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 -- 北大28楼

共:💬498 🌺4517 🌵20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当然可以推广了

                                  机械化就可以让少量人种很多田,现在的中国农村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南街村的模式当然可以推广了,都变成工厂工人(其实南街村种地的也是工人)。

                                  一句“你真欢乐”代替不了实证,只能说明你思想保守而已。

                              • 家园 是。四项基本原则基本放弃了,还坚持呢。

                                1、马列毛,现在提吗?不提,其理论和现实完全不相符,这怎么叫坚持;

                                2、坚持gcd领导,gcd的政令都不出中南海了,怎么坚持,地方zf各搞各的,何况指导思想都变了,除了名称以外,和gcd有什么瓜葛;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在基本上是权贵官僚当政,人民民主不用提了;

                                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比美国都资本主义化,怎么好意思提社会主义啊。

                • 家园 宝推表示态度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关闭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4。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 家园 无序引进的确是场灾难

            连牡丹江都要搞彩电,最终大部分都悲剧了。

          • 家园 回忆一下

            70年文革结束前,去济南,当时还是一个平房区。有家人买了黑白电视。当时非常新鲜,就搬到外面,把电线立起来,大家凑起来一起看。实在记不清楚是什么尺寸什么牌子。

            当时还有人自己装电视的。估计也是因为价格问题吧。

            我在1977年左右才第一次看彩电,在北京一个军队大院里,去看一个亲戚。这个亲戚夫妻都是军队背景,从事艺术工作的,夫人还演过一些有些印象的电影角色。

            这个军队大院的住房条件是非常之好。这家亲戚的房间数当时我们看是恐怖的多。彩电倒也不是他们自己家的。而是这幢楼有个电视室,有那么台彩电。也记不得什么尺寸,但是印象中很大(过去的标准不高,也许是14寸也不觉得小)。我记得很清楚是那天放的是一个话剧《刘胡兰》。

            79-81年我妈妈考研,爸爸出国进修,当时住在在天津伯父家,他们买了一台9寸黑白,牌子是“友谊”。有同学买了上海的“飞跃”,说飞跃的牌子怎么好。当时伯父家的规矩是不能耽误学习,只能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晚上看。即使如此,当时却看了中国引进比较早的一些电视连续剧,比如《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无名英雄》,还有很多国产电影。同学和邻居家也多购置了黑白电视,大体是9-12寸多。

            81后到上海,住在老妈单位的集体宿舍,很多没有分配房子的住家在住在那里。第一个学期老爸还在欧洲。家里没有电视。有时候到邻居家看,有时候在单位里看(单位中有一台黑白的,就是每个星期六在那里看了《资三四郎》)。因为老妈是科研单位,出国机会多,往往要带回来电器什么的。所以我们那里虽然居住条件不好,电视倒是高于市民平均水平。彩电比较多。

            82年老爸从欧洲回来,千辛万苦带回一台松下18彩电。当时他们在国外收入不多,回来为了省钱,是火车走西伯利亚铁路回来的。现在看看老爸买的还可能是二手货。回来还要在松下门市部改装一下才能看。所以12届世界杯我们家是看的彩电,也用它看了洛杉矶奥运会等,当然也看了小鹿纯子,霍元甲,和山口百惠。这台彩电在85年左右歇菜。当时老妈在美国,我爸就买了个14还是16寸的福日彩电来凑数。

            82-85年也是上海彩电普及的时代。当时上海电视机厂很多,在徐汇区的就有金星,飞跃,凯歌。前面两家厂址都是很近。都是名牌,但是也是有点当时“盲目引进生产线”之类。80年代中期,国产彩色电视机要凭票,但是已经越来越不难买。同学和亲戚多都在这个时候把电视换成彩色,尺寸是20以上。

            80年代后期,这些上海的厂家大多走了下坡路,直到转产,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90年代上海几个大厂好象做过一次合并,但是毫无用处。

            87年我妈从美国访问学者回来,从出国人员服务部门(上海的老土地应该还记得陕西路这个地方,过去也有很多黄牛)买了个21的东芝全制式,录像机也是全制式的,为了看从美国带回来一些录像带。还有一样带CD的音响,当时也是新鲜的东西。老妈带回来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的CD,不是那些著名的版本,而是Denon在东德的柏林国家音乐厅录的,指挥是Otmar Suitner,算是我的启蒙东西之一。

            这台电视跟着我们从集体宿舍搬到了分配的新家。90年代中期坏掉,而我居然忘了什么时候坏掉的,换了什么牌子和尺寸(应该是国产品牌)。只记得我们家后来一直有电视看。

            • 家园 同看同看,握个手。

              我记得很清楚是那天放的是一个话剧《刘胡兰》。

              当时,我家马路对面我一个同学家有个9寸的黑白电视机,夏天天热,就拿到外面看了,一开始,就10几个人在看,到了后来,人行道上都站满了人,马路也占了有半条,估计起码有7、80人,很多都是路过的人,自行车架在边上,好在那时候的汽车不多,晚上的马路跟广场似的。

              当叛徒石五则出现时,我自以为是地说了这个叛徒叫石五BA,被一个大我好几岁的女生纠正,那字读“ZE”,还嘲笑了我一通,糗大了。

              那时候的人的视力似乎出奇的好,一个9寸黑白的都能看的这么津津有味。

              那时候看电视是很稀罕的事情,75、76年的时候,我一同学的父亲单位里有台黑白电视机,到了他父亲值班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就会去他父亲的单位看电视,晚上的电视里一般就是放电影,我们通常会打个电话到电视台(有可能是广播电台)问是什么电影,几点开始。那时候的电话号码才4位数,114问号码。再空的无聊,就打117问时间,打电话也很稀奇。

              80年代中期,国产彩色电视机要凭票,但是已经越来越不难买。同学和亲戚都都在这个时候把电视换成彩色,尺寸是20以上。

              我表哥在80年代中期买了个金星14寸的彩电,1000不到点,好象是998元,似乎没要票,后来因为大家的条件慢慢都好了,买的人多了,就难买了,要票,到88年抢购风起时到了最高潮,一张18寸的彩电票要600,黑市的18寸彩电一般是1800多元。

              你周围的人的经济条件似乎都不错,能买20寸以上的。我记得18寸和20寸尽管才差2寸,但是价格相差很大,18寸的官价是1300多,20寸的就要上2000了,我的亲戚和同学家基本上都是买的18寸的。

              我第一次看彩电是在79年,在我们这的一个大队部(现在应该叫村委会了吧)前的场子上,24寸,看的是《龙子太郎》,但是没看到开头,所以,后来公社礼堂放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就买了张票去看了个完整的。

              我至今都没搞明白那个大队当时怎么就会有个24寸的大彩电,那时候的彩电,听说过最大的似乎就是24寸。

              当时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家比较NB,有两台电视机,一台黑白的,一台彩色的,不知道她家什么来头。我同桌的女同学家有台24寸的彩电,是她的“美国叔叔”带来的。

              • 家园 这个细节我可能记忆有误

                80年代中期,国产彩色电视机要凭票,但是已经越来越不难买。同学和亲戚都都在这个时候把电视换成彩色,尺寸是20以上。

                也可能有些18寸的,主要看上去查别不是很大。

                上海的金星82年左右有一个22寸的彩电,这个我记得比较清楚,应该还有小尺寸的。飞跃黑白电视时候比较出名,但是好象作彩电比较晚。

                因为在上海,父母单位出国机会多,所以电器的改善好一点。同学里有的父母也是科研单位,有的有海外关系,有的过去是资本家,所以经济条件好点。个别经济条件差的,黑白看到80年代末,但是这个是很少数的。

                • 家园 93年村子里才通电的卢瑟羞愧路过。

                  第一台电视现在还在老家,居然还能看,熊猫19寸彩电,93年通电时家里买的。那时我12岁,记得一年半的时间里,每天晚上家里都是一屋子邻居在看。

            • 家园 应该不是旧货

              “现在看看老爸买的还可能是二手货。回来还要在松下门市部改装一下才能看。”

              同为PAL制,还有subversion,彩色副载波的频率不同,音频载波频率也不一样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L

              • 家园 是的是的

                想起来,刚刚带回来时候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声音。送到松下门市部修好的。我们还给那个老师傅写过感谢信。

            • 家园 是这么个情况

              难得有共同语言,花一个

    • 家园 屠呦呦获“拉斯克奖”很可能是假消息 zt

      屠呦呦获“拉斯克奖”很可能是假消息

      [ 千里夜行人 ]

      有关资料显示,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在这一项目中,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 参加这个项目后,屠呦呦才有机会取得成果,直到今天获奖。

      然而,我们仔细一对比,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资料都是假的。

      30多年来,我们一直被这样教育,文革是最黑暗的时期,经济崩溃了,科研单位都关门了,或成批斗场了,知识分子都被打成臭老九,挨批的挨批,挨斗的挨斗,被下放的被下放,被关牛棚的被关牛棚,死的死,残的残。这个时候怎么可能组成那么大的团队搞什么“523项目”!而且这个项目还一直持续,没受影响!还有一点,那时的政府,都只顾抓阶级斗争了,怎么可能搞这个科研项目!

      所以,上面的那个资料有假,屠呦呦根本就没搞过什么“523项目”,获“拉斯克奖”就更假了。

      但是,如果说,屠呦呦等在研究过程中,多次被红卫兵批斗,关押,研究被迫中断,后来经*总理亲自关怀和保护,研究才得以继续。这样就比较可信了。这是30多年来的公式。

      • 家园 怎么可能是假消息呢,这儿是链接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1clinical.htm

        当时中国很多的成就,因为要算到个人头上,所以都有争议。比如人工合成胰岛素,从开始是单位之间打架,到后来是个人之间打架。

        总之,打架用的时间,烈度,写的资料,告状信,回忆录,和用的精力绝对比真正搞研究的时间长。只不过,国家不给这个拨经费,全是大家友情参与。

        咱们是集体主义,英美是个人主义。

        举个例,military里面,西方没有说给予集体几等功的说法,非常少见。只有,苏联有给予红旗啥啥部队的,近卫啥啥部队的。

        咱们从班,到团,到临汾旅,有完整的集体授奖的办法。

        英美给奖,一定就给个人,通吃。就为这,也没少打架。

        人类的科学,甚至于一切成就,都是在打打闹闹中搞出来的。

        其实不就一个奖,也没啥。最怕最怕就是借机兴风作浪。

      • 家园 白军更妥当一点,呵呵
    • 家园 一起增长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