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经济的困境和破局(1) -- 井底望天

共:💬251 🌺2447 🌵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之二

      中国对外经济的困境,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国和欧洲的贸易顺差太大。而这个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这个牌子太大。

      那么解困之道,就是要放弃中国制造这个牌子。

      听到的人,估计会一下子从椅子上跌下来。放弃中国制造?岂不是背道而驰?

      那我们先看一看,在中国制造风行世界之前,有一段时间,就是80-90年代的时候,是日本制造。

      记得那时候的日本制造,在美国是激发了不少民愤的。著名的陈果仁案,就是整个美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的产物。

      其实相比于当年美国的反日情绪,今天美国的反华情绪,其实在民间并没有啥子市场。根据美国的民意调查,反华情绪最高涨的美国阶层,主要在国会,而且大部分国会议员的助理之类。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日本是美国政治和外交上的殖民地,因此一旦美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并不会造成美日国家之间的冲突。所以一旦美国老百姓很“愤怒”,那你日本政府岂不是要出来乖乖地洗地,用经济让步,来为美国民众消气。

      反之中国大不相同,因为中国政府在许多国际事务上,是可以做到独立自主的。离开中国的合作,美国是很多事情难以成事的。而在这种你完全无法全力掌控的情况下,你搞全民大悲愤的话,人家要是不像日本人那样乖巧,主动降低身段来曲引的话,你可能会搞到玩火者自焚的地步。

      就算是当时有中国政府高官出来搞消气外交,那也是自己的董事会里面,小算盘扒拉过,每一笔账都算得很清楚,是赚钱的买卖,才肯去做的。

      那么中国制造,其实是代替了日本制造这个招牌,在世界上招摇过市,引人侧目,自然就要被人敲打一番,来换取你在别的地方让步。比如说开放中国金融领域啊,稀土资源啊,诸如此类。

      可是中国为了维护中国制造带来的好处,就必须和人讨价还价,在别的地方上做出让步,值不值得?

      我的答案,是不值得。

      因为中国制造下面带来的贸易额,是不准确的假数字。

      因为中国制造带来的顺差,并不是100%都是在中国的手里。

      这里就和大家做几个运算。

      顺差=出口-进口。

      这个大家都明白,如果出口小于进口,就是逆差了。那么中国出口的是最终成品,上面贴了中国制造的牌子。但是很有可能,有的产品只是最后一道总装的工序在中国,而之前的所有零件,其实都是来源于进口。这个是所谓三来一补的最初形式。

      那么在这个顺差,就是纯利润(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其实还有一个方程式。

      利润=中国工人工资+中国政府各类税收+中国土地租金和水电收费等等+外国资本家利润

      当然这里还要考虑到人家外资可能一笔下来,有设备折旧等等。不过这里简化一下,便于理解。

      然后,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劳工素质的上升,那么也许就会有更多的提供零件生产的外资厂家进来,然后这些厂家里面,就出现前面利润方程式同样的东西。

      其实这里说的东西,对做工业的人来说,就是一个供应链的概念。一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是通过这样一个循环:

      能源+原材料-》初级零部件-》高级零部件-》最终产品-》软件+品牌溢价-》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

      所谓软硬件之分,有的是纯硬件,或者是接近纯硬件。比如说一只铅笔,大概没有什么品牌溢价了。而一件名牌服装,那么就有很高的品牌溢价。另一种就是纯软件,比如说音响产品,一张CD和DVD真的无法,和上面的电视剧和电影的价值相比。

      当然很多是软硬兼有,比如说iPhone,从中国出去的最终产品,并非是实际意义上的最终产品,而是要加上软件系统,才可以到消费者手上去的。

      如果说从中国到美国去的iPhone的总额是A的话,其实很可能,这个A里面,其实是包括来自于日本的零配件B的。所以中国对美国的顺差是A,可是中国自己的顺差,其实只是A-B,而且这个A-B还包括外商的利润在里面。如果这个外商,就是美国或者日本来的,人家利润往国内一汇,你还要把这一部分减掉。

      其实就是说,中国在面对美国讨价还价的时候,并不是在为了自己的真实价钱,在讨价还价。事实就是,中国还在帮日本的那部分好处,在和美国讨价还价。

      那么中国因为这个A的好处,就被迫要在其他方面,比如说金融开放上,去做一个等价于A的交换。因为美国人认为这个才是公平贸易。

      可是这个公平贸易对中国并不公平,因为中国抗起来的A,也许里面自己并不占大头,而是日本的头更大一些。当然这里的日本,你也可以代换成韩国和台湾等等。

      因此值不值得和美国讨价还价,主要看这个用来讨价的砝码里面,自己的成色是多大。不要和我说,95%国产化。因为有可能人家5%的关键零件,比你的价格总和要高。好像我只提供一个CPU,你可以提供机器外壳,电源线等等。

      • 家园 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人民日报刊文提出了一种解决之道。

        链接如下http://finance.sina.com.cn/g/20111021/070510662983.shtml

        分析的挺详细。

        基于美国2009年售出1130万部iPhone来计算,研究人员估计中国的iPhone出口价值为20.2亿美元。在减去中国进口的由美国公司生产的零部件1.215亿美元后,他们得出中国在iPhone上的贸易顺差——即美国的贸易逆差——为19亿美元。但如果仅考虑中国创造的那部分价值,中国对美国的iPhone出口额约为7350万美元。

        根据世贸组织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按传统贸易统计,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为2850亿美元,但如按增加值贸易计算,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只有1640亿美元,占传统贸易统计的69%。在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国内始终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导致其失业增加的观点。

        日前,世贸组织发起了“世界制造倡议”,以支持在测算和分析增加值贸易方面的项目、经验和实际方法。俞建华认为,世贸组织在当前形势下提出这一倡议具有前瞻性,是世贸组织应对全球经济新形势的有效举措,中国支持这一倡议,愿意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统计改革。

      • 家园 严重的彻底的完全的纯粹的一塌糊涂+书生气+不知所言

        1,什么叫做放弃中国制造的牌子,你以为中国制造的牌子和可口可乐的牌子一样,他那个牌子是值钱的,叫做品牌,你说的这个牌子又是啥牌子,想扔掉就扔掉?你是主张中国人都要学会假冒伪劣,让外国人从此不敢买中国人生产的东东,一看到什么么的音吃那就落荒而逃,那中国制造的牌子就确实丢掉了,没有了,中国确实没有顺差了,昧国人不会施加压力了,用不着讨价还价了,大好事啊。

        或者您主张的就是中国人不要造东西了,或者造了东西不要出口了,真是好主意,昧国人看啥不爽,我就停止啥,老是讨价还价多累啊。

        说实话大概是因为追捧您的人多了,导致您沉不下心来思考了,您最近的帖子完全是一塌糊涂不知所言

      • 家园 周一的人民币汇率太吓人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1天,从6.3867到6.3456,这样的涨发,真的没办法接受。其实对于美国收报复性关税可以通过走私来解决,但是汇率的问题就基本上无解,和打蛇的七寸一样的致命和直接。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另起炉灶自己开一桌。

      • 家园 中国制造的最大好处是就业

        记得你的另一篇文章说最重要的是就业,第二重要的是就业,第三重要的还是就业。。。

        如果放弃中国制造,不知你有什么办法来维持就业?

      • 家园 老井看到了中国担负了不该担负的责任

        但是却没看到责任另一个方面就是权利。

        当你把这些事情都扛起来的时候,你就是老大。简单说法现在就是如此这般一步步从美国嘴巴里面抢地盘嘛。

        日本韩国台湾,如果一个个都被中国罩住了,无论他们想不想服从新老大指示,到时候都身不由己咯。

      • 家园 井老的眼光不要老局限在内线

        中国好不容易在世界经济循环中建立了扎实的基础,有人就已经开始嫌弃了。把这些血汗工厂都关了,没有就业,估计还得每人加印一本毛选,让大家有的事情可做。过去文盲多,学的还津津有味。今天不知道还有什么手段能把人圈起来。中国的工业化在环境资源和劳动保护上做的很不好,但不是说制造业必然会带来这些负面因素,而是中国的产业水平还太低,不能产生足够多的利润来促进环境保护和提高民生。中国还没怎么尝到制造业的甜头,苦头倒是吃了不少。

        最近有代理商到单位来搞路演,推销台湾的电源。老大问,这个牌子没听说过,你们有多长历史了?推销员说有30年左右,但是重点是在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各大公司抢滩中国布局。开始是有美国的大公司在中国的分部使用,反映不错。随后通过这些客户推荐到美国的本部,反映也很好。建立了稳固的客户群之后才开始进行市场推广。这些台湾企业群有自己的人脉网络,在美国耕耘很深,雇佣了不少美国本土雇员,通过伪军来搞本土化设计,拿订单,以及提高形象和公关。相比台湾的厂商,中国大陆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融入度很低。远隔重洋把产品一卖了事。自己没得到没有多少利润,也根本没有和美国市场和美国客户的深入接触。没有在市场中建立利益同盟,缺乏带路党和伪军协助,很容易被当地人用倾销的题目来敲打。(经销商挣的那两个臭钱在任何政治话题中都无足轻重,美国现在最缺乏的是就业)

        中国现在的发展,已经不能局限在本土了。就象是对付日军扫荡,死守内线是没有出路的。跳出包围圈,打到外线去,就食于敌,才是正道。把人才/资本疏导到国外去建立根据地,这个才是解决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困境的王道。

      • 家园 我想井大的意思是可以适当放弃‘中国制造’这块牌子

        我想井大的意思是可以适当放弃‘中国制造’这块牌子。大家都知道这块牌子有水分。何苦拼命扛着它,不光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也学美国来个‘外包‘呢? 对内称之为‘最后环节外包’, 对外呢, 就叫它‘制造外包’,找一个比较靠后的发展中国家(蒙古国就是个理想的候选者)也来做‘三来一补‘, 但不管几‘来’, 都得从中国来,其实‘三来一补‘很有文章可做,做的好, 利润,就业都几乎不受影响,但’中国制造‘这块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成为政治包袱的招牌,就可以适当放一边了。 举个例子,选蒙古国做衬衫的‘三来一补‘, 在外蒙古开个开发区,搭几栋厂房, 在山东,浙江把各种尺寸、款式的衬衫基本做好,只留领口的标牌和几粒扣子不上,不烫不熨,几十件一包,发往蒙古开发区,到了那边,开包,熨烫,上扣子,贴标牌,:“ Made in Mongolia ”, 打包,装箱,发往天津港。 天津港装集装箱, 发往美国。往后的故事就是先有美国某个烧包主妇上电视大谈“没有中国货也能活的很好”,然后是美国政客大谈如何成功地迫使中国减少对美贸易顺差。慢慢就不太听到拿‘Made In China’ 说事了。 当然也会有几个死缠烂打的政客,会来讲“蒙古制造其实还是中国制造“, 但这时候,美国老百姓跟着起哄的就少多了。一般美国人, 那分得清”蒙古“和”蒙大拿“呀。搞不好还以为是美国造的呢。也许有人会说,这么转一圈,成本不是上去了吗。其实国际贸易,本来就有政治成本在里面,关税,汇率都是,这一笔也是政治成本,这其实就是个政治成本调节问题,一边上去了,另一边下来了,不同条目提计而已,如果总成本下来了,就是笔好买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