                              • 家园 其实只要下一点工夫的话

                                                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并非难事(不要求分多高)。许多学生是自己没有用功,却去怪考试本身。

                                                话说作为一个高校毕业生,从事技术和科研工作的话,四六级的英语水平那是基础的(并没要求你通过寄托呀)。否则查找文献,阅读说明书都有困难,谈何开展工作。所以说英语等级考试的存在是合理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